1、2013-2014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 “美容 ” 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 “奶粉 ” 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 “黄金 ”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主要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硫磺燃烧,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A正确,石蜡给瓜子美容,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B 错误;淀粉、蔗糖、奶香等掺和成奶粉,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C错误;铜、锌熔合成黄
2、金,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D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化学价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化学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学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 “Zn+H2SO4=ZnSO4+H2”反应中,还原剂是( ) A Zn B H2SO4 C ZnSO4 D H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化学价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化学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学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Zn+H2SO4=ZnSO4+H2”反应中,硫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锌属于单质,锌元素的化合价为 0;生成物硫酸锌中锌元素显 +2价,氢气属于单质,
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0;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变为 0价,化学价降低, H2SO4是氧化剂;锌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变为 +2价,化学价升高, Zn是还原剂故选: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将下列各组溶液在 pH=2时能大量共存 ,且溶液为无色透 明的是( ) A Na2CO3、 KCl、 NaOH B NaCl、 KNO3、 CuSO4 C Ba( NO3) 2、 NaCl、 Na2SO4 D K2SO4、 NaCl、 Na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结合成气体、沉淀、水。离子能够共存,说明这些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pH=2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碳酸根
4、离子结合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氧根离子结合氢离子会生成水,所以不能共存, A错误;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不符合题意, B错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会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 C错误。故选 D。 考点:离子共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向 AgNO3、 Cu(NO3)2、 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 Ag、 Cu、 Fe,滤液中有 Zn2+、 Fe2+ B滤纸上有 Ag、 Cu,滤液中有 Zn2+、 Fe2+ C滤纸上有 Ag、 Cu,滤液中有 Cu2+、 Zn2+、 Fe2+ D滤纸上有 Ag、 Cu、 Fe,滤液中有
5、Cu2+、 Zn2+、 Fe2+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加入的铁过量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有剩余,故滤纸上有铁、铜、银,滤液中含有锌离子和亚铁离子,故 A可能存在;当加入的铁适量时,铁能将混合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置换出来,则滤纸上有银和铜,滤液中有锌离子和亚铁离子,故 B 可能存在;当加入铁的量较少时,铁能将混合液中的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滤纸上有银和铜,滤液中含有锌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 C可能存在;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当滤纸上有铁时,滤液中不可能含有铜离子,故 D不可 能存在。故选 D。 考点:金属
6、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 CO2 H2CO3 Na2CO3 NaOH HCl HNO3 CO2 CO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互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即只发生一次变化就可实现物质的转化,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通过判断该物质可发生的能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而判断两物质间是否可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一步实现;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可生成碳酸钠; 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但硝酸无法一步生成盐酸;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7、;一氧化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故选 C。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向 pH=13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将 60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等质量金属镁片和锌片混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 pH=13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 pH不会小于 7 A错误;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钠完全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改变, B正确;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 时,溶
8、液一直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不变, C错误;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等质量镁和锌反应时,铝生成的氢气质量多,镁生成的氢气少,镁比锌活泼,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锌的大,在坐标系中镁对应的速率斜线比锌陡, D错误。故选 B。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一定 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无色液体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9、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通过改变温度发生转化,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A错误;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如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后,蒸发溶剂,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错误;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无色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C错误;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 D正确。故选 D。 考点:溶液的特征、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 ”“ ”分别表示 A、 B、 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
10、变化。则关于该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2 B反应的本质是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C该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的可能是置换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共有 3个 A分子和 2个 B分子,反应后含有 2个 A分子和 2个 C分子,可判断有 2个 A分子未参加图示中的反应,该反应的 A、 B、 C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分别为 1、 2、 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2: 2, A正确;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本质是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原子的种
11、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B正确; C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 C物质属于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C正确;根据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错误。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则 无法鉴别的是( ) A NaOH、 Na2SO4、 FeCl3、 HCl B MgSO4、 NaOH、 HCl、 BaCl2 C Na2SO4、 Na2CO3、 BaCl2、 HCl D KNO3、 HCl、 AgNO3、 BaCl2 答案: D 试题分析: FeCl3溶液为黄色,利用 FeCl3与 NaOH反应生成
12、红褐色沉淀可以确定 NaOH,再向其中滴加剩余的液体,能使沉淀溶解的为 HCl,剩余的为Na2SO4, A可以鉴别;两两混合如沉淀的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向其中滴加剩余的液体,均无沉淀的为盐酸,有沉淀的为硫酸镁,剩余的为氯化钡, B可以鉴别;两两混合无沉淀的为盐酸和硫酸钠,分别向其中滴加剩余的液体,有气体产生的为盐酸和碳酸钠,有沉淀产生的氯化钡和硫酸钠, C可以鉴别; D无法鉴别。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用作气体化肥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炼铁
13、 答案: B 试题分析: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油污, A正确;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除锈, B错误;二氧化碳是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 C正确;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D正确。故选 B。 考点:乳化作用、酸的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答案:
14、C 试题分析: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即取水量偏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A正确;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主要是氢气不纯,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B正确;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不能伸入瓶内, C错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为了防止气体的热胀冷缩,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D正确。故选 C。 考点:液体的量取、氧气的验满、氢气的验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目前,我国上海、江苏等部分省市发生 H7N9禽流感病例,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每天用 0 2%的过氧乙酸 溶液对禽舍进行消毒二次,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C2H4O3。则下列有关过
15、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氧乙酸由三个元素组成 B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分子 C过氧乙酸由 9个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物质的化学式,我们可知,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微观分子的原子构成。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A错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 2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3个氧原子, B错误;根据标在元 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2+4+3=9个原子,而不是过氧乙酸是由 9个原子构成的, C错误;过氧乙酸
16、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2):( 163) =24: 48=1: 2, D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A正确;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正确;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C错误;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D正确。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成分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
17、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 08g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 外电子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A正确;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正确;钙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 C正确;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 08,相对原子的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为 “1”,一般省略不写, D错误。故选 D
18、。 考点:元素周期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A错误;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应酸入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错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 C正确,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D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 PM2 5平均浓度限值,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举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
19、动 B灰霾天出门戴 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 0 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 0 1至 1 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 PM2 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答案: D 试题分析:举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动的目的是节约用电,节约用电就节约了化石原料等能源,减少了污染, A正确;出门戴 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 1微米左右),能减少 PM2 5对人体的伤害, C正确;提倡公民不吸或少吸烟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减少 PM2 5对环境的影响, C正确;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为了减小 PM2 5对环境的影响,应减少家庭使用私家车,禁止家庭使用
20、私家车,不现实, D错误。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下列各组各有两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物质类别都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1 物质 2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A 氮气 N 非金属单质 氧化亚铁 Fe2O2 碱 B 碳酸氢钠 NaHCO3 盐 硝酸 HNO3 酸 C 硫酸钾 K2SO4 盐 五氧化二磷 P2O5 金属氧化物 D 锰 Mm 金属单质 氢氧化镁 Mg(OH)2 碱 答案: B 试题分析:氮气的化学式为: N2,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 FeO,属于氧化物, A错误;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 P2O5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 错误;锰的化学式为:Mn,
21、D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类别 “低碳生活 ”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 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生产书所消耗的能源,防止废旧书
22、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 “低碳生活 ”的理念;多用电邮、 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 “低碳生活 ”的理念;将空调开得很低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符合 “低碳生活 ”的理念;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 排放,符合 “低碳生活 ”的理念。故选 C。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低碳生活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答案: C 试题分
23、析:描述实验现象时,只提现象,不提物质名称,所以 A错误;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B错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并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会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 D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氧气的化学性质、盐酸的性质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里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家用
24、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扑灭, A错误;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而灭火, B正确;高层住房着火时,打开所有门窗,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C错误;煤气为易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开灯检查, D错误。故选 B。 考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填空题 ( 5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 ( 2)用 A、 E组合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某同学欲用 G装置代替 D装置,用排水法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该同学使用 G
25、装置的方法是 。 (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 B装置改进为 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2KMnO4 K2MnO4+MnO2+O2( 3)先将 G装置装满水,气体从 C端通入 ( 4)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试题分析:( 1)用于添加液体药品的长颈漏斗;( 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所以用 AE可用于固体加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以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3)多功能瓶用于 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短管进气,长管排气;( 4)用块状固体和液
26、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 B装置改进为 C装置:可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 考点: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 ( 4分)今年,我市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同学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答案:( 1)过滤;吸附;( 2) PH 试纸( PH 计) 煮沸(加热或加热煮沸) 试题分析:( 1)过滤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
27、杂质,利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常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生活中常用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水的净化、溶液酸碱度的测定、硬水与软水 ( 2分)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 (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答案
28、:( 2)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 3) NaOH 试题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燃烧物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然后生成物几乎不占空间,从而造成气压差,则进入的水就是消耗的氧气的 量。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碳代替红磷,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所以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1分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 1)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29、,若 X等于 11,则该微粒表示 _-_(填 “阳 ”或 “阴 ”)离子。在 N、 N2、 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 ,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 3) 有下列物质: CO2、 CO 、 CO(NH2)2、 Na2CO3、 H2SO4、 Ca(OH)2、 NaOH、KNO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的是 _,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属于复合肥的是 _。 ( 4)当前,我县义务制学校推行 “营养午餐工程。下表为某学校某天午餐的部分食谱。 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填下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是
30、 _ 主食 荤菜 素菜 米饭 瘦猪肉 炒萝卜、炒大白菜 ( 5)为了证明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可滴加 (填试剂名称,下同),若已有小部分变质,除去杂质,应往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 溶液,然后过滤即可。 ( 6)、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在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 。 答案:( 1)阳 、 2N2( 2)离子( 3) NaOH、 Ca(OH)2、 KNO3。 ( 4)瘦猪肉、糖类( 5)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 Ca(OH)2 ( 6) 11:10: 21 试题分析:( 1)当 X=11时,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
31、为阳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后,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 NaOH用于制肥皂、造纸、 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复合肥指含有 N、 P、 K 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所以 KNO3 是复合肥。( 4)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鱼、奶、蛋、豆。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米饭、谷物、薯类;( 5)证明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可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或沉淀产生,除 去杂质,应往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 Ca(OH)2 溶液,除去碳酸钠的同时,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6)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即在
32、该温度下, 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在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110:100:210=11:10: 21。 考点: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肥料、营养素、溶解度 (8分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1)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生锈实质是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写出一种 生活中的防锈方法 。 ( 2)上海世博会展馆用到多种材料。下列应用中属合成材料的有 (填序号)。 钢筋混凝土 新型陶瓷 高强度铝合金 聚氟乙烯制造的墙外层膜 ( 3)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 Mn)也能
33、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 Ca、 Na、 Mg、 Al、 Mn、 Zn、 、 、 、 ( )、 、 、 、 Pt、 Au 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的元素符号是 ; 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 +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 答案:( 1) 3CO+Fe2O3 2Fe+3CO2、 氧气和水、涂油等( 2) ( 3) 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的元素符号是 Hg; 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 +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Mn+H2SO4=MnSO4+H2等 试题分析:( 1)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3CO+Fe2O3 2Fe+3CO2,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接触,所以防锈的措施可采取
34、隔绝氧气和水分,如建立保护层:喷漆、搪瓷、涂油、电镀等。( 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新型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强度铝合金 ,属于金属材料; 聚氟乙烯制造的墙外层膜,属于塑料,为合 成材料。( 3) 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的元素符号是 Hg; 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 +2 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锰在氢前,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Mn+H2SO4=MnSO4+H2,也可以置换出后面不活泼的金属。 考点:金属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合成材料、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7 分 )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 (反应条件部分略去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 1) 物质 的化学式 ; ( 2) 物质 中的阳离子 ; ( 3) 物质 的化学式 ; ( 4) 物质 所含元素的名称 ; ( 5) 标出物质 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 ( 6) 生成物质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KMnO4( 2) K+( 3) CO( 4)硫 ( 5) +5 ( 6) 3Fe + 2O2Fe3O4 试题分析:(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 KMnO4;( 2)氯酸钾中的阳离子是钾离子: K+;( 3)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 所含元素的名称为:硫;( 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
36、化合价为: +5价;( 6)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3Fe + 2O2 Fe3O4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的书写 计算题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在烧杯里,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得到滤渣 2 5g;同时得到滤液 100克,经测定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1 1%。计算: ( 1)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2)某人除正常饮食之外,每天需补充 0 64g钙元素,则每天需要服用这种补钙剂多少克? ( 3)若将所得到的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多少克? 答案:( 1) 80%
37、( 2) 2g ( 3) 100g 试题分析:解:( 1)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2HCl+ CaCO3 = CaCl2 +H2O+CO2 100 111 x 100gX11 1% 100 x = 111 100gX11 1% x=10g CaCO3 %=10/(10+2 5) X100%=80% 补充 0 64g钙元素,则每天需要服用这种补钙剂的质量为:0 64/80%/40%=2g 设:将所得到的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 y克 100 *11 1% =(y+100)*11 1%/2 y=100g 考点: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探究题 ( 11分)过
38、氧化钠(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 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 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 1)实验过程中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的性质。 (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 “棉花是可燃物 ”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 a: 、 b: 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 a和 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 Na2O2和 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
39、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 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D 装置的 U 型管内放有足量的 Na2O2 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 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一段时间后,在 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浓硫酸的作用是: 。 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得出结论
40、: “小木条复燃 ”说明 Na2O2和 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 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 Na2O2和CO2反应将 能转化为热能,使图 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Na2O2和 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成的固体是 NaOH,小红认为是 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Na2O2和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CO2密度比空气大、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分析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N
41、a2O2和 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得出结论 化学能 拓展提高 小明,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 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 NaOH 2Na2O2+2CO2=2Na2CO3+O2 试题分析:( 1)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棉花是可燃物 ”, 会燃烧,说明满足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条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 D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Na2O2和 CO2反应放
42、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所以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确定小明的猜想更合理,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 NaOH。 Na2O2和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的燃烧条件、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信息分析题 ( 6分)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 X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X的水溶液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 D是生活中常见金属,与
43、X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浅绿色, A、 B、 C、 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 1) 写出 A、 B的化学式: A ; B 。 ( 2) 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E与 F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A 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合理均可; B HCl 或 HNO3 ( 2)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等合理均可 ( 3) CO2 + H2O = H2CO3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X的水溶液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 X为硫酸, D是生活中常见金属,与 X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浅绿色, D为 Fe, A、 B、 C、 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 A可以为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 B为 HCl 或 HNO3, E与 F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 + H2O = H2CO3。 考点:物质的推断、酸碱盐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