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098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镇江香醋是江苏著名的特产,驰名中外。对食醋的描述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被某些虫子叮咬,涂食醋能消肿解毒 B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醋瓶被打翻后,室内醋味十足 D进餐时,鱼刺、骨头若卡在咽喉处,可用醋使鱼刺骨软化而不致发生危险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利用醋酸的酸性,化学性质; B利用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化学性质; C.醋酸的气味,物理性质; D.鱼刺中有能与酸反应的碳酸钙等物质,会使鱼骨软化 . 考点:醋酸的性质 把 Cu、 Zn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实验现象 “得到蓝色溶液 ”;充分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此现象可说明铜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因为锌活动性大于铜,可知在铜开始与硝酸银反应时锌已经完全反应,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一定不含锌,而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

3、有 CO32- B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验证 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 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 OH-,再加入 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 Cl- D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气体; B.溶液中含有银离子也会产生同样现象; C.加入的盐酸中也含有氯离子,也会产生同样现象,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D.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 现有金属 M的碳酸

4、盐样品(含有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的杂质 ,且杂质中不含 M元素),取该样品 8.0克;投入 73克 10%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 50%,则该样品中 M元素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91. 3% B 88.8% C 45.6% D 44.4%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的氯元素的质量 =73克 10%的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 M元素的质量 =样品中M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 50%,即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 =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 M元素的质量;故样品中 M元素的质量 =73克 10%的稀盐酸中

5、氯元素的质量 =7310% 50%=7.1g;该样品中 M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88.8%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过氧化氢 (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 (2Na2CO3 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化钙 C盐酸 D氯化钠 答案: D 试题分析:过碳酸钠晶体具有碳酸钠(能与酸生成二氧 化碳,与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和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双重性质,故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氯化钠 .

6、 考点:碳酸钠的性质;过氧化氢的性质 下图是 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都大于 B的溶解度 B t1 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 A、 B饱和溶液中, B的质量比 A大 C t2 时, A、 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A、 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 t3 降温到 t2 ,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 A.B的溶解度都受温度影响,没有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 A和B的溶解度大小; B t1 时, A的溶解度小于 B的溶解度,等量水分别制成A.B饱和溶液时溶解的 B的质量大; C t2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

7、量分数为: 100%就相等; D没有指明 A.B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故从 t3 降温到 t2 时,析出的晶体无法比较 . 考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NaOH、 NaCl、 MgCl2、 FeCl3 B Na2CO3、 H2SO4、 BaCl2、 NaNO3 C Na2SO4、 Ba(OH)2、 KNO3、 NaCl D K2SO4、 Na2CO3、 HCl、 HNO3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 FeCl3 黄色溶液,加入到另外三种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将氢氧化钠加入到另外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8、的是氯化镁,无现象的是氯化钠; B将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物质产生一种沉淀、一种气体、一种无现象,则这种物质是 Na2CO3,能与碳酸钠产生气体的是 H2SO4,能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是 BaCl2,与碳酸钠没有现象的是 NaNO3;C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其中两种物质相互间产生沉 淀,它们是 Na2SO4和Ba(OH)2,另外两种是 KNO3、 NaCl,均没现象,故无法鉴别; D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其中两种物质相互间产生气体,它们是 Na2CO3、 HCl;另外两种是K2SO4、 HNO3,均没现象,故无法鉴别 . 考点: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鉴别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

9、为杂质 ),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H2(HCl) NaOH溶液 通入足量 NaOH溶液后干燥 C Na2CO3(Na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D KCl(K2CO3) 盐酸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用过滤法能将氯化钾溶解不能得到氯化钾; B.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得到氢气; C.碳酸钠加热时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水和二氧化碳加热时会变成气体,得到纯净的碳酸钠; D.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10、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盐酸及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在蒸发时变成气体,从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钾 .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酸碱盐的性质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 FeTiO3)中钛元素为 +3价 B 中反应为: 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 2X+2TiCl4+6CO,则 X为 FeCl2 C 中氩气( 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 CO和 H2投料的质量比为 1: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钛酸亚铁( FeTiO3)中:亚铁为 +2价,氧元素为 -2价,依据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1、 ”即可解答;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中反应前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 Fe 2; Ti 2; O 6; C 6; Cl 14,反应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 Ti 2、 O 6、 C 6、 Cl 8,则 2X中含有 Fe 2; Cl 6;故 X的化学式为 FeCl3; C 中氩气( Ar)化学性质稳定,防止氧气进入与镁反应,用作保护气; 中的反应为四氯化钛和镁生成钛和氯化镁,符合置换反应的类型特征; D 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结合甲醇的化学式可得:理论上CO和 H2投料的质量比为 1: 2.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 . ( 5分)用 化学符号表示: ( 1) 3个铵

12、根离子 ; ( 2) 2个铝原子 ; ( 3)硝酸亚铁 ; ( 4)标出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 5)最简单的有机物 。 答案:( 1) 3NH4+( 2) 2Al ( 3) Fe(NO3)2 ( 4) SO4 ( 5) CH4 试题分析:( 1)离子符号前面加个数,表示的是离子个数: 3NH4+;( 2)元素符号前面加个数,表示的是原子个数: 2Al; ( 3)亚铁 +2价,硝酸根 -1价:Fe(NO3)2 ;(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SO4;(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CH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

13、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 填充食品袋防腐 O2支持燃料 可作火箭燃料 石墨很软 可作电极 煤气泄漏 打 120报警 煤矿爆炸 由瓦斯引起 假盐中毒 由 NaNO2引起 C 日常生活经验 D 元素与人体健康 除去餐具上的油渍 用洗涤剂清洗 鉴别羊毛、涤纶 点燃嗅闻气味 缺碘 易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 C 易引起贫血 缺钙 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使煤燃烧更旺 把煤做成蜂窝状 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石墨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根据石墨很软可制作铅笔芯;故不正确; B.安全常识:煤气泄漏 -打 110报警,煤矿爆炸 -由瓦斯引起,假盐中毒 -

14、由 NaNO2引起;故不正确; 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油污;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味;把煤做成蜂窝煤可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燃烧;故正确; D.缺乏维生素 C会患坏血病,钙是骨胳的主要成分,缺钙会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不正确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 15的聚乙烯和 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15、石头纸的应用不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C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与木浆纸 D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塑料,所以错误; B.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可以减少对树木的依赖,所以错误; C、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会腐蚀它,而木浆纸是纤维素,不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区分,正确; D.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易溶于水,所以错误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酸碱盐的溶解性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锈 B无水酒精 C加碘盐 D蛋壳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铁锈中有铁和铁锈两种物质

16、,酒精中只含酒精一种物质,加碘盐中含有食盐和碘酸钾等多种物质,蛋壳中有杂质、碳酸钙等多种物质 . 考点:物质的分类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盆,其制造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盆属于 C合成材料 . 考点:有机物 2013年 7月,科学家首次合成第 124号元素,推测该元素为 124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考点:元素种类的确定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

17、用酒 B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C加碘食盐的 “碘 ”是指碘元素 D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正确; B.小孩经常咬铅笔芯,铅笔芯的成分是石墨和粘土,不含金属元素铅,不会导致铅中毒,错误;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正确; D.纯碱属于盐,显碱性,能够中和显酸性的物质,正确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以下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但又生成

18、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使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能达到氧气的含量,故 A符合题意; B.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应使用漏斗,防止酒精洒出;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从而验证出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从而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所以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故 C不符合题意; D.矮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证明 CO2密度比空气大,故能达到验证,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酒精灯的使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科学探究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来水厂常用 ClO2消毒, ClO2中氯元素的

19、化合价为 +2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 矾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 5mL水和 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 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氧元素显 -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 -2) 2=0,则 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是利用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杂质快速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5mL水和 5mL酒精混合,

20、溶液体积小于 10mL,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子的基本性质 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 (用 X表示 )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 X的化学式为 A CH4S B C2H6S C C4H4S D C6H6S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质中 C、 O、 S、 H各元素的质子个数依次为: 4、 12、 1、 4;而反应前的生成物中已知 6O2中含有 12个 O原子;因此反应物 X噻吩的分子中应含有 4个 C原子、 4个 H

21、原子和 1个S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C4H4S.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 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 C6H8N2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 4: 1 C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吸收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对苯二胺的微观结 构图可知, 1个对苯二胺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2个氮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6H8N2,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苯二胺中碳、氢、

22、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8):( 142) 3: 4:1,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8+142=108,故选项说法正确 D.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可推测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 A.稀盐酸总是浸没大理石,所以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 B.干燥管只要放入烧杯中,稀盐酸可

23、以随时进入干燥管产生气体,不用时可以随时移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或通过止水夹的开关利用干燥管内的气压加稀盐酸压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使稀盐酸进入干燥管使反应发生,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C.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长颈漏斗内的 稀盐酸就会下降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使二者分离,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D.原理同 C,大理石通过玻璃珠放在 U形管的一侧,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 U型管的右边压强减小,稀盐酸就会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盐酸又被压到 U形管

24、的左侧,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填空题 ( 9分)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 。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 3)实验室用 H2O2溶液和 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 MnO2起 作用。同学们利用B和 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 ( 4)若用图所示医用塑

25、料袋排空气法收集 H2,则 H2 导入端为 (填 “a”或 “b”) ( 5)用图 I所示的矿泉水瓶进行对比实验,可以 证明 CO2与 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作的对比试验是 。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酒精灯 锥形瓶 A; E 催化作用 反应放热,气体膨胀(若填过氧化氢溶液占有一定的体积也行) b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对比 2NaOH+CO2=Na2CO3+H2O 试题分析:( 1)依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即可解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装置,故选 A;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 E

26、 实验室用 H2O2溶液和 MnO2混合 制氧气,其中 MnO2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排出的水多,收集的气体多,除了水蒸气就可能是放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氢气应从 b端通入;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矿泉水瓶变瘪,故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对比 ,看瓶子的变瘪程度可以确定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2分)将一定量的铜粉投入稀硫酸中无现象 ,滴加 H2O2,铜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但无气泡生成,则方程式为 ;待铜

27、溶解完,再滴加 H2O2, 有气泡产生,则方程式为 。 答案: Cu+H2O2+H2SO4=CuSO4+2H2O 2H2O2CuSO4 2H2O+O2 试题分析: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而 “滴加入 H2O2,铜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但无气泡生成 ”,说明 H2O2参加反应,并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Cu+H2O2+H2SO4=CuSO4+2H2O; “铜溶解完,再滴加 H2O2, 有气泡产生 ”则是H2O2在铜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氧化氢的分解 ( 4分)( 1)配制 10%的盐酸的步骤有: 稀释 计算 装瓶并贴标签 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

28、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滴管及 。 ( 3)用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待测的硫酸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 溶液的 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点对应的溶液呈 (填 “酸性 ”、 “碱性 ”或 “中性 ”); 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答案:( 1) ; ( 2)玻璃棒;( 3) 酸性; NaOH、 Na2SO4 试题分析:( 1) 配制 10%的盐酸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浓盐酸和水、稀释、装瓶并贴标签;(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为:量筒、烧杯、滴管及玻璃棒;( 3)由图像可知 a点对应的溶液呈酸性; b点时溶液 pH由小于 7变成大于 7,故氢氧化

29、钠过量,故 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 Na2SO4. 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和反应与图像分析 ( 4分)镇江属于城市山林,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 1)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是镇江市的名片之一。馆内有许多抗战时的枪炮,但有些表面出现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 以,平时生活中我们为了防止金属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 ( 2) “卫岗温泉 ”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温泉水的 pH在 7.5 8.9之间,该温泉水显 (填 “酸性 ”、 “碱性 ”或 “中性 ”)。 检验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 答案:( 1)氧气和水 保持表面洁净干

30、燥等(答案:合理即可) ( 2) 碱性 取样,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 试题分析:( 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平时生活中为了防止金属生锈,我们可以做到: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涂油等(答案:合理即可) ;( 2) 溶液 pH=7显中性,大于 7显碱性,小于 7显酸性,温泉水的 pH在 7.5 8.9之间 大于 7,显碱性 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是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 考点:钢铁的生锈与防锈;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溶液酸碱性与 pH的大小关系 ( 6分)( 1)( 3分)现有 H、 O、 N、 C、 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

31、化学式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 ;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有刺激性的气体 。 ( 2) (3分 )化学物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从 A.氮气、 B.氯 化钠、 C.氢气、 D.硫酸、 E.熟石灰、 F.硝酸钾、 G.甲烷、 H. 一氧化碳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 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答案: (1) H2O ; NaHCO3; NH3 ; (2)D ; A; F 试题分析:用 H、 O、 N、 C、 Na五种元素,依据平时学习的积累,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 (1

3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 NaHCO3;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显碱性,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NH3 ; (2) 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硫酸; 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探究题 ( 6分)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 SO2、 O2、 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

33、验: (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 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SO2(填 “有 ”或 “无 ”)。 ( 2)乙同学认为只有 O2,则可用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 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 = 2I2+4KCl+2H2O, 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 A中观察到 ,证明无 O2; 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 H2。 (四)实验反思: ( 4)大家认为丙 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以确保安全。 (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

34、显 性(填 “酸 ”或 “碱 ”)。 答案:( 1)无( 2)带火星的木条; (三 )、无明显现象;黑色固体变红 ( 4)验纯( 5)酸性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气体中不含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二氧化硫气体;( 2)实验室通常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木条不复燃,可说明气体不为氧气;(三)气体中没有氧气时,溶液中的 KI就不能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碘,没有单质碘生成淀粉溶液就不会变成蓝色;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 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因此,当观察到黑色铜丝变成光亮的红色时,则可说明气体为氢气;( 4)不纯的氢气在加热或点燃时,可能会出现爆炸,因此,

35、在使用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 5)铁的活动性处于氢之前,可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体氢气;根据反应中产生了氢气的事实,可推测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防范爆炸的措施 ( 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食盐的用途进行探究,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用途之一:作调味品。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 NaCl,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 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

36、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 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 CO32- Na+ 溶 溶 Ca2+ 微 不 Mg2+ 不 微 实验方案 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 1)实验操作 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 2)实验步骤 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 3)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 二、用途之二:制备氯气。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除氯气( Cl2)外,还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37、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用途之三:工业制碱。 某厂采用 “侯氏制碱法 ”生产化工产品 纯碱( Na2CO3)和化肥 NH4Cl。 【相关资料】 NH4Cl NH3+HCl 已知 20 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 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生产原理】是:将 NH3和 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 NaHCO3和 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出 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 1)反应 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38、为: 。 ( 2)检验气体 C的方法 。 ( 3)在反应 中,先通 气体,目的是 。 【组成确定】 (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纯碱样品 10.8g加入适量水 ,再加入过量 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10.0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保留一位小数)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 CaCl2溶液改为 Ba

39、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 答案:一、( 1)过滤 ; 漏斗 ;( 2)MgCl2+2NaOH=Mg(OH)2+2NaCl ; 不再继续产生沉淀; ( 3)在除去 MgCl2和 CaCl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 NaOH和 Na2CO3(或在除去 Ca2+和 Mg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 OH 和 CO32 );二、2NaCl+2H2O通电 2NaOH+H2+Cl2; 三、 NH3+ CO2+NaCl+H2O=NaHCO3+NH4Cl;( 1) 2NaHCO3 Na2CO3+H2O+CO2 ;( 2)将气体 C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NH3 ; 增大产

40、量(其它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得分,如增大 CO2的溶解量) NaCl ; 98.1%; 等质量的碳酸钠与 BaCl2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小( 1分,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得分) 试题分析:一、( 1)经实验操作 X得到沉淀和溶液,是将不溶性物质与液体分开,是过滤操作;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制作过滤器);( 2)依据粗盐成分及资料准备可知,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故实验步骤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向溶液 A中继续加入氢氧化钠,不再产生沉淀;( 3)因为在除去 MgC

41、l2和 CaCl2的同时,加入了过量的 NaOH和 Na2CO3,又引入了新杂质; 二、依据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生成氯气、氢气(密度最小的气体)和氢氧化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溶液显碱性),故反应物有氯化钠和水,反应条件为通电; 三、 依据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反应物为NH3、 CO2、 NaCl、 H2O,生成物为 NaHCO3和 NH4Cl,使溶解度小的表现为沉淀,使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 【问题讨论】( 1)反应 中得到纯碱的反应为: NaHCO3 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2)气体 C为二氧化碳检验

42、方法为: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反应 中,先通氨气,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产量; 【组成确定】( 2)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含量测定】纯碱样品 10.8g与过量 CaCl2溶液完全反应,已知沉淀为 10.0g,由 Na2CO3与 CaCl2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得其纯度 . 【总结反思】 在纯碱含量测定中,若将 CaCl2溶液改为 BaCl2溶液,等质量的碳酸钠与 BaCl2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

43、时的(相对)误差小( 1分,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得分) 考点:海水制碱;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检验 推断题 (4分 ) 现有一包粉末,已知它们可能由 Na2SO4、 FeCl3、 BaCl2、 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 向所得白色固体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没有溶解。试回答: ( 1)由上述实验记录推断: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 2)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FeCl3 、 Na2CO3 ; Na2SO4 、 BaCl2 ; KN

44、O3Na2SO4+BaCl2 =BaSO4+NaCl 试题分析:由 题意 “ 无色溶液 ”可知,这包粉末中不含 FeCl3(溶液为黄色);由 “ 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没有溶解 ”可知,白色固体为 BaSO4,推得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Na2SO4和 BaCl2,一定不含 Na2CO3( BaCO3沉淀能溶于盐酸),可能含有 KNO3(无现象) 考点:酸碱盐的推断 ( 6 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 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 CO2。下列关系图中, A、 B、 X、 Y均为无色气体, E、 F为常见金属。 ( 1)根据上图判断 B的

45、化学式为 ;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 ; Y的化学式为 。 ( 2)写出黑色固体乙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 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 X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F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 1) O2 ; Fe3O4 ; CO2;( 2) CuO+H2SO4=CuSO4+H2O ; ( 3)2CO+O2点燃 2CO2 作导线、电极(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因为无色液体通电生成 A和 B,并且 E和 F为常见金属,故 B为氧气, A为氢气;又 “黑色固体乙 ”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故黑色固体乙为氧化铜, F 为铜;又 E 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和 A(氢气),故 E 为铁,黑色固体甲为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甲和乙分别与 X反应得到金属 E和 F气体,结合题意 X为无色气体,故 X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综合分析得到 X为 CO,故 Y的化学式为 CO2;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导线、电极(合理即可) .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 的颜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