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花生霉变 B夏季柏油路面 “变软 ” C米饭烧焦 D葡萄糖在体内氧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花生霉变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夏季柏油路面 “变软 ”是指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米饭烧焦生成了有焦味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糖在体内氧化是指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
2、下装置制取纯净的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 HCl而不吸收 CO2 A 中固体反应物还可用 Na2CO3 B 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CO2中已经不含有 HCl气体 C 中 “某液体 ”可以用浓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 Na2CO3为粉末状,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B 中的硝酸银可与 HCl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白色)。此实验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CO2中的 HCl气体已经不含有。此项正确。 C 中 “某液体 ”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应用浓
3、硫酸。此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中的集气瓶口,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BD项。 考点: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收集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开始时,氯化钠的质量为零;加入一定量稀盐酸与氢氧化 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但由于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图像不符合反应特点。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二者反应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当加入的大理石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大理石,溶液的质量不再变化。图像符合要求。
4、C. 随着铁粉加入,溶液铁的质量逐渐增加;当加入的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铁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铁不再反应,溶液中铁的质量不再变化。图像不符合要求。 D. 加热时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混合物反应 生成氧气,混合物的质量逐渐减小。所以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应逐渐变大。当物质完全反应时,达到最大值。再加热也不变化。图像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B项。 考点:图像题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 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认识 B对防锈的认识 用碘酒检验某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淀粉 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辽宁 ”号航母舰体外壳涂油漆防锈 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可
5、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C 对原理或现象的认识 D对安全的认识 在 HCl和 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先有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氨臭气味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是因为它易挥发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凡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答案: AC 试题分析: B 铁锈中易存有空气和水蒸气,使铁继续被锈蚀。此项错误。D 凡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实验; 甲醛有毒,不可用于海鲜食品防腐。此项错误。所以应选 AC 项。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归纳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中少 量的 CO
6、B一次性鉴别 K2CO3、 BaCl2、 NaNO3三种溶液,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稀盐酸 C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NaOH溶液是否变质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O含量少,无法点燃;且无法确定氧气的用量,易引入新的杂质。此方法操作上不可行。 B稀盐酸与 BaCl2、 NaNO3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二者。 C NaOH与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均呈碱性,无法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D氯化钡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应选 D 项。 考点:实验方案的评价 据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迄止今年 4月 9日,我国总共报告 41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 1
7、04例死亡,治疗时可用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 C15H28N4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由四种原子构成 B帕拉米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帕拉米韦属于有机物 D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帕拉米韦可知: A帕拉米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此项不正确。 B帕拉米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此项不正确。 C帕拉米韦是中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此项正确。D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64) :( 144) =8: 7。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化学
8、式的意义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产生的 “异常 ”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氢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锌可与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 氢气。所以应选 D项。 考 点:金属的性质 最近披露的兰州水污染事件,水中苯的含量超标竟达 20倍,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用水安全的警钟。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可以用 pH试纸测定河水的酸碱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水污染是由 工业生产中的 “三废
9、 ”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此项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项正确。 C肥皂水加到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到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有较多的浮渣。此项正确。 D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来表示,可以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考点:水污染、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溶液的酸碱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 B过滤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取用少量液体是地,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此项错误。 B过滤时应
10、用玻璃棒引流。此项错误。 C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中。此项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此项错误。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植物油 C食盐 D面粉 答案: C 试题分析:牛奶、植物油和面粉均不溶于水,无法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食盐可溶于水,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应选C项。 考点:溶液的形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百炼成钢 ”与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B “众人拾柴火焰高 ”是指可燃物
11、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 “真金不怕火炼 ”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D “满架蔷薇一院香 ”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百炼成钢 ”是指冶炼钢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是指将大的铁杵磨成细小的铁针,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二者蕴含的化学原理不相同。此项错误。 B. “众人拾柴火焰高 ”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所产生的效果越大。此项错误。 C. “真金不怕火炼 ”是说黄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也氧气反应。此项错误。 D. “满架蔷薇一院香 ”是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诗词中的化学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
12、物理性质的是 A将黄金加工成首饰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天然气作燃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黄金加工成首饰利用了金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 B.食醋可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和水,利用食醋的化学性质。 C氢氧化铝可中和过多的胃酸,属于化学性质 。 D天然气作燃料利用它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出行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多骑车 B农业上为增加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大力植树造林 D把燃煤发电厂排放的废气通入碱溶液中除去 SO2以消除污染 答案: B
13、试题分析: A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的排放。此项正确。B过多的化肥和农药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C大力植树造林可改善空气质量。 D把燃煤发电厂排放的废气通入碱溶液中除去 SO2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所以应选 B项。 考点:化学与环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变 C某粒子示意图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子能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此项错误。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质子数不变,变化的是其电子数。此项错误。 C根据示意图可知,该粒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
14、子数,所以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此项正确。 D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此项错误。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原子的构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可燃物接触空气就能够燃烧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与氧气和水蒸气有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占 78%,是含量最多的气体。此项正确。B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同时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此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此项错误。 D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关。此项错误。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空气的成分、燃烧的条件
15、、空气污染物、 填空题 ( 7分)(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氢分子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最简单的有机物 配制波尔多液时用的盐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在空气中燃烧 加热高锰酸钾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答案: .(1) 2H2 Fe2+ CH4 CuSO4 ( 2) S + O2点燃 S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CO + Fe2O3高温 2Fe + 3CO2 试题分析: 2个氢分子为: 2H2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 Fe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CH4 农业上用硫酸铜、水和生石灰来配制波尔多液,属于盐的是硫酸铜: CuSO4 (
16、 2) 硫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 S + O2点燃 S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来炼铁 3CO + Fe2O3高温 2Fe + 3CO2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8分 )(1)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t2 时,将 30gB固体投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 溶液(填 “不饱和 ”、 “饱和 ”或 “不能确定 ”)。 将饱和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升温,还可以
17、用的方法是 。 A中含少量 C,若要提纯 A,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2) 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牛奶 B大米 C蔬菜 加钙牛奶中的 “钙 ”是指 (填 “分子 ”、 “原子 ”、 “离子 ”或 “元素 ”)。 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橡胶手套 B棉布围裙 C塑料保鲜膜 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答案: (1) BA=C 不饱和 加溶剂(水) 降温 (2) A 元素 B 乳化 试题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BA=C; t2 时,
18、 B的溶解度大于 30g;所以在 100g水可溶解大于 30g的 B,因此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将饱和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加溶剂(水)。 A的溶解度随着 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结晶的方法。 (2) A牛奶富含蛋白质; B大米富含糖类(淀粉); C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应选 A项。 加钙牛奶中的 “钙 ”是指钙元素。 橡胶手套和塑料保鲜膜分别是由合成橡胶、塑料等合成材料制得; B棉布围裙是由天然材料棉花制得的,所以应选 B项。 洗涤剂中含表面活性剂,可使油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其中的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 考点
19、:溶解度曲线、元素、化学材料、乳化作用 计算题 ( 9分)医用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某碳酸钙样品(其中含少量 Al3+、 Fe3+等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二水合氯化钙在温度超过 160C时分解为氯化钙和水) 已知: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物沉淀及溶解时的 pH为: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 pH 2.3 4.0 开始溶解: 7.8 完全沉淀时的 pH 3.7 5.2 完全溶解: 10.8 ( 1)在实验室进行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 2)除杂操作是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
20、pH使 Al3+、 Fe3+全部转化为沉淀,此时应该控制溶液的的 pH( X)范围是 ;滤渣 A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 3)酸化时加盐酸的主要目的为了 。 ( 4)蒸发结晶时,必须控制温度低于 160 的原因是 。 ( 5)若所用碳酸钙样品 12.5Kg,最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氯化钙 11.1K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大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分) 答案:( 1)加快溶解(速度),漏斗 ( 2) 5.2X7.8(或 5.2-7.8); Fe(OH)3、 Al(OH)3(少一种不给分) (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Ca( OH) 2 或 OH-; ( 4)防止二水合氯化钙分解(或
21、防止产物分解) ( 5) 80% 试题分析:( 1)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Fe(OH)3完全沉淀时的 pH为 3.7; Al(OH)3完全沉淀时的 pH为 5.2;但当 PH 为 7.8时 Al(OH)3开始溶解。所以要使 Al3+、Fe3+全部转化为沉淀,需要将溶液的的 pH控制在 5.2-7.8。滤渣 A的主要成分为 Fe(OH)3 、 Al(OH)3 ( 3)因除杂时为将两种离子全部沉淀,需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所以酸化时加盐酸的主要目的为了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Ca( OH) 2 或 OH
22、-。 ( 4)根据题意可知:二水合氯化钙在温度超过 160C 时分解为氯化钙和水。为防止二水合氯化钙分解(或防止产物分解)所以蒸发结晶时,必须控制温度低于 160 。 ( 5)已知量为氯化钙 11.1Kg;未知量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可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钙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具体过程如下: 解:设 CaCO3最大 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x 11.1kg 100: 111=x: 11.1kg x=10kg 100%=8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80% 考点:工艺流程图、
23、综合计算 探究题 ( 8分) 碳酸氢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盐,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 【探究实验 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用 (写仪器名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现象: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水后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能溶于水。 【探究实验 2】碳酸 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在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实验 3】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为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 4】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用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大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现象:充分加
24、热后,大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管底有 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结论: 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 验证: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 Na2CO3,而不是NaOH,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答案:【探究实验 1】药匙 消失(或溶解或溶解得无色溶液) 【探究实验 2】碳酸氢钠(或 NaHCO3)溶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 3】(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探究实验 4】防止(冷凝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合理均可) 2NaHCO3 Na2CO3+H2O+CO2 取样(或取白色固体),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
25、),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在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合 理均可,有白色沉淀产生(或变浑)】 治疗胃酸过多(或制糕点或作发酵粉,合理均可)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 1】碳酸氢钠是粉末状固体,需要用药匙取用。碳酸氢钠能溶于水,所以加水后会观察到固体消失(或溶解或溶解得无色溶液) 【探究实验 2】碳酸氢钠溶液使几滴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氢钠(或NaHCO3)溶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 3】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观察到:(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探究实验 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26、防止(冷凝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大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说明生成物有水; “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管底的白色固体 ”中一定含钠元素,结合此处的其他元素可知其为碳酸钠;所以反应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H2O+CO2 验证: Na2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 NaOH与酸反应不生成气体。所以可以取少量样品(或取少量白色固体),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 ),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 过多(或制糕点或作发酵粉)。 考点:盐的性质、科学探究 推断题 ( 8 分)已知 A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27、其中 A、 B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F中含有三种元素, E和 G只有阳离子不同。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 表示相互间能反应,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 1) C的化学式 、 E中的阴离子符号是 、 F的俗名为 ; ( 2)反应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反应,我们称之为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反应后过滤 ,把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即可计算反应时消耗的 F物质的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洗涤,则计算所得 F的质量 (填 “偏大 ”或 “偏小 ”或 “不变 ”)。 答案:( 1
28、) O2 OH- 纯碱或苏打或面碱或碱面 ( 2) 光合作用 CO2+2NaOH =Na2CO3+H2O Ca( OH) 2 + Na2CO3 = = CaCO3+ 2NaOH 【或 Ba( OH) 2 + Na2CO3 = BaCO3+ 2NaOH】 复分解 偏大 试题分析: A、 B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 AB+C;可知 A 为过氧化氢, B 为水,C为氧气; D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即二氧化碳; E和 G只有阳离子不同,且均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知 EG均为碱。 F中含有三种元素,且可由 D和 E反应生成,则 F 应为碳酸盐。 F 可与 G 反应,则 G 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F为碳酸钠
29、, E为氢氧化钠。 ( 1) C为氧气,其化学式为: O2; E为氢氧化钠,其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符号是 OH-; F为碳酸钠,其俗名为纯碱或苏打或面碱或碱面; ( 2)反应 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且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反应,即光合作用;反应 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碳酸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 =Na2CO3+H2O;反应 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作用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 OH) 2 + Na2CO3 = CaCO3+ 2NaOH或 Ba( OH) 2 + Na2CO3 = BaCO3+ 2NaOH;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后过滤,把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即可计算反应时消耗的 F物质的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洗涤,则称得的沉淀的质量偏大,然后计算所得 F的质量会偏大。 考点:物质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