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098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产或加工产品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烧制陶器 B海水晒盐 C冶炼生铁 D粮食酿酒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烧制陶器,利用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是由于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没生成了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生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金属加工

2、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 25%的 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 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 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NH4Cl= NH4NO2+X 第二步: NH4NO2=N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NO2的名称是硝酸钠 B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C第一步反应中 X的化学式为 NaCl D第二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NO2的名称是硝酸钠,正确, B、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氮元素的物质是 NH4NO2,不是 NH4NO3,不可用作氮肥,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可推出第一步反应中 X的化学式为 NaCl,正确, D、第二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变为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名称,化学肥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基本反应类型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 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先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再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答案: A 试题分析:采用化学方法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

4、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理手段也可以, A、除去 O2中 HCl气体,先通过 NaOH溶液,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正确, B、除去 NaOH中 Ca(OH)2溶液,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虽然能除去 Ca(OH)2,但由于加入的是过量的 Na2CO3溶液,这样引入新的杂质 Na2CO3,错误, C、除去 NaCl中 Na2CO3,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虽然能除去 Na2CO3,但由于加入的是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这样引入新的杂质 Ca(OH)2,错误, D、除去 CaO 中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aO 和Ca

5、CO3都会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 NH4NO3、 CaCO3、 KCl 三种固体(水) B CaCl2、 Na2CO3、 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C Cu、 Fe、 CuO 三种固体(稀盐酸) D MgCl2、 NaNO3、 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答案: B、 D 试题分析: 要把不同的物质区别开来,应与加入的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 A、NH4NO3、 CaCO3、 KCl 三种固体(水), 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CaCO3不溶于水, KCl不溶于水,可以区别,正确,

6、B、 CaCl2、 Na2CO3、K2SO4三种溶液,加入 Ba(OH)2溶液,其中 Na2CO3和 K2SO4都能与 Ba(OH)2溶液反应,并且都形成白色沉淀,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区别,错误, C、 Cu、Fe、 CuO 三种固体,加入稀盐酸, Cu 不与盐酸反应, Fe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 CuO 与盐酸反应,溶液变为蓝色,可以区别, D、 MgCl2、 NaNO3、 K2CO3三种溶液,加入 Ca(OH)2溶液,其中 MgCl2和 Ca(OH)2反应生成 Mg(OH)2白色沉淀, K2CO3也与 Ca(OH)2反应生成 CaCO3白色沉淀,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区别,错误,故选 B、

7、 D 考点:物质的鉴别 如图是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30 时 ,向 100克水中加入 25克 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20 时 A、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30 降温到 10 ,变成不饱和溶液 D 30 时,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

8、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 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 30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所以向 100克水中加入 25克 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 B、从图可知,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A、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因为 A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从 30 降温到 10 ,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错误, D、 30 时,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故选 C 某同学的化 学笔记本上记

9、录了很多化学知识。以下是其中的四个知识点,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所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C铝的抗氧化能力强是因为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农业上,可以用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如氢氧化钠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都是通过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正确, C、铝的抗氧化能力强是因为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正确, D、农业上,可以用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熟

10、石灰,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常见碱的用途 同学们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 HCl、 NaOH、 NaCl B KNO3、 NaCl、 AgNO3 C CuSO4、 H2SO4、 NaCl D NaOH、 Na2CO3、 NaCl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A、 HCl、 NaOH、 NaCl中的HCl和 NaOH会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共存,错误, B、 KNO3、 NaCl、 AgNO3中的 NaCl和 AgNO3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错误, C、 CuSO4、 H2SO4、 NaCl中的 CuSO

11、4溶液呈蓝色,与无色溶液相矛盾,错误, D、 NaOH、 Na2CO3、 NaCl相互之间不会反应,且都是无色溶液,正确,故选 D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特征离子的颜色 6月 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理念的是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 “白色污染 ”,正确,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正确,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浪费电,不符合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理念, D、随

12、手关灯,节约用电,符合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理念,正确,故选 C 考点:低碳减排 下列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用于食品包装 B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羊毛和化纤制品被灼 烧时会产生相同的气味 D铝合金、不锈钢、储氢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但聚氯乙烯一般加工成电线的绝缘外皮等,错误, B、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但有机玻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C、羊毛被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制品被灼烧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错误, D、铝合金、不锈钢、储氢合金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 D

13、 考点:有机合成材料,机非金属材料,天然纤维,金属材料 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A水 B食盐水 C鸡蛋清 D肥皂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实际上是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质了,所以为了减轻毒性,可以服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 C 考点:人体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 “花气袭人知骤暖 ”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D微粒在不断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基本性质: 1、质量、体

14、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其中 “花气袭人知骤暖 ”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故选 D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 B、过滤操作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 其中二靠是: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正确, D、称量物放在左盘, 砝码放在右盘,放反了,错误,故选 C

15、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为了区别 O2与 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 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 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区分物质,应从物质的性质不同点出发,并且发生变化时要有不同的现象,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以区分,正确,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区分,正确, C、分别倒入少量 NaOH 溶液,

16、振荡,虽然二氧化碳能与 NaOH 溶,但没有现象,所以不能区分,错误,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 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根据塑料可乐瓶形变程度加以区分,正确,故选 C 考点: O2与 CO2的性质 五氧化二磷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故选 A 考点:元素的

17、概念 蜡烛 (足量 )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通过坐标图,当反应时间为 0 的时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9%,说明燃烧前瓶内不只有氧气,错误, B、从图中看出,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6%时,燃烧熄灭,说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整个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应不变,错误, D、蜡烛熄灭后瓶内除了有二氧化碳气体,还有剩余的氧气等,错误

18、,故选 B 考点:燃烧的现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填空题 (8分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b仪器的名称: a , b 。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发生装置 A应作何改进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用装置 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 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 “A”或 “B”)。 A固体

19、氢氧化钠 B浓硫酸 答案:( 1)铁架台 集气瓶 ( 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 2H2O2MnO2 2H2O+ O2或 Zn + H2SO4 = ZnSO4 + H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 4) A E B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由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较快,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装置 B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

20、,所以用装 置 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 2H2O+ O2或 Zn + H2SO4 = ZnSO4 + H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 4)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 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选 E 由于 NH3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故选 B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中指的选择依据,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 计算题 (

21、7分)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CaSO4,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 1)此流程中,在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 (NH4)2SO4 在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 X为 (填化学式 );副产品 Y有何用途 (填一种即可 )。 ( 2)从贮液池中获得 (NH4)2SO4晶体要进行操作 b,操作 b是 。若经过一定处理后的贮液池中,形成 30 时 (NH4)2SO4的饱和溶液,则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已知 30 时硫酸铵的溶解度为 78g)。 ( 3)欲制备 6.6t (NH4)2SO4晶

22、体,理论上需要 CaSO4多少吨? 答案:( 1) CaCO3 CaO+CO2 CO2 食品干燥剂等 ( 2)蒸发 43.8% ( 3) 6.8吨 试题分析:( 1)煅烧炉中的物质是碳酸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CaO+CO2;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 X为 CO2;其中副产品 Y是氧化钙,用途是:食品干燥剂等 ( 2)从贮液池中获得 (NH4)2SO4晶体要进行操作 b,操作 b是:蒸发,若经过一定处理后的贮液池中,形成 30 时 (NH4)2SO4的饱和溶液,已知 30 时硫酸铵的溶解度为 78g,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78g/178g100%=43.8% ( 3)根据化学方程式:

23、 CO2+2NH3+CaSO4+H2O=CaCO3+ (NH4)2SO4中(NH4)2SO4与 CaSO4的质量关系,即可算出 CaSO4的质量 解:设 CaSO4的质量为 x CO2+2NH3+CaSO4+H2O=CaCO3+ (NH4)2SO4 136 132 x 6.6t 136: 132=x: 6.6t x=6.8t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实验操作 简答题 ( 8分)(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人体缺 元素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 、 离子。 ( 2)化学

24、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N2 Ca H+ SO42- ( 2) Fe2O3 用锅盖盖灭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CO2 +Ca(OH)2 =CaCO3+ H20 试题分析:(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 N2 人体缺钙元素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符号为: Ca 溶液能导电是由

25、于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 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 H+和 SO42- ( 2) 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化学式是: Fe2O3 灭火的三个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Ca(OH)2 =CaCO3+ H20 考点:空气的成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溶

26、液导电的原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探究题 ( 8分)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云在试管中加入约 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2 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 ,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试液代替无色酚酞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 (填 “无色酚酞 ”或 “石蕊试液 ”)更适合 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二】小兰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 NaOH溶液各 10 mL

27、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 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表中 x = 。 【反思评价】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盐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 (填一种碱 )与盐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答案:【实验探究一】 红色逐渐消失 NaOH+HCl=NaCl+H2O 【反思评价

28、】 无色酚酞 由红色变为无色,颜色变化比较明显 【实验探究二】 7 【反思评价】 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液体也会占一部分体积 【拓展延伸】 Cu(OH)2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一】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但随着滴加稀盐酸,把NaOH反应掉了,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反思评价】可以使用石蕊试液代替无色酚酞进行上述实验,但用无色酚酞更合适,原因是:由红色变为无色,颜色变化比较明显 【实验探究二】根据表中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 t,可以判断表中 x =7 【反思评价】根据中和反应放热,使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29、所以导致 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从而判断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液体也 会占一部分体积,同样会使 U型管液面出现左低右高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盐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像 Cu(OH)2等,发生反应: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是:不溶物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考点:中和反应探究,酸碱指示剂, 推断题 ( 9分)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 K2FeO4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产品 K2FeO4中 Fe的化合价是 ; ( 2)固体 B的成分是 ,溶液 C一定含有的

30、溶质是 ; ( 3)操作 I的名称是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 ,请说出该仪器的另外一种用途 。 ( 4)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反应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中沉淀 D与 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6 ( 2) Fe、 Cu K2SO4 ( 3)过滤 漏斗 添加酒精等 ( 4) 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2Fe(OH)2+H2O2=2Fe(OH)3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K 的化合价为 +1, O 的化合价为 -2

31、,所以产品 K2FeO4中 Fe 的化合价是 +6 ( 2)反应 是: Fe+CuSO4=Cu+FeSO4,反应生成铜,再加上过量的铁,所以固体 B的成分是 Fe、 Cu,所得溶液 A 是 FeSO4溶液,与加入的 KOH溶液反应:FeSO4+2KOH=Fe(OH)2+K2SO4,所以溶液 C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K2SO4 ( 3)操作 I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漏斗,该仪器的另外一种用途添加酒精等 (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是置换反应,反应 中沉淀 D与 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2+H2O2=2Fe(OH)3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