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0991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江苏省阜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 冷冻麻醉 B一氧化碳 作燃料 C稀有气体 做电光源 D干冰 用作人工降雨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A、液氮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 B、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2、正确,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的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故选 B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表示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表示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 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表示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一走势,三点即起始点(一般表示反应的开始)、转折点(表示反应的结束)、终点,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并不能改变稀硫酸的酸性,

3、所以 PH无限地接近 7,并不能大于 7,错误,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再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刚开始加入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过段时间才产生气泡,正确,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 水中加入氧化钙,由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使得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溶质析出,所以溶液质量减少,错误,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起催化剂的作用,质量不变,错误,故选B 考点:图像题的解答 一包混有杂质的 Na2CO3,其杂质可能是 Ba(NO3)2、 KCl、 NaHCO3,

4、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 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只混有 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 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混有 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 KCl,也可能有NaH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采取中间取值法,首先取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可排除Ba(NO3)2,因为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C错误 ,再假设 10.6g样品是纯净的碳酸钠,根据化学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中 Na2CO3与 CO2的质量关系 106:44,故 10.6g碳

5、酸钠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4g,即意味着另一种物质要不不与盐酸反应,要不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应小于4g,所以可假设 10.6g样品是纯净的碳酸氢钠,根据化学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中 NaHCO3与 CO2的质量关系 84:44,故 10.6g碳酸氢钠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5.6g4g,所以 A错误,说明一定含 KCl,故选 D 考点:物质共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氢气 氯化氢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

6、过过量浓硫酸 C 锌粉 铁粉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 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除去 CO2( CO),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通过点燃的方法行不通,错误, B、除去氢气中氯化氢,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能将氯化氢气体反应掉,再通过过量浓硫酸,即可除去水分,正确, C、除去锌粉中铁粉,通过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铁弱,无法除去,错误,D、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碳酸钾,

7、加入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CaCl2+K2CO3=CaCO3+2KCl,虽然能除去,但由于是过量,所以引入新的杂质,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 物都是有机物 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所以蜡烛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C元素和 H元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却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如

8、碳酸钠溶液,错误,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构成物质有三种,除了分子,还有原子、离子,错误,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有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却不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虽然含碳元素,但所以无 机物,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可推出蜡烛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C元素和 H元,正确,故选 A 考点:碱溶液、碱性溶液,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物质的微粒,有机物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

9、逐渐变蓝色 B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2AgNO3+Cu=Cu(NO3)2+2Ag,现象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正确, B、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故出现白色浑浊,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D、紫色石蕊遇碱溶液变蓝色,而氨水是一种碱,所以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正确,故选 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10、随温度变化情况,燃烧现象,指示剂变色情况 大多数染发剂中含一种着色剂 对苯二胺 ,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并有致癌作用,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 C6H8N2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 4: 1 C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D对苯二胺能通过皮肤被吸收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对苯二胺分子结构式,可知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 C6H8N2,正确,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根据右小脚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所以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4: 1,错误, C、根据对苯二胺的 化学式为

11、 C6H8N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26+18+142=108,正确, D、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并有致癌作用,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说明对苯二胺能通过皮肤被吸收,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 (用 X表示 )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点燃 4CO2+SO2+2H2O,则噻吩 X的化学式为 A CH4S B C2H6S C C4H4S D C6H6S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以推出 X的化学式为 C4H4S,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为测定

12、a、 b、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 a、 b、 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b溶解并产生气泡, a、 c不反应;另将 a放入 c的硝酸盐溶液中, a表面析出 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a、 c B c、 b、 a C b、 c、 a D a、 b、 c 答案: A 试题分析: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利用: 1、金属与酸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将金属 a、 b、 c 分别放 入稀硫酸中, b 溶解并产生气泡, a、 c 不反应,说明 b的活动性最强,将 a放入 c的硝酸盐溶液中, a表面析出 c,说明 a的活动性排在 c的前面,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

13、到弱的顺序为 b、 a、 c ,故选A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应施用的化肥是 A CO(NH2)2 B KCl C Ca(H2PO4)2 D K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根据玉米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说明缺 N、 K,故应施用的化肥是 KNO3,故选 D 考点:化学肥料的作用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3个钠离子 3Na1+ B硫酸铁 FeSO4 C 2个氧原子 O2 D 1个

14、氮分子 N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省略不写,所以 3个钠离子 3Na+,错误,B、铁的化合价可显 +2、 +3,其中 +2价的铁为亚铁, 故 FeSO4为硫酸亚铁,错误, C、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所以 2 个氧原子: 2O,错误,D、表示分子个数,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所以 1个氮分子: N2,正确,故选D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测溶液的 pH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取用液体试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测溶液的 p

15、H: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 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读数为整数),不能把 PH 试纸直接放到待测液中,错误, B、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总容量的 1/3,错误, D、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来水厂常用 ClO2消毒, ClO2中氯元素的化

16、合价为 +2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 5mL水和 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 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所以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错误,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正确,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正确, D、 5mL水和 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 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水的净

17、化,分子的基本性质 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 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而 K 的化合价为 +1, Al的化合价为 +3, O 的化合价为 -2,所以不难算出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故选 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除去, B

18、、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内壁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除去,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有的金属,如汞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除去, D、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可以除去,故选 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填空题 ( 1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 1)请从 “A干冰 B氮气 C氢气 D石油 E碳酸钠 F氢氧化钠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被称为是理想的 “绿色能源 ”的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常用的纯碱主要成分是 ( 2)某一抗酸药物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和淀粉

19、,其包装材料用到铝箔和塑料,包装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该药物中淀粉属于 (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其中的氢氧化铝与胃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 “饮食健康 ”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 深受人们的喜爱。猕猴桃被称为是水果中的 “维C 之王 ”研究显示,维 C 可提高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人体缺铁会引起 ,人体缺维 C会引起 病。榴莲被誉为 “果中之王 ”,它能够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这说明 。 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根据下列标签回答问题: 每 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 C 钙 钠 锌 7.

20、6g 7.8g 7.4g 18mg 201mg 30.8mg 8.1mg 以上标签中列出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 。 答案:( 1) C A E ( 2)塑料 糖类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 3) 贫血 坏血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Zn (或锌 ) 试题分析: (1)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被称为是理想的 “绿色能源 ”,故选 C,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故选 A, 常用的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故选 E (2)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包装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淀粉属于糖类;氢氧化铝与胃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21、程式: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3) 化学元素 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人体缺维 C会引起坏血病;榴莲被誉为 “果中之王 ”,它能够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人体中所需常见的微量元 Fe、 Zn、 Se、 I、 F等,以上标签中列出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 Zn (或锌 ) 考点:氢气、干冰的用途,物质的俗名,合成材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1分 )下图列出了实验室里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 1)装置 C由导管、集气瓶和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 2)实验室用 H2O2和 MnO2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 KClO3和 MnO2制取 O2,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用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E中,看到的现象是: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当不再有气泡逸出后,测得反应残留液的 pH如图中 a点所示,再向残留液中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连续精确测定溶液的 pH,溶液 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纵坐标: pH,横坐标:时间)。 请写出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 。 ( 4)实验室制取 H2时,若选用装置 D收 集 H2,则应从 口进气(填 x或

23、y)。 答案:( 1)水槽 ( 2) 2H2O2MnO22H2O + O2 B A C或 D ( 3)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浑浊 B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Na2CO3过量,呈碱性 ( 4) y 试题分析: (1) 常见仪器的识记 (2) 实验室用 H2O2和 MnO2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 2H2O + O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用 KClO3和 MnO2制取 O2,是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选用的

24、发生装置是 A,而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装置可用 C或 D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E澄清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是 固体也液体在常温下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 A, 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 PH的起始点,可以判断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过量,所以溶液 A中的溶质有: HCl、 CaCl2,故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发

25、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待盐酸反应完全后,接着发生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所以 BC 段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Na2CO3 过量,呈碱性,碱性增强 ( 4)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若选用装置 D收集 H2,则应从 y通入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Na2CO3的化学性质 计算题 ( 6分)有 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 9.3g,为测定其中 NaOH的质量,将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水中

26、后,再向其中加入 200g稀硫酸时恰好使 Na2CO3完全转化为 CO2,产生的 CO2气体共 2.2g。 ( 1)求混合物中 NaOH的质量是多少 ( 2)若要求出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题中还缺少一个原始数据m(单位为: g),请问 m表示什么? ( 3)请用含 m的代数式表示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4g (2) m表示 9.3g混合物溶于水时,所用水的质量 (3) 14.2/(207.1+m)100%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 Na2CO3+H2SO4=Na2SO4+H2O+CO2中 Na2CO3与 CO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 Na2CO3 的质量,进而可

27、算出 NaOH的质量,若要求出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则必须要算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所以题中还缺少一个原始数据 m,( 2) m表示 m表示 9.3g混合物溶于水时,所用水的质量,要计算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则需要求算出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解:设 Na2CO3 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y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142 44 x y 2.2g 106: 44=x: 2.2g x=5.3g 所以 NaOH的质量 =9.3g-5.3g=4g 142:44=y:2.2g y=7.1g 设另一个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z 2NaOH+H2SO4=Na

28、2SO4+2H2O 80 142 4g z 80: 142=4g: z z=7.1g 而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9.3g+200g+m-2.2g=207.1g+m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 14.2/(207.1+m)10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 6分)【实验探究】 ( 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向烧杯中加入 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溶液颜色 ; 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 色。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甲、乙、丙三位

29、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实验评价】 三个方案中只有 是正确的(填 “甲 ”、 “乙 ”、 “丙 ”)。 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 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 另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 答案:【实验探究】( 1)实验现象: 变成红色 无色。 ( 2)【实验评价】 丙 硫酸钠溶液也能与

30、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酚酞遇酸也不变色 【实验反思】 Zn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 (1) 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色,遇酸溶液不变色,所以向烧杯中加入 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变红,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发现溶液变为无色,可得 出结论: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2)【实验评价】 三个方案中只有丙是正确的,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甲同学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还有生成的硫酸钠,而硫酸钠溶液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硫酸,乙同学错误的原因:酚酞不仅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酸也不变色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

31、有剩余,实际就是抓住硫酸的化学性质,所以还可选择一种试剂活泼金属,如锌或碳酸盐 考点:酸碱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 6分)( 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2 时,溶解 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g水。 t2 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 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 乙 ( 2) X、 Y、 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若 X为金属单质, Z为含 X元素的可溶性盐。写出 YZ且能体现酸的性质的反应方程式一

32、个: 。 若 X为 Ca(OH)2,则 Y是 , Z是 。 答案:( 1) 50 b ( 2) CuO + H2SO4 = CuSO4 + H2O CaCO3 CaO 试题分析: (1) 根据溶解度曲线, t2 时,甲的溶解度为 30g,表示在 t2 ,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甲的质量为 30g,则溶解 15g甲物质,至少需要50g水 根据溶解度曲线,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从 t2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两者都析出晶体,所以仍然都是饱和溶液,故 c错误,但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b正确,溶剂质量保持不变,所以仍然相等,故 d错误,因为都为 t1 时的饱和溶液,而在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故 a错误 (2) 这是一个框图式的推断题,找到题目的 “题眼 ”,包括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常见的三角关系等,此题题眼 X为金属单质, Z为含X元素的可溶性盐,可推出 x应为铜, Z自然为硫酸铜或氯化铜,所以 YZ且能体现酸的性质的反应方程式一个: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或CuO+2HCl=CuCl2+H2O 若 X为 Ca(OH)2,则说明这是一个钙三角,所以不难推出 Y是 CaCO3, Z是CaO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框图式的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