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一定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 B燃烧 C爆炸 D变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如图中 “ ”表示碳原子, “ ”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_ (填图的编号), B与 C反应生成 D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A; 2CO+O2点燃 2CO2 试题分析: A.中有三种分子,即有三种物质,为混合物; B.只有氧气一种物质;C.只有一氧化碳一种物质; D.只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
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相同质量的 Mg、 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产生 H2的质量 m( 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V(稀盐酸)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两种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且盐酸足量,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氢气不同,得到的氢气应该是镁对应的更多;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铁,可判断镁与稀盐酸反应快,铁与稀盐酸反应慢,即金属镁的反应时间最短最先完成、铁完成的反应消耗时间长;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 金属质量,二者的化合价相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3、的氢气多,故 D正确。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BaCl2 Na2CO3 B KNO3 HCl CaCl2 C H2SO4 FeCl3 NaNO3 D NaOH HNO3 NH4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BaCl2和 Na2CO3能生成碳酸钡沉淀; B.均无色,且相互共存;C.FeCl3黄色; D.NaOH与 HNO3和 NH4NO3均能反应,不共存。 考点:酸碱盐的相互反应;溶液的颜色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4、 降到 t1 ,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没有指明温度; B.没有指明溶液质量的大小; C.降温时,甲溶解度减少,会析出固体; D.t1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其饱和溶液的浓度相等,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 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A
5、 试题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OCO2 B H2OH2 C Ca( OH)2NaOH D KNO3K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能一步实现; B.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能一步实现;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能一步实现; D.硝酸钾易溶于水,含有钾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全部易溶于水,所以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钾,不能一步实现。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 H2
6、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 A错;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 B错;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不
7、带电,故 C正确; D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 D错。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鉴别方法 A 羊毛与化纤 灼烧并闻气味 B 食盐与纯碱 加水溶解 C 氧气与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 滴加酚酞试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
8、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燃烧有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化纤,故选项鉴别方法正确; B.食盐与纯碱(碳酸钠的俗称)均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C.氧气与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均显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 银、铁、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 ,对 Ag、 Fe、 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时,下列所限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A Fe、
9、 Ag、 CuSO4溶液 B AgCl、 Cu、 Fe C Cu、 Ag、 FeSO4溶液 D Fe、 Cu、稀盐酸、 AgNO3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Fe、 Ag、 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 Fe与 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Ag与 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不能与比银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 Cu, 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 Cu, 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D.Fe,Cu,稀盐酸, 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
10、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 “抗癌大王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质子数为 34 C硒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中 x=18 D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 2个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硒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其质子数为 34; x为 34-2-8-6=18;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大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考点:
11、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袋 B汽车轮胎 C不锈钢餐具 D尼龙绳 答案: D 试题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轮胎属于橡胶,塑料袋和尼龙绳属于合成纤维,不锈钢餐具属于金属材料。 考点:材料的区分 在我国 “神舟十号 ”飞船上,根据航天员口味不同,制定了个性食谱,新增了下列几种太空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酸奶 B小米粥 C新鲜水果 D粽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奶中富含蛋白质;小米粥中富含淀粉(糖类);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粽子中富含淀粉(糖类)。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 填空题 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2、下列问题: ( 1)盛装 C和 CuO 的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 2)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_ ; ( 2)如图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黑色粉末变红; ( 2)提高温度 ;( 3)CO2+Ca(OH)2=CaCO3+H2O 试题分析:依据反应原理,( 1)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可推得试管中的现象;( 2)该反应需要高温条件,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温度;(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考点:木炭还原氧化铜 ( 3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 Na5P3O1
13、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 磷洗涤剂 Na5P3O10 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 ( 2)生活中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 _ ( 3) 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价 答案: (1) 93 160; (2)煮沸; ( 3) +4 试题分析:( 1)在 Na5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13):( 1610) =93: 160;( 2)生活中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3)在 ClO2中,氧元素显 -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考点:水资源的污 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
14、质量比的计算 A 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C组成元素相同, E是红色单质如图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 1)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 2)反应 中的现象为 _ ( 3)蓝色 G溶液中构成溶质的粒子是 _ 答案:( 1) 2H2O2MnO22H2O+O2;( 2)红色固体变黑 (3)Cu2+ SO42- 试题分析: E是红色单质则 E是铜, F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G,则 G是硫酸铜, F是氧化铜,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 D是氧气, A和 C的组成元素相同,且 A能生成氧气和 C,故 A是过氧化氢, C是水, B是二氧化锰,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过氧化氢
15、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 2H2O2MnO22H2O+O2;( 2)铜是红色固体,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会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 ( 3)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了硫酸铜,所以蓝色溶液 G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是由 Cu2+、 SO42-构成的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的写法 A、 B、 C三种物质各 15g,当反应完时,生成 30g新物质 D,若再增加10gC, A与 C可以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 A与 B的质量比是 _ 答案: 2 试题分析:由题意, D为生成物,生成 D物质的质量为 30g;若再增加 10gC,A 与 C 可以
16、恰好完全反应,则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 A 和 C 的质量分别是 15g、25g;由质量守恒定律, B物质应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 B物质的质量为15g+25g-30g=10g,则参加反应的 A、 B质量比为 15g: 10g=3: 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用学过的化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_ ( 2)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其过程是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 答案: (1)酸雨 ( 2) C+ H
17、2O 高温 H2+CO 置换反应 试题分析:( 1)化石燃料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磷等,其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产生酸雨;( 2)由题意得,反应物为焦炭、水蒸气,生 成物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条件为高温,不用标出气体符号;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 考点: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我们已经知道,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强弱可排成如下顺序: K、 Ca、 Na、 _ 、 Al、 Zn、 Fe、 Sn、 Pb、( H)、 Cu、 _ 、Ag、 Pt、 Au ( 1)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完成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2)铝锅比铁锅耐腐蚀的原因是 _ (
18、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若向残渣中 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冒出,则残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_ ;若残渣中无气泡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 (填离子符号) 答案: (1)Al (2)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 3) Ag Cu Mg Mg2+ 试题分析:(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即可;( 2)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部的铝不被腐蚀;( 3) “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冒出 ”,可得残渣中有镁剩余,有新生成的银和铜; “残渣中无气泡生成 ”则镁没有剩余,滤液中一定有新生成的硝酸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可得结论。 考点:金属活
19、动性顺序表;铝的性质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 1)现有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熟石灰等四种物质,请用其中合适物质的化学式填空: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_ ;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 ( 2)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 _ (选填 “热固性 ”或 “热塑性 ”)塑料做成的 答案:( 1) HCl Ca(OH)2( 2)热固性 试题分析:( 1)写化学式: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盐酸,溶质为 HCl;能改良酸性土壤的为廉价易得的碱是熟石灰,即氢氧化钙;( 2)炒 菜用的铁锅手柄具有热固性。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塑料及其应用 根据下列装置图 1,回答有关问题: (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0、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若选择 A作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则装置 A 中的试管口还要放一团 _ ,且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原因是 _ (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即可用 D也可用 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 (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b该气体难溶于水 c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 ( 3)实验室制取 CO2有以下主要步 骤: 连接好装置; _ ; 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 收集产生的气体;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收集瓶是否收集满 CO2 ( 4)若要用装置 E收集 CO2气体,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 _ (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
21、中 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 2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 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2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 a)石灰石样品中 CaCO3的质量为 _ 克 ( b) 24克石灰石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最多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答案:( 1) 2KMnO4 K2MnO4+MnO2+O2 棉花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 bc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 CO2气体在温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或
22、降低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 5) (a)20; ( b)解:设产生 CO2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 1分) 100 44 20g x ( 1分) 100/44 =20g/x x=8.8g ( 1分) 答:产生 CO2的质量为 8.8g 试题分析:( 1)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即可用D(向下排空气法)也可用 E装置(排水法)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该气体难溶于水,该
23、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 3)实验室制取 CO2的首要主要步骤是:连接好装置,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 4)若要用装置 E收集CO2气体,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 CO2气体在温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 5)( a)由图象可知:石灰石样品中CaCO3 的质量 =24g-4g=20g; ( b)设产生 CO2 的质量为 x,已知碳酸钙为 20g,用 CaCO3+2HCl=CaCl2+H2O+CO2 即可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推断题 现有
24、 A、 B、 C、 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 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视野,只有 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 将 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 1) A物质是 _ ; ( 2) A与 B反应出现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 3)用 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则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稀盐酸;( 2) 2HCl+ Na2CO3=2NaCl+H2O+CO2;( 3)Na2CO3+Ca(OH)2=CaCO3+2NaOH 试题分析:( 1)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 A 中无色其它均为
25、红色,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盐为酸性,可知 A是盐酸;将 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 B中出现气泡,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知 B是碳酸钠溶液;( 2) A和 B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 3)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可使用 碳酸钠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Ca( OH)2=CaCO3+2NaOH。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信息分析题 一辆有约
26、 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是 _ (任写一条) (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遮光保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 _ 答案:( 1)无色液体(或有挥发性) (2)4HNO3 光 2H2O+4NO2+O2 ( 3)向上面撒熟石灰 试题分析:( 1)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都属于物理性质,由题干可知硝酸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因为硝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 二氧化碳,所以硝酸泄漏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2)由于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时还要避光,可以保存在棕色瓶中;硝酸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水和占空气体积分数约 21%的气体是氧气,条件是光;(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可以利用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处理,而在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碱是熟石灰。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