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002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 学年江苏上元片初二第一学期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张海同学在课余时间观察了很多植物并做了详细记录。这是他观察记录中的一部分(如下图),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是 “黄山迎客松 ”,其种子裸露,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B 是葫芦藓,因其对二氧化硫等敏感,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是蕨,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生殖过程不需要水,因此能较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D 是衣藻,一种单细胞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黄山迎客松 ”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无果皮包被,裸露,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2、;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其生殖离不开水,因其对二氧化硫等敏感,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了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也离不开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D.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其结果简单,无根 、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能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

3、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进化。 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 森林时期 建工业区 50年后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99% 1% 1% 99% 两种桦尺蛾出现上面的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煤烟使灰桦尺蛾变为黑桦尺蛾 B.灰桦尺蛾迁离,黑桦尺蛾迁入 C.自然选择的作用 D.定向变异的结果

4、 答案: C 试题分析: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灰桦尺蛾和黑桦尺蛾资料中:森林时期的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灰桦尺蛾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建工业区 50年后,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灰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黑桦尺蛾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 “选择者 ”,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 “选择者 ”,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 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

5、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杂交培育新型水稻所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

6、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下图 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那么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 A最高等、最复杂 B最低等、最复杂 C最高等、最简单 D最低等、最简单 答案: D 试题分析: 考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

7、,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因此地层丙是最早形成的地层,故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最简单、最低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下列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动物是 A蚯蚓鲫鱼 B大熊猫白鳍豚 C青蛙扬子鳄 D鲫鱼青蛙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

8、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大熊猫 白鳍豚同属于哺乳纲,亲缘关系最近。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 A这两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B这两类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 C这两类植物长得较矮小 D这两类植物生殖都离不开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 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可以检测环境的污染程度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

9、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因此也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有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丁说: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 D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国地大物博,物种丰富我国有高等植物 3万余种,特有属、种繁多,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的种类

10、也很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做到开发使用的量,小于再生的量,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开发利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会使鱼的数量是越来越少、鱼的个头是越来越小、鱼的质量是越来越差许多江河已形不成捕涝的条件,更有一些江河湖泊已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因此我们在捕捞鱼的同时,要做好鱼类资源的保护,特别是保护幼小的鱼和繁殖期间的鱼,以及水环境的保护,避免环境污染,非法捕鱼等,一些鱼类可以采取人工放养的办法,增加鱼的数量,因此要做到捕捞鱼和养殖相结合,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猫熊是中国特有

11、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猫熊现存大约 1590只左右,由于生育率低,加上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中评为濒危物种,为中国国宝,由于大猫熊的原始特性,被誉为生物界的活化石,每种生物都与一定的环境相适应,保护大熊猫最根本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可以不改变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大熊猫的生活,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是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 骨 皮肤 骨连结 骨骼肌 A B C D

12、答案: D 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综上所述,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 下

13、列动物中,胚胎发育完全在母体内进行的是: A海牛 B蟒蛇 C虎蛙 D鸳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海牛是大型水栖草食性哺乳动物,可以在淡水或海水中生活,生殖方式为胎生,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符合题意; B.蟒蛇为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是卵生,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不符合题意; C.虎蛙为两栖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不符合题意; D.鸳鸯是鸟类生殖方式为卵生, 受精卵在母体中开始进行发育,但卵产出以后由于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而停止,由雌雄鸟的交替孵卵,胚胎继续发育,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生殖方式。 在人类进化过

14、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后肢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 ,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进化。 原始生命诞生

15、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现代海洋 D原始高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 C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 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鸟类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

16、,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而具有孵卵、育雏等行为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昆虫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

17、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DNA集中的区域,这种病原微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是细菌,昆虫(是节肢动物)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A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B门 纲 目 科 属 种 C种 属 科 目 纲 门 界 D纲 目 科 属 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

18、单位。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禁止开发生物资源 D加强教育 答案: A 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是 “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9、,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 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骨骼肌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A调节作用 B杠杆作用 C动力作用 D枢纽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

20、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 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 可作为交通工具 帮助植物传粉 为人类提供生产原料 生产抗生素类医药品 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 彻底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

21、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 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

22、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生产抗生素是利用的真菌,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的也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由上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具体表现在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种植药材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食用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

23、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的特征 B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

24、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与大豆之间 共同特征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与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由题意可知,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科比门小,因此小麦和玉米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共同特征少,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 综合题 ( 4分)下图为生物 “进化树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 1)在进化树上 “ ”代表的动物

25、,其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 2)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可能是由古代 动物进化而来。 ( 3)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生 生活的特征是( ) 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身体背部有脊柱 C用鳃呼吸 D体表被覆鳞片 ( 4)由 “进化树 ”可见,地球上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 答案:( 1)两栖类或两栖动物 ( 2)爬行 ( 3) B ( 4)自然选择 试题分析:( 1)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过程: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的鸟类、哺乳类,因此图中的 “”代表的

26、动物是两栖类; ( 2)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 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 ( 3)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 呼吸器官是鳃,吸

27、收水中的溶解氧, 用鳍游泳等, 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而鱼的背部有脊柱与水中生活无直接关系,故选 B; ( 4)地球上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鱼类的主要特征、自然选 择。 (4分 )图 12依次为蕨、海带、银杏、葫芦藓四种植物图片,请回答: A B C D ( 1)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和上述哪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填字母) (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带、葫芦藓、银杏、蕨 B葫芦藓、海带、蕨、银杏 C海带、葫芦藓、蕨、银杏 D葫芦藓、海带

28、、银杏、蕨 ( 3)和上述图片中植物相比,蘑菇没有 ,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4)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银杏的主要区别是 。 答案:( 1) C ( 2) C ( 3)叶绿体( 4)珙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或者银杏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试题分析:( 1)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A蕨和桫椤都属于蕨类植物; (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其

29、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能 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由低等到高等分别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银杏属于种子植物,故选 C; ( 3)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 ( 4)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

30、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 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珙桐生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 ( 4分)以下为白鳍豚、扬子鳄、青蛙、鲫鱼、蝴蝶五种动物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 】 。 ( 2)鲫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在水中游泳时依靠的结构是 。 ( 3)由于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而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 ( 4)青蛙和 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幼体在水中用 呼吸。 答案:

31、( 1)【 】白鳍豚( 2)鳍( 3)扬子鳄( 4)鳃 试题分析:( 1)白鳍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故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白鳍豚; (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能用鳃呼吸,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二是能用鳍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 3)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图中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 4)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

32、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 ( 4分)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在 的支配下,通过收缩和舒张牵拉附着的 产生运动。 ( 2)人在进行伸肘运动时(如图 B所示),图中 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 3)人体进行屈肘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答案:( 1)神经系统 骨( 2)舒张( 3)细胞的呼吸作用 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

33、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 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图 A屈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图 B伸肘时,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人体进行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释放出的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和运动的产生。 判断题 马和驴杂交后产下的骡子不具有生殖能力,说明马和驴不属于

34、同一个物种。 答案: 试题分析:同种生物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因为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若强行杂交,则产生的受精卵等发育会有各种障碍,所以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生殖产生后代,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不具有生殖能力,说明马和驴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 昆虫的运动器官是翅和足。 答案: 试题分析:昆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 大,适于飞行,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纲的主

35、要特征。 对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植物到动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 展。 答案: 试题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

36、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题干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两栖动物的成体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因此它们的生活范围比较大。 答案: 试题分析: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成体与幼体在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上有

37、着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探究题 ( 4分)某小组同学以烘干后的馒头片为实验材料,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 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情况 湿度情况 四天后馒头片情况 A 室温约 22 馒头片外铺上湿布,每日在布上喷少量水,保持布的湿润 霉变 B 冰箱冷藏室约 3 馒头片外铺上湿布,每日在布上喷少量水,保持布的湿润 无明显变化 C 室温约 22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纸盒 无明显变化 ( 1)该小组的同学若要探究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中

38、食品不易保存,我们可以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2)另一组学生认为,该实验要再加一组,安排如下: 实验组 温度情况 湿度情况 一周后馒头片情况 D 冰箱冷藏室约 3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纸盒 这一设计 (填 “有 ”或 “没有 ”)必要。其实验变量是 。 (3)若选择 A和 B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写出该实验的实验结论: 答案:( 1) A和 C ( 2)有 温度 ( 3)霉菌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试题分析:(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设计的变量即为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A 与 C 的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湿度,其他条件相同,因此该小组的同学若要探究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中食品

39、不易保存,我们可以选择A与 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2)由于该实验探究湿度与温度对食品保存的影响,在低温下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没有必要再设计一组低温下不同湿度的对照实验; ( 3)选择 A与 B进行对照,变量是温度,由此可得出结论:霉菌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湿度与温度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连线题 配伍题(请将下列生物与右侧内容合理搭配。每题 1分,共 5分) 桫椤 ( ) a、我国一级保护鸟类,在江苏盐城有它的自然保护区。 水杉 ( ) b、被誉为 “活化石 ”的哺乳动物。 蚯蚓 ( ) c、我国一级保护的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丹顶鹤 ( ) d、我国一级保护的植

40、物,生殖离不开水。 大熊猫 ( ) e、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答案: d c e a b 试题分析: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 “活化石 ”之称;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鸟类,在江苏盐城有它的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猫熊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 要栖息地是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猫熊现存大约 1590只左右,由于生育率低,加上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中评为濒危物种,为中国国宝,由于大猫熊的原始特性,被誉为生物界的活化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