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00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 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发现的 (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的 “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根据所学知识,通过考古发现,在云南元谋县通过考古发现的元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云南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 A项

2、是北京人遗址, C是河姆渡氏族遗址, D是半坡氏族遗址,本题选 B。 考点: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境内最早人类的识记能力,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包括元谋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是教材重点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体形体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要注意把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D反击匈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

3、事都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儒家学说创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命运,战国时期儒家学说不符合统治者统一的需要,不被重用,秦朝建立后遭到了焚书坑儒的命运,到西汉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政治经济都实现了大一统,思想方面也要大一统,儒生董仲舒发挥了儒家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欣然接受,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一直延续下来。 A 项是秦朝建立后创立的, B 项是秦嬴政的历史功绩,D项早在秦朝就有此措施,因此本题 选 C。 考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基础,尤其是汉武帝思想上的统一最为重

4、要,儒家学说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思想,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对于儒家思想的创立,代表人物及思想,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到儒学的发展演变成后来的宋明理学等都要好好掌握,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 “丝绸之路 ”,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经过省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过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省份,因此本题选 A。

5、 考点: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的 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 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 丝绸之路 ,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发明了 “蔡侯纸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 ) A祖冲之 B蔡伦 C贾思勰 D顾恺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的史实,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木简,竹木简比较笨重,

6、携带非常不变,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改变了过去用竹木简书写不方便携带的现状, 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主要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 3.1415926和3.1425927之间, C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 D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因此本题选 B。 考点:造纸术的改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造纸术的改进,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传播,而且造纸术后来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阶级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引起重

7、视。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 7位数字 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 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地动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东汉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蔡伦,九章算术和张衡都是东汉的人物和成就,因此, A, C,D三项属于东汉的文化成就,应排除, B项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 7位数字,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本题选 B, 考点:东汉的文化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 记能力,两汉文

8、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中国、对世界都曾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两汉文化作为华夏民族 “核心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今后仍将会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 3000多年的历史, A,B,C三项肯定包括在史记里, D项生活在西汉末期,不能被司马迁记载在

9、史记里,因此,本题选 D。 考点:史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後来 历代 “正史 ”所传承。称为 “二十四史 ”之首。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10、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国鼎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干轻易南下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A项是曹操统一北方的一次战争, C项是刘备恳求诸葛亮出山协助其成就基业的故事, D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征服西南少数民族的故事,本题选 A。 考点:三国鼎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能力,三国鼎立的史实:公元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公元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

11、,三国鼎立的形成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可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另外像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时期的经济和外交同学们都要认真掌握理解。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政策,北魏

12、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A,B,C三项也是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本题选 D。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措施中的内容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

13、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佛教传入我国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现象, B项是佛教的内容, C项是佛教的影响, D项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佛教宣言众生平等,要求人忍耐顺从,消除欲望,刻苦修行,这才是被我国封建统治者提倡和支持的根本原因,本题选 D。 考点:佛教传入我国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宣言众生平等,要求人忍耐顺从,消除欲望,刻苦修行,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是道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同学们对这几个宗教的教

14、义和分布地区要好好把握。 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公元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公元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公元 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三国鼎立的形成,本题中 A,B,C 三项均不能政权反映三国建立政权,实行鼎立局面的史实,本题选 D。 考点:三国鼎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 步。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三国鼎立

15、时期,各国统治者都不满足于偏暗一偶的现状,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因此,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均有较大成就。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 A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认识,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更为了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

16、汉族通婚等汉化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A项是改革的目的, B项是改革成功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D项是改革的影响,本题选 C。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本题很不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措施中的内容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 A王羲

17、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隋唐文化中的石窟艺术,根据所学知识,石窟艺术尤属敦煌莫高窟,石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生动的彩塑, A项是书法艺术, B项是绘画艺术, D项是商周的青铜艺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隋唐文化中的石窟艺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石窟艺术特别熟悉才行,石窟艺术是唐朝繁盛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石窟艺术的内容和特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掌握,另外唐朝文化的其它方面如书法,绘画,建筑等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要特别关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是 ( ) A

18、西周 B秦朝 C东周 D秦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统一的认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项是奴隶制国家, C项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 D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本题选 B。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

19、课本知识一般能直接得出答案:,是送分题。 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始皇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题目的信息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赞扬的是秦嬴政完成了国家统一,根据所学知识, A 项正确,秦完成了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B 项正确,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项正确,秦始皇在地方上

20、实行了郡县制,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项正确,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因此 B,C,D是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本题选 A。 考点:对秦始皇的评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首先要先了解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标准:生产力和实践标准;原则: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综合分析;公正客观、事实就是、一分为二,抓事情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21、(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稻米最早培植地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代表,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就是所说的 “南稻北粟 ”分析题目, A,B,C三项都是北方,属于黄河流域,北方种植小麦和栗,D项属于江南地域,本题选 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中的南稻北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我国的农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教材 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

22、属于送分题。 新华网消息: 2006年 3月 31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此题选 A。 考点:黄帝 -人文始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华夏族的祖先,对黄帝的拜祭可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属于送分题。 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

23、说明河姆渡居民 ( ) A种植粟 B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使用陶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河姆渡氏族的认识, A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种植的农作物, B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使用的劳动工具, C项是干栏式房屋结构,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的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有关系 :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D项和题意无关,本题选 C。 考点:河姆渡氏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由于自然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南方和北方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北方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的房

24、屋结构和南方也截然不同,对于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要主义识记和理解。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是指( )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的民主禅让制度的认识,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禅让制是我国社会出现最早的制度,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 A。 考点:尧舜禹的 “禅让制 ”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25、,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还要理解禅让制概念的意思,然后在分析判 断最后得出答案:,另外像世袭制,分封制都是阶级社会实行的政治制度,对于它们的内容,特点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同学们也要好好理解和识记。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炫耀周天子的权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目的的认识,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它们为诸侯,诸侯在往下分封,这样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诸侯必须服从

26、周 天子的命令,要定期向周天子缴纳贡品,要带兵随周王打仗,所以 A,B,D三项都是分封制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C。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材表述的非常清楚,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它是目前世界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青铜豕尊 答案: A 试题分析

27、: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B项是三星堆文化的内容, C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D是商后期的 青铜器,本题选 A。 考点:商周时期的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商朝的青铜文化,甲骨文,和金文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资料,青铜器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在教材中表述清楚,是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 A金文 B小篆 C甲

28、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 A项是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B项是秦统一后秦始皇统一的文字, D是半坡氏族时期的符号,本题选 C。 考点:文字的演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商朝成熟的文字,也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国家事务的文字,更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29、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影响的理解,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当中最成功的一个,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富强的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增强,经济得到发展,虽然后来由于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但商鞅变法的成果却存在下来,尤其是商鞅变法期间实行县制对后世的行政制度影响较大,现在仍然实行县制, A,C,D三项对当时秦国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选 B。 考点:大变革时代的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识记能力和对其影响的理解,

30、解答本题,一要对商鞅变法的内容识记清楚,二要对商鞅变法的影响理解清楚,商鞅虽然死了,但其改革的成果对后世的影响却保存下来,这是理解的重点,也是解题的关键。 春秋时期最早成为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的识记情况,齐国是春秋时期的东方的一个大国,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变革军事,同时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号令其它的诸侯国,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本 题选 C。 考点:春秋五霸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同学们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基本知识都要识记清楚;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被推为盟

31、主的国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 “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C项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的意思是: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会用不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32、 D反映了朴素的哲学思想,本题选 C。 考点:孟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君轻民重昭显了朴素的民本思想,他 的仁政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光芒,孟子主张砍木筏林都是要讲究时间和规律的, 不能乱砍乱伐。 就是说生态环境有自己的循环规律,不能随便破坏,这种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我们今天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农具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你知道铁农具的使用,最早是在何时( ) A夏朝 B秦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原始社会后期

33、,使用磨制石器,使用木制的耒 ,称新时期时代,夏朝是金石并用时代,商周时期使用青铜农具,相比石器进步多了,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牛 耕也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本题选 C。 考点: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大变革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推广,在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铁器和牛耕是教材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综合题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

34、答问题( 10分) ( 1)上图中所展现的东西方商路是在什么朝代开通的?它的起点是什么地方?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分) ( 2)请列举通过这一条商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两种商品?( 2分) (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这一商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2分) (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 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3分) 答案: ( 1)西汉、长安、张骞( 3分)。 ( 2)良马、橐驼、香料、普调、石榴、苜蓿、( 2分)。 ( 3)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联系。( 2分) ( 4)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5、(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解读图片,判断这条商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张骞。 ( 2)通过丝绸之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商品包括良马,苜蓿,香料,石榴等(任意写两个) ( 3)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我国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 4)根据所需知识,汉武帝在公元 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考 点: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把西汉同中亚

36、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 ”,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 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董仲舒 (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哪种货币?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朝使用的规范文字是什么?秦始皇为加

37、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什么?( 2分) 答案: ( 1)秦半两、小篆、郡县制、焚书坑儒( 4分) (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制( 4分) ( 3)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秦统一后,鉴于经济交流的不便,秦始皇统一了货币,规定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秦半两铜钱

38、)作为全国统一货币发行,统一了文字,把秦国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发行全国,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措施。 (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集合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在政治上 实行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 3)回答该题,学生只要能按照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 考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秦皇汉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两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们创立了很多对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措施,像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9、等,对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卫鞅曰: “治 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 1)材料一是中的卫鞅指谁?他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中的孝公指哪国的国君?( 3分) ( 2)在材料一的人物变法时期,要获得爵位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这一人物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4分

40、) ( 3)材料二的 “诏 ”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 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 6分)(至少举出两项) 答案: ( 1)商鞅、法家、秦国( 3分) ( 2)建立军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分) ( 3)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如下: ( 1)材料一中的 “卫鞅 ”根据所学知识是商鞅,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中的孝公是国的国君秦孝公。 ( 2)根据所学知识,要想

41、取得爵位,商鞅采取了奖励军功的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使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和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发展,从这两次改革来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会对社会起推动作用,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2、 ”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 ( 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 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 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4分) ( 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2分) ( 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 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 2分) (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 2分) 答案: ( 1)论语、孔子、仁和礼( 4分) ( 2)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写出二者即可)( 2分) ( 3)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轻徭薄赋。( 2分) ( 4)儒家学派(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43、,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材料一中的言论,判断是孔子说的,他的主要思想有仁和礼。 ( 2)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在教育上了贡献主要有,创办私学,教育方法上的因材施教,教育方式上的有教无类等 ( 3)从材料二的言论来看,判断是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民贵君轻,主张轻徭薄赋等。 ( 4)材料一的孔子和材料二的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合称孔孟。 考点: 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到战国经过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发展,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学派之一,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

44、家学派的许多思想,如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德治思想至今还在为我们的治国提供借鉴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7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r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 2)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江南地区还有哪些优势?( 4分) (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

45、响?( 2分) 答案: ( 1)由荒凉贫穷变为富裕( 1分)。 ( 2)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4分) ( 3)为我国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南方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西汉时期的荒凉贫穷,人烟稀少到富裕充足,人口增加。 ( 2)根据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统治者的重视等。 ( 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考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是解决该题的重要步骤,每个材料下面的出处也要看清楚,用来判断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结合课本知识去解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