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1032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雕刻玉器 C燃放烟花 D干冰升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榨取果汁只是将果汁从水果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雕刻玉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燃放烟花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 a、 b、 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

2、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 b a=c B将 t2 时 a的饱和溶液 150g降温到 t1 时,析出溶质 30g C t2 时,将 1g a物质加入到 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 c的 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 b a=c,正确; B、将 t2 时 a的溶解度是 50g,饱和溶液 150g中含溶质 50g,当降温到 t1时,因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因此会析出溶质 30g,正确; C、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t2 时, a物

3、质的溶解度为 50g,即 50g固体 a在 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形成 150g溶液,比值为 1: 2: 3,故 t2 时,将 1g a物质加入到 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应是 3g饱和溶液,故 C不正确; D、 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影响较大,而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从含有少量 c的 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a晶体,通常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D正确。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点燃 H2与 O2混合

4、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 CH4与 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CuO不能与水反应,则 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 H2与 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甲烷也具有可燃性,则点燃 CH4与 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故选项列推理中结论正确;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而分子却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中结论错误;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推理中结论

5、错误;D、氧化铜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但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推理中结论错误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子 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下列是小可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步骤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浓氨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B 用灯帽盖燃着的酒精灯 火焰熄灭 降温可以灭火 C 将浓盐酸与大理石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质 D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体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酚酞溶

6、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灯帽盖燃着的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不是降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 HCl 气体混入二氧化碳中,而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与石灰水可反应,石灰水就没有预期那样变浑浊,而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氢氧化钠不能,故可采用滴加 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的方法判断是否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7、;加热器皿 -酒精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酸的化学性质。 2012年 11月 20日,媒体报导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 常见塑化剂 DEHP属于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 C24H38O4,下列有关塑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化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B塑化剂属于有机化合物 C塑化剂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4: 19: 32 D塑化剂是由 24个碳原子、 38个氢原子、 4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塑化剂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燃烧后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谁,说法正确;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

8、有机化合物,塑化剂含有碳元素,故属于有机化合物,故 B 说法正确; C、根据塑化剂的化学式可知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 138: 164=144: 19: 32;故 C说法正确; D、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应该说一个塑化剂分子是由 24个碳原子、 38个氢原子、 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 D说法错误。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 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

9、来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 ,故图象反应正确,故 A对; 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误,故 B错; C、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 C错;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 D错。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金属钛被誉为 “未来金属 ”,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

10、。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g B钛离子 Ti3+中含有 25个电子 C钛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 D金属钛的化学式为 Ti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带 “g”,故 A项错; B、钛离子 Ti3+中含有的是 19个电子,而不是 25个电子,故 B项也错; C、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质子数,钛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 C正确; D、钛是金属化学式只能用元素符号表示,故 D项也错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 B制取二氧化碳 C

11、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测定溶液的 p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实验室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略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待测液,图

12、中所示操作错误 考点:称量器 -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今年公安部 123号令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做出了更严厉的规定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铬(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6 B +5 C +3 D +7 答案: A 试题分析:钾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2x+( -2) 7=0,则 x=+6价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

13、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 1: 1: 1 D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故 A错; B、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所以反应物中存在单质,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故 B错; C、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中微粒个数比是 1: 2,而不是质量比,故 C也错;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多种原子,因此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故 D正确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填空题 硫酸铜溶液常用于农业上制波尔多液如图是用废铜料(铁、铜混合物)来生产硫酸铜的

14、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反应 的基本类型为 ; (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已知: Cu+2H2SO4(浓) CuSO4+SO2+2M则 M的化学式为 ;对比途径 I、 ,途径 I的优点有: 答案: ( 1)置换反应 ( 2) CuO+H2SO4CuSO4+H2O ( 3) H2O 无二氧化硫产生,无污染 试题分析:废铜料中有铁和铜,要生产硫酸铜,需将铁除去,因此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将铁除去,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后铜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 1)反应 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 FeSO4+H2反应物

15、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 2)反应 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前氢原子 4个,氧原子 8个,铜原子 1个,硫原子 2个,反应后已有铜原子 1个,硫原子 2个,氧原子 6个,因此 2M中含有 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故 M的化学式为 H2O;途径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途径 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因此对比途径 I、 ,途径 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无污染 考点:物质

16、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a ; b ( 2)若用 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通入(填 “c”或 “d”) ( 3)装置 B、 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C相对于装置 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若用 F收集 CO2,要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 1)酒精灯;长颈漏斗; ( 2) c; ( 3) C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而 B装置不行;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CaC

17、O3+2HCl=CaCl2+H2O+CO2 试题分析: ( 1) ab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酒精灯和长颈漏斗; ( 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则氧气应从 c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从而收集到氧气; ( 3) C装置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打开弹簧夹,固体和液体接触产生气体,关闭弹簧夹,试管内气压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而 B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一旦混合,则无法停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而 F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可能;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

18、l2+H2O+CO2;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2013年 3月 22日是第 21届 “世界水日 ”,本届宣传主题是 “水合作 ”( Water Cooperation),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 1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 (填 “能 ”或 “不能 ”)将河水变成纯水 ( 2)二氧化氯(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 Cl2)通入亚氯酸钠( 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 2所示。 操作 的名称是 ;

19、操作 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 3中的 (填序号,下同);操作 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 3中的 ( 4)小丽取少量液体 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 D是 水。(填 “硬 ”或 “软 ”) 答案: ( 1)不能; ( 2) Cl2+2NaClO22ClO2+2 NaCl; ( 3)过滤; ; ; ( 4)硬 试题分析: ( 1)根据净水简易装置图,可知水经过小卵石可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而石英砂、蓬松棉则可除去小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因此小卵石、石英砂都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经过该装置的水并不能减少其中钙、镁离子,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 ( 2)

20、由氯气在溶液中与亚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可知:该化学方程式为 Cl2 +2NaClO2 =2NaCl+2ClO2; ( 3)过滤是分离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的方法;分析流程图可知:操作 将固体和液体分开,说明采取了过滤操作,操作 除去了液体 C 中的异味、色素,说明 该操作中应用了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操作 可得到纯水,说明进行了蒸馏操作; ( 4)硬水中若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会有较多浮渣产生; 考点:水的净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 “低碳生活 ”的一种典型措施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

21、下列问题: (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一个即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2)各组成材料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名称,一个即可);不锈钢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 3)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铝比铜活泼 答案: ( 1) ; ( 2)氮气;混合物 ( 3) 2Al+3CuSO4=Al2( SO4) 3+3Cu 试题分析: ( 1)铝合金灯壳、铜丝导线以及不锈钢灯柱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 , ; ( 2)氮气属于单质,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氮气,混合物; ( 3)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说明在金

22、属活动性顺序中,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 2Al+3CuSO4=Al2( SO4) 3+3Cu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计算题 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可再生,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2CO2+3H2O,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 92%的乙醇溶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 g 试题分析:设: 100g质量分数为 92%的乙醇溶液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C2H5OH+3O2 2CO2+3H

23、2O 46 88 100g92% x 解得 x=176g 答: 100g92%的乙醇溶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76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 猜想二:乙同学: “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

24、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 (填 “ ”、“=”或 “ ”) 7 猜想一不成立 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答案: NaOH+HCl=NaCl+H2O (

25、1)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理由是: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填“ ”、 “=”或“ ”) 7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 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

26、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试题分析: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 1)在猜想时要考虑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过量问题,氢氧化钠过量或盐酸过量,所以猜想三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色,碱过量时溶液应该变为红色,所以猜想二错误; ( 2) 猜想一不正确,说明不是恰好反应,只能是盐酸过量,显酸性, PH值 7; 证明溶液显酸性,可以取待测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 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变为红色即可; 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二氧化碳,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