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033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安徽省凤阳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十二五 ”期间我省大力实施 “青山绿水 ”工程下列不利于 “青山绿水 ”工程实施的是( ) A把白炽灯换成 LED节能灯 B积极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加强生活污水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D将所有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把白炽灯换成 LED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从而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 “青山绿水 ”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 B、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 “青山绿水 ”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 C、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2、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有利于 “青山绿水 ”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 D、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污染了空气,不利于 “青山绿水 ”工程实施,故符合题意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白色污染与防治;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加入甲 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 t2 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 W: 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3 降到 t2 时,乙先析出晶体 答案: D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3、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SO4溶液 稀 H2SO4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Cl MgCl2 加入饱和 NaCl溶液 C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出 D Na2CO3粉末 NaHCO3粉末 加热 答案: B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铁、银、硫酸铜溶液; 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中铜和银都不能跟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判断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 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

4、应,而银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银和硫酸亚铁溶液及硫酸铜溶液都不能反应, 可以判断银的活动性最弱,但是铁和铜的活动性不能比较; 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但是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判断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能够判断出铁、铜、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为 ,即 A正确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7g C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硫的名称中含有 “石 ”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

5、大于 4个,所以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能是克,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是 16号元素,根据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可知: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故正确; D、由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错误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B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焚烧废弃塑料解决 “白色垃圾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电视机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应当

6、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 A错误; B、铝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锅常用钢丝擦洗是错误的;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先做灯火试验,检验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方法正确; D、焚烧废弃塑料会污染空气,故方法错误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白色污染与防治 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 密性 C收集氧气 D滴加少量液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7、,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关于果糖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由果糖分子构成 C一个果糖分子由 6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 6个氧原子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8、: A、果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果糖是由果糖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个果糖分子由 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 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三 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12):( 166) 1: 2: 1,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下列食物中糖类含量最高的是( ) A大米 B香蕉 C鱼 D花生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香蕉属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属于油脂,故选项错误;

9、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高锰酸钾( KMnO4)、锰酸钾( K2MnO4)中钾的化合价为 +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 +3+2 B +2+3 C +7+6 D +6+7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 KMnO4中 Mn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x+( -2) 4 ,则 x=+7;设 K2MnO4中 Mn元素的化合价为 y,则:( +1) 2+y+( -2) 4=0,则 y=+6;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填空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仪器 B的名称是

10、 ( 2)用 KClO3 与 MnO2 混合 制取和收集纯净 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C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 CO2气体: 答案:( 1)试管;长颈漏斗( 2) ACDH; 2KClO3 2KCl+3O2; ( 3) ABEF; 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 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KClO3与 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 O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

11、生装置选 A、 C、 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选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选 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2KCl+3O2;(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CO2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 AB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收集装置选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检验已集满一瓶 CO2气体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 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 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 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什么可 以用稀盐酸除铁锈 ( 4)回收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废铁粉中 Fe2O3含量大约在 80%(其余 20%为铁)左右,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导电;( 2) c;

13、 ( 3) 氧气; Fe2O3+6HCl2FeCl3+3H2O; ( 4) Fe2O3+3CO 2Fe+3CO2 计算题 根据图示的信息计算 (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 克 ( 2)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24.5克 ( 2) 20%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氢氧化钾和稀硫酸的反应来求算出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80.5g-56g=24.5g; ( 2)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x H2SO4+2KOHK2SO4+2H2O 98 112 x 56g10% = 解得: x=4.9 g 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20%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

14、量分数为 20% ( 2)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 “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 1)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 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认为小舟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 2)小玉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

15、管中,加入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 3)小玉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 答案:( 1)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 足量的可溶性的钡盐溶液或钙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蓝色沉淀;( 3) 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证明有氢氧化钠的生成 试题分析:( 1)因为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而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2)因为制得的溶液中有碳酸钠,所以应首先除去碳酸钠,故可用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溶液(均显中性),与碳酸根反应生成沉淀,从而除去碳酸 钠,然后把沉淀过滤去,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

16、液,生成了蓝色沉淀,故能证明有氢氧化钠存在;( 3)小玉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首先排除了碳酸钠的干扰,其次能证明氢氧化钠的生成;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 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pH 7; pH ; pH 设计与实验 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 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 pH试纸上,测得pH 7 小钟:取 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 pH试纸上,测得 pH 7 小陈:取 pH试直接浸

17、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 pH 7 【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 (填 “酸 ”或 “碱 ”或 “盐 ”),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 (填 “一定 ”或 “不一定 ”)是碱的溶液 【应用】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 pH=7(或 7); pH 7(或 =7); 【评价与反思】 小芳;小钟先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小陈直接将 pH试纸浸入Na2CO3溶液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结论】盐;不一定; 【应用】作洗涤剂,用于除油污(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试题分析:【猜想或假设】

18、溶液可呈现酸性、碱性或者中性,故答案:为:【评价与反思】正确的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涂与其上进行检验,把 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使溶液被污染【结论】碳酸钠具有盐的通性,即碳酸钠属于盐类据小芳设计的实验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应用】在 生活中,我们可利用碳酸钠的碱性:用热碱液去油污;做食品酸碱调节剂,如中和面食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同样,鱼胆汁具有苦味主要是一种叫胆汁酸的物质引起的,因此我们就可以用碳酸钠来中和它,从而去掉苦味其实,碳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还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19、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推断题 工业上常用 “碳捕捉 ”技术将 CO和 CO2混合气体中的 CO2捕捉并回收 CO,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 1)反应 分离出的 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 用于 ; ( 2)反应 在 “反应分离室 ”内进行将 NaOH溶液与 CaCO3分离的操作是 ; ( 3) “捕捉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捕捉到的 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 “反应分离室 ”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答案:( 1)制冷剂; ( 2)过滤; ( 3) CO2+2NaOH=Na2CO3+H2O; ( 4) AD 试题分析:( 1)因为干冰升华易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常用作制冷剂,故填:制冷剂;( 2)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一般用过滤的方法,故填:过滤;(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 A、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 A正确;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