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03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 “五校 ”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 CO2溶于水 C实验 CO2的密度 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 CO2溶于水的过程中, CO2能与水反应,有新物质碳酸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实验比较 CO2的密度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制过滤器过滤

2、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右上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A=C C t3 时 A的浓溶液中含有少量 B物质时 ,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 A D t3 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

3、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t1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物质 A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下方,而物质 C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上方,故可判断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AC,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 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故要提纯混有少量 B物质的 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t3 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会因溶解度变小而有溶质析出,正确。故选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

4、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 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电解水能够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B酸的溶液 pH值小于 7,碱的溶液 pH大于 7,而盐的溶液 pH值等于 7 C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任何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判断。 A、电解水能够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是一种

5、物质,不可能含有氢气,错误; B、盐溶液的 pH不一定等于 7,如碳酸钠是盐,但它的俗名叫纯碱,就是因为其溶液的 pH大于 7,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一定不是氧元素,正确; 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不溶性的碱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错误。故选 C 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理解和熟记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要严格按概念或定义进行分析、判断;此外,还可熟记一两个特例,这样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 碳原子面材料,是

6、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自 2004年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材料,其在电子、航天、光学、日常生活等大量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下面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是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石墨烯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故石墨烯是单质,正确; B、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错误; C、碳单质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D、由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知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石墨烯也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 B 考点:碳单质的物

7、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兴奋剂检测是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 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B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 46个原子 C诺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 13 1 D诺龙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诺龙的化学式 C18H26O2分析。 A、 C18H26O2是由 C18H26O2分子构成的, C18H26O2分子是由 C、 H、 O 三种原子构成的, C18H26O2是纯净物,其中不可能

8、含有氧分子,错误; B、 1个 C18H26O2分子是由 18个 C原子、 26个 H原子和 2个 O 原子,共 46个原子构成的,正确; C、 C18H26O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1218):( 126):( 162)=108: 13: 169: 13: 1,错误; 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结合诺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08: 13: 16可知,诺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此外,还要

9、注意不要把 “元素质量比 ”和“原子个数比 ”搞混。 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铁物质,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它能够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下列关于铁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 B铁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 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 D铁原子的中子数为 30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 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正确; B.铁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不可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的

10、一个小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且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 “1”,可省略不写,但不是 “g”,故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正确; D.已知原子序数 =质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故铁原子的中子数=56-26=30,正确。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 p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

11、量时,要 “左物右码 ”,图示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正好放反了, 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 ,正确; D、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加到 pH试纸的一端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而不能把 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来测定,否则会污染整瓶试剂,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氯化亚汞( Hg2Cl2),别名甘汞,是一种毒性物质,主

12、要应用于药物和农用杀虫剂、防腐剂等,氯化亚汞中氯元素为 -1价,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1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Hg2Cl2中,已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设该物质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 x价,根据氯化亚汞的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则有 2x+( -1) 2=0,解得 x=+1。故选 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即可。 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让我们认清生活中的一些误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

13、确的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进入人迹罕至的山洞,应做灯火试验 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由于煤的不完全燃烧,可能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要注意将门窗留有一定的缝隙,防止造成煤气中毒,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山洞中往往会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不支持呼吸,若贸然进入,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进入山洞前,应先做灯火试验(根据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正确;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 “白色污

14、染 ”,错误; D、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大量的水冲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燃着的油会浮于水面之上,所以水无法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应用锅盖盖灭 ,错误。故选B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防范爆炸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所涉知识点都与生活实际相关,所以解答时,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下列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 A、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C、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 A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

15、评: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的名称、作用、食物来 源、以及缺乏症等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填空题 某小组围绕 “实验室制取气体 ”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 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的原因是 。 ( 2)发生装置:图 装置中仪器 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 CH4,应选图 (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 NH3应采用的方法是 。收集有毒气体 SO2时,常采用 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 4)实验分析:在加热 KClO3制

16、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 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 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快,不易控制。 (2)锥形瓶 ; ; (3)向下排空气法 ; C; (4)未加 MnO2(或未加催化剂 )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碳酸钠呈粉末状,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所以不用 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 (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

17、,图 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锥形瓶;根据题意,“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 CH4”,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故其发生装置应属于固固加热型,故选 。 ( 3)由于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14+3=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9,故可知其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采用 收集装置收集有毒气体 SO2,则由于 S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气体应从长管 ( c)通入,用向上排空气法,把空气从短管排出。 ( 4)根据已有经验可知,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加快反应的速率),再结合题意 “发现产生 O2的速率很慢,且不是 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

18、气密性不好 ”,故可能是未加二氧化锰。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点评:熟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小文一家三口到火锅店吃火锅,他们选择以固体酒精为燃料的小火锅(如图所示)。 ( 1)请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他们选的菜品有:牛肉片、鱼片、白菜、胡萝卜、豆腐和新鲜鸭血等,菜品中

19、提供蛋白质较多的有 (填一种即可)。 ( 3)新鲜鸭血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极为丰富,因此食用鸭血有预防治疗 的功效。 ( 4)火锅的锅体是由铜合金制造的,主要是因为铜合金具有很好的 。 ( 5)观察火锅的结构,发现固体酒精与锅的底部之 间有一定的空间,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种即可)。 答案: (1)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 2)牛肉片(或鱼片、豆腐、新鲜鸭血); ( 3)缺铁性贫血;( 4)导热性; ( 5)用火焰的外焰加热(增大固体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等合理答案:均可) . 试题分析:( 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0、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 2)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质,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富含蛋白质的应选牛肉片、鱼片、豆腐和新鲜鸭血。 ( 3)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要及时补充,而新鲜的鸭血中铁含量极为丰富,故食用可以预防贫血。 ( 4)火锅的锅体用铜合金制造,主要利用了它的导热性。 ( 5)根据火焰的分层可知,燃烧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根据充分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时可燃物要和空气充分接触才能使燃烧更充分,这些都需要固体酒精与锅的底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

21、途,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识性知识,所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储备。 计算题 用 “侯氏制碱法 ”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 11g,加入到盛有 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 56.6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 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答案: (1)4.4g, (2)

22、96.4 试题分析: (1) 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样品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烧杯中总物质的质量会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 (2) 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比,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 CO2+H2O 106 44 x 4.4g 106:44=x: 4.4g 解得, x=10.6g 则样品中碳酸钠

23、的质量分数 = 100 =96.4 答 :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96.4。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问题中的简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另外,注意解题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小明:无

24、色液体是水;小岩:无色液体是 Ba(OH)2溶液;小丽认为无色液体可能是 溶液。 【实验探究】( 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认为小明猜想的理由是 ( 2)你认为小岩的猜想 。( “正确 ”或 “不正确 ”)。理由是 。 ( 3)填写小丽的猜想,并针对她的猜想,请你设计 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拓展应用】( 4)请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猜想】稀硫酸 (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不正确,氢氧化钡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3)设计实验(答案:合理均给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25、。 若溶液变红,则小丽的猜想正确 . 若溶液不变红,则小丽的猜想不正确 ( 4)(答案:合理均给分) 试题分析:【猜想】根据题意,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无色液体是水;若不完全反应,则反应物有剩余,故无色液体可能是氢氧化钡溶液,还可能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且水不能使加入的酚酞变色,故小明猜测是水,正确。 ( 2)由于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故无色液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钡溶液,错误。 ( 3)根据小丽的猜想是稀硫酸可知,要检验是否存在硫酸,可以依据硫酸的性

26、质进行设计实验验证, 如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小丽的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红,则小丽的猜想不正确;或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入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小丽的猜想正确,若无气泡产生,则小丽的猜想不正确,等等。 【拓展应用】( 4)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中和反应还可以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处理酸碱性废水等。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 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

27、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因素,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他们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右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 装置右侧 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 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为何左高右低?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该小组的同学根据已 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的原因是 。 【猜想与假设】该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Fe, Fe2O3, FeCl3, C,

28、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该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 3)该小组的同学不能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和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 (填 “水 ”或 “食盐水 ”)中生锈快。 【继续探究】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钉生锈快慢的其它因素,若正确,本题另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

29、0分。 答案:【理论分析】铁生锈消耗试管内的部分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 U形管中红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出现左高右低。 【分析与验证】( 1) FeCl3易溶于水,且呈黄色。( 2)铁钉中原本就含有少量的碳。 ( 3)设计方案(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稀盐酸 。 有气泡 有铁 【知识链接】食盐水 【继续探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温度、氧气浓度、杂质(催化剂、电解质)、铁的表面积等外在因素考虑对铁生锈的影响。只要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现象、结论叙述正确,均可奖励 4分。如:将几枚铁钉放在含有空气和水分相同、温度不同(如 20 和 30 )的试管

30、中,发现温度越高铁生锈的速率越快,得出铁生锈的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关系。 试题分析:【理论分析】铁钉生锈是铁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由于该反应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低于外界大气压,故 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右侧 U形管中的红墨水的液面会左高右低。 【分析与验证】( 1)根据题意, “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说明该黑色物质不溶于水,而氯化铁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试管底部的黑色固体物质不可能是氯化铁。 ( 2)因为铁钉是铁的合金制成的,而铁合金中含有碳,而且碳在一般条件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试管底部的黑色固体物质中含有碳。 ( 3)要想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可根据铁

31、的性质分析并设计实验验证,如铁与稀酸能反应并生成气体,故可以取少量固体并向其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铁;若 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铁。 【知识链接】铁在水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且在酸和氯化钠的存在下,能使铁加速锈蚀。 【继续探究】温度、氧气的浓度、杂质(催化剂、电解质)、铁的表面积等外在因素都会影响铁的生锈,可选取其中一点进行验证,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设计成对照实验,这样便于对比总结出规律,还要注意对照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只能有一个可变量。如可将几枚铁钉放在含有空气和水分相同、温度不同(如 20 和 30 )的试管中观察,会发现温度越高铁生锈的速率越快,得出铁生锈

32、的速率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 件及其防护,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铁生锈的条件,以及常见物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颜色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外,对于探究型实验探究,要熟悉实验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将所学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技巧迁移至此,进行细心地探究实验和观察现象,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断、总结出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推断题 已知 A可能为黑色粉末 MnO2、 CuO、 Fe3O4、碳粉、铁粉中的一种, D为金属单质 A、 B、 C、 D、 E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C的化学式为: 反应

33、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 B为上述黑色粉末中的一种, D为红色固体,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 B为无色气体, D为红色固体,则 B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 CO2 ; Ca( OH) 2 +CO2 = CaCO3+H2O ; (2) 2CuO+C 高温 2Cu+CO2;(3) CO;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 “A为黑色粉末,能和 B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金属单质 D和 C”,又 “C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所以可猜测 C是二氧化碳,则 E就是碳酸钙;则 A、 B可能是碳与金属氧化物,或一氧化碳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 C

34、的化学式为 CO2;则反应 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CO2 = CaCO3+H2O。 ( 2)根据题意, A、 B均为上述黑色粉末中的一种, D为红色固体,又 D是金属单质,所以 D就是铜,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 A、 B是氧化铜和碳,故反应 就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 高温 2Cu+CO2。 ( 3)结合上面的分析,若 B为无色 气体, D为红色固体,则应是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 B就是一氧化碳,所以 B的化学式为C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找准 “题眼 ”,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有目的假设,然后沿着假设进行推导,只要各步都满足,假设就成立,如不满足,可再假设,再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