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西梧州地区九年级一模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有利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一项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万银元 C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D中国征收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须同英国商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设通商口岸并派驻领事强迫清政府对外开放,而 “最有利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的则是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英商定。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满足了英国掠夺原料、销售产品、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中国
2、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 “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 悉达多,宣扬众生平等。基督教的创立者是耶稣,宣扬对人类的博爱。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宣扬宇宙间唯一的神是 “真主 ”安拉。阿拉伯人不可能信奉犹太教。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 点评:公元 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622年,穆
3、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漫画说明英国确立了新的政体。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 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B 试题分析:抓住 “英国 ”这一关键词语,本题就迎刃而解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于美国内战期间。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 点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种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最高权利的政治体制被称为 “君主立宪制 ”。 他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
4、法国的骄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称赞他 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 “他 ”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答案: C 试题分析: “克伦威尔 ”是英国人, “华盛顿 ”是美国人,可予以排除。 “罗伯斯庇尔 ”在法国大革命后期被处死,无法 “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 点评: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拿破仑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他一生指挥了大大小小 60多场战役,成为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 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变了美国广大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
5、今天的奥巴马。 1862年林肯为 “改变美国黑人奴隶命运 ”而签署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应首先排除 A项。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宅地法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关注,只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了 “改变美国黑人奴隶命运 ”的作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点评:林肯在美国内战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 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黑人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1870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见图 ),其决定因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 “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17、 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它们都发生于 1870年之前,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 19世纪最后 30年至 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由 “蒸汽时代 ”进入 “电气时代 ”,造成生产力迅猛发展,资本主
7、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 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是 A实施产业复兴法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实施产业 复兴法 ”的是罗斯福。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的是斯大林。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是苏俄(联)在 1921-1927年实行的经济政策,有别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该政策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 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
8、济计划堪称 “罗斯福新政 ”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B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一次成功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并非改变美国的对外政策。经过调整,美国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为了消除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影响,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9、 恐怖主义是 21世纪的 “政治瘟疫 ”。在上世纪 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 “国会纵火案 ”、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世纪 30年代,世界上少数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制造恐怖事件。德国纳粹党制造了 “国会纵火案 ”,采取排犹反犹政策。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法西斯德国的恐怖政策。 点评: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对内实行恐怖政策。为了打击德国共产党等进步势力,纳粹制造了 “国会纵火案 ”。为了煽动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在德国国内掀起了反犹狂潮。 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
10、我们 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 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判断题目提供的 “启示 ”内容是否正确。本题中 不符合我们的认知,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带来的启示。 点评:这道题是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对 “慕尼黑阴谋 ”和 “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两个知识点的理解。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解决国际问题,首先要避免战争。最好的 办法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 20世纪 50 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11、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审题时要抓住 “根本原因 ”这一要求,才能准确地回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 点评:解答这道题目,不能只看表象,不看本质。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 20世纪 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
12、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20世纪 80年代的日本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20世纪 80年代 ”这一时间要求上看, AC都不符合。 A项是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 C项是 19世纪 60年代的日本, D项中的 “对外战争获胜 ”不符合史实。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崛起。 点评: 20世纪 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多极化趋势下的 “一极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 古
13、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 ”,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罚的法律依据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 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三部法律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地固定下来。法典维护不平
14、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 下列为共和国发展繁荣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中,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是 A袁隆平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答案: D 试题分析: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王进喜则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他们都与原子弹、导弹的研究没有什么关系。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两弹元勋 ”邓稼先。 点评: 1959年,我国决心独力研制原子弹、导弹。邓稼先作为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 “两弹元勋 ”。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 28年。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
15、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是指北京在中国近代史遭受的两次劫难,其中 “一劫 ”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受另 “一劫 ”发生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 俄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理解李大钊诗中 “劫 ”的含义是回答此题的关键。选项中的四场战争都是近代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战争。联系 “一劫 ”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应指侵略者攻入北京城。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我国历史上,侵略者攻入北京城的除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即抗日战争。 洋务派认为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洋务运动中体现 “制器为先 ”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看, “制器为先 ”的企业是军工企业。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都是民用企业,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标榜 “自强 ”、 “求富 ”,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了一场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为宗旨的自救运动。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
17、厂。 “九一八 ”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 “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 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 ” 诗中的 “江山 ”是指 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 “九一八 ”事变爆发于沈阳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九一八 ”事变。 点评: “九一八 ”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东北人民自发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激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
18、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 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军队从解放战争至今的称谓,中国工农红军组建于 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八路军、四新军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军队的名称。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 点评: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支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
19、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 ” 该新闻报道的取得战略决战胜利的战役是 A挺进中原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指明了 “北平完全解放 ”这一特定历史事实,而与这一史 实相关的战役是平津战役。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战役。 点评: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傅作义。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清
20、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B李鸿章通过网络发布马关条约内容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答案: B 试题分析: “轮船 ”“ 电灯 ”“飞机 ”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晚清、民国时期人物完全可以使用。而 “网络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李鸿章这一晚清人物无法使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特别要注意选项设置的情境中人物生活的时间与科技产品出现时间上的一致性。后世可以使用前世的产品,而前世之人无法使用后世的科技成果。 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 “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21、”,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 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土地改革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责任制 ”是新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实行的农村政策,但内容、影响不同。其中,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意义。 点评: 1952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进一 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个体户、身体证、移动电话、豪华小区 B银行卡、互联网、私人轿车、出国旅游 C粮票、布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D模特、快餐、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目时,审题一定要仔细。如果看不到 “尚未 ”一词,答案:就会选错了。我们今天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很多概念学生是熟悉的。而 “粮票、布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学生很陌生。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点评: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时要提醒学生
23、注意身边的历史,学会收集历史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历史比较,深刻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右图,安徽省某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抽样数 18529户 )从 1978年到 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 “从 1978年到 1982年 ”这一时间要求,这属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都发生于 20世纪 50年代
24、,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不前的困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 ”这个 “富有想象力 ”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指的是 “一国两制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
25、卓识提出 “一国两制 ”的创造性构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点评: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 A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遵义会议,中共十二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中共召开的重大转折性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
26、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历史上的两次转折性会议。 点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综合题 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 “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这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 人
27、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1718 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材料三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布克哈特评论的 “思想文化运动 ”指的是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4分) (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思想家推崇什么主义?( 6 分) ( 3
28、)写出材料三反映的这场运动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4分) ( 4)概括上述三场运动的共同性质。( 2分) 答案:(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 2)启蒙运动( 2分);理性主义。 ( 3)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 4)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试题分析: 材料一中布克哈特评论的 “思想文化运动 ”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推崇理性主义。 材料三反映的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 三场运动从性质上看,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
29、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高举 “民主 ”“科学 ”的大旗,掀起了一场反 封建的思想解放风暴。中外这三场思想文化运动都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同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美关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敌对,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再到 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中美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的建立,必将使中美关系日益加深。 材料二 图片 1972年,毛泽东会见访华的尼克松 材料三 2012年 2月 14日上午,正在美国访问
30、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谈到: “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我们两国利益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 定、繁荣至关重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做朋友、做伙伴,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项。中方期待同美方增进信任、巩固共识、扩大合作、管控分歧,希望本着平等协商、双向互利的原则继续以对话与合作而非保护主义的方式处理彼此经贸摩擦,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基本格局。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1953年发生了一场表明中美之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敌对关系的战争,这场战争叫什么? (2分 ) (2)中美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概述 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背景。 (
31、8分 ) (3)结合材料和当前形势,谈谈你对中美关 系前景的认识。 (6分 ) 答案:( 1)抗美援朝。 ( 2)时间: 1979年。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 3)认识: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美两国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也更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符合题意,答出其中 2点即可。 ) 试题分析: 1950-1953年发生的抗美援朝 表明中美之间在新
32、中国成立之初处于敌对状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得到改善。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美两国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也更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 点评: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实行敌对 政策, 1950-1953年还发生了抗美援朝战争。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都有改
33、善关系的愿望。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事实证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发展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也更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世界历史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 1942年 1月,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教材世界历史(下
34、册) 材料三 图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请回答: ( 1)分别写出图一中一战前进行较量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4分) ( 2)材料二中 26个国家的联合对当时世界局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造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6分) ( 3)造成国家间分合 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对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有怎样的认识?( 8分) 答案:(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 2)作用: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灭亡和二战的结束。两极格局。 ( 3)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认识: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等等。 试题分析: 材
35、料一所示图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材料二中 26个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灭亡和二战的结束。材料三中美苏对抗形成了两极格局。 造成国家间分合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格局。 点评:一战前形成了德意奥三国同盟国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的交战双方是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由此看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造成国家间分合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使得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多极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