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1056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广西省河池市一中九年级中考摸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0年 10月 18日,圆明园罹难 1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860年 10月 6日,洋人浩劫圆明园,此处的 “洋人 ”指的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军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60年 10月 6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火烧圆明园的制造者。值得的注意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学生不能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混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

2、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那么,成为 “一粒火星 ”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战前,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其中 “火药桶 ”是指巴尔干半岛, “一粒火星 ”的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故选 C。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是一战的 双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最残酷的战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点评:关于萨拉热窝事件,学生还要知道,其具体过程是 1914年 6月 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夫妇。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虽然目的是为了捍卫塞尔维亚的民族独立,但

3、这属于恐怖主义行为,这一偶发事件导致了一战的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学生要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这一事件。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日本的命运惊人相似。然而腐朽的清政府最终未能扭转中国的命运;日本却在危难面前实现了自我超越,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实现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 1868年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故选 C。明治维新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是革命。农奴制改革是发生在俄国;倒幕运动是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 点评:

4、关于明治维新,学生还要知道, 其领导者是明治天皇,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经济方面的措施包括: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道路。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 “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 ”“地理大发现 ”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

5、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列强殖民扩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 点评:关于新航路开辟,学生还要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欧洲人对黄金的追逐。条件是罗盘针的应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等。著名的航海家有迪亚士、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 互隔绝的状态,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西方国家开始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道路。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能为研究

6、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A金字塔 B论语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D 试题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它对研究两河流域的情况有重要的价值,故选 D。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论语是古代中国的儒家经典,种姓制度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点评:关于汉谟拉比法典,学生还要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宣扬了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专制统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2010年 11月 18日,随着中国海军 “昆仑山 ”舰搭载的气垫登陆

7、艇和 1架直升机,在亚丁湾西部海域再次离开母舰进行警戒巡逻,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执行最后一次护航任务画上句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部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人 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部队,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 4月,地点是泰州白马,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海军的创建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近代海军是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建的,创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李鸿章创建的北洋舰队是实力最强的。新中国创建的三支海军舰队是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某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 “小球转大球 ”这一说法,

8、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 “大球 ”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格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答案: B 试题分析: “小球转大球 ”这一说法, “小球 ”是指乒乓外交, “大球 ”指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点评: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周恩来会见了他,双方进行了会谈。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

9、 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 1月 1日,中 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2010年 10月 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 1953年,当时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颁布实施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 1953年,当时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颁布第一部宪法

10、的时间是 1954年,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53年 1957年;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比重稳步增长。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 12个重点 “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 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1年 7月 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暴露后转

11、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上,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是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和意义。另外学生还要掌握中共一大的内容:确立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明确党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 “思想上的大解放 ”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12、心 D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 “思想上的大解放 ”是指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点评:关于辛亥革命,学生还要知道, 1911年 10月 10日的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 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期间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功绩: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综合题 2010年 9月 3日,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胜利 65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感受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

13、,勿忘国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19世纪末和 20世纪 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根据提示,填写完成下表。 时间 历史事件 结果 原因 历史意义 1894清政府政大大加深年 治腐败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民族危机加深。 1937年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战败投降 ( 2)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二次战役或战斗。 2010年 11月 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应邀在日本民主党 “国家原景研究会 ”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讲。程大使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横滨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重要契机。 (

14、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2分) 答案: ( 1) 时间 历史事件 结果 原因 历史意义 1894年 甲午战争 清政府战清政府政大大加深败 治腐败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民族危机加深。 1937年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战败投降 由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等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 3)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试题分析:( 1) 19世纪末和 20世纪 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894年 1895 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15、清政府战败。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原因包括: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等。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2)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二次战役或战斗: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 3)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变化 点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典型的战役是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签订者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内容包括赔款 2100万银元,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

16、、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关于抗日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1931年 9月 18日的 “九一八 ”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 7月 7日的七七事变,又称 “卢沟桥事变 ”,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的典型战役是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 9月 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宣布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 问答题 材料一:海峡两岸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 2009年 12月 21

17、日中午抵达台中市,参加 22日举行的第 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陈云林在举行的仪式上致辞时说,历经北京、台湾、南京三次会谈,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已走上行稳致远的轨道。 材料二: 2011年 12月 21日,两岸两面三刀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在台北正式举行。此次会谈签署了 “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 ”,并就 “两岸投资保障协议 ”发表阶段性共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追溯往事,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达成了著名的 “九二共识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 2)当前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请你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谈一点 看法。 答案:( 1)

18、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心愿;希望实现国共关系更好发展,促进统一大业早日完成;两岸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义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阴碍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试题分析:( 1)追溯往事,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达成了著名的 “九二共识 ”,其具体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当前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根据材料二,对两岸关 系未来的发展谈一点看法: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

19、同心愿;希望实现国共关系更好发展,促进统一大业早日完成;两岸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义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阴碍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点评:关于海峡两岸的关系的发展,学生还要知道, 1995年 1月,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交往以及新闻、科技、学术、体育 、文艺等各方面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在科学理论

20、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材料二:国际歌是一座以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虽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从法国传遍欧洲,响彻世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一的 “科学理论 ”是指什么?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时期 ”的含义是什么? ( 2)请说出材料二这首歌的词作者、曲作者。这首国际歌体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2)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体现了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

21、泣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试题分析:( 1)材料一的 “科学理论 ”是指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的含义是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2)材料二国际歌的词作者是鲍狄埃,曲作者是狄盖特。这首国际歌体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 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和国际歌 点评: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生还要知道,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关于国际歌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其词作者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成员,公社失败后,他创作了英特纳雄奈尔,成为了国际歌的歌词。国际歌成为了一首国际无产阶级的 革命战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