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06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礼物 ”的活动课上,陈红同学讲述了 “他改进蒸汽机的故事 ”。这里的 “他 ”把人类社会带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知识经济时代 D信息化时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关键词 “工业革命 ”和 “改进蒸汽机 ”可知,他把人类社会带进蒸汽时代,这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发生在 18世纪 60年代年 19 世纪7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重要标志,它完成了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这场革命随后蔓延到欧洲。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

2、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工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制度的出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国家。工业哥们还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经济基础。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 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陂东西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外开放、双向交流。从唐朝交往范围广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如

3、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佛教等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流。 点评: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某部文学作品,是 17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描绘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请你根据这有限的提示,判断该作品是 A列夫 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尼 B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娜

4、 C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D萧伯纳的圣女贞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列夫 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尼娜 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描写俄国社会,可以排除 A、 C;英国作家萧伯纳写出了剧本圣女贞德,是根据英法百年战争的英雄人物贞德为主角一部作品,该作品轰动整个欧洲文坛,并使他于 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描绘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文艺复

5、兴 时期的重要作品,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每年的 8月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八一 ”建军节即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 “八一 ”建军节。其来历是: 1927年 8月 1日凌晨 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 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南昌起义。 点评:本题还可以改为

6、: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胡锦涛)。 “这个伟大的事件 ”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以系列不平等条约 ,如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等,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俄国占领我国领土最多,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

7、,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课文基本史实,属于送分题。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 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 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 20世纪五十年。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 “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

8、经济规律,紧接着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在钢铁上要求实现赶超英国的目标,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大炼钢铁。这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 考点:本题考 查大跃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最严重的失误是 1966年 1976 年十年文革。 -战国 西汉 -三国 - -东晋 -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我国封

9、建社会各朝代的更替。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 “东汉末年分三国 ”,西晋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东晋之后我国有陷入了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历史朝代的更替。 点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可以记为: “历史朝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十国,还有两宋元明清 ”。 有人说:中华民族迈向 21世纪开始于 1978年。这主要是因为 1978年( ) A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上:确立了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上:果断停用 “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实行改革开发。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这次会议是我国建国以来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点评:我国历史具有深远意义转折的会议主要包括: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人说 17世纪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咒 ”。这里的 “紧箍咒 ”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完成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制定 答案: B 试题分

11、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 “紧箍咒 ”主要指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议会开始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故选 B项。 C、 D分别是美国和法国与英国无关。可以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也称 “虚君共和 ”,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2011年 11月 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2、在 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假设十年前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去实地采访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有关情况,你应该去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上海 答案: D 试题分析:十年前即 2001年 10月 21日,这一天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江泽民在会上宣读领导人宣言并发表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对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推进APEC合作进程的主张。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亚太经合组织会 议。 点评:亚太经合组织,简称 APEC。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13、成立于 1989年, 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一直以积极、负责、务实和合作的态度参与活动,为该组织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南京解放在 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北平和平解放在1949年初,抗美援朝 1950年 1953年。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因为在西藏和平解放之时,台湾还没有得到解放,所以说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论语是大

14、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 “仁 ”和 “礼 ” B “因材施教 ” C “为政以德 ” D “有教无类 ”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 “仁 ”和 “礼 ”。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 “为政以德 ”体擦民情、爱惜民力。 “因材施教 ”和 “有教无类 ”是他提倡的教育方法。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D有一定的干扰,为政以德虽然是孔子的主张,但不是核心。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

15、思想,一直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综合题 以下是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 2)图 2被称为 “历史性的握手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并和我们建交,请分析原因。 答案:( 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 2)尼克松访华;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 试题分析:结合图片,根据所

16、学知识可知,这是万隆会议。 这次 1955年 4月18-24 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 2)根据图片可知,这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由对立仇视、到承认沟通继而彼此相互理解接纳;从而发生震惊世界的改变影响世界格局的艰辛的历史历程。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建立的前提。 ( 3)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为 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已经成为当

17、代国际间关系与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并和我们建交。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 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等。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作用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评述。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 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

18、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 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二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 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 针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选择一人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 在 200 字之内) 答案:材料一的观点:三大发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5分) 评述:中国的火药传到欧洲后,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指南针促进

19、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由此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印刷术便利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这三大科技成就都转化成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8分) 综上所述,三大发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分) 材料二观点: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真 正充分得到利用,转化成生产力。却成为宣传封建迷信的工具。( 5分) 评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只是为了进一步宣传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及封建统治学说,指南针则是为了驱鬼赶妖而设,火药就是给皇族放烟火的,不难看出鲁迅先生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8分) 综上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真正充分得到利

20、用,转化成生产力,却成为宣传封建迷信的工具。( 2分)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题只选择其中一个观点来评论即可,而且做到史论结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材料一主要讲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技术传入西方之后的影 响,西方人把火药运用到军事上,从而使资产阶级打败封建阶级提供有利的武器。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技术支持;印刷术传入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总之,这三项技术传入欧洲之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材料二主要讲到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评论类题目一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薄弱

21、的环节,这类题目需要求学生以史实为依据,并针对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很多学生难以作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一靠老师的平时指导和学生的加强 训练、二要靠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22、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 2分)在 “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 ”中, “革命 ”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2分) 材料三: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 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 3)指出材料三中 “诞

23、生于上海 ”和 “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 ”的标志性事件。( 2分) 材料四: 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 “新华网 ” (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分)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答案:( 1)南京条约;邓世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24、人心。 ( 3)中共一大召开;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 5)落后就要挨打;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要勇于创新;改革是强国之路,要 坚持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材料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的场景,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相关史实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图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清朝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根据材料二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

25、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革命 ”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 亥革命推翻了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 “诞生于上海 ”是指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 “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 ”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 4)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变,是改革开发的开端。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微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 5)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百年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百年抗争的历史。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 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崛起。 点评:本题材料多,内容广,跨度大,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1840年 1949 年中国人民为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