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1073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糖类俗称 “碳水化合物 ”,下列食物中富含 “碳水化合物 ”的是 A鸡肉 B米饭 C苹果 D菜油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 A、鸡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错误; B、米饭中主要含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正确; C、苹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错误; D、菜油中主要含有油脂,错误。故选 B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熟练掌握六大营养素的名称、作用、来源及其缺乏症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

2、,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 44 B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4 1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 W反应后没有了,氧气反应后变少了,故此二者为反应物,且 W完全反应,氧气反应掉 64g-16g=48g;而水和二氧化碳在反应后都变多了,故为生成物,且反应生成水 32g-5g=27g。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故64g+5g+8g+23g=32g+16g+Xg,解得 X=52g,错误; B、 27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 =27g 100%=3g,结合 A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 5

3、2g-8g=44g,故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44g 100%=12g,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可知, W中的碳、氧元素质量之和=12g+3g=15g,小于已知 W 的质量 23g,由此可知, W 中还含有氧元素,错误; C、根据题意,该反应可表示为 W+O2CO2+H2O,由于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可能为置换反应,错误; D、结 合 B可知,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 =12g: 3g=4 1,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化学变化中的元素守恒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不含结

4、晶水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甲 乙 甲 乙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 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图 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 3中 N 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 2中两溶液降温至 30 都会析出晶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结合题意分析。 A.图 1中,乙物质已完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该温度下,乙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故无法确定该溶液是否饱和,错误; B.图 2中,甲乙两物质均已完全溶解,且根据题意,是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溶解在 100g

5、水中,故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C.根据图 1中信息可知, 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 3中在 20时, N 曲线的溶解度大于 M曲线的溶解度,故 N 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图 3中 N 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由于不能确定 3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故无法确定此时两溶液是否饱和,也就无法确定是否会析出晶体,错误。故选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

6、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 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3H2S。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NaF + H2O = NaOH + HF B C + H2O(气态 ) CO + H2 C Mg3N2 + 6H2O = 3Mg(OH)2 + 2NH3 D CaO2 + 2H2O = Ca(OH)2+ H2O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水解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而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7、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的反应,且生成物中要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反应才发生。结合选项可知, B选项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应属于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要熟练应用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分析反应类型。 下列关于右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的仪器 a是长颈漏斗 B该装置使用前无需检查气密性 C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该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分析。 A.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图中仪器 a是分液漏

8、斗,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错误; C.由于该装置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属排水法,故可用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能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该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错误。故选 C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与选取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别是熟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实验证明 C2O3的化学性质与 CO相似。下列关于 C2O3的

9、说法错误的是 A C2O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C2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3% C C2O3有毒,密度比空气小 D C2O3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 C2O3的化学性质与 CO相似,故可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A.C2O3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碳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C2O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正确; B.C2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33.3%,错误; C.C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122+163=72,远大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29,故其密度比空气大,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2O3

10、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故选 C 考点:元素种类的辨别,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还要学会将知识灵活迁移应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电解水时,正极端会产生较多氢气 C水中含有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 D硝酸铵固体溶水时,溶液温度上升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端会产生较多氢气,错误; C.每个水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错误; D.硝酸铵固体溶水时,会吸热降温,错误。故选

11、A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电解水实验,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溶解时的热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均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B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 C真黄金和假黄金 (铜锌合金 ):灼烧或用铜片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伸入燃着的木条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硬水和软水都不能与食盐水反应,无现象,故不能鉴别,错误; B、甲烷和一氧化碳

12、都是无色气体,且都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用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的方法均不能鉴别,错误; C、黄金性质稳定,灼烧时也不反应,但铜锌在灼烧时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特别是铜灼烧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黄金质软,而铜锌合金硬度较大,故用铜片刻画时,会在黄金上留下刻痕,而合金上不会,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方法均能鉴别,正确;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不能鉴别,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 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下列关于资源、材料、能源的说法中错误是 A海水中蕴藏着大量

13、的化学资源 B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C玻璃钢是生活中常见复合材料 D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正确; B.钢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正确; C.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是生活中常见的复合材料,正确; D.沼气是 可再生能源,但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属不可再生能源,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复合材料,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轻松解答,所以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某

14、大型钢铁企业下属 4家工厂,其中利用化学变化制造产品的工厂是 A炼钢厂(铁矿石冶炼成钢) B棒材厂(钢锭抽拉成钢棒) C带钢厂(钢锭压延成钢带) D模具厂(钢铁熔化注模制成机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铁矿石冶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钢锭抽拉成钢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外形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钢锭压延成钢带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外形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熔化注模制成机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外形发生了

15、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 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填空题 依图填空: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酸钠的化学式为 ; 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钙、镁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 ; 生石灰(由图中某两种元素组成)常用作干燥剂,该干燥剂的吸水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 “常量 ”或 “微量 ”)元素,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由图中钙、碘、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碘酸钙 Ca(IO3)2中,碘元素显 价。 答案: S2- ( 1分) Na2S

16、O4( 1分) 它们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分) CaO + H2O= Ca(OH)2( 1分) 微量( 1分) 五 (或 5)( 1分) +5 ( 1分) 在 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 (主要含有 FeCl2和 CuCl2)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 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过程 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试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 滤液中溶质 主要为 (写出化学式);已知过程 II 生成的最终产物为

17、 Fe(OH)3,则 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回收铜( 1分) Fe CuCl2 FeCl2 Cu( 1分) 加盐酸反应后过滤( 2分) FeCl2( 1分) 4Fe(OH)2 O2 2H2O 4Fe(OH)3(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废液中主要含有 FeCl2和 CuCl2,而过程 I加入铁屑能与 CuCl2反应生成铜和 FeCl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CuCl2 FeCl2 Cu,故能从中回收到金属铜。 ( 2)由于加入的是过量的铁屑,故有铁的剩余,可加入盐酸除去(与铁反应生成 FeCl2和氢气),而将铜这种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

18、离出来,通常都采用过滤的方法。 (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FeCl2;由于过程 II生成的最终产物为 Fe(OH)3,即 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 Fe(OH)3,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 O2 2H2O 4Fe(OH)3。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运用分类法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聪同学对 A R等 18种物进行分类并列出下表。请你依表填空: 列号 物质 的化 学式 A.O2 B.C C.Fe D.HCl E.

19、H2SO4 F.CH3COOH G.H2O H.CO2 I.CO J.NH3 H2O K. L. M.C3H7NO2 N.(C6H10O5)n O. P.NaCl Q.(NH4)2SO4 R.KNO3 第 列中的 C在 A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 ,实验室催化分解液体药品制取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第 列中的 (填 “D”或 “E”或 “F”)还能列入第 列中,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其溶液中含有 (填写微粒的符号 ); 第 列中的 G和 H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生成氧气外,还能生成第 列中的 (填 “M”或 “N”);此列中 I 是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

20、与氧化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第 列中的 K 和 L的俗名之一分别是消石灰和苛性钠,它们和 J都属于 (填“酸 ”或 “碱 ”或 “盐 ”)类物质,其中 K 溶液能与第 列中 D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本质是 ; L置于空气会变质,为证明其已经部分变质,小纯设计的实验案如下: 取 L的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制成溶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此实验方案中, “足量的 CaCl2溶液 ”所起的作用是 ; 第 列中的 O 是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 列中的 Q 和 R均可用

21、作化肥。 Q 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R这样的化肥叫做 (填 “氮肥 ”或 “磷肥 ”或 “钾肥 ”或“复合肥料 ”)。 答案: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分) 2H2O2 2H2O+O2( 1分) F( 1分) H+( 1分) N( 1分) 3CO + Fe2O3 2Fe + 3CO2( 1分) 碱( 1分)氢氧根离子 (OH-)与氢离子 (H+)结合生成水分子 (H2O)或 OH-+H+=H2O( 1分)检验并完全除尽样品溶液中的碳酸钠( 1分) C2H5OH +3O2 2CO2 +3H2O( 1分) 相互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沉淀 (或生

22、成物中有沉淀 )( 1分)复合肥料( 1分) 试题分析: 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由于第 5列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第 2列的 F.CH3COOH(醋酸)可归为这一类;醋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醋酸属于酸,其溶液中含有H+。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生成氧气外,还能生成淀粉,故选第 列中的 N;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 Fe2O3 2Fe + 3CO2。 消石灰是 氢氧化钙的俗名,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名,二者

23、均属于碱;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本质是氢氧根离子 (OH-)与氢离子 (H+)结合生成水分子(H2O);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生成碳酸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由于二者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 CaCl2溶液能检验并完全除尽样品溶液中的碳酸钠。 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是酒精,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3O2 2CO2 +3H2O。 (NH4)2SO4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铵,故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相互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由

24、于 KNO3中含有 K、 N 两种元素,故属于复合肥料。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酸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见的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均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 计算题 普通食盐的 主要成份是 NaCl和杂质,假设杂质不溶于水、受热不分解、与AgNO3不反应。王华同学测定普通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时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g

25、NO3 + NaCl = AgCl+ NaNO3) 请你完成空格和计算: 王华进行操作 1的目的是 _; 求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位) 答案: 干燥沉淀 2 97.5%。 试题分析: 由于过滤后的沉淀表面潮湿,故需干燥处理。 根据题意,滴入 17.0%的 AgNO3溶液 200g后,沉淀恰好不再产生,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 AgNO3的质量( 200g17.0%=34.0g),结合题给的反应方程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x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170 58.

26、5 34.0g x 170:58.5=34.0g:x, 解得: x=11.7g 则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100%=97.5%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7.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问题中的简单计算,完整的计算步骤、规范的书写格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探究题 珍珠粉以其良好的养颜等功效,获得消费者喜爱。资料显示:珍珠中含碳酸钙 8093% 、蛋白质 414% 、水份 24% 、十几种氨基酸、 28 种微量元素。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用回收的贝壳加上工业用氢氧化钠配制的药水进行清洗、晾晒以后直接加工销售,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残留氢氧

27、化钠。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辨别真假珍珠,并测定珍珠中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探究方案。 【探究一】辨别市售珍珠真与假。 将其分别溶于水 ,充分搅拌、静置,测定上层清液的 pH;若 pH 7(填 “”或 “ ( 1 分) 假珍珠中残留氢氧化钠使得溶液呈碱性( 1 分) 【探究二】 松开注射器活塞,活塞重新回到 1mL刻度处( 2分) 90.9%( 2分) 【实验反思】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分) 需要。若珍珠粉用量太大,生成 CO2气体的体积超过注射器容量限制,则无法测量。( 1分) 将异型装置向左倾斜,使稀盐酸流入左边管内。( 1分) 方便操作和测量

28、气体的体积(或防止酸与珍珠粉混合时出现冲塞现象等)( 1分) 试题分析:【探究一】根据题意,假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残留氢氧化钠,故将其溶于水,充分搅拌、静置,所得上层清液应显碱性,故 pH7。 【探究二】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注射器活塞从刻度 1mL处向上拉至刻度20mL处时,装置内的压强会减小,则松开注射器活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重新回到 1mL刻度处。 根据题意,反应结束后读取注射器读数为 220mL,即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 220mL,则二氧化碳的质量 =0.22L2g/L=0.44g。 设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 2HCl = CaCl2 +

29、 H2O + CO2 100 44 x 0.44g 100:44=x:0.44g 解得 x=1g 则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00%=90.9% 【实验反思】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若珍珠粉用量太大,则生成 CO2气体的体积会超过注射器容量限制,则无法测量,故该实验方案需要考虑珍珠粉的用量。 将异型装置向左倾斜,使稀盐酸流入左边管内。 该实验装置操作方便,由于反应始终在密闭装置内完成,故测量气体的体积较准确;同时由于活塞可自由活动,能防止酸与珍珠粉混合时出现冲塞现象。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