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11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 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的过程中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有新物质碳酸钙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小玲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E的作用是 ,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 、装瓶。 答案:搅拌,加快食盐溶解速率;溶解 试题分析:( 1) E为玻璃棒,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时,起搅拌,加快食盐溶解速率的作用。 (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装瓶贴签。 考点: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 /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Z是反应物, Y、 W是生成物 B a 15 C反应中 Y、 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D Z为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一密闭容器中, X、 Y、 Z、 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 X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

4、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据此可以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 10+2.2+16.2+0.9a+4.4+8.1+1.8,故 a 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 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 Z;生成物为 X、 Y、 W; 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 Z;生成物为 X、 Y、 W,故 A错误; B、 a 15,故 B正确; C、反应中 Y、 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4.4-2.2) :( 1.8-0.9) 22:9,故 C正确; 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 Z物质分解为 X、 Y、 W三种物质,故 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即 D正确,答案:选 A。 故选

5、A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 B Cl2 C O2 D N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高氯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没有碳元素,故分解后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碳元素,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二甲醚( 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 C、 H、 0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6、C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二甲醚( C2H60)化学式可知,二甲醚( C2H60)化学式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 A说法正确; B、由二甲醚( C2H60)化学式可知,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 6个氢原子,故选项 B说法错误; C、二甲醚( 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 46,故选项 C说法正确; D、二甲醚( C2H60)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 D法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

7、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微观粒子的特征判断: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隙;粒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据此可以判断。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会变大,故包装袋鼓起,而袋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都不发生变化,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8、;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因此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 断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A、钛

9、合金表链是用钛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 A不正确; B、紫砂壶是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 B错误;C、手机塑料外壳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 C正确; D、真丝纱巾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 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0、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 A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 B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能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 C错误;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11、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9个质子和 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 9。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 9,故选项 A错误;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 9,故选项 B正确;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 9,故选项 C错误; 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 9,故选项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MnO2 C C

12、O2 D H2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 A 正确; B、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 B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C 错误;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填空题 黄曲霉素( 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 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请回答

13、: ( 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 2)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 35 ( 2) 1:8 试题分析:( 1)根据每个黄曲霉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每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 17个碳原子、 12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则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 35个原子。 (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2) :( 166) 1:8。 考点:考查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 ( 1) 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 ( 2) B 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 ( 3)小明按 C图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 (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镁和铁直径均为 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镁 含碳 0.05%的铁 含碳 0.2%的铁 含碳 0.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15、 。 答案:( 1) CaCO3+2HCl CaCl2+CO2+H2O; 2H2O2 2H2O+O2 ( 2)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 3)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 (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试题分析:( 1)根据装置是固液装置,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由 A装置知,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及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故答案:为: CaCO3+2HCl CaCl2+CO2+H2O;2H2O2 2H2O+O2; ( 2)根据现象判断二氧化碳的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密度比

16、空气大;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故答案:为: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如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会导致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 ( 4)通过对比可知铁丝含碳越高,火星越多,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含碳量有关。 由前三项对比可知铁丝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所以未填内容应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由以上探究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的多少与含碳量有关,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铁丝中含碳量 0.6%故答案:为: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考点:考查

1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 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如图 A、 B、 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 1)要使 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 50 降到 2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答案:( 1)加入溶剂(或加入水或降低温度) ( 2) B 试题分析:( 1)根据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解答。由于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 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溶剂或降 温的方法。 ( 2)依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18、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分析解答。 5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 B 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A B C;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 50 降到20 时, A、 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观察溶解度曲线 B的溶解度大于 A的溶解度, C降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 50 时相同,且 50 时 C的溶解度小于 20 时 A、 B的溶解度,所以降温 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

19、互转变的方法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 “酸碱盐的性质 ”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 2)小红同学用右图总结了 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 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 ,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 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II依据反应 说明 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III为了验证反应 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 Na2CO3 b HC

20、l c CuSO4 d Ba(NO3)2 (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 FeCl2溶液中少量的 CuCl2,写出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Ca(OH)2 ( 2) 红色 CO2+2NaOH Na2CO3+H2O III C ( 2)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掉固体铁和铜; CuCl2+FeFeCl2+Cu 试题分析:( 1)改良此土壤的酸性,一般加入熟石灰,其化学式是 Ca(OH)2。 ( 2)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所以无色酚酞试液滴入碱性 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21、+2NaOH Na2CO3+H2O。 III氢氧化钠与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a Na2CO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 a 错误; b HCl 是酸,不是盐,不符合题意,故 b错误; c CuSO4和 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 c 正确; d Ba(NO3)2和氢氧化钠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反应,故 d错误,答案:选 c。 ( 3)因为铁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除去 FeCl2溶液中少量的 CuCl2可以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掉固体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Fe FeC

22、l2+Cu。 考点:考查碱的化学性质 ( 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在高温下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 3)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天然气 ( 2)

23、 C+H2O CO+H2;置换反应 ( 3)分子在不断运动; 2C2H5SH+9O2 4CO2+2SO2+6H2O 试题分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 2)根据图示可知,此反应是: C+H2O CO+H2,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3)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旦燃气泄漏时,燃气中的乙硫醇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气味;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 SO2和水,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SO2+6H2O。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利用分子与原

24、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用语填空:五氧化二氮分子 、碳酸钾 。 答案: N2O5; K2CO3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中注意要将氧元素写在后边,另一种元素写在前边,故可以求得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N2O5;碳酸钾是由显 +1价的钾元素和显 -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K2CO3。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25、计算题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 1)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是多少? ( 2)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2g ( 2) 7.3% 答:( 1)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为 2g;( 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3%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加入的物质的总质量为:12g+100g+100g 212g,而反应后剩余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07.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氯化钙的质量、

26、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 1)反应中生成 CO2的质量为: 12g+100g+100g-207.6g 4.4g 设原混合物中 CaCO3的质量为 x,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y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4.4g 解得 x 10g 解得 y 7.3g 所以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为: 12g-10g 2g ( 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7.3% 答:( 1)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为 2g;( 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3%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推断题 不同类

27、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甲物质是 。 写出 “乙 丙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HCl CO2+2NaOH Na2CO3+H2O 或 Ca(OH)2+Na2CO3CaCO3+2NaOH 试题分析:根据提供的物质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甲能与乙和丙反应,而给出的物质中,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故甲是盐酸,乙能转化生成丙,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乙和丙不确定,据此解答即可。 甲能与乙和丙反应,而给出的物质中,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故甲是盐酸。 乙能转化生成丙,而二氧化碳能与氢 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乙和丙不确定,可以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也可以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因此答案:为 CO2+2NaOHNa2CO3+H2O 或 Ca(OH)2+Na2CO3 CaCO3+2NaOH。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