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1118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橡胶轮胎 B尼龙背包 C纯棉袜子 D塑料遥控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可对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A、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 A错误; B、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 B错误; C、纯棉袜子是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 C正确; D、塑料遥控器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 D

2、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已知 A、 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 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 1) A物质的化学式: 。 ( 2)写出甲与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Ca(OH)2 ( 2)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试题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 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 1)常见的能与碱反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 C可能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甲可能

3、为碳酸钠,乙可能为碳酸钙, A可能为氢氧化钙, B可能为氢氧化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所以 A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H)2; ( 2)甲与 A反应是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 式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B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适量稀硫酸 C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加石蕊溶液 D 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故操作 A错误; B、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钠,会增加新的杂质,故操作 B 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盐酸显酸性,能够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操作 C正确; D、硫酸和铁反应会产生硫酸亚铁,虽然可以分离出铜粉,但不能分离出铁粉;可以通过磁铁吸引进行分离,故操作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30 时,分别在 100g水中加入 40g甲、乙,同时降温至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0 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 时,分别在 100g水中加入 40g甲、乙,同时降温至

6、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 20 ,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40g。 A、 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 A错误;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 B错误; C、 20 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选项 C错误; D、 30 时,分别在 100g水中加入 40g甲、乙,同时降温至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 20 ,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40g,故选项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 和溶液相互

7、转变的方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 “联合制碱法 ”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NH3+H2O+CO2 NH4HCO3 NaCl(饱和 )+NH4HCO3 NH4Cl+NaHCO3 2NaHCO3 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是化合反应, 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反应后的 H2O和 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 Na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H3+H2O+CO2NH4HCO3属于化合反应,而反应 NaCl(饱和 )+NH4HCO3 NH4Cl+NaHCO3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A错误; B、在反应

8、2NaHCO3 Na2CO3+H2O+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故 B 错误; C、由反应可知 H2O和 CO2可以被循环使用,故 C正确; D、反应结束后,得到两种产物 Na2CO3和 NH4Cl,故 D错误,因此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纯碱的制取;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纯羊毛毛线和腈纶毛线 B将自来水通过活性炭,得到无色透明的纯净水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稀盐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

9、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纯羊毛毛线和腈纶毛线,故 A 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水中有颜色或有异味的物质,但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故 B 错误; C、浓硫酸稀释时放热,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 D、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故 D错 误,使用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

10、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依据定义完成此题。生石灰吸水是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 的选项,故AC不对;熟石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 的选项,故 D不对,因此答案:选 B。 考点: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泥水 C蔗糖水 D油水混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 A错; B、泥水待一段时间会沉降,所以不均一、不

11、稳定属于悬浊液,故 B错; C、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C正确; D、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 液,不属于溶液,故 D错,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加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鉴别要从物质的性质差异去入手,借助较为明显的现象差别实现物质的区分。三种气体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而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由于给定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溶解于水显示酸性而导致石蕊变红,其余均无明显颜色

12、变化,无法区别,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由于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无法区别,B错误;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由于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导致燃烧更旺,而氢气具有可燃性从而被点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导致木条熄灭,所以可以区别, C正确; D、加入澄清石灰水,通过石灰石变浑浊只能确定出二氧化碳,而其他两气体均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区别,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 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8 C 10 D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

13、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而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 “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 8个质子和 10个中子 ”,则知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8,使用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防止酒精挥发 D降低酒精着火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灭火的方法有:( 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撤走可燃物。盖上灯帽时,酒精灯中的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因此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加热器皿 -酒精灯 填空题 ( 1)三聚氰胺(化学式为 C3H6N6),是一种重

14、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制作 “叶脉书签 ”需要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若用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 答案:( 1) 6:1:14 ( 2) 50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三聚氰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 16) :( 146) 6:1:14。 (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设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

15、的质量不变,则 100g10% 20%x,解得 x 50g。 考点:考查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或 。实验完成后回收二氧 化锰的操作是 ,该操作中除了用到玻璃棒、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答案:( 1) A ( 2) D;过滤;漏斗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 A。 ( 2)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

16、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二氧化锰的溶解性选择回收方法及操作需要的仪器。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或排水法收集;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根据过滤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由此可知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要漏斗。 考点: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 如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常见氮肥的包装说明书。请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NH4Cl 保存方法 干燥阴凉处存 放 含氮量 25% ( 1) NH4Cl和 K2SO4都是可作化学肥料的物质。虽然它们没有共同的组成元素,但

17、在物质(化合物)的分类中它们同属于 类(填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 2)化学肥料通常所说的 “含氮量 ”中的 “氮 ”是指 (填序号)。 A氮分子 B氮原子 C氮离子 D氮元素 ( 3)请根据上述氮肥的保存方法,推测 NH4Cl的性质之一 。 答案:( 1)盐 ( 2) D ( 3)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试题分析:( 1)由于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铵根离子可以看成金属离子,氯离子是盐酸根,根据盐的概念可知氯化铵属于盐。由于硫酸钾是由金属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概念,因此硫酸钾属于盐。 ( 2)因为化学肥料中的 “氮 ”有许多

18、个,用氮分子、氮原子和氮离子无法体现化肥中氮的数量,只有用氮元素表示,因此选 D。 ( 3)由于氯化铵需要在干燥处存放,说明氯化铵易溶于水;需要在阴凉处存放,说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考点:考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的差别及应用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奥运场馆 “鸟巢 ”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 2)实验室用图示实验模拟炼铁反应的原理。 a处可观察的现象是 ; b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 为确保实验安全,在通入一氧化碳之前应该

19、 。 ( 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 2NaCl+Br2;I2+Na2S 2NaI+S; Br2+2KI 2KBr+I2由此可判断: S、 C12、 I2、 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C12+2NaI 2NaCl+I2 B I2+2KBr 2KI+Br2 C Br2+Na2S 2NaBr+S D C12+K2S 2KCl+S 答案:( 1)氧气、水 ( 2)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防止

20、 CO 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检验 CO的纯度 ( 3) Cl2 Br2 I2 S B 试题分析:( 1)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 2)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一氧化碳有毒,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氧化铁是红色的,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粉是黑色的, a处可观察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CO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 b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 CO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 3)根据物质的活泼性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由 C12+2NaBr2N

21、aCl+Br2; I2+Na2S 2NaI+S; Br2+2KI 2KBr+I2可知,氯气比溴活泼,碘比硫活泼,溴比碘活泼, S、 C12、 I2、 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Cl2 Br2 I2S。 A、氯气比碘活泼,氯气能和碘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 A正确; B、溴比碘活泼,碘不能和溴化钾反应, B错误; C、溴比硫活泼,溴能和硫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和硫, C正确; D、氯气比硫活泼,氯气能和硫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硫,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 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22、(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方法是 。 ( 2)将浑浊的河水用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 1)煮沸 ( 2)混合物 ( 3) CaO+H2O Ca(OH)2 试题分析:( 1)日常生活中将硬水变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能够以碳酸钙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镁离子能够以氢氧化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所以加热煮沸可 以降低水的硬度。 ( 2)用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 3

23、)生石灰极易吸水,常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 考点:考查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请用正确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 1) 3个硫酸根离子 ;( 2) 2个氯分子 。 答案:( 1) 3SO42- ( 2) 2Cl2 试题分析:(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3SO42-。 (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

24、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个氯分子可表示为: 2Cl2。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计算题 在一烧杯中盛有 24.3g Na2SO4和 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 100g水使Na2SO4和 NaCl全部溶解。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 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 1) 请分析当 BaCl2溶液滴加到 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 2)请计算当滴加 BaCl2溶液至图中 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BaCl2 NaCl ( 2) 10.6% 试题分析:( 1)当

25、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 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 BaCl2溶液滴加到 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 2)根据当滴加 BaCl2溶液至图中 A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氯化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 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z BaCl2 + Na2SO4 2NaCl+BaSO4 208 142 117 233 104g20% x z y 解得 x

26、14.2g 解得 y 23.3g 解得 z 11.7g 当滴加 BaCl2溶液至图中 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10.6% 答:当滴加 BaCl2溶液至图中 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 1)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 :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 :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 :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

27、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 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方案序号),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 ( 2)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答案:( 1)方案 、方案 ;方案 ;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滴加盐酸,一样有气泡产生;方案 ,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 2)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样品少许,充分溶解于水中,过滤,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再往过滤后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钙; 产生气泡,证明有碳酸钙 试题分析:( 1)碳酸钙或碳酸钙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滴加盐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形成沉淀,故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与水混合都能形成沉淀,所以方案 和方案 都不正确。 ( 2)要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需证明混合物能使酚酞变红且与盐酸混合能生成气体,注意先证明有碱性的氢氧化钙存在,再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即取样品少许,充分溶解于水中,过滤,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钙;再往过滤后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证明有碳酸钙。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