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福建省南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铁用来做炊具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 A错误; B、铁用来做炊具,是利用了铁具有导热性的物理性质,故选项 B正确;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故选项 C错误;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
2、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Na2CO3和 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 CO2中的 CO 通过足量 NaOH溶液 C 检验 NaCl溶液中含有 Na2CO3 加适量 CaCl2溶液 D 除去 CaO中的 CaCO3 加足量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现象相同,不能用稀盐酸鉴别,故 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
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都除去了,故 B不正确;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 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故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 盐的鉴别 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 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B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的比为 1:4 C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尿素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只含有氢
4、原子,故 A错误; B、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不等于原子个数之比,故 B错误; C、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00% 6.67%,故 C正确; D、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 142 14 60;故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硫酸除去 C不锈钢是纯铁,所以抗腐蚀能力强 D回收冶炼废弃金属浪费燃料和资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
5、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 A错; B、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容易被水冲掉,故 B正确; 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合金要比组成成分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强,故 C错; D、回收冶炼废弃金属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故 D错,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 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15g甲 C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
6、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比较溶解度要指明温度; B、 t1 时, 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15g甲,不正确,溶解度对于的溶剂是100克,所以 5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到 15克; C、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变 为不饱和溶液,不正确。因为
7、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降低温度,甲的饱和溶液还是饱和的,并且有甲的晶体析出;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进行分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8、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微观粒子个数比为: 1:2:1:2,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微观粒子个数比为: 1:2:1:2,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如下:。 A、由图中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 B正确; C、由图中可知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故 C正确; D、由图中可知,分子的个数比为: 1:2:1:2,所以,分子数目不变,故 D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9、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A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囱的办法 B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上应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城市的 “地沟油 ”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收获粮食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应就地焚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 A错误; B、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但是不能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故 B错误; C、 “地沟油 ”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故 C正确; D、农作物秸秆应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故D
10、错误,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原子序数 1-18的四种不同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 R在同一周期 B Y与 T在同一族 C原子 序数: X T D核外电子数: Y R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为 X与 R不在同一横行中,所以 X与 R不在同一周期,在同一族,故 A错误; B、因为 Y与 T不在同一纵行中,所以 Y与 T不在同一族,在同一周期,故 B错误; C、 T在 X的下一周期,所以 T的原子序数大于 X的原子序数,故 C正确; D、 R的原子序数大于 Y的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核外
11、电子数,所以 R的核外电子数大于 Y的核外电子数,故 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工业上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由 N2制取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6H2O 4NH3+3O2。计算生产 34t NH3所需 N2的质量。 答案: t 试题分析:根据生成氨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产生氮气的质量即可 解:设生产 34tNH3所需 N2的质量的为 x 2N2+6H2O 4NH3+3O2 56 68 x 34t 解得 x 28t 答:生产 34tNH3所需 N2的质量为 28t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
12、程式的计算 2013年 3月 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水合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水质 D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主题,故 A不符合题意;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符合主题,故 B不符合题意; C、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水质,可以保护水资源,符合主题,故 C不符合题意; D、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地,不符合主题,故 D 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考查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 “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H 表示 3个氢
13、原子 B Al3+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 C 3H2O 表示 3个水分子 D SO3 表示 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3个氧原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 3H 表示3 个氢原子, A 正确;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 Al3+ 表示铝离子带 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B错误;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 3H2O 表示 3个水分子, C正确;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故 SO3 表示 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3个氧原子,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
14、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加热液体,先均匀预热,后固定集中加热,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 B 错误; C、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 C正确; 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将氮气充入汽车轮胎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5、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将蔗糖加入到一杯水中,水变甜了,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由于分子间有间隔,能将氮气充入汽车轮胎中,故 A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 B正确;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 C错误; D、将蔗糖加入到一杯水中,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所以,水变甜了,故 D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16、。 ( 2)为了减少 “白色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 (写出一点)。 (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 。当人体缺 元素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 鸡蛋皮, 废铁锅, 烂菜叶, 牛奶纸盒,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填数字序号)。 答案:( 1) A;( 2)自己购物袋, 不使用塑料袋等; ( 3)蛋白质;钙;( 4) 试题分析:( 1)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 2)根据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17、进行分析解答。 ( 3)根据人体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 4)可回收垃圾是指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回收后具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解:( 1) A、塑料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B、棉布袋是用棉线织成的,属于天然材料; C、钛合金镜架是用钛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D、羊绒围巾是用羊绒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 ( 2)为了减少 “白色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带或重复使用塑料袋。 (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蛋白质;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
18、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当人体缺钙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 4) 废铁锅、 牛奶纸盒属于可回收垃圾;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鸡蛋皮、 烂菜叶属于不可回收物,属于厨余垃圾。 考点:考查合 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 1)实验仪器 a的名称是 。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 。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 A和 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
19、,停止加热前要先 ,目的是 。 ( 4)实验室制取 CO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CO+CO2+H2O,已知 CO气体密度与空 气接近,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 CO气体的装置是 (填字母),为了收集到纯净的 CO气体,必须利用图 1的装置甲除去 CO2,装置乙除去水蒸气,则装置甲应盛放 (填序号,下同),乙应盛放 。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答案:( 1)试管; ( 2) B; CaCO3+2HCl CaCl2+CO2+H2O; O2; ( 3)2KMnO4 K2MnO4+MnO2+O2; 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水倒吸入试管,致使试管破裂;( 4) C; ; 试题分析:( 1)仪器 a
20、是试管;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属于固 +液常温制取气体,故选发生装置 B,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 CaCl2+CO2+H2O;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均不需加热,都可用此装置制取; ( 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结束,要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 4) CO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除去 CO2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石灰水,因为氢 氧化钙微溶于水,等量的溶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多,能将二氧化碳除
21、尽,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 考点: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普林斯顿大学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因页岩气和致密气生产,从电厂和工业活动捕获来的二氧化碳的理想封存地的 80%与正在进行钻探压裂活动的地下页岩层重合,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最后将被封存在合适的地下岩层中。 ( 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与煤、 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 2)页岩气开发将改变我国现在 的能源格局,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 ( 3)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可以制成干冰,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 ( 4)在固体矿产领域页岩油是一种人造石油,是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粘稠状液体产物。 将页岩油中的油母质转换为合成原油是 ( “物理 ”或 “化学 ”)变化。 对于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 B使能源更多样性 C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D可以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 1) CH4+2O2 CO2+2H2O; 石油; ( 2) C; ( 3)人工降雨(或致冷剂等); ( 4) 化学; ABC 试题分析:( 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
23、CH4+2O2CO2+2H2O;煤、石油、天然气合称三大化石燃料。 ( 2)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 粉尘,臭氧层破坏有一氧化氮等引起,与煤的燃烧无关; ( 3)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作为致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 ( 4) 透过裂解化学变化,可将油页岩中的油母质转换为合成原油,故属于化学变化; 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可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使能源更多样化,并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要合理开采,所以 D说法不合理。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
24、影响 计算题 为预防 “禽流感 ”,某蛋鸡厂每周对鸡舍用 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现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液 1500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末 g,加水 mL。 答案:; 1425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解:由信息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液 1500g”可知,溶液质量为 1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所以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末的质量为: 1500g5% 75g;需加水的质量为 1500g-75g 1425g,因此加水的体积是1425g1g/mL 1
25、425mL。 考点:考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制取漂白液的原理: Cl2+2NaOH 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 NaClO; 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 2NaClO+H2O+CO2 Na2CO3+2HClO 生成的 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
26、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 NaCL 小英猜想有: NaCl、 Na2CO3 小洁猜想有: NaCl、 Na2CO3、 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 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 入 ,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步骤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
27、猜想成立。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答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放入有色布条 布条没有明显变化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立;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 ,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除去 Na2CO3 步骤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 试液变红(或试液无明显变化) 结论: 小洁(或小英)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在漂白液中放入有色布条,如果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没有失效;如果不褪色,说明已经失效故填:
28、放入有色布条;布条没有明显变化。 【设计方案】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小立的假设不正确;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小立的假设正确故填:小立。 步骤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静置,观察故填:足量的 CaCl2溶液; 目的是除去 Na2CO3故填:除去 Na2CO3。 步骤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试液变红(或试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小洁(或小英)的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故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或试液无明显变化);小洁(或小英)。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推断题 甲、乙、丙三种
29、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乙 (写化学式); ( 2)写出甲 丙的化学方程式 。 如果甲、乙、丙三种物质是三种金属单质。 ( 1)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 ,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填字母)。 A一定在氢前 B一定在氢后 C在氢前、氢后都有可能 ( 2)若乙是铜,写出甲 乙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选填“化合 ”、 “分解 ”、 “置换 ”或 “复分解 ”) 反应。 答案: I、( 1) CO ( 2) C+O2 CO2 、( 1)丙, C ( 2) Zn+CuSO
30、4ZnSO4+Cu,置换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都 是含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则乙是一氧化碳,甲是碳;若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单质,则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都是含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则乙是一氧化碳,甲是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 1)乙是一氧化碳,故填: CO; ( 2)碳能在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C+O2 CO2; ( 1)据图可知,甲和乙都能生成丙,则丙是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甲能生成乙和丙,不能确定其与氢的位置,故填:丙, C; ( 2)若乙是铜,则甲是在铜前的金属,可能是锌,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Zn+CuSO4 ZnSO4+Cu,置换。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