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113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年 3月 22日是第二十一届 “世界水日 ”,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节水措施分析。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可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能节水用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 C 考点

2、: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点评: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 a的值为 2.6 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X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故3.2g+11.2g=7.2g+4.4g+a,解得 a=2.8g,错误;

3、B、由于 X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故说明 X为生成物,错误; C、反应物中 3.2g甲烷含氢元素的质量 =3.2g 100%=0.8g,而生成物中 7.2g水含氢元素的质量 =7.2g 100%=0.8g,由此可知,生成物 X中不含有氢元素,错误; D、根据 C中的计算可知, 3.2g甲烷中的碳元素的质量 =3.2g-0.8g=2.4g,而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4.4g 100%=1.2g,故 X中应含有 2.4g-1.2g=1.2g碳元素,又因为 X 的质量是 2.8g,故 X 中应含有 1.6g氧元素,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

4、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化学变化中的元素守恒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CaCl2溶液(盐酸) 碳酸钙粉末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 KCl溶液( 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将 Cu和 CuO 混合物通入氧气并加热,主要物质铜会被氧化成氧化铜,而杂质氧化铜不反应,故除去的是主要

5、物质,错误; B、主要物质 CO2和杂质 HCl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后,均被除去,错误; C、杂质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而主要物质 CaCl2溶液不与碳酸钙反应,故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除去杂质盐酸,正确; D、杂质碳酸钾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而主要物质氯化钾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能除去杂质 K2CO3,但由于加入的是过量氯化钙溶液,故会有氯化钙溶液剩余,增加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

6、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助燃,故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燃着的木条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正确; B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而酚酞只遇碱性溶液变色,故用酚酞试液不能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故用水能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正 确; D硝酸铵能

7、与碱共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而硝酸钾与碱不反应,故用熟石灰能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B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配制 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 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分析。 A、粗盐提纯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就

8、要停止加热,要利用余热将其蒸干,否则可能引起固体颗粒飞溅,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确; C、配制 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溶解,正确;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因为盐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的凝固点要低,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正确。故选 A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熟练掌握蒸发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熟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常见盐的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

9、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O和NO,生成物是 CO2和 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 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 N2分子是由 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 CO和 NO转化为无毒气体 CO2和 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 CO和 NO,它们都是由

10、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 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Ca和 Ca2+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C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

11、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净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由于 Ca和 Ca2+两种微粒都属于钙元素,故它们的质子数相同,正确; C.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时,不能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否则会将待测液稀释,其 pH值有可能变化,从而产生误差,错误;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正确。故选 C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玻璃仪器的洗涤 点评:本题是对于

12、基础知识 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碱的组成,熟练掌握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值方法,以及熟记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引发火灾,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防止中毒),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

13、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环保 ”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 “QQ”能够升级,长期把 “QQ”挂在线上 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低碳环保 ”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 A

14、、由于造纸需要大量的树木,故节约用纸,能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正确; B、为了 “QQ”能够升级,长期把 “QQ”挂在线上,会消耗较多电能,而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故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错误; 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 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能减少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故选 B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温室效应、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热点;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 今天的午餐食谱是:主食 米饭;配菜和副食 炸鸡腿、炸薯片、牛排、牛奶。则该午餐食谱缺乏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米饭、炸薯片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炸鸡腿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牛排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和无机盐,而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可知食谱缺乏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 D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的名称、作用、食物来源、以及缺乏症等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填空题 右图中 A、 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16、题: ( 1)若 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 为 。 ( 2)若 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 y=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失去 ”或 “得到 ”)电子。 ( 3)若 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 8 b 10 c 11 d 12 ( 4)若 A中 x=13,则 A、 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 答案:( 1) Ne ( 2) 7 得到 ( 3) cd ( 4)氯化铝 试题分析:( 1)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 A原子的质子数为 10,则 A的元素名称是氖,故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Ne。 ( 2)

17、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 2+8+y=17,解得 y=7,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7,大于 4个电子,故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1个电子,而形成相对稳定和结构。 ( 3)由于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 x 10,故选 cd。 ( 4)若 A中 x=13,则 A元素是铝元素,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3,小于 4个电子,故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3个电子,故其化合价为 +3价;而由微粒示意图可知, B为氯元素,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7,大于 4个电子,故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1个电子,故其化合价为 -1价,则 A、 B所表示的元 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 AlCl3,则名称为氯化铝。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和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易得电子。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 1) 25 时,将 25g甲固体加入到 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 2)要使 35 时接 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

19、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 ( 4)将 35 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5 ,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5)向 100g35 的水中加入 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 “全部溶解 ”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 65 ( 2)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 adcb ( 4)不 变) ( 5)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1分)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2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3

20、0g,即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0g甲物质,故 25 时,将 25g甲固体加入到 50g水中,只能溶解 15g,所以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g。 ( 2)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可知,要使 35 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故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可用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则操作步骤为: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加热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降低温度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甲物

21、质,再过滤即可得较纯净的甲物质。故为 adcb ( 4)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故将35 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5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由于此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变,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 ( 5)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3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即 100g水 中最多溶解 40g甲物质,而根据题意, “向 100g35 的水中加入 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 ”。结合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物质溶于水时放热,使温度升高,故溶解度增大,当全部溶解后,溶液温度开始降低,溶解度又

22、变小,所以析出晶体。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 “三合土 ”,在空气中会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 ,反应的化学方程

23、式是 _; (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 (主要成分为 Fe30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 Ca(OH)2 + CO2 = CaCO3+ H2O;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氧化铝,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CO2 =CaCO3+ H2O; (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Fe3O4 3Fe+4

24、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 1) 3个硫原子 ,( 2)硝酸 ,( 3) 2个氧分子 ,( 4) 3个铵根离子 答案: (1)3S (2)HNO3 (3)2O2 (4)3NH4+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 1)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可知, 3 个硫原子表示为 3S; ( 2)硝酸是由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故化学式为 HNO3; ( 3)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 2

25、 个氧分子表示为 2O2; ( 4)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铵根离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NH4+, 3个铵根离子就在其前再加 3,故表示为 3NH4+。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计算题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

26、量分数为 。 (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7.3% ( 2) 2g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烧杯中发生反应: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反应前加入的物质的总质量 =12g+100g+100g=212g,而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207.6g;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12g-207.6g=4.4g。据此,利用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盐酸的质量比,可计算出盐酸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设盐酸的溶质质量为 x CaCO3+

27、 2HCl=CaCl2+ H2O + CO2; 73 44 x 4.4g 73:44=x:4.4g 解得 x=7.3g 则稀盐酸的 溶质质量分数 = 100%=7.3%。 (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的质量比,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氯化钙的质量。 解,设原混合物中 CaCO3的质量为 y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100 44 y 4.4g 100:44=y:4.4g 解得, y=10g 则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 =12g-10g=2g 答:原混合物样品中 CaCl2的质量为 2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

28、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探究题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 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 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 C的优点是 。 ( 3)欲使用装置 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 “a”或

29、 “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 “a”或 “b”)端通入。 (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 答案:( 1) A 2KMnO4 K2MnO4 + MnO2+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 2)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 3) a b ( 4) F 试题分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 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由于该反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故应

30、选用发生装置 A;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 2)由于 C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来添加过氧化氢溶液,所以能通过控制反应物氧化氢溶液的量,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 E进行 “排空气法 ”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较长的导管 a进入,从下面向上将空气从较短的导管排出;若用装置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要从较短的导管 b通入,从上面向下将水从长管排出。 ( 4)根据题意,由于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

31、化氮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故选 F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熟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 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2、(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 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4)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 5)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 答案:( 1)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 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 (2)4P+5O2 2P2O5 ( 3)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 ( 4)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答出 1种方法即可) 试题分析:( 1)根据燃烧所需的条件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铜片上的白

33、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且都与空气(氧气)接触,结果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样是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氧气),即实验 A 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温度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要在水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锈,而在实验 B中间的试管中,铁钉是浸没在蒸馏水中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氧气,故铁钉不会生锈,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 ( 4)在实验 B

34、中,只有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右边试管和中间试管中的铁钉都不会生锈,因为中间试管缺乏氧气,右边试管缺乏水,由此可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是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 5)由于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所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就是破坏生锈的条件,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都可以取得防锈的作用。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 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推断题

35、现有 A G七种物质,已知 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F: ( 2)在反应 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 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物质 A与 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FeSO4 Cu ( 2) ( 3) Fe2O3+3CO 2 Fe+3CO2 ( 4) Fe2O3+3H2 SO4 = Fe2(SO4)3+3H2O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 A是氧化铁;结合图示,氧化铁能

36、与一氧化碳在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 C是铁;由于 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则 E是硫酸,由于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 B、 D分别为硫酸亚铁和氢气中的一种;又 G溶液为蓝色,且能与铁反应生成 D和 F,可猜测 G为硫酸铜溶液,则 D是硫酸亚铁, B是氢气, F是铜,代入框图验证,推断合理。 ( 1)根据以上推断可知, D是硫酸亚铁, F是铜,故其化学式分别为 FeSO4,Cu; ( 2)反应 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都是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反应 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 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它们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 (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 Fe+3CO2; ( 4)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 SO4 =Fe2(SO4)3+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找准 “题眼 ”,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有目的假设,然后沿着假设进行推导,只要各步都满足,假设就成立,如不满足,可再假设,再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