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变成气体 B血液中碳酸浓度过大时,部分碳酸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硫化氢和氨水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D将煤加工成水煤气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干冰变成气体,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 B、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C、硫化氢和氨水混合产生大量白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D、将煤加工成水煤气过程中有新物质一氧化碳等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各物质间有着一
2、定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A FeFe2O3FeSO4Fe B COCO2H2CO3CO C NaOHNaClNa2CO3NaOH D HClCuCl2BaCl2H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Fe2O3FeSO4 不能一步实现; B、 H2CO3CO 不能一步实现; C、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D、反应流程为: HCl+Cu( OH) 2CuCl2; Ba( OH) 2+CuCl2BaCl2; H2SO4+BaCl2HCl,所以正确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 A
3、 NaOH、 CuSO4、 H2SO4 B NaCl、 Na2SO4、 NaHCO3 C NaCl、 Ba( NO3) 2、 HCl D NH4NO3、 NaOH、 Na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OH和 CuSO4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不能共存,故 A错误; B、 NaCl、 Na2SO4、 NaHCO3这三种物质可以共存, NaHCO3的存在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 B正确; C、 NaCl、 Ba( NO3) 2、 HCl这三种物质可以共存,但是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 C错误; D、 NH4NO3和NaOH能反应生成氨气,不能共存,故 D错误, 考点:离
4、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B Ba( OH) 2和稀硫酸 C H2O 和二氧化碳 D K2CO3和稀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和盐酸反应时会有沉淀溶解生成蓝绿色溶液(氯化铜溶液)的明显现象,不需要借助指示剂,故 A错误; B、 Ba( OH)2和稀硫酸反应会出现硫酸钡的白色沉淀,现象明显,不需指示剂,故 B错误;C、 H2O 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生成碳酸,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一般借助指示剂石蕊判断该反应的进行,故 C正确; D、碳酸钾与盐酸反应能够
5、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提跑,现象明显,不需指示剂,故 D错误;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 素组成,其质量比为 1: 1这种气体是( ) A CO B SO2 C H2S D N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O没有气味,且 CO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61:1,故选项错误 B、 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162) =1: 1,故选项正确 C、 H2S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321: 1,故选项错误 D、 NO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162)
6、1: 1,故选项错误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C 时,甲、乙各 30g加入到 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B t1C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C 时,在 100g水中加入 60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D t2C 时,分别在 100g水中溶解 20g甲、乙,同时降温,乙先达到饱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t1C 时,甲、乙各 30g加入到 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说法错误,应 “30g加入到 100g水中 ”,故 A错误; B、 t1C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7、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故 B正确; C、 t2C 时,在 100g水中加入 60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说法错误,因为此时的溶解度为 50 克,则 100g水最多溶解 50 克甲,则 100%33.3%,故 C 错误; D、t2C 时,分别在 100g水中溶解 20g甲、乙,同时降温,乙先达到饱和,说法错误,因为 t1C 时,甲和乙同时达到饱和,故 D错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
8、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 “白色污染 ”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虽然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维生素在调节人的新陈代谢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B、目前塑料袋大多都是不可以降解的,是造成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C、电池中的汞等重金属进入土壤会污染土壤,而使人体受到伤害 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些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白色污染与
9、防治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 53个电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 C碘盐中含有碘酸钾( KIO3) ,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3,碘的相对原子质量 126.9,故 A说法正确; B根据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 53个电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
10、;故 B说法正确;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 +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可得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则 ( +1) +x+( -2) 3=0; x=+5;故 C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易得到电子;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 D说法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
11、气有可燃性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酸性溶液的 pH都小于 7,所以酸溶液的 pH一定小于 7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 A说法错误; B、金属和固态的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故 B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 C2H5OH 中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因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氧化物;故 C 说法错误;D、根据酸性溶液的 pH都小于 7,所以酸
12、溶液的 pH一定小于 7,故 D说法正确;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5CuSO4+8H2O5Cu+2X+5H2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 X的化学式为( ) A P2O5 B P2O3 C HPO3 D H3PO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P+5CuSO4+8H2O5Cu+2X+5H2SO4反应前的反应物 中 P、 Cu、 SO4、 H、 O 的个数
13、依次是: 2、 5、 5、 16、 8,反应后的生成物质中 Cu、 H、 SO4 个数依次为:5、 10、 5;因此产物 X的分子中应含有 6个 H原子和 2个 P原子 8个氧原子,因 x前的系数是 2,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3PO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不锈钢、玻璃钢、钢化玻璃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 C氮化硼陶瓷、用于制造人造关节的羟基磷酸钙等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纯棉、纯毛、涤纶等天然纤维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备受人们的青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合
14、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钢化玻璃是经强化处理,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压应力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震性能的玻璃的统称,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氮化硼陶瓷、用于制造人造关节的羟基磷酸钙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 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纯棉、纯毛等属于日常生活中仍然备受人们的青睐天然纤维,但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6月 1日为 “世界牛奶日 ”某品牌牛奶富
15、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青少年常饮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立即喝大量牛奶 D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蛋白质和糖类符合定义,故 A正确; B、钙是形成骨胳的主要成分,它构成了骨坚硬的支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故 B正确; C、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故 C正确; D、牛奶不具有均一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故 D错误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16、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下列关于 “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生成物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 -白色火焰 -二氧化碳 B铁丝 -火星四射 -氧化铁 C硫粉 -淡蓝色火焰 -二氧化硫 D红磷 -大量白烟 -五氧化二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产生白色火焰不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不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不是淡蓝色火焰不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17、现象 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装置 (填字母代号)组合,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3)图中 B、 C组合可制取气体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应进行改造的地方是 答案:( 1)长颈漏斗;锥形瓶;( 2) AFD;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 3)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试题分析:( 1) a是长颈漏斗; b是锥形瓶;(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
18、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装置,而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浓硫 -F装置中进行干燥,再收集;故应选用装置 AFD;检验 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3)该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故可以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 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
19、防止高锰酸钾顺着导管进入水槽,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请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物质 杂质 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或物理方法 ( 1) CuO 粉末 Cu粉 ( 2) NaCl Na2CO3 ( 3) NaCl KNO3(少量) ( 4) KCl Fe2( SO4) 3 答案:物质杂质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或物理方法 ( 1) CuO 粉末 Cu粉 2Cu+O2 2CuO ( 2) 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 3) NaClKNO3(少量)加热水溶解、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 4) KClFe2( S
20、O4) 3Fe2( SO4) 3+3Ba( OH) 23BaSO4+2Fe( OH) 3 试题分析:( 1)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CuO( 2)要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
21、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 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 4)要除去 KCl溶液中的 Fe2( SO4) 3,实质就是除去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利用 Fe2( SO4) 3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 SO4) 3+3Ba( OH) 23BaSO4+2Fe( OH) 3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初中我们学过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它们统称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
22、的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1, 2的基本反应类型: 1 ; 2 ; ( 2)图中 3, 4两类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写出一个代表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 ( 3)生产石英砂的反应为: SiO2+3C SiC+2CO,该反应属于图中的 (填序号) 答案:( 1)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2NaOH+CO2Na2CO3+H2O;( 3) 3; 试题分析:由于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可知:反应中存在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 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基本反应类型,所以由于置换反应存在单质的参与和生
23、成,因此 1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是基本反应类型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由于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不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 2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 2) 4代表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的类型,例如:2NaOH+CO2Na2CO3+H2O; ( 3) SiO2+3C SiC+2CO中存在单质的参与,故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所以应该属于图中的 3;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每 100mL含量( g/100mL) 钙 400 镁 50 钾 35 钠 80 pH( 25 ) 7.30.5 C用不间
24、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答案:( 1) 2;( 2)过滤;( 3) 2; D;( 4) C 试题分析:( 1)图 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因为 “正氧负氢 ”,故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 2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小刚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 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 3)某塑料瓶装矿泉水标签如图 所示,饮用该矿泉水,可以为人体提供 2种营养素,分别为水和无机盐塑料瓶轻便卫生,可回收再利用 因为塑料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有机物;其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故选 D( 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C 考点:分子、
25、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八王寺汽水 ”是我市的老字号商品如图是八王寺葡萄糖盐汽水的商标,请回答问题: ( 1)该图中的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根据商标上的提示,请你写出这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喝汽水时,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逸出的气体是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这种汽水中所含的葡萄糖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1) C6H12O6、 NaCl、 H2CO3;( 2)二氧化碳;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
26、度减小;( 3)给人体补充糖分 试题分析:( 1)这瓶溶液中含有葡萄糖、氯化钠、碳酸都属于溶质,水是溶剂;( 2)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跑出来;( 3)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运动后需要补充糖类来恢复体力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从 C、 H、 O 三种元素中,按要求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语言填空 ( 1)氧元素显负一价的液体是 ;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 3)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答案:( 1) H2O2;( 2) CH4;( 3) H2 试题分析:( 1)氧元素显负一
27、价的液体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 H2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 3)氢气具有还原性,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其化学式为: H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及意义 计算题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取碳酸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 95.8g水充分溶解,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 1)根据图示推测,当加入 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 2)计算实验中所用碳酸钠固体的质量 ( 3)计算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4.4 ( 2) 10.6g( 3) 7.1%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碳酸钠和稀硫酸
28、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所以当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196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不会增加,仍为4.4g; ( 2)设消耗的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y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142 44 x y 4.4g 解得: x=10.6g, y=14.2g ( 3)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1% 答:( 2)实验中所用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10.6g ( 3)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把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29、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请你对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 1)猜想: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 2)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说明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答案:( 1)铁和铜的混合物;( 2)向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固体不溶解,原来的固体是铜(或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来的固体是铁和铜的混合物) 试题分析:( 1)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同时也可能含有没有完全反应的铁;( 2)因为铜在氢的后面,不 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可以采用加酸的方法证明混合物是否有铁。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
30、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 A溶液一定呈 性(填 “酸 ”或 “中 ”或 “碱 ”) ( 2)气体 D的化学式为 ( 3)步骤 的实验现象为 ( 4) 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5) 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实验后将盛有 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 E溶液,仍有 C固体析出,已知 A与 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答案:( 1)碱;( 2) CO2;( 3)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4) Na2CO3;
31、( 5)Na2CO3+2HCl2NaCl+H2O+CO2;( 6) NaCl、 CaCl2、酚酞 试题分析:( 1)碱遇到酚酞变红, A溶液一定呈碱性;( 2)酸和碳酸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D的化学式为: CO2;( 3)酸性溶液遇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步骤 的实验现象为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4)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和可溶性钙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2CO3;( 5)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6)实验后将盛有 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 E
32、溶液,仍有 C固体析出,说明有氯化钙存在,同时有生成的氯化钠和酚酞,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NaCl、 CaCl2、酚酞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 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 1)相同条件下, Na2CO3溶液比 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 2) 20 时, Na2CO3、 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 21.3g和 9.6g; ( 3) NaHCO3在 270 时能发生反应,
33、而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探究过程】 实验一:阳阳同学想利用物理方法鉴别两种物质,请你参与或给予评价 ( 1)可行,具体操作为 ,实验现象及结论为 ( 2)不可行,理由是 (提示:上述情况选择一种进行作答) 实验二:亮亮同学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 Na2CO3和 NaHCO3他应该选用 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 PH,则 pH较大的是 实验三: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 , NaHCO3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四:小丽自己想出了一种新办法,取两种固体配制成溶液后,分别滴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结果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与小丽预想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不符小丽询问
34、老师后得知,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请你将她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Ca( OH) 2+NaHCO3 +NaOH+H2O 【交流总结】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阳阳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主要有: 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 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 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 加入稀盐酸进行鉴别 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 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 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拓展延伸】 1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生产食品,主要起发泡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 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 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
35、2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设计实验鉴别这两种盐 答案:实验一:( 1) 20 时,各取 10g两种样品,分别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烧杯内固体能完全溶解的是 Na2CO3,烧杯内固体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NaHCO3;( 2)若 NaHCO3溶于水放热也会完全溶解;实验二: pH试纸; Na2CO3;实验三: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 270 以上,并通入澄清石灰水; 2NaHCO3Na2CO3+CO2+H2O;实验四: CaCO3;【交流总结】 ;【拓展延伸】治疗胃酸过多 试题分析:实验一:( 1)根据 20 时, Na2CO3、 NaHCO3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在2
36、0 取大于 NaHCO3的溶解度质量的两种物质,在 20 时配制溶液,观察溶解情况来区分这两种物质;( 2) Na2CO3、 NaHCO3溶于水若放热,且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加入的 NaHCO3固体也可能溶解;实验二:根据相同条件下, 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可以利用 pH试纸分别测定相同条件下的两种溶液的 pH值,pH大的是 Na2CO3;实验三:根据题给的条件 可知, NaHCO3在 270 时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而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 270以上,并用导管连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说明该固体是N
37、aHCO3,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CO2+H2O;反之,是 Na2CO3;实验四: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可知生成的沉淀物是碳酸钙;【交流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可知: 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是可行的,如实验一; 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不可行,因为两种 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 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可行,如实验三; 加入稀盐酸进行鉴别,不可行,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不可行,由实验四可知; 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可行,由实验二可知; 【拓展延伸】碳酸氢钠是弱碱性的物质,可以用它来中和胃液中过多的盐酸; 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