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117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牛顿 D焦耳 答案: B 试题分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联系的人; 牛顿发现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焦耳建立了焦耳定律,提供了对电流通过导体时发出热量的计算 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在图所示的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 200 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将水的总体积 V和所对应

2、的水的深度 h记录在下表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取 g=10N/kg,物体只与底接触、不密合) A物体的底面积 为 8 B容器的底面积 为 12 C物体的密度为 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4N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 h从 5-10cm, 水的体积变化: , - h从 22-25cm, 水的体积变化: , 即: , 解得: ,代入 得: ,故 A正确、 B错; ( 2)柱状物体的体积: , 柱状物体的高: ; 如果柱状物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在加水过程中柱状物体将静止在容器底不会上浮,容器内水的体积变化应该与 h的变化成正比,由表中数据可知器内水的体积变

3、化应该与 h的变化不成正比,所以柱状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随着水的增多,柱状物体将漂浮在水面上, 设柱状物体浸入的深度为 H 浸 , 当 时, 水的体积: , 即: , 解得: ,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 柱状物体漂浮, , 即: , 解得: ,故 C正确; ( 3)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故 D正确 故选 ACD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为选择题,实质是一复杂的力学计算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最后柱状物体的状态是本题的关键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与茶杯和桌面受力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茶杯所受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 A正确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 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茶杯,两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5、 正确 D、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不会是重力, D是错误的 故选 AC 考点:弹力;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相互作用力。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 3)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熔点是 48 B甲在 ab段不吸热 C甲在第 2min时是液态 D乙是蜡烛 答案: AD 试题分析:如图,甲是晶体海波,乙是非晶体蜡烛 甲,在 0 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

6、波是固态; 在 4 8min,吸收热量,进行熔化,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波固液共存; 在 8 12min吸收热量,海波是液态,温度升高 故选 A、 D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掌握各阶段的状态 有两只电阻 R1、 R2,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 串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 并 。若 R 串 = nR 并 ,则 n值的大小可能为 A n = 2 B n = 3 C n = 4 D n = 5 答案: CD 试题分析: 串联的电阻 ,并联的电阻: ,所以,整理得到: ,即: 假如 ,则 ,所以不正确,即

7、A错误; 假如 ,则 ,不可能; 假如 ,则 ,即 ,所以 ,有可能。 假如 ,则 ,根据数学知识判断有可能。 故选 CD。 考点:电阻的并联;电阻的串联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阻串联和并联特点的掌握和运用,用好,这是本题的易错点 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 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300 Pa。若在木块 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 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

8、液体,在木块 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 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 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 m1 m2 5 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木块 A的质量 mA与 m1之比为 1: 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 kg/m3 C木块 A的密度为 kg/m3 D在图丙中,木块 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 A的体积之比是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 1)设 A的体积为 V、容器的底面积为 S, A在水中漂浮, , 甲图和乙图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 , 比较甲乙两图, , - 同理,比较甲丙图, , - 得: ; 此时木块 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 ,所以在图丙中,木块 A露出水面的

9、体积与木块 A的体积之比是 1:5; D正确; ( 2)乙图: , 丙图: , ; A错; ( 3)乙图: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 则: , C正确; ( 4)在丙图中,由于 m1和 A漂浮,可得: , , 在丁图中, , , , 即: , 解得: , B正确; 故选 A。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定义式、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容器为圆柱形容器,在水中放入漂浮的物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的变化值等于放入物体的重力是本题的突破口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 U 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 “12V

10、、 6W”,定值电阻为 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 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 ,若 U1: U2=3: 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R1=48 B U1=24V C U=36V D =6W 答案: D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1所示: 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1、0)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2所示: 、 , ,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在图 1状态下,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 即 ; 在图 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在图 1状态下, , 在图 2状态下, , 即 , 解得: 在图 1状态下, , 在图 2状态下, , 组成方程组, 解得: ; 则电压表的示数 U1为: 、 , , , 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 故 A、 B、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12、本题难点在于很多同学无法将三种状态下的功率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故无法找到突破口解答此类问题时,可将每一种情况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找出来,仔细分析找出各情况中的关联,即可求解 图是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 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的位置在图中的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的分析,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军舰在平面镜 MM中成像,像在 A处,军舰的像又在平面镜 NN中成像,像在B处 故选 B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物体在第一个平面镜中成像,像点又可以在第二个平面镜中成像

13、,这个学生不容易理解 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时电压为 24V、电流为 10A,效率为 80%。电瓶车及人总重为 2000N,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 0.1倍,则此电瓶车水平匀速行驶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 A 83s B 833s C 104s D 1040s 答案: C 试题分析: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 克服阻力做的有用功 ; 该车做的总功 ; 该车行驶的时间 ; 故选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就是,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时间与总功、有用功之间的关系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右移动时,则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

14、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总电压,即电源 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根据 ,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故 B正确。 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路动态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然后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时,电流表 A1、 A2、 A3的示数比为 5: 3:1,则

15、电阻 Rl、 R2、 R3之比为 A 1: 1: 2 B 1: 3: 5 C 3: 5: 15 D 2: 2: 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 A2测通过 R2和 R3的电流之和, A3测 R3支路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 , , , 即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故选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得出通过三电阻电流的比值,难点是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和电流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16、的是 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 形成 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 C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 D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放热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放热 C、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的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放热 D、水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 故选 D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的了解情况,是中考中最基本的考查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 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灯光表现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征,不符

17、合题意; B、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了日食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 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A 图中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 B图中的剪

18、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 C图中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 D图中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在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符合题意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坦克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图钉帽做得较大,是在压

19、力一定时,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D、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汽车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知道压强 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何增大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

20、凉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火炉上烧水,水吸收热量,水内能增加,水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太阳照射下柏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C、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放出热量,饮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饮料变凉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D、两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手的内能增加,手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不同,效果相同 如图所示,是探究 “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1、? ”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 a处滚下,在 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 d处停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从 a到 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 b到 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 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 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1)从 a-b-c,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从 c-d,小球质量不变,高度不 变,重力势能不变 ( 2)从 a-b-c,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从 c-d,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 d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 故选 C 考点:动

22、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点评:( 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 2)根据能量的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 到三个力即 F1、 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F1=10N、 F2=2N。若撤去力 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N,方向向左 B 6N,方向向右 C 2N,方向向左 D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 8N; 撤去 F1后,外力为 2N,故物体仍能处于平衡,故合力一定是零; 故选 D

23、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点评:本题是初学摩擦力的同学易错的一个题目,解答本题应准确理解静摩擦力的定义,并能根据受力分析得出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题 下表是小玲给酒精加热直至沸腾的实验记录数据。从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 ,查资料发现测量值比在标准气压下酒精的沸点高,说明当时酒精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1个标准大气压。( 2分)答案:、大于( 2分) 试题分析:如表格数据知,酒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81 不变,所以此时酒精的沸点是 81 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 78 ,此时酒精的沸点是 81 ,根据气压越高

24、,沸点越高,所以此时气压大于 1标准大气压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的沸点,以及沸 点跟气压的关系对数据处理的能力是学生有待于提高的能力 小娅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 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 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 R的阻值为 。( 3分)答案: .6、 0.26、 10( 3分) 试题分析:电压表使用的 0 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 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电压为 2.6V 电流表使用的 0 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 0.2A,每一个小格代表 0.02A,电流为 0.2

25、6A 考点:电压表的读数方法;电流 表的读数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欧姆定律都是电学最基础的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小梅把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选填“大 ”或 “小 ”) ( 1分) 答案:大( 1分) 试题分析: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当探头逐渐向下移动时, 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差将变大; 若甲中压强计的探头向深处移动到与乙中深度相同,则甲中压强计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更大于乙中压强计

26、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根据公式 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甲、乙两种液体又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所以甲容器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液体压强、密度公式即重力等相关知识,特别注意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和密度两个因素有关,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内容,在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必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物理学中常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的

27、实验设计中,将同一个小桌先后放在同一个沙盒中,这样做的目的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_的关系。( 1分) 答案:受力面积(或面积)( 1分) 试题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与哪个因素是否有关,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由图可知,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同,且接触面 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所以研究的是压力作用效果的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压力作用效果大小时要用转换法 如图 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

28、相同、温度相同的水。小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图 2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选填 “引力 ”或 “斥力 ”)。( 2分) 答案:液体表面积、引力( 2分) 试题分析:( 1)如图 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所以蒸发的快慢不同,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 ( 2)图 2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29、相互作用的引力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分子动力论的理解和掌握,基础 性题目 在图 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 2中,物体 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请在图 3中画出法线 ON和平面镜的位置。( 6分)答案:、 3.2(或 )、 ( 6分) 试题分析:由图知: 温度计上 10 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此时的温度为 26 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 A左侧与 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0、3.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 的平 分线就是法线,平面镜过 O 点且与法线垂直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 26; 3.20;法线及镜面作图如下: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和刻度尺的读数以及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在作光路图时,注意线的虚实和方向 小明有一形状规则且不吸水的固体 A,放在水中能漂浮。为测量 A 的密度,小明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 1)如图甲所示,调节弹簧测力计的 “0”点,用细线将 A拴好后挂在测力计的挂勾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N; ( 2)如 图

31、乙所示,小明将 A完全浸入水中,当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 N; ( 3)则固体 A的密度 g/cm3。(忽略绳重与摩擦 ,g取 10N/kg)( 3分) 答案:( 1) 3、( 2) 1、( 3) 0.75( 3分) 试题分析:( 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则物体重即为 3N, 物体质量 ; (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 A完全浸入水中,当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在浮力、重力、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 则: ( 3)故物体 A的密度为: 。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测量固体密度时一定要想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测量固体质量的方法:用天平测量质

32、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求质量;利用漂浮条件求重力,再求出质量 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量筒测量体积,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体积;同体积的水等效替代的方法 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 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 请你在答题卡内指定位置上画出实验电路图; 请你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添加三根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 P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闭合开关 S后,改变滑片 P的位置,当电压表示数为 3.8V时、电流表 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功率是 W。( 3分) 答案: 图略, 图略,( 3) 1.14( 3分) 试题分析:( 1)伏安法测灯泡功率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 2)滑动变阻器

33、接右下接线柱时,滑片 P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小,灯变亮,符合题目要求,电压表使用 0-15V量程,与灯泡并联测量灯泡电压,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 3)由图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是 0 0.6A,分度值是 0.02A,电流表示数是 0.3A灯泡额定功率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设计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电表读数、求功率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对电表读数时,应先确定电表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小利在做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时,他要探究分力 F2 与分力 F1 的关系,将实验数据填在了数据记录表中,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

34、 F2与 F1的关系式: 。( 1分) 答案: F2=34N-F1( 1分) 试题分析:在第一组数据中 , ; 在第二组数据中 , ; 在第三组数据中 , ; 所以 F2与力 F1的关系式为 故答案:为: 。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分两步:先横比,判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再纵比,确定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底面积为 200cm2、高度为 20cm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 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 F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 h( 0 6cm)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 _kg/m3

35、,当倒入液体的深度 h为 l2cm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 F为 _N。( 2分) 答案: 、 7.5( 2分) 试题分析:( 1)由图知,当倒入液体深度为 0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当倒入液体深度 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而, , , 液体的密度: ; ( 2) , 物块的密度: , , 当倒入液体的深度 时,物块将浸没在液体中并沉入容器底, 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从图象得出有关信息;二是明确容器底在三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分析 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

36、 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 3分) 答案:器材:购物车。 过程:向前推购物车,车向前运动,用一个向后的力拉车,车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结论:车向前运动过程中,车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说明:(共 3分,器材、过程、结论各 1分)其他解法,可参照本标准给分。 试题分析:物体运动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和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推力没有关系,当物体运

37、动方向和拉力方向相同时,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反,例如车在拉力作用下前进;当物体受到的拉力和运动方向相反时,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同,例如由于惯性车前进,在拉力作用下车的速度变慢 器材:购物车 过程:向前推购物车,车向前运动,车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车前进时,看到购物车前面有个宠物用一个力向后拉车,车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车受到的摩擦力还是向后的,拉力也是向后的 结论:车由于惯性向前运动过程中,车又受到一个向后的拉力时,车进继续向前 运动时,车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点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和物体受到的拉力、推力无关 实验台上有

38、如下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一个带支架的杠杆(杠杆上有刻度)、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 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小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 “在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 5分) ( 1)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位置; 调节杠杆使其在 平衡,然后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将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A点,记录阻力臂 L 阻 在表格中;在 A点处挂 6个钩码,计算出它的重力 G 阻 ,即为它的阻力 F 阻 并记录在表格中; 在支点左侧,将另一个绳套拴在 B点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39、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动力臂 L1,记录在表格中; 。 ( 2)请你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答案:( 1)补充实验步骤: 调整到零刻度线 ( 1分) 水平位置 ( 1分)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B处绳套 ( 1分) 依次改变 B点的位置,仿照步骤 在做 5次实验 ,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 F3、 F 6和动力臂 L2L 6,并记录在表格中。 ( 1分) ( 2)实验数据记录表 ( 1分) L 动 / cm L 阻 / cm F 阻 /N F 动 /N 试题分析:( 1)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调零,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零刻度位置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和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

40、响,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将一个绳套栓牢在杠杆的 A 点,记录阻力臂 l 阻 在表格中;在 A点处挂 6个钩码,计算出它的重力 G,即为它的阻力 F 阻 并记录在表格中 在支点左侧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个力要向上,要使力臂在杠杆上,这个力要竖直向上,所以将另一个绳套拴在 B点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B处绳套,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动力臂 L1,记录在表格中 依次改变 B点的位置,仿照步骤 再做 5次实验,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2、 F3F 6和 L2、 L3L 6,并记录在表格中 ( 2)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要有实验次

41、数栏目,实验表格中要设计记录测量的阻力、阻力臂、动力和动力臂如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L 阻 /cm F 阻 /N L 动 /cm F 动 /N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点评:( 1)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确定时,动力、动力臂可以和阻力、阻力臂在同侧,也可以在异侧,注意这两种情况的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小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把蜡烛B放在薄透明玻璃板另一侧 的位置,进一步研究可得出

42、: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 A和 B,观察到蜡烛 B与蜡烛 A所成的像重合,由此可得出:像与物的 相等。( 3分) 答案:( 1)蜡烛 A所成像、相等, ( 2) 大小( 3分) 试题分析:( 1)实验时采用透明玻璃板,正是利用了玻璃透光的特性,可以看到 A的像的同时还能看玻璃板后面的 B,所以应把蜡烛 B放在薄透明玻璃板另一侧蜡烛 A所成像的位置,进一步研究可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 2)观察到蜡烛 B与蜡烛 A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

43、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填空题 有 A、 B两个密度分别为 A、 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 GA和 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2 1。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A对 B的压强与 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6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 A和 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 体中,物体 A漂浮,有 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 A、 B所受浮力分别为 FA和 FB。若 ,则FB FA 。 答案: 15 试题分析:( 1) A对 B的压

44、强与 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 , , A和 B边长之比是 , , ( 2)物体 A漂浮,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根据漂浮条件得, , , , , ( 3) B放在酒精中 B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A漂浮在水中, B下沉到酒精底部, A和 B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 故答案:为: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首先从压强之比,求出重力之比,求出质量之比,求出密度之比;知道 A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求出 A的密度,求出 B的密度,判断B在酒精中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之比 在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上标有 “20, 2A”的字

45、样, Rx为待测电阻。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当他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的示数为 0.3A,然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的位置,当滑片 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时,电流表 A的示数 为 0.5A,则 _ 。 答案: 试题分析:当他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时,闭合电键 K 时, 电源的电压为: , 即 当滑片 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时, 电源的电压为: , 即 电源的电压不变 解得: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根据电源电压不变时找到电流 I的表达式 质量为 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 _m3(

46、r 冰 0.9103kg/m3)。 答案: 10 5 试题分析:( 1)已知 m=450g, =1g/cm3, 则水的体积 ; ( 2)质量为 450g的水,结成冰后,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故冰的质量还是 450g; 冰的体积 , ( 3)变化的体积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地点、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即水结冰时质量是不变的 游泳池内水深 2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g取 10N/kg) 答案: 104 试题分析:已知 , ,则: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 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是一道基础题目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