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2014学年黑龙江伊春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 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 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 200, B测兵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C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 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 100。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把测量结果除以测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到这个微小量的长度。这种方法叫做累积法。 A、 D选项采取的就是累积法,但 D选项没有除以测量的个数,
2、 D错误, A正确,选填 A.;乒乓球的直径无法直接测量,应采用替代法进行测量,B错误;采用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可让无伸缩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记号,然后拉直用刻度尺测量, C选项棉线有弹性,错误。 考点:测量长度的方法:累积法、替代法、棉线法 (化曲为直法 )。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答案: B 试题分析: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选项不符合题意;市区内种草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选项符合题意,选填B;戴上防噪声的耳塞,是在人耳
3、(接收)处减弱噪声, C选项不符合题意;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噪声防治的三种途径 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晓燕以 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 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6.75m/s C 6.25m/s D 7.5m/s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全程的路程与通过全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全程内的平均速度。读题知: s=100m,t=16m,平均速度为 : 选项 C正确,选填C. 考点:平均速度定义, 应用。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
4、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0至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m/s B 0至 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m/s C 2s至 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2 m D 5s至 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6 m 答案: A 试题分析:读图可见:当 t=5s时, s=2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A选项正确,选填 A;当 t=7s时, s=6m, 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B选项错;当 t1=2s时,小车通过的路程为s1=2m,t2=5s时, s2=2m,2s至 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s= s2 -s1
5、=2m-2m=0,C 选项错误;当 t1=5s时, s1=2m,t2=7s时, s2=6m, 5s至 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s= s2 -s1=6m-2m=4m,选项 D错误。 考点: st 图像信息获取与应用, 应用。 一个质量为 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 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 A 1.7510 千克米 B 1.210 千克米 C 1.1610 千克米 D 1.010 千克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读题知: 水 =1.0103kg/m3,瓶子的容积等于所装水的体积: ,液体的密 度为:。 B选项正确,选填 B. 考
6、点:液体密度测量变式应用, 变式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时位置随时间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A错误: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也可能相同,B错误: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错误; 表示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时间, 越小表示通过单位路程所用时间越短,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可得,运动越快。所以 D选项正确
7、,选填 D。 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特点,相同路程比时间。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的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 A照相机镜头, B幻灯机镜头, C放大镜, D凹透镜。 答案: D 试题分析:照相机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数码相机中的微距摄影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A不符合题意;幻灯机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B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不符合题意;所以此时的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选填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
8、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迎着月光走时,有水的地方发生镜面反射,人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光射入人的眼中,看到的比较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相对较少,所以暗。背看月光走时,有水的地方发生镜面反射,人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一侧,反射光不会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会有少量的光进入人眼,此时,相对于水面来说要亮一些。所以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
9、暗处是积水。对照各选项 D正确,选填 D。 考点:镜面发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25cm,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 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答案: B 试题分析: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读题可得: u=25cm, 2f u f,即: 2f 25cm f, 25cm f 12.5cm,B选项符合题意,选填 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10、固点都相同。 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同一种物质的的凝固点和她的熔点相同。晶体有确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对照个选项, A、 B、 D正确, C错误,符合题意,选填 C。 考点:晶体、非晶体定义,晶体、非晶体熔化及凝固特点。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11、(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是因为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在玻璃上,过一段时间玻璃变清晰,是由于玻璃上的小水滴吸热蒸发(汽化)成水蒸气的原因。所以是先液化,后汽化, A选项符合题意,选填 A。 考点:汽化与液化的应用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C 试题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
12、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敲击注满谁的水管,声音分别通过空气()气体、水(液体)和水管(固体)传播,所以乙同学耳朵贴着水管听到声音的次数为三次。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特点 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答案: B 试题分析:合影中个人成像较小,拍单身照像要变大。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采取的方法是使相机靠
13、近他(物近),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些(像远)。选填 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 ) A比实际位置高 B比实际位置低 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从空 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着。水中运动员仰头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视线不会拐弯,感觉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A选项正确,选填 A。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应用 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
14、读题知路灯高度一定,人的影子的长短与人到光源的水平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影子越长,反之越短。人从走近灯到离开灯的过程中水平距离先变近后变远,所以影子先变短后边长,选填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 实验题 小明同学在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的实验中: (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 “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 。 ( 3)小明虚心地
15、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 ;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答案:( 1)、右 ( 2)、 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 用手拿砝码。( 3)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 4)、 47.4 试题分析:( 1)调节天平平衡时,始终将平衡螺母向高端调节。图甲所示天平右端高,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使用天平称量 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左物右码),用镊子夹取砝码。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 用手拿砝码。( 3)
16、图甲表示右盘砝码质量偏小,他应该: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 4)读取物体质量时,将砝码质量相加,再加上游码处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为所称物体质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47.4g。 考点:天平的使用方法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 2)如果有 3mm 厚和 1mm 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 _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 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17、?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 2)、 1 ( 3)、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 4)、不可靠,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实验次数越多,结论越可靠。 试题分析:( 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像与物在平面镜的同一侧,在点燃的蜡烛一侧既可以看到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烛焰的虚像,又可以透过玻璃 看到像侧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与空气接触的两个界面都会反射光线,烛焰成两次像,玻璃越厚,重影越明显,所以选较薄的 1mm厚的玻璃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像会成在桌面上方或下方,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只能测出一组
18、数据,不可靠,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实验次数越多,结论越可靠。 考点: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法与过程评估 小明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_,这样做是为了 _. ( 2)当蜡烛距凸透镜 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 _。(选填 “实 ”或 “虚 ”)像。 ( 3)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_(选填 “远离 ”或 “靠近 ”)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
19、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 1)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 2)缩小 实 ( 3)靠近 试题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 2)凸透镜焦距为 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 25cm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使像距缩短,所以她应当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考点: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式应用。 填空题 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 形成的。夏天,
20、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 “雾气 ”,这是 形成的。接着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它是 的结果。(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凝华、液化、汽化 试题分析:寒冷冬天的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迅速放热凝华形成霜花,夏天空气中的(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时液化形成小水滴,在棒冰周围产生 “雾气 ”,小水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 “雾气 ”消失。 考点: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 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 ”的声音是由 _产生的,靠空气传播过来的, “小沈阳 ”模仿 “刀郎 ”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 _ _
21、相似。 答案:声带振动 音色 试题分析:人类发声是依靠声带振动产生的。 “小沈阳 ”的声音也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通常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小沈阳 ”模仿 “刀郎 ”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音色相似。 考点:人是如何发声的,声音的特性:音色应用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一旦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答案: 凸透镜 会聚 试题分析:圆柱形饮料瓶一旦进入水后成为双凸柱面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使周围易燃物温度升高引发火灾。 考点:柱面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防火知识。 护士给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
22、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会 (选填 “吸收 ”、 “放出 ”)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而制成的。 答案:汽化 (蒸发 ) 吸收 热胀冷缩 试题分析:液体汽化时会吸收热量。酒精常温下容易汽化(蒸发),会 吸收皮肤周围热量,使病人感到擦酒精棉球处变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考点:汽化(蒸发)致冷,液体温度计制作原理。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角从 A物质射到 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 _,折射角为 _。 答案: 、 试题分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和入射角
23、互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所以入射角为 90o-30o=60o,折射角为 90o-( 90o-30o) =30o.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变式应用 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4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_。 答案: 1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这一特征。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相等,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 1 考点:密度的物理意义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4m处,则像距离人 _m远;如果此人以 1m/s的
24、速度靠近镜面,则 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_m 。 答案: 5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到物的距离为物到镜面距离的 2倍,则像到物的距离为 4m2=8m, 如果此人以 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此人以 2m/s的速度靠近他的像,人和像的距离为: s=8m-2m/s1.5s=5m.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相对速度, s=vt应用。 计算题 汽车从 A站出发 ,以 90Km/h的速度行驶了 20min后到达 B站 ,又以 60Km/h的速度行驶了 10min到达 C站 ,问( 1) AB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 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答案:( 1) 30km
25、 (2)80km/h 试题分析:( 1)读题可知: v1=90Km/h,t1=20min= (2)B、 C两站相距: ,s=s1+s2=30km+10km=40km, 考点:时间单位换算,公式 s=vt应用。 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答案: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试题分析:液化放热,蒸发吸热。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 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
26、蒸发要吸收热量。 考点:液化放热,蒸发吸热。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 114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 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 240 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 1) 120 g( 2分) (
27、2) 120 cm3 0.95 g/cm3 ( 3)偏小,因为取出柑橘时,橘子要带出一部分水,计算出来的柑橘体积偏大,所以算出的柑橘密度偏小。 试题分析:( 1)读题可知: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为 m 排 =360g-240g=120g;( 2)柑橘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柑橘的密度为( 3)偏小,因为取出柑橘时,橘子要带出一部分水,计算出来的柑橘体积偏大,所以算出 的柑橘密度偏小。 考点:密度测量变式应用, 应用,测量方法评估。 作图题 如下图是光源 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光源
28、在平面镜中的虚像点。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相交于 S点,作 S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S即为光源,分别连接 S与两条反射光线跟镜面的交点。如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平面镜成像光路变式作图。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因为两次折射的界面平行,光线偏向与偏离法线的程度相同,所以玻璃砖的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特点,光路的可逆性应用。 在下图中完成光路。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的折射中有三条特殊光线:光线 1: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光线 2:延长线经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光线 3:经过凹透镜光心 O 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光路如图所示。 考点: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光路图 如右上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 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 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 P点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 S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S,连接 S、 P交镜面与 O,连接 SO,画上表示光的传播反向的箭头。如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