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1193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灼烧氯化钠时火焰的颜色呈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灼烧氯化钠时,有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一个物理变化,是电子跃迁过程中,会发出有颜色的光,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故选 B 考点:焰色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 Mg+O2 MgO2 B 2Fe+6HCl2FeCl3+3H2 C 2NaOH+SO2Na2SO4+H2O D CO+CuO CO2+Cu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产物书写是否正确,反应是否能发

2、生),二、是否配平。 A中氧化镁为 MgO, B中生成的应为氯化亚铁 FeCl2, C中生成的为亚硫酸钠, Na2SO3, 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 CO2+4Na 2Na2O+C,可用于合成金刚石。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A CO2 B Na C Na2O D C 答案: B 试题分析:还原剂或者氧化剂都是指的是反应物,所以答案:应该在 AB 中选,还原剂是指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物质, Na元素的化合价是从 0升高到 +1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故选 B 考点:氧化剂和还原剂 以下关系比较中,正确的是 A pH=6.7雨水的酸性 pH=5.6雨水

3、的酸性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C等质量的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pH越大,酸性越小, 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 pH = 5.6的雨水酸性强; B、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是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 C、等质量的木炭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污染少; D、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 C 考点:酸雨、物质的溶解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关于玻璃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过滤

4、时:引流 B测溶液 pH 时:蘸取 C捣碎固体时:研磨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B、测溶液 pH时,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捣碎固体应该用的是研钵,而不是玻璃棒; D、加速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溶解。故选 C 考点:玻璃棒的作用 化学课本中提供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可以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5、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较大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水生成,根据溶解性表,可以判段是否有沉淀产生;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无关;D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选 C 考点:得到晶体的方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实验室需要收集一试管 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

6、收集,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时候,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故选 A 考点: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 AgNO3和 Zn(NO3)2废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 Ag、 Zn B Ag C Zn D Zn 、 Fe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表,锌大于铁,铁大于银,所以铁加入含有AgNO3和 Zn(NO3)2废液中,铁能够将银置换出来,但铁不能将锌置换出来,所以 铁丝表面覆盖的一层物质为 Ag。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煅烧石灰石 (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含钙、碳元素,且

7、不参与反应 )可制得氧化钙。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则已分解的碳酸钙与原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 3:5 B 1:2 C 2:5 D 3:10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分解的碳酸钙物质的量为 X,未分解的为 Y,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物质的量即为总的钙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X+Y,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Y,所以( X+Y): Y=2: 1,得 X=Y,所以已分解的碳酸钙与原碳酸钙的质量比是100X: 100( X+Y) = 1: 2。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量的计算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 1) 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8、 ( 2) t3 时,若将 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 100g水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 “B”或 “C”)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 t1 ,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 溶液变为饱和 溶解度增加 溶质减少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1) S 甲 =S 乙 S 丙 ( 2) B 、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等于乙大于丙, t3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大于 50g,所以将 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甲和乙都完全溶解,所得的溶液可表示为B,若将甲溶液降温至 t1 ,温度降低,甲的溶

9、解度减少,到 t1 时,溶解度为30g,本身甲中已经溶解了 50g的甲,所以会有 20g甲析出,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少,质量分数应该降低,所以选 和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 在 I2O5 + 5CO I2+ 5CO2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A碳 B氧 C碘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I2O5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到生成物中碘单质的化合价为 0,所以碘元素的化合价是降低的,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到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 +4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升高的,而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变。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改变 关于金刚石、石墨判

10、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 B同种元素 C同种单质 D同种结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的关系,即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他们是不同的物质,也是不同的单质,当然也有不同的结构,但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 B 考点:金刚石和石墨的关系 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 A银 B铜 C铝 D钠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知,越往右边的,金属活动性越弱 ,所以钠最活泼,铝次之,然后是铜,最弱的是银。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CaO可作干燥剂,其俗称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氧化钙 D大理石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化钙俗称叫

11、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叫熟石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氧化钙和水反应可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生成碳酸钙。故选 A 考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液氧 C水银 D天然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蒸馏水是纯净物,是其他水蒸馏后得到的,里面就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液氧就是液态的氧气,实质还是氧气,而氧气是纯净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一种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所以水银石纯净物,天然气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故选 D 考点:常见物质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臭氧 (O3)、二氧化氯 (ClO2)、双氧水 (H2O2)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

12、氧气 D氧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的应该是宏观的概念,选项中只有元素是宏观概念, C三种物质中不可能都含有氧气, A中氧分子构成的 只能是氧气,而此三种物质中不可能有氧分子, B中分子中才能还有原子,所以不是物质中含有原子,正确的说法是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区别 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钙 CaCl B氦气 Ne2 C硫酸铜 CuSO4 D氧化铝 Al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氯化钙,钙为 +2价。氯为 1 价,所以氯化钙为 CaCl2; B氦气是稀有气体,应该是单原子分子,所以化学式为 Ne; D氧化铝中,氧为 2价,

13、铝为 +3价,所以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A分子间距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增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大, 所以气体体积变大,乒乓球会从新鼓起,而分子本身的个数,质量,体积都未发生改变。故选 A 考点:分子的相关性质 能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物质是 A铁丝 B硫 C镁条 D木炭 答案: B 试题分析: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时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14、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 B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室制取氧气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A研磨氯酸钾固体 B排水法收集氧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混合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将块状的氯酸钾变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 B是用排水法来收集气体,也是物理变化,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是化学变化, D是将两种物质混合。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A稳定性 B酸

15、性 C可燃性 D吸附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吸附性是物理性质,只是吸收了颜色或者气味,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其他的稳定性,酸性,可燃性均属于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故选 D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填空题 在 “宏观、微观、符号 ”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氨气 (NH3)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部分微观示意图。 ( 1)表示 2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氨气是由 种元素组成,将其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常用的化学肥料,该溶液属于 肥(填 “氮 ”、 “磷 ”或 “钾 ”) 。 ( 2)写出上图反应的化学

16、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 3)该反应的微观过程 是表示:氧分子和氨气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 是表示 。 答案:( 1) 2O2 2 氮 ( 2) 4NH3+ 3O2 6H2O+2N2 置换反应 ( 3)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试题分析:氧分子的化学符号为 O2,个数加在最前面,所以两个氧分子为 2O2,根据氨气的化学式可以知道氨气是由 2 种元素组成的,分别为氮元素和氢元素,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含有氮元素,所以该溶液属于氮肥,上图中反应物是氨气和氧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所以反应 为 4NH3+ 3O2 6H2O+2N2 ,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过程 是表示的是原子重新结合成

17、分子的过程。 考点:物质的构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水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 1)如图所示,电极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 ( 3)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K2FeO4的摩尔质量是 。 1mol K2FeO4含有 个氧原子。高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4K2FeO4 2R+4K2O+3O2,则 R是 (填化学式)。 ( 4)对生活污水再利用是节水的重要手段。某生活污水含有碎菜叶、泥沙,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可溶性物质。 去掉水中的碎菜叶等较大的固体后,再对污水进行 操作可除去其中泥

18、沙等小颗粒物质。 为了检验经 处理后的水样中是否存在氯化钠、碳酸钠,某同学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检验气体的试剂是 。溶液 A中含有的溶质是 。在水样中加入稀硝酸不能改成稀硫酸,理由是 。 结论:该生活污水中含有 (写化学式)可溶性物质。 答案:( 1)产生气泡 2H2O 2H2+O2 ( 2)消毒杀菌 ( 3) 198g/mol 2.4081024 Fe2O3 ( 4)过滤 澄清石灰水 HNO3、 NaNO3、 NaCl( 2分) 生成的 Ag2SO4干扰对 NaCl的检验 NaCl、 Na2CO3 试题分析:( 1)水电解过程中有氢气和氧气放出,所以电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

19、 2H2O 2H2+O2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和消毒 ( 3) K2FeO4的摩尔质量是 198g/mol,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不能忘了单位,1mol K2FeO4含有 4mol的氧原子,所以含有 46.021023个氧原子,根据原子守恒得到 R的化学式为 Fe2O3, ( 4)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固体小颗粒,加稀硝酸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溶液 A中含有的溶质有 HNO3,还有生成的 NaNO3,还有未反应的 NaCl,改成稀硫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而检验氯化钠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会干扰氯化钠的检验,根据使用现象

20、推得污水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 考点:水的电解,水的净化,溶质的判断 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设计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每一步骤反应完全,浓 H2SO4 具有吸水性)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 ( 1)打开弹簧夹 a,先对装置 A、 B、 C(已连接)通入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含有的 ,再关闭弹簧夹 a,接上装置 D和 E,打开弹簧夹 c,把硫酸滴入样品中。 ( 2)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直接称量装置 (填字母序号)。根据该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到 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 【数据分析】 最后

21、计算 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比实际数据偏大,反思整个实验过程,造成误差可能的原因 。 答案:( 1) CO2 ( 2) D 【数据分析】 B、 C装置和导气管中 CO2没有被 D碱石灰吸收 试题分析:打开弹簧夹 a,先对装置 A、 B、 C(已连接)通入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含有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对后面的实验造成影响,稀硫酸与样品反应会有二氧化碳产生,通过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从而测定氢氧化钠的分数,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 D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 D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应称量 D装置的 质量,实验结果偏大,则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所以原因

22、可能是装置中二氧化碳有残留即 B、 C装置和导气管中 CO2没有被 D碱石灰吸收。 考点:物质含量的测定,二氧化碳性质,误差的分析 计算题 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 CaCO3和 SiO2。为了测定该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现将 100g盐酸等分 5次加到 35g此样品中,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 次数 第 1次 第 3次 第 4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15 ( 1)石灰石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 2)第 3次加入盐酸后, a为 g。 ( 3)反应共产生 0.2mol CO2求加入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3、答案:( 1) 0.571( 57.1%或 4/7) ( 2) 20 ( 3) 0.1825 试题分析:由表格可以知道,剩余的固体即为二氧化硅为 15g,因为二氧化硅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碳酸钙为 20g,质量分数为 20比 35等于 4/7,每次加的盐酸的量都是一样的,所以消耗的碳酸钙也应该是相同的,即每次反应掉 5g的碳酸钙,一共有 20g碳酸钙,所以第三次共反应掉碳酸钙 15g,剩余固体质量为 20g, a为 20g,根据化学 方程式进行计算: 设需要盐酸中 HClx mol CaCO3+2HClCaCl2+CO2+ H2O 2 1 X 0.2 x=0.4mol 0.436.5g/mol=

24、14.6g 14.6/80=0.1825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题 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夹持仪器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 1)配制 100g19.6%的稀硫酸的步骤是 ; .量取; .溶解。读取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 2)与金属反应实验: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A B C D E 仪器 a的名称是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上五个装置不可能收集到氢气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比较 B、 C装置, B装置的优点是 。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 。 ( 3)鉴别实验: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

25、的白色固体,它们可能是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钾,请 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 步骤一: (物理方法) 取样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 现象: 先鉴别出碳酸钙固体 步骤二: (化学方法) 再任取一支未鉴别出试剂的试管中 滴入稀硫酸 现象: 答案:( 1)计算 凹液面最低处 ( 2)长颈漏斗 Zn +H2SO4ZnSO4+H2 A 控制反应速度 D ( 3)水 一支试管固体不溶解,另二支试管固体溶解 出现白色固体 /无明显现象 该试管中溶质是氯化钡 /该试管中溶质是硝酸钾 试题分析:溶液配制的第一步是计算,读取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 +H2SO4ZnSO4+H2, A中氢气无法出来,所以收集不到气体,比较 B、C装置, 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D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塑料棒向下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发生,向上与液体不接触时,则反应停止,鉴别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钾三种物质,先鉴别出碳酸钙,用的是物理方法,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性,加水,氯化钡和硝酸钾都能溶于水,而碳酸钙不能溶于水,所以可以鉴别出碳酸钙,再任取一支未鉴别出试剂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氯化钡,无明显现象的为硝酸钾。 考点:溶液的配制,反应装置的选择,物质的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