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206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北京市第 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答案: B 试题分析: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必须只能与氧气反应,且不产生新的气体,符合条件的只有 B,所以选B。 考点: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及产物的判断。 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 2B 铅笔、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小刀 2B铅笔 食盐水 塑料直尺 眼镜片 橡皮 A状态 B

2、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属小刀 2B铅笔 食盐水均能导电,而塑料直尺 眼镜片 橡皮均不能导电,所以两类物质的分类是按导电性分的,所以选 D。 考点: 物质的分类。 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 “化学魔术 ”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 ”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 “雪碧 ”饮料 C NaOH溶液、酚酞溶液 D CuSO4溶液、 NaOH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 “化学魔术 ”四字,而石蕊溶液、 CuSO4溶

3、液有颜色不是无色,所以 A、 C不可能;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 “化学魔术 ”四字,说明碱与酚酞作用的,而不是酚酞与雪碧(酸性),所以 B不可能,选 C。 考点:溶液酸碱性与指示剂的考查。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有 10个质子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若粒子是原子,核内质子为 10,若粒子是离子,核内质子就不是 10,所以 A不正确,选 A;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是正确的;最外层有 8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正确;由图可知该粒子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4、或稀有气体原子,正确;故选 A。 考点: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知。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过量 CaCO3、过滤 B NaOH溶液 Ca( OH) 2 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答案: B 试题分析: CaCl2溶液含 HCl可通过加过量 CaCO3后过滤的方法除去 HCl得到CaCl2溶液,所以 A正确; NaOH溶液含 Ca( OH) 2 加过量 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含 NaOH和 Na2CO3,引入了新杂质,所以 B

5、错误; FeCl2溶液含 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滤液中只含 FeCl2溶液,所以 C正确; CH4中含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而浓硫酸不与甲烷反应,所以 D正确。故选 B。 考点: 物质除杂的考查。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B Fe C N2 D 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H 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一物质,所以不选 A; Fe既能表示铁元素,又能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物质,所以选 B; N2 只能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所以不选 C;H2O只能表示水这种物质,

6、不能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所以不选 D。故选 B。 考点:化学用语的表示的意义。 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B溶质的质量减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温室时, 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温度未变,溶质的溶解度减少,综上所述 D正确,选 D。 考点: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各关系判断。 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 1) Zn H2 Cu; ( 2) CuO CuS

7、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 答案: 试题分析:用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由于过程中铜没有损耗,所以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所以 A符合实验结果;方法( 1)所需的氢气实际要比理论多,所以消耗的锌和硫酸都比( 2)多,生成的硫酸锌也比( 2)多,所以选 A。 考点:物质制备时药品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考查。 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A铅笔 B圆珠笔 C红墨水笔 D碳素墨水笔 答案: D 试题分析: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

8、存,书写时必须用碳素墨水笔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碳素墨水笔书写的字能长期保存,所以选 D。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吊白块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农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吊白块学名 “甲醛次硫酸氢钠 ”,化学式为 NaHSO2CH2O 2H2O,在 120 以下分解产生甲醛(化学式为 CH2O),二氧化硫( SO2)和硫化氢( H2S)等有毒气体。对 “吊白块 ”及其分解产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有毒气体; 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甲醛

9、次硫酸氢钠( NaHSO2 CH2O 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错误,因为甲醛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正确,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162=1: 1; 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有毒气体, 正确; 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正确; 甲醛次硫酸氢钠( NaHSO2 CH2O 2H2O)由 Na、 H、 S、 O、 C五种元素组成,所以错误,综上正确是 ,故选 A。 考点 :根据信息推断,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的考查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水利发电

10、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与制法的,符合上述要求的只有 B,故选 B。 考点:化学研究的对象。 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 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 答案: C 试题分析: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可加速燃烧,使反应加快;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温度升高反应加速;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是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减慢化学反应,故选 C;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加快了化学反应。 考点:影

11、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OH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正确;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OH 正确;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正确;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错误,因为有的金属如:铜、银等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选 D。 考点:气体的收集方法,含碳物质完全燃烧,碱溶液知识及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的考查。 在澳大利亚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由一些水泥洒落在这

12、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 50。已知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B水泥造 成了土壤的板结 C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D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又栽种甘蔗的红土地呈酸性,所以可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所以 C正确;故选C。 考点: 据信息考查物质的酸碱性应用。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 “相容性 ”,可以用来制造

13、人造骨骼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 “相容性 ”,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正确;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正确;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正 确;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不能用于制成发热体 所以 D不正确。故选 D. 考点: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的考查。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某种物质的溶

14、解度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能推断中子数,所以 A不能达到目的;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酸、碱、盐的溶解度,不能查出所有物质的溶解性,所以 B不能达到目的;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所以 C不能达到目的;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正确。故选 D. 考点:图表资料的使用考查。 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5、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选 B;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分子的性质,但都不是闻到茶香的原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不是闻到茶香的原因,故选 B。 考点: 分子的性质的运用。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 答案: D 试题分析:需要密闭保存的药品,原因很多, A浓盐酸 有挥发性,所以要密封保存; B浓硫酸 有吸水性,所以要密封保存 , C烧碱 吸收水蒸气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要密封保存,所以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D。 考点: 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分析。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

16、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食物消化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是吸 进的氧气参与化学反应;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是煤气与氧气发生燃烧放热,是化学变化;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是物理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

17、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以防燃气继续泄漏及浓度变大,所以 A正确; 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腌渍鱼肉和蔬菜,所以 B不正确;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有毒,不能食用,所以 C正确;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 以防有毒气体和烟雾吸入人体,所以 D正确。故选 B。 考点:安全常识的考查。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玉米粥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西瓜汁 5 pH 6,显酸性;玉米粥 7 pH 8,显碱性;牙膏 8 pH 9,显碱性;肥皂水 10 pH 11,显碱性,所以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

18、同的是 C。故选 C。 考点: 物质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沼气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是化学变化,故不选 A; B铁锅生锈 是化学变化,故不选 B; C开水沸腾 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选 C; D蔬菜腐烂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则。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A直接用工厂排除的废水灌溉农田 B吃经高温蒸煮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

19、厂排除的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灌溉农田,所以不合理;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有毒,且耐高温,所以高温蒸煮后仍不能不能食用;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是节约用水,所以合理,选 D。 考点:废水、剩余药品及霉变食物的处理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CO2作气体肥料 B 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2作气体肥料是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是利用其 化学性质; CO2用于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是利用升华吸热,没

20、有利用其化学性质,所以选 C; CO2用来制 Na2CO3是利用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故选 C。 考点: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判断。 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 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C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而不是能源领域的问题,所以A不对;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正确;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正确;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 正确。故选 A

21、。 考点: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考查。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 是氧化物;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 错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所以 错误;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且只有两种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

22、氧化物,所以 错误;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O、 CO2等,是无机物,所以 错误,故选 D. 考点:中和反应、碱与碱性溶液、氧化物及有机物的考查。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O2助燃 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 O2实验室制 O2 衣服上圆珠笔油 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 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煤气泄漏 打 110电话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 用水冲洗,再涂稀硫酸 维生素 C 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 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 A物质性质与用途 B日常生活经验 C安全常识 D化学与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氧气由助燃性,所以可用于气

23、焊切割, H2O2分解放出 O2,所以可用于实验室制 O2,故 A正确;衣服上圆珠笔油可用汽油或酒精搓洗溶解掉,棉和羊毛织物的区别,可取少量,点燃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羊毛织物,故 B正确;煤气泄漏 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打电话,否则会造成爆炸危险,皮肤沾上浓硫酸 用水冲洗,会因浓硫酸遇水放热而烧伤皮肤,所以 C不正确;维生素 C 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 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 正确。所以选 C。 考点:物质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知识点的考查。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 目的的是 A用 10mL的量筒量取 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8

24、g碳酸钠粉末 D用 150mL酒精和 50mL水精确配制 200mL医用消毒酒精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 10mL的量筒量取 9.0mL水能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选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够纯净,要得到纯净的氢气,用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达到目的;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一般精确到 0.1g,不能称得 10.58g碳酸钠粉末;用 150mL酒精和 50mL水混合体积一定小于 200mL,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选 A.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 今年 “世界环境日 ”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A B C D 污 染 温室效应 赤 潮 酸 雨 沙尘暴

25、防治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答案: D 试题分析: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与使用无铅汽油无关;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引发赤潮,不能治理;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引发酸雨,不能治理;沙尘暴是由固体由沙尘引发,植树造林可以治理,所以选 D。 考点:环境污染及治理。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 H2SO4、 Na2CO3、 NaCl、 CuO B H2O、 Ca( OH) 2、 HCl、 Na2SO4 C H2SO4、 NaOH、 Na2CO3、 Fe2O3 D NaOH、 H2CO3、 NaCl、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H2SO4、

26、 Na2CO3、 NaCl、 CuO中 Na2CO3是盐,所以不对;B H2O、 Ca( OH) 2、 HCl、 Na2SO4中 H2O是氧化物,所以不对; C H2SO4、NaOH、 Na2CO3、 Fe2O3中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所以选 C; D NaOH、 H2CO3、 NaCl、 CO2中 NaOH是碱,所以不对。故选 C。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判断 填空题 信息 :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N2、 O2、 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

27、NH3、 CO、 CO2等 信息 :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 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 _。 (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 “大 ”或 “小 ”)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 (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 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

28、去? _。原因是什么_。 (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 CO2逐渐减少。同时 O2逐渐增加,原因是 _。 答案:( 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 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 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 2)大( 88.9 58.8);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3)不能,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 CO、 NH3等物质;(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 CO2,放出 O2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

29、的信息,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 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88.9,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8.8,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他们不能生存下去,因为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 CO、 NH3等物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 CO2逐渐减少。同时 O2逐渐增加,是

30、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 CO2,放出 O2。 考点:根据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 在学习 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 CO2通入盛有 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CO2和 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 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 CO2和 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 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

31、题? 答案:( 1)气球胀大; CO2和 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 CO2 2NaOH Na2CO3 H2O;(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 Ba( OH) 2溶液(或 Ca( OH) 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 CO2 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 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合理答案:均应得分。 试题分析:加入适量 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与瓶中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胀大;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检验其产物或证明反应的消耗来说明,在反应后溶液中加 Ca( OH) 2溶液有白色沉淀,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都是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说

32、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 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考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及实验验证。 2006年 6月 10日凌晨,一辆载有近 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径福建省浦城县时,槽车侧翻,约有 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 味。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 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1)苯酚(化学式为 C6H6O)属于 _。(填 “有机物 ”或 “无机物 ”) (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

33、。 (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 _。(填字母)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含量 (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有机物;( 2)苯酚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3) B、 C; ( 4) C6H6O 7O2 6CO2 3H2O 试题分析:苯酚(化学式为 C6H6O)含碳元素,所以是有机物;根据题干分析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苯酚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34、;因为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会污染水源,所以 A不合理;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都很合理所以选 B、 C;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是 C6H6O 7O2 6CO23H2O 考点:有机物及信息题的综合解答能力考查 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 好, A F各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分别为: A 5的双氧水 B二氧化锰 C足量某盐溶液 D能溶于水的固体 E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F足量稀硫酸 将 A中液体加入 B中,关闭活塞,多个反应依次发生,反应完毕, D中

35、有白色沉淀, E中棉花呈红色。 ( 1) B中产生的气体是 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 ( 2)若向 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_。 C、 D中原物质是: C_、D_。 答案:( 1) O2;( 2) BaSO4;( NH4) 2SO4、 Ba( OH) 2 试题分析: B中的反应物是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向 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钡; E中棉花呈红色,说明 D中有氨气产生,说明 D中沉淀是硫酸钡, C中盐是硫酸铵, D中原物质是显碱性的氢氧化钡。 考点:结合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断物质。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

36、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 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 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反应的现象是_。 答案: CO2;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或升华等合理答案:;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气泡产生等合理答案: 试题分析:干冰是被压缩的固体二氧化碳,所以化学式为 CO2;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的性质是: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或升华等;验证有无镁的方法,是加入稀硫酸或盐酸看有无气泡产生, 考点:干冰的化学式及性质

37、,镁的化学性质等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要求及示例完成下表: 物 质 与众不同的物质 理由 KCl K2SO4 K2CO3 BaCO3来 :Zxxk.Com KCl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BaCO3、 BaCO3为难溶性盐,其它盐易溶(或 BaCO3为钡盐,其它为钾盐) 试题分析:示例从物质是否含氧元素分类,还可以从溶解性、是否含钡元素分类。 考点:物质的分类方法。 三国演义中的 “赤壁之战 ”,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 ”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

38、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 1)周瑜使用了 “火箭 ”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 ”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 (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 ( 3)孔明 “借 ”来的 “东风 ”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使火势烧得更旺。 答案:( 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2)移走可燃物;( 3)充足的氧气 试题分析: “火箭 ”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木船有可燃性, 又与空气接触,所以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火箭 ” 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部分船只逃脱,没被烧着是因为移走可燃物;孔明 “借 ”来的 “东风 ”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

39、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考点:燃烧的条件考查 从 HCl、 NaCl、 NaOH、 Na2CO3、 Ca( OH) 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 _种。 (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_、_。 (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 程式为:_ _、 _。 (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 答案:种;( 1)( HCl、 Na2CO3)、( Na2CO3、 Ca( OH) 2); ( 2) HCl NaOH NaCl H2O、 2HCl Ca( OH) 2 CaCl2 2

40、H2O ( 3) NaOH、 Na2CO3; Ca( OH) 2、 Na2CO3 试题分析: 5种溶液两两混合,共有 10种组合。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需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HCl与 Na2CO3混合有气体产生、 Na2CO3与 Ca( OH) 2混合有沉淀生成;所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HCl、 Na2CO3)、( Na2CO3、 Ca( OH) 2);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反应无气体和沉淀生成,符合要求的是 HCl NaOH NaCl H2O、 2HCl Ca( OH) 2 CaCl2 2H2O,剩下的几 种组合种中滴入稀硫酸,开始无气泡,后来有气泡,说明

41、该组合有碱类物质和碳酸盐,符合要求的组合可能是 NaOH、Na2CO3; Ca( OH) 2、 Na2CO3。 考点: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计算题 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 CH2O。 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 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2216或 618 40% 试题分析:根据甲醛的化学式 CH2O,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2:16=6:1:8;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30100%=40%.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 80g稀

42、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101.2g。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碳酸钙的质量; 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20g ( 2) 24.3%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 碳酸钙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再根据反应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0g 30g-101.2g 8.8g ( 1)设 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43、 Y。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100:44=X:8.8g X=20g (2) 111:44=Y:8.8g Y= 22.2g 所得溶液质量为 101.2-( 30-20) =91.2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2/91.2100%=24.3% 答: 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液的综合计算能力考查。 探究题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的反应方程式为 _。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 1)催化剂 MnO2的

44、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 30mL10的 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 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 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么样影响的呢? ( 2)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 5mL30的 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 20 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 /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 540mL气体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