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1207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牛奶变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黄豆酿酱油 D粮食酿白酒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果汁是水果中本来就有的物质,水果榨果汁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次氯酸钠 (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3 D +5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列式即可 考点: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原子是常规核裂变的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

2、空气或水中 的含量监测和电站是否发生泄漏。 原子核内有 53个质子和 78个中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原子核外有 53个电子 B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131 C与 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D其核电荷数为 78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53个,相对原子质量为 131,而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核电荷数 =53;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考点:原子的构成 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大于 60oC B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大于 60oC C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气球只起保护环境的作用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

3、给可燃物加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试管中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即红磷的着火点大于 60 ,该选项说法正确; B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气球除了起保护环境的作用外,还能够起到缓冲只有,即能够防止橡皮塞飞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烧杯中的热水,除了给可燃物加热外,还能够使可燃物 -白磷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燃烧与

4、燃烧的条件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B Cu + H2SO4 = CuSO4 + H2 C 4Fe + 3O2点燃 2Fe2O3 D 2HgO 2Hg + 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漏气体符号; B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生成物应为 Fe3O4;D化学式、条件、配平、气体符号均正确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食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不变质; B氢氧化钠能吸水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C浓盐酸能挥发

5、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轻; D 食盐机会不变 考点:物质的特性 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乙二醇(下图)是生产透明聚酯玻璃钢的原料之一。关于乙二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二醇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乙二醇属于有机物 C乙二醇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D乙二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 3: 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乙二醇是由乙二醇分子构成的,乙二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二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二醇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6=6,

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62=32,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 162) 1: 3:1,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如图表示汽车尾气净化器处理汽车尾气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O氧化为 CO2所需氧来源于 NOX B汽车安装这种净化器后,能避免铅污染 C Pt -Rh催 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使用该净化器能减少酸雨的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7、: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CO氧化为 CO2所需氧来源于氮的氧化物,汽车安装这种净化器后,能避免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不是铅污染; Pt-Rh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氮的氧化物也会造成酸雨,因此使用该净化器能减少酸雨的发生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催化剂的特 点与催化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 t2 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 t2 ,再降温到 t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降温至 t2 时

8、,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 ab=c C恢复至 t2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 ab=c D降温至 t1 ,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a=cb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 A说法正确; B由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2 时的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 a b=c,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b=c,故 B说法正确; C由于在 t2 时的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 a b=c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

9、复至 t2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 b=c故 C说法正确; D由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a、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 t1 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 t1 ,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都大于 c在 t2 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至 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a b c,故 D说法不正确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为比较 4种金属 X、 Y、 Z、 W的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

10、“”,不能反应的记为 “” ,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 X Y Z W W(NO3)2溶液 ZNO3溶液 稀盐酸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 W Z Y B X W Y Z C X Y Z W D X Y W Z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着手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观察表格, Y能与硝酸 Z反应,说明 Y Z, X能与硝酸 W反应,说明 X W, Z不能与硝酸 W反应,说明 W Z, Y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 H Y, W能与盐酸反应,说明 W H,故 W Y,所以其活

11、动性强弱为 X W Y Z,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下图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时有关质量的变化关系, 则纵坐标 (y)不能表示 A消耗盐酸的质量 B氯化钙的质量 C水的质量 D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当碳酸钙被消耗完毕则不再消耗稀盐酸,可以用纵坐标( y)能表示稀盐酸的质量,故 A错误;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当碳酸钙被消耗完毕则氯化钙的质量不再增加,可以用纵坐标( y)能表示氯化钙的质量,故 B错误; C稀盐酸中含有水,所以只要不断加入稀盐酸,那么水的质量就会不断增加,所以纵坐标( y)不能表示水的质量,故

12、 C 正确;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当碳酸钙被消耗完毕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可以用纵坐标( y)能表示二氧化碳的质量,故 D错误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四个实验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一 方法二 A 证明集气瓶中盛装二氧化碳气体伸入燃着的木条 倒入澄清石灰水 B 检验氯化钠中含有氢氧化钠 滴加酚酞溶液 加入盐酸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盐酸 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D 检验 CO中含有少量的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例如氮

13、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故 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所以不能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检验氯化钠中含有氢氧化钠,故 B错误;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盐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 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底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属于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故 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两种方案都可以,故 D正确 考

14、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适量补充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发贫血 B儿童缺锌会发育迟缓 C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 D儿童缺钙会导致智力低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B儿童缺锌会发育迟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得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正确; D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而不是导致智力低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NO3 B O2 C CaO2 D MgC

15、l2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氧化物定义;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析可得 C 考点:氧化物的判断 下列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河水 D雨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是纯净物;蒸馏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其他选项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分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红烧鱼 B菠菜 C葡萄 D馒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红烧鱼 富含蛋白质; B菠菜和 C葡萄富含维生素 C; D 馒头富含淀粉,属于糖类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消石灰 B苛性钠 C食盐 D纯

16、碱 答案: D 试题分析:碳酸钠俗名是纯碱; A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熟石灰、消石灰; B氢氧化钠的俗名是苛性钠、火碱、烧碱; C氯化钠的俗名是食盐 考点:常见物质的俗名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电子的得失,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考点:原子的构成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泥水 C豆浆 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冰水属于纯净物;泥水属于悬浊液;豆浆属于乳浊液 考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分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 2个氧分子的

17、是 A O2 B 2O C 2O2- D 2O2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A表示一个氧分子; B表示两个氧原子; C表示两个氧离子; D表示两个氧分子 考点: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尿素是( CO(NH2) 2)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尿素中含有氮元素不含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氮肥 考点:化肥的种类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免灯内酒精燃烧引起危险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杯具所使用的

18、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纸杯 B玻璃杯 C塑料杯 D不锈钢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纸属于天然材料;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考点:材料的分类 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 CH3OH)的工业废水,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反应为: 6NH3 + 5CH3OH+ 12A =3N2 + 5CO2 + 19H2O,则的化学式为 A H2O2 B CO C O2 D NO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元素种类都不变,反应前 N、 H、 C、 O 的原子个数依次为: 6、 38、 5、 29,反应后

19、 N、 H、 C、 O的原子个数依次为: 6、 38、 5、 5,故 12A中含有 24O,故 A的化学式为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做火箭的燃料 B浓硫酸做干燥剂 C二氧化碳做温室肥料 D盐酸用于除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燃烧时表现出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分,可作干燥剂;光照和叶绿体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和氧气;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填空题 ( 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 1)若 A中盛有石灰石,关闭 K,从分液漏

20、斗放入稀盐酸, B、 C均无明显现象, B中盛有的溶液是 。打开 K,观察到 C中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变红的原因是 。 ( 2)打开 K,将长颈漏斗中的浓氨水放入 A中, C中观察到的紫色 石蕊变为蓝色,该实验的目的是 。 ( 3)若 A中盛有氧化钙,打开 K,从分液漏斗放入浓氨水。与实验( 2)相比现象的不同是 。由此 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CO2 + H2O = H2CO3,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2)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 3) A中有大量蒸汽,外壁变热, C中试纸变色更快;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试题分析:( 1) “关闭 K,放入稀盐

21、酸后, B、 C均无明显现象 ”说明 B中的液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没有现象,故为氢氧化钠溶液;打开 K,气体不经过 B溶液,直接进入 C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故为 CO2 + H2O = H2CO3,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到 C试管中,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水变成水蒸气,使氨分子运动更快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分子的性质 ( 6分)下图为实验室常用 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仪器 b的名称是 。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

22、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用 法。 ( 3) C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2) A;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排水(或向上排空气); ( 3)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名称;( 2)高锰酸钾分解需要加热,故选择 A;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条件;氧气微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排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因为广口瓶中的氧气参加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少,故打开止水夹后水从

23、烧杯倒流进广口瓶中,并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为温度影响分子间的间隔,故应注意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7分)铁是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 1)下列铁制品,主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铲子 B铁锅 C电炉丝 ( 2)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含氧 化铁)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铁粉是双吸剂的有效成分,原因是 。实际生产中用到的双吸剂除铁粉外,一般还含有 NaCl和木炭粉。检验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是否失效的方法是 。 ( 5)已知 “Fe”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 FeSO4 7H2O 常用作花肥。为保护环境,回收金属资

24、源。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流程(略去部分产物),对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进行回收。(说明:含 “Fe3+”的盐溶液能与铁反应转化为 “Fe2+”。如 Fe + 2FeCl3 = 3FeCl2,。)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流程中,共发生 个不同的化学反应。 A-I九中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 1) B; ( 2) 3CO + Fe2O3高温 3CO2 + 2Fe ;( 3)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取样,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完全失效;( 4) 3 ; CFHG 。 试题分析:( 1)铲子主要利用铁的硬度大、熔点高的特点;铁锅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电炉丝主

25、要利用铁的导电性;( 2)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含氧化铁)为原料炼铁,主要是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3CO2+2Fe;( 3)铁粉成为双吸剂的有效成分,原因是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检验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是否失效主要就是检验双吸剂的有效成分是否存在,方法是:取样,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完全失效;( 5)样品中可能含有氧化铁、铁、木炭粉、氯化钠等,用水 A溶解,过滤得到固体 C中可能含有氧化铁、铁、木炭粉等,加过量硫酸 D,生成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的溶液 F,向 F中加适量铁粉 H,得到含硫酸亚铁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 FeSO4 7H

26、2O;所以: 上述流程中,共发生 3个不同的化学反应 A-I九中物质中 ,含铁元素的是 CFHG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6分 ) 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人们认识物质组成、性质,实现物质转化,以及获取能源的重要手段。 ( 1)通过研究下图所示的变化,可以确定水的组成。图中与试管 a相连的是电源 的 (填 “正 ”或 “负 ”)极。 ( 2)化学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镁条与稀盐酸 B生石灰与水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 D氧化铁与稀

27、硫酸 ( 3)在一定条件下, A与 B能发生反应生成 C和 D,反应前后四种物质微观图如下: 下列结论,能从该图示得出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 4)通过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由此推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 。 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试推测该气体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负;( 2) D ;( 3) ACD ;( 4) 氢氧化钠( NaOH) 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

28、或氧气,但若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只说质量守恒不能得满分)。 试题分析:( 1)看图可知: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 1: 2;( 2)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放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3)反应前三种原子反应后还是那三种原子,所以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没有体现出原子个数不改变,故答案:选 ACD;( 4)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和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钠和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故答案: 氢氧化钠( NaOH); 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但若

29、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 考点: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 6分)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 C 沉降 D 蒸馏 (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 (D2O)可作原子能反 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的重氢原子( D)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3)下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 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30、 。 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4)从海水中制备食盐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中需加入一种试剂并进行浓缩,所加试剂是 。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用粗盐制取精盐的实验方法是 。 上述流程中的反应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 1) D ( 2) 80% ( 3) ( 4) 稀盐酸 溶解 过滤 蒸发 置换反应 试题分析:( 1) A、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错误; B、吸附是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故错误; C、沉降是使大颗粒不容物快速沉淀下来,不能除去水中的

31、可溶性物质,故错误;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的蒸馏水,故可将水淡化,正确;( 2)重水中的重氢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100%=80%;( 3)海水中溶剂是水,由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由于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 正确;( 4) 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用粗盐制取精盐的实验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反应: CaCO3 高温 CaO+CO2、

32、CaO+H2OCa( OH) 2,分别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在 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涉及反应: MgCl2+Ca( OH) 2Mg( OH) 2+CaCl2,属于复分解反应;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涉及反应: Mg( OH) 2+2HCl=MgCl2+2H2O, MgCl2 6H2O MgCl2+6H2O,分别属于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将产物电解得到金属镁,涉及反应: MgCl2通电 Mg+Cl2,属于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考点:海洋中的资源;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 互转化

33、和制备;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 5分)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 1)化石燃料是现今社会的最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的 。 ( 2) “雾霾 ”天气与大气中含有大量 PM2 5(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有关。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校园内垃圾就地焚烧 B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 C节日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 ( 3)煤气化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水煤气,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

34、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C点燃前应先验纯 D完全燃烧无污染,属于清洁燃料 ( 4)被称之为 “软电池 ”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另一边镀二氧化锰,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因而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电池总反应为: Zn + 2MnO2+H2O = ZnO + 2MnO(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D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 1)天然气 ( 2) BCD ( 3) C + H2O 高温 CO + H

35、2 ABCD ( 4) C 试题分析:( 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2)校园内垃圾就地焚烧能够增加雾霾天气;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节日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等措施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 3)煤与水蒸 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 高温 CO+H2;水煤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点燃前应先验纯、完全燃烧无污染,属于清洁燃料;( 4)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

36、施;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计算题 ( 3分)为测定 NaCl和 Na2SO4固体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由此测得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已知: 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 答案: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y,硫酸钠的质量为 z,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x 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 142 233 117 z 23 3g x X=11 7g z=14 2g 10%= 100% y=10 1g NaCl%= 10

37、0%=41 6% 答:略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生成的硫 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23 3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利用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原有硫酸钠的质量;难点是原有氯化钠的质量设为 y:已知所得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 10%,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17g+100g+14 2g23 3g,溶质为 11 7g+y,列式解方程即可求得 y;原固体混合物质量即可求得;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探究题 ( 7 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

38、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 (图中夹持仪器略去 ) 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 2) 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 实 验次数 样品质量( g) 所用盐酸质量( g) 所得沉淀质量( g) 第一次 8 00 50 1 95 第二次 8 00 50 1 9

39、 第三次 8 00 50 1 96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 。 【反思与评价】 ( 1)有人认为不必测定 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 C在吸收 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_。 ( 2)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 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 CO2气体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在 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 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答案:【设计实验】( 1)吸收空气中的

40、CO2;( 2) CO2+Ba( OH) 2= BaCO3+H2O;( 3)排除反应产生的 CO2,使其被 C 完全吸收;【解释与结论】三组数据的平均值;【反思与评价】( 1)吸收了挥发出来的 HCl ; ( 2) bcd。 试题分析:【设计实验】(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 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Ba( OH)2=BaCO3+H2O;(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解释与结论】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三组数据的平均值;【反思与评价】( 1)因为盐酸易

41、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如果根据测定装置 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来确定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会使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 2)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 CO2气体,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 c在 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 d在 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气体的净化(除杂);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推断题 ( 6分)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

42、反应 关系( “”表示 能转化, “-”表示能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 1)若甲、乙属于同类物质,且甲和丙反应有沉淀产生。则乙物质的 用途有 (写一种)。甲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若甲为红色固体,则乙和足量丙反应的现象为 。 ( 3)若甲、乙与丙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甲受热分解生成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取上述甲、乙、丙中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将其中两种溶液混合,再加入剩余溶液中的一种,所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下表中填写被混合的两种溶液及所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43、(有几组写几组)。 混合溶液 所加溶液 答案:( 1)做干燥剂; CO2 + Ca( OH) 2 =CaCO3 + H2O;( 2)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4) Ca( OH) 2 、 NaOHNa 2CO3; NaOH、 Na2CO3Ca ( OH) 2;Ca( OH) 2 、 HClNa 2CO3 试题分析:( 1)甲、乙属于同类物质,甲会转化成乙,且甲和丙反应有沉淀产生,乙也会与丙反应,猜想甲是氢氧化钙,乙是氢氧化钠,丙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

44、,都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且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猜想正确,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 2)甲为红色固体,甲会转化成乙,甲和乙都会 与丙反应,常见的红色固体有红磷、铜、氧化铁,所以甲是氧化铁,乙是铁,氧化铁和铁都会与酸反应,丙就是盐酸或硫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在溶液中显浅绿色,反应的现象为: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3)甲、乙与丙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甲受热分解生成乙,猜想甲是碳酸氢钠,乙是碳酸钠,丙是盐酸,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和

45、盐酸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猜想合理,所以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 4)通过上面的推导可知,甲 、乙、丙中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所以甲、乙、丙可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从沉淀出现的坐标可以看出,加入剩余溶液就出现沉淀,所以是先取出的两种溶液和后加入的只要一接触就生成沉淀,所以组合可以是: Ca( OH) 2、 NaOH-Na2CO3;NaOH、 Na2CO3-Ca( OH) 2; Ca( OH) 2、 HCl-Na2CO3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3分) “热分解法 ”是金属冶炼的方法之一,金属银可以用这种方法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2O 4Ag + O2。用此方法冶炼 108吨金属银,需要氧化银多少吨。 答案:设需氧化银的质量为 x 2Ag2O 4Ag + O2 464 432 X 108t X =116t 答:略 试题分析:已知生成物中银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氧化银的质量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