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120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大竹县观音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原尿同血浆的最大区别在于,原尿中( ) A不含葡萄糖 B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C不含代谢终产物 D不含无机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为:血浆和原尿的区别在于大分子的蛋白质;而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葡萄糖 考点:尿

2、液的形成 在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中,中间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有人溺水,已经拨打了 “120”,坐着等 B有人外伤出血,已经拨打了 “120”,坐着等 C有人溺水,发现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先做人工呼吸 D有人溺水,发现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发现有人溺水,先拨打

3、“120”,然后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再用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救。 B、有人外伤出血,先拨打 “120”,然后根据破裂的血管类型进行近心端或是远心端止血。 C、 D、在进行口对口吹气时首先要清除口鼻内异物,并控水,以保证其呼吸道的畅通;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具体的办法是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端 考点:急救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长得穗大粒足 B某人用药不慎造成听觉障碍 C同卵双生的兄弟体 重有明显的差异 D普通羊群中出现了短腿安康羊 答案: D 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

4、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玉米由于水肥充足长得穗大粒足、某人用药不慎造成听觉障碍、同卵双生的兄弟体重有明显的差异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普通羊群中出现了短腿安康羊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考点:生物的变异。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食

5、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人不会患小儿麻痹症 答案: D 试题分析: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主要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主要包括第三道防线 ( 1)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免疫

6、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 2)免疫分为两种: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为一种先天性的免疫,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不会因为物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则有物种的差异性例如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人不会患小儿麻痹症,原因是人体内产生抵抗小儿麻痹症 的抗体再如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卡介苗属于活疫苗,活疫苗指的是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

7、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 所以 A、 B、 C为非特异性免疫,而 D为特异性免疫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兔疫 传染病的特征是( )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由于身体差引起的 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

8、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 考点:传染病的特点 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经过长期的( ) A遗传的结果 B变异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 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激烈的生存斗争过程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经过长期的

9、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 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C一为显性基因,一为隐性基因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填空题 根据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0、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 “p”,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什么字母?(1分 ) 答: _。 答案: d 试题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一个放的倒像,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 “p”,透明纸上写的则是 “d”字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综合题 如果你使用的显微镜是目镜有 10、 15的,物镜是 10、 40的,此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多少?放大倍数是多少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 (2分 ) 答: _; _。 答案: 40=400倍; 1015=150倍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此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 1040=4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

11、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所以放大倍数是 1015=150倍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如显微镜视野中发现有一污染物(黑点),你怎样判断该污染物是在目镜镜头上、物镜镜头上、还是在玻片上? (1分 ) 答:_。2.(4分 ) 答案:移动目镜,若黑点不动,则目镜上无污物,移动物镜,若黑点不动,则物镜上无污物,移动玻片,若黑点移动,则说明污物在玻片上 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说明污点只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方法是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

12、点不在目镜上;在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就说明污点一定在 物镜上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典性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发热、干咳、白细胞不升高、肺部 X光线检测有阴影等症状,严重时呼吸窘迫, 2005年还没有很好的有效的治疗药物,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非典的关键。 (1)开发和研制非典疫苗,用它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获得对非典的免疫,这种方法属于 _免疫; (2)2005年 3月各地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定时测量体温,贯彻 “早发现,早隔离 ”的预防方针,是抓哪一环节来切

13、断传染病流行的? 答: _。 (3)非典病毒在 “非典 ”的传染中属于 _,患非典的人属于 _。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答案:( 1)特异性 ( 2)控制传染源 ( 3) B A 试题分析:( 1)注射的 SARS疫苗相当于抗原,体内产生的抵抗 SARS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属于抗体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 SARS病毒起作用,因而属于特异性免疫 ( 2)在预防非典时,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隔离,是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应该属于控制传染源 ( 3)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

14、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所以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分类和有关特异性免疫的知识 下图左 A、 B两瓶的容积和瓶中的种子量相同, A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B瓶中装的是煮熟并冷却到室温的种子。最后各插入一 支温度计, 24小时后观察分析。 ( 1) A瓶的温度比 B瓶的温度 _些。 ( 2)将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取下,把两支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两瓶中。结果放进 _瓶里的蜡烛,火焰会很快熄灭。若在未放入燃着的蜡烛前,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 A、 B瓶,振荡后倒出观察石灰水,发现变浑浊的仅 _。 ( 3)若表

15、示光合作用的式子是:水 +二氧化碳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请用 _式子表示出呼吸作用。 ( 4)上图右依次是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前四步。第一步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_;第四步在大、小烧杯中装的液体分别是 _。 答案:( 1)高 ( 2) A; A ( 3)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 4)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水;酒精 试题分析:( 1)植物的呼吸释放热量, A能进行呼吸, B不能进行呼吸,所以A瓶的温度比 B瓶的温度高。 ( 2)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熄灭和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的都是 A瓶。 ( 3)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有无光均可,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公式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 4)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