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213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板桥学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 “东方雄狮 ”,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但是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 “东亚病夫 ”,纷纷派兵侵人中国。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中国陷人了灾难的深渊 落后就要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因此西方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这说明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符合题意;但是,由于近代中国走向了衰微,陷

2、人了灾难的深渊,列强纷纷派兵侵人中国。这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也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认识社会的巨变 科学技术是( )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创造财富的源泉和技术支撑 第一生产力 A B C D 答 案: A 试题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和技术支撑。 均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作用,都符合题意,选 A。 考点:科教

3、兴国 我国从 2009年开始在 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国亿万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享受到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养老生活。下列说法中与材料反映的寓意不相符的是( ) A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B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C我国社会救济的范围不断扩大 D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与材料反映的寓意不相符的选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有利于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A、 B、 D都与材料反映的寓 意相符,不选。因此正确答案:选 C,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养老保险

4、,没有涉及社会救济的问题。 考点: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 “住房宽敞心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式样,休闲娱乐促健康 ”来描绘身边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看出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 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观念变化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解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 30多年来,老百姓的住房、出行、通信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符合题意,选 D。 观

5、点都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全面小康。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考点:社会生活的巨变 从财富创造这一角度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是要( ) 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资本和管理,不需要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和开拓精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回答从财富创造这一角度,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在我国,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这要求人们形成与社

6、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符合题意,选 D。 观点错误,资本和管理 ,也需要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和开拓精神。 考点:打开财富之门 下列语句体现财富中的 “德 ”的是(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见利忘义 视不义富贵若浮云 富而思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骄奢淫逸、声色大马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切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途径才会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题干要求选出体现财富中的 “德 ”的选项,实际上是考查正确的财富观。 “君子爱

7、财,取之有道。视不义富贵若浮云。富而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均正确的看待了财富。因此 符合题意,选 B。见利忘义、骄奢淫逸都是错误的财富观,没有体现财富中的 “德 ”, 不符合题意。 考点:打开财富之门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社会的一切致富途径都应该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 靠偷税漏税发财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漫画讽刺了有些不法分子没有依法纳税,偷税漏税发财的行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人人有责。靠偷税漏税发财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说明

8、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国家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发家致富。 符合题意,选 C。 观点错误,一切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途径才会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 考点:打开财富之门 歌里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带领着全国人民抗击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C在西方世界对新中国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打破封锁,取得了一个非凡成就 D “文化大革命 ”,使国家蒙受 “十年浩劫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

9、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不能体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的选项。 “文化大革命 ”,使国家蒙受 “十年浩劫 ”这是党的重大失误,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因此答案:选 D。 A、 B、 C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人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财富的源泉有 勤劳 科技 智慧与开拓者 资本、管理等因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

10、、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 充分涌流。 均为创造财富的源泉,选 A。 考点:打开财富之门 20世纪 80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部署,到 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人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现共同理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向前推进。它分三步走。 “三步走 ”战略:第一步,到 20世纪 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1、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 “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因此正确答案:是 B。 A、 C、 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表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 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国以税为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表明依法纳税

12、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同时也说明我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不依法纳税,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符合题意,选 A。材料没有强调税收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列选项中,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尼布楚条约 马关条约 天津条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条约包括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等。其中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沦为

13、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符合题意,选 C。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认识社会的巨变 一个富裕的庄稼汉在去世前把孩子叫到自己跟前,说: “你们千万不要卖掉家产和土地,那是祖辈留下来的,地里埋着财宝。我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们只要发奋挖掘,就一定能找到秋收后你就去翻地,每个地方都别落下 ”父亲说完便去世了。孩子们根据遗嘱把地翻了个遍,一年过去了,财宝没有找到,地里的收成却比往年好得多。这个故事说明 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辛勤劳动就一定能发财致富 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

14、辛的劳动 A B C D 答 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富裕的庄稼汉的故事,主要告诉人们劳动的重要性。劳动创造世界,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符合题意,选 D。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 不符合题意,排除。辛勤劳动是致富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辛勤劳动不一定能发财致富。 观点错误,不选。 考点:劳动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独立、自主、民主、日益繁荣昌盛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B我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一个没有艰

15、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确答案:是A。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B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没有强调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D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认识社会的巨变 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发展处于低潮时, 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这种意识就是 A竞争意识 B自大意识 C忧患意识 D敌对意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

16、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发展处于低潮时,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这种意识就是忧患意识,因此正确答案:是 C。 A、 B、 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 “不要问美国给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 ”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有 要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要树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观念 美国青年与中国青年不同 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A B C

17、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荣辱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的 “不要问美国给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 ”这句话,主要勉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多做贡献。启示我们青年一代要树立 “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观念,对民族和国家负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符合题意,选 D。 观点错误,美国青年与中国青年存在不同也有相同之处。 考点:奉献社会 2009年 “五四 ”前夕,胡锦涛在中国农业大学座谈时强调,当代青年要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

18、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这启示我们 应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做负责任的公民 要放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五四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纪念 “五四 ”运动为背景,考查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青年学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做负责任的公民。应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符合题意,选 B。 观点错误,五四

19、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 的,不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也不能放弃。 考点:培育民族精神 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致使年轻人手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 “抛弃型 ”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中,不正确的是 A应避免盲从,注意理性消费 B应注重物质消费 C倡导节约消费,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D不与周围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快买快扔的 “抛弃型 ”消费行为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启示我们要应避免盲从,注意理性消费。倡导节约消费,不与周围人进行盲目攀

20、比,不浪费金钱,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A、 C、 D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观点错误,不能只注重物质消费,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结合。因此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简答题 主题:建设全面小康,共享繁荣成果(共 7分) 材料一:当人类跨入 21世纪时,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跨入新世纪,我国进 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在本世纪头 20年,集中力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1)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3分) 材料二

2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 (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 。( 3分) ( 3)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要获得财富 ,首先必须做到 。( 1分) 答案:( 1)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分) ( 2)勤劳(劳动)、智慧与开拓、科学技术(科技)( 3分) ( 3)遵纪守法( 1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 “建设全面小康,共享繁荣成果 ”为主题。考查总体小康的特点、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等知识点。题目

22、比较简单,都是书本上基础知识,要求熟记教材内容。 第( 1)小题考查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注意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第( 2)小题考查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有:勤劳( 劳动)、智慧与开拓、科学技术(科技) 第( 3)小题考查财富的获得首先必须做到的要求。国家鼓励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要获得财富,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考点:建设全面小康,共享繁荣成果。 综合题 综合运用所学思想品德有关内容,准确补充或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6分) 主题:理论自信 道路自信 制度自信 材料一:

2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 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十八大 ”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分) ( 2)实现中国梦必

24、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 为核心的 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分)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 (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分) 答案:( 1)邓小平理论( 1分) 科学发展( 1分) ( 2)爱国主义

25、 ( 1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分) ( 3)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分)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分) 试题分析: 第( 1)小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答题时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部分。 第( 2)小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中华民族精神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 3)小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书本上基础知识,要求熟记教材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