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231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C节日的礼花 ,是利用可燃物燃烧而形成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 Cu和 Ag B Fe和 C

2、u C Cu D Ag 答案: D 试题分析:把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的都强,故都能反应,但根据 “弱者先出局 ”的原则,所以铁是先跟硝酸银反应: 2AgNO3+Fe=Fe(NO3)2+2Ag ,若还有铁剩余,才继续跟硝酸铜反应:Fe+Cu(NO3)2= Fe(NO3)2+Cu,因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 成,说明滤液中还含有硝酸银,那就证明铁粉量不足,只发生了第一个反应,所以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g,故选 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

3、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无法及时隔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正确, C、东南风加快了空气的流通,这样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正确, D、相连的曹军木船无法及时隔离,正确,故选 A 考点: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下图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个过程

4、,其中正确的是 A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B分解等质量过氧化氢制氧气过程中,用不用二氧化锰的区别 C将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稀释至 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向足量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溶液的总质量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过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应该一直保持不变,错误, B、分解等质量过氧化氢制氧气过程中,用不用二氧化锰的区别,在于反应速率的快慢,跟产生氧气的质量无关,正确, C、将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稀释至 10%,稀释过

5、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错误, D、向足量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溶液的总质量变化情况不确定,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特点,溶液的稀释的计算依据,化学反应后溶液质量的比较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碱的水溶液 pH 7,所以 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 有 D只有 答案: C 试题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

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像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碱的水溶液 pH 7,所以 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错误,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 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因为所有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中和反应、氧化物的定义,碱溶液与碱 性溶液的区别,燃烧与爆炸 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 3MnO2+4Al 3Mn+2Al2O3,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7、: A 试题分析: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故选 A 考点:置换反应的概念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如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 HCl NaOH BaCl2 Na2SO4 B HCl Ba( OH) 2 Na2SO4 BaCl2 C H2SO4 Ba( OH) 2 Na2SO4 BaCl2 D H2SO4 NaOH BaCl2 Na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酸和

8、碱反应生成 BaSO4。可以推断酸应该是 H2SO4,碱是 Ba(OH)2,两者相互反应的方程式为: Ba(OH)2+H2SO4=BaSO4+2H2O,碱与甲盐反应要生成 BaSO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以推知甲盐应该是可溶性的硫酸盐(如:Na2SO4 或 K2SO4 等),而酸与乙盐反应要生成 BaSO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以推知乙盐应该是可溶性的钡盐(如: BaCl2或 Ba(NO3)2),故选 C 考点:酸、碱、盐的性质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图中 P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 时

9、,将 30 g乙物质加入 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80g。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若把 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2 ,此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据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

10、高而增大,正确, B、图中 P点表示,在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题干中没有指明温度,错误, C、据图可知 , 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表示在 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的质量为 40g,所以在 50 g水中就只能溶解 20g,所以将 30 g乙物质加入 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g,错误, D、由于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若把 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2 ,都由饱和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等于乙溶液,故选 A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质质量

11、分数的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A常见物质的鉴别 B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氯化铵和硫酸钾 用水鉴别 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 乳化作用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 氧气的可燃性 C “低碳经济 ”的措施 D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可以,氯化铵和硫酸钾 用水鉴别,两者都溶于水,故鉴别不了, B、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 乳化作用,正确,氧气用于火箭发射 氧气的助燃性

12、,而不是可燃性,错误, C、 “低碳经济 ”的措施: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正确, D、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正确,保护金属资源有四个途径: 1、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2、回收再利用, 3、合理开发, 4、寻找金属代用品。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低碳经济 ”的措施,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速冻小魔术。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木板紧紧粘在一起。老师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硝酸铵 C食盐 D氢氧

13、化钠固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木板紧紧粘 在一起,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正确, C、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 B 考点:物质溶解是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013年 3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将含有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物质,取名 “碳海绵 ”(如图)

14、,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海绵 ”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 “碳海绵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 “碳海绵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D “碳海绵 ”是一种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 “碳海绵 ”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正确,B、 “碳海绵 ”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具有还原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正确, C、 “碳海绵 ”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正确, D、 “碳海绵 ”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选 D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

15、图中右侧 “”表示 A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元素 D氧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整杯水是由一滴滴水组成,而每滴水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每一个水分子又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据图可以看出右侧 “”表示的是氢原子,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食品安全问题已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 B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C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D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甲醛溶液会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错误, B、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在猪体很大内残留

16、量很大,这样就会进入人体,使人渐渐中毒,所以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是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C、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面包,正确, D、在玉米馒头中禁止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以混淆视觉。故选 C 考点: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 99g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2 99g D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 2、表示元素符号, 3、表示元素名称, 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钠属于金属元素,因为带 “金 ”字旁,错误,

17、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 22 99,错误,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不是 22 99g,错误, D、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所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正确。故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1 个铝离子带 3个单位的正电荷 B 2H2O2 个水分子 C 2H1 个氢分子由 2个氢原子构成 D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示的元素的化合价,所以 表示的是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错误, B、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个数,所以 2H2O:2个水分子,正确,

18、 C、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所以 2H: 2个氢原子, D、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加上数字表示的是离子, Na+表示的是钠离子,错误。故选 B 考点: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A B C D E F (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 ; 。 (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 。 ( 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 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 进入 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

19、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 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他大胆做出以下三种猜想,便于今后深入探究: 猜想 : ; 猜想 : ; 猜想 : 。 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 。 答案:( 1) 铁架台 集气瓶 量筒 ( 2) 2KMnO4 K2MnO4 MnO2 O2 f e g ( 3)高锰酸钾 在试管口放棉花团 ( 4)猜想 :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可能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共同放出氧气 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含有氧元素 试 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用高锰酸钾

20、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 O2,因为要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所以应用 E装置来收集氧气,并将排出的水流入量筒内,所以连接的顺序为: f e g ( 3)高锰酸钾溶于水,水溶液显紫红色,所以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 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高锰酸钾进入 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在试管口放棉花团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要反应生成氧气,那么反应物中必须要有氧元素,所以可作出以下几点猜想: 猜想 :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可能

21、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可能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共同放出氧气 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含有氧元素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事故的分析处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玻璃钢 石油 甲烷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钙 合成橡胶 液氮。请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 ”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可用作发酵粉的是 ;在医疗手术中用作冷冻麻醉的物质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可用来制作轮胎的材料是 。 答案: 试题分析: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 ”的是石油,选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选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

22、,选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选 ,在医疗手术中用作冷冻麻醉的物质是 ,复合材料是在一种主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了其它一种材料,所以属于复合材料的是玻璃钢,选 ,可用来制作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 考点:常见物质的用途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 ,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引起的中毒; ( 2)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 ; ( 3)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营业员会问你 “是否要塑封的(用塑料薄膜封闭) ”,塑封的目的是隔绝 。 ( 4)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

23、目的是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 “节能减排 ”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 答案:( 1) CO ( 2)浓盐酸因挥发使溶质质量减少所致 ( 3)空气(或氧气和水) ( 4)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随手关灯(或使用节能灶具等) 试题分析:(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CO引起的中毒 (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浓盐酸因挥发使溶质质量减少所致 ( 3)洗照片时,用塑料薄膜封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防止照片受潮或因氧化而褪色 ( 4)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

24、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国务院颁布了 “节能减排 ”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 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灯(或使用节能灶具等) 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浓盐酸的挥发性,缓慢氧化,燃料的燃烧 选择 H、 O、 S、 K 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 1)最常用的溶剂 ( 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 2)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 4)常做化肥的一种盐 ( 5)造成大气污染的氧化物 ( 6)常见的碱 答案:( 1) H2O ( 2) O2 ( 3) H2SO4 ( 4) K2SO4 ( 5) SO2 ( 6

25、) KOH 试题分析:( 1)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化学式为 H2O ( 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是氧气,化学式为 O2 ( 3)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化学式为: H2SO4 ( 4)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根据上面提供的四种元素,只有钾元素,所以常做化肥的一种盐的化学式为: K2SO4 (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故根据上面提供的四种元素,造成大气污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SO2 ( 6)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常见的碱的化学式为:KOH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计算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

26、 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 10g水垢中,产生 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 1)从图中可以看出, 10g水垢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 g。 ( 2)水垢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3 3g ( 2) 75% 试题分析:此题是图象型的数据处理题,据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 3 3g,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的质量关系,便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可算出水垢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 解:

27、( 1)由图可知, 120s后恰好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3 3g; 故答案:为: 3 3 ( 2)设放出 3 3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 3g 100: x=44: 3 3g x=7 5g 则 7 5g/10g100%=75%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5%;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探究题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 猜想

28、二:可能是氢气; 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出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 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 pH约为 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离子。 答案: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水雾 氢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

29、律 因为结论是猜想一不成立,说明不是氧气,所以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因为结论是猜想二成立,而氢气具有可燃性,并且燃烧生成水,所以看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有水珠或水雾出现 用 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 pH约为 2,溶液呈酸性,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氢离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氢气、氧气的化学性质,酸的特征 推断题 已知常用的酸跟常用的碱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试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 1)写出 B、 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B ,C ,蓝色沉淀 D是 。 ( 2)若 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

30、溶液,则其溶质是 。 ( 3)写出有色液体与 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B: BaCl2 C: NaOH D为 Cu(OH)2 ( 2) Na2SO4 (或 NaCl) ( 3) CuCl2 + 2NaOH=2NaCl + Cu(OH)2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鉴别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要抓住特征现象,找到推断的题眼,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特征颜色 ,以及特殊颜色的沉淀 ,我们可以从后面往前推 ,蓝色沉淀应该是 Cu(OH)2,有色溶液和适量 C反应生成 Cu(OH)2和 NaCl,所以可以推知有色溶液是 CuCl2溶液 ,C溶液是NaOH 溶液 ,往前

31、进一步可以确定蓝色液体应是硫酸铜 ,加适量 B后形成白色沉淀 ,所以可确定 B应是 BaCl2,发 生反应 : CuSO4+BaCl2=BaSO4+CuCl2, (1) B、 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BaCl2、 NaOH,蓝色沉淀 D是 Cu(OH)2 ( 2)若 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因为反应最终得到的是 NaCl溶液,所以可以确定无色中性液体的溶质是 NaCl,当然 Na2SO4也可以,因为 Na2SO4在加入 B后同样会被沉淀掉, ( 3)有色液体与 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Cl2 + 2NaOH=2NaCl + Cu(OH)2 考点:鉴别型框图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