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常见的现象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粮食酿酒 C冰镇啤酒 D纸张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A.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不符合题意; B.用糯米酿酒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产生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镇啤酒只是将啤酒降温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符合题意; 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
2、学变化,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H7N9禽流感,使人们谈 “禽 ”色变。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 达菲( Tamiflu)的原料,莽草酸为白色粉末,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如图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化学式为 C7H10O5 B莽草酸属于酸类化合物 C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属于莽草酸的物理性质 D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 CO2和 H2O,还可能有 S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莽草酸的结构模型可知, 1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个碳原子、 10个氢原子和
3、5个氧原子构成的,莽草酸的化学式为 C7H10O5,故选项说法正确;B.莽草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具有酸性,是由氢离子和莽草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完全燃烧产物为 CO2和 H2O,由于不含硫元素,生成物中没有 SO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
4、红棕色固体 B用硝酸银试液检验盐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是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故可洗去; B用硝酸银试液试液检验盐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银,氯化银不能与盐酸反应被溶解,因此不能用盐酸除掉;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氧化铜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所以能被洗掉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所以可以除掉;故选 B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5、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乙,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10 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 解度,不正确,只有指明某温
6、度下,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 B. 因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乙,应采用蒸发结晶;说法正确; C.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和,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D. 10 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7、 C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是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故说法错误; 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说法错误; D.依据化合物定义可知,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是化合物,说法正确;故选 D
8、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 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向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镁比锌活泼,与酸反应的速率镁比锌快,在图像中,斜线越陡;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故 A图象错误; B由于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因此最终溶液的 pH 应该大于 7,故 B图象错误;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并随着氢氧化钙溶液的不断加入沉淀逐渐增加,碳
9、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不再产生沉淀,故 C图象正确; D由于是加水稀释碱溶液,因此无论加多少水,溶液仍为碱性溶液,不能变成中性,更不能变成酸性,故 D图象错误;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 性与 pH值的关系;酸碱盐的性质 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银 B滤液中一定有 Fe2+和 Cu2+ C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 D滤液中一定没有 Ag+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铁粉会先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得到银与硝酸亚铁,等硝酸银反应完全后
10、,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由于铁粉是一定量的,所以,一定会发生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故 A正确;若铁不足,硝酸银可能有剩余,滤液中可能含有 Ag+,故 D 错误,硝酸铜可能没与铁反应,故 C 错误;若铁过量,则硝酸铜全部反应,滤液中不含 Cu2+,故 B错误;故选 A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或选择的试 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 需鉴别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粉和二氧化锰 双氧水 溶于水 B 氯化钠和硫酸钾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C 碳酸钠和烧碱 盐酸 酚酞试液 D 铁粉和氧化铜 用磁铁吸引 稀硫酸 答案: D
11、试题分析: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加入物质后呈现的现象不一样就可以或通过操作现象不同就行: A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所以分别将碳粉和二氧化锰加入双氧水中,能产生气体的说明加入的是二氧化锰可以鉴别;由于碳粉和二氧化锰都难溶于水,溶于水不能鉴别,故 A错; B由于稀盐酸与氯化钠和硫酸钾均不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加盐酸不能鉴别鉴别;加入硝酸银后氯化银是沉淀,但硫酸银是微溶物,也会有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 B错; C碳酸钠和烧碱中加入盐酸后有气体跑出的是碳酸钠,没有现象的是烧碱,所以加入盐酸可以鉴别;由于碳酸钠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属于碱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 C 错; D由于磁铁能吸
12、引铁,所以用磁铁能鉴别;加入稀硫酸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铜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所以有气泡的是铁粉,所以能鉴别,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 的鉴别、推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酸、碱、盐的鉴别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 “” 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 Fe、 NaOH、 CO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 NaOH时,它可由 Ca(OH)2与 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
13、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 A说法正确; B乙可以是氢氧化钠,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反应就行,所以丙可以是酸,故 B说法错误; C当乙为 NaOH时,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 C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 D说法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 鉴别、推断
14、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能查出相对原子质量,不能查出化合价,故说法错误; B.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说法正确;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氢后金属不能与酸反应,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D.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酸碱
15、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因此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故说法正确;故选 A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洗涤剂能洗涤餐具上油污的原因是洗涤剂可以溶解油脂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 A说法错误; B、洗涤剂能洗涤餐具上油污
16、的原因是洗涤剂可以对油脂具有乳化作用,故 B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中水、并不断搅拌 ,故C说法错误 D、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电解水实验;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水 的净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 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
17、D 试题分析: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 B.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硫代硫酸钠( Na2S2O3)俗称海波,它属于 A盐 B
18、碱 C酸 D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硫代硫酸钠( Na2S2O3)是由钠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 A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 “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 B化工企业生产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全面关停化工企
19、业,是不现实的,故该做法不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白色污染,故该做法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故选 B 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 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可以通过吸氧为人体提供适量的氧气来克服高原反应 D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
20、以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留少量水以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所以是催化剂,故 A说法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色气体,故 B 错误; C.氧气的用途 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故 C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故 D说法正确;故选 B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
21、、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B夜 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 D海底蕴藏着大量 “可燃冰 ”,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燃烧,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故 A说法正确; B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电火花可
22、能会产生爆炸,开灯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液化气,因此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故说法错误;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但是不能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因为吃了后易导致中毒,故 C说法错误; D “可燃冰 ”是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以 “可燃冰 ”为燃料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故D说法错误;故选 A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尿素的化学式: CO(NH2)2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铁锈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
23、3 + 6HCl = 2FeCl2 + 3H2O D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 SO4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尿素的化学式: CO(NH2)2 正确;不合题意; B因为氧原子的质子数为,依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不合题意;C铁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中的 FeCl2 错误,应为 FeCl ,故符合题意; D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 SO42-写法符合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故选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 下列图 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平视读数,正确; B、向试管中滴
24、加液体操作要领:试管直立,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 “三靠 ”,故操作错误; D、 NaOH易潮解,需用小烧杯称量,故操作错误;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 -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10mL酒精和 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D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
25、为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D碱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
26、学性质,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工业上在提炼时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重金属,其化 合物对人体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一类营养素 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可添加工业明胶做增稠剂 D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
27、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在提炼时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金属,其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 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A蛋白质属于营养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故选项正确; B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明胶作增稠剂,含有铬的化合物,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故选项错误; D铬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故选 C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填空题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
28、 1)仪器甲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字母代号)。现要配制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 30%的双氧水溶液 g。 (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下图装置进行 “排水法 ”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端通入(填 “h”或 “i”)。 ( 4)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则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 5)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 Na2O2)和呼出的 CO2反 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该反应的化学
29、方程式为 。 答案:( 1)集气瓶 ( 2) 2H2O2 2H2O O2 bfgd 20 ( 3) i ( 4) A ( 5)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试题分析:( 1)仪器甲的名称是集气瓶;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O2;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 B装置;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要通过浓硫酸的干燥,最后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装置连接顺序是: BFD,接口字母依次为 bfgd; 根据稀释前后过氧化氢的质量前后保持不变,设需要 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x,依据计算公式可得: 10
30、0g6%=30%x,则 x=20g; (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因此通过短管 i进入,把水从长管 h排出; ( 4)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选用 A发生装置制取甲烷; ( 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前有气体参加,反应后的氧气不用标出。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
31、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 “可燃冰 ”,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 灭火,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3)在做 “燃烧的条件 ”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4)煤仍然是目前使用率很高的一种燃料,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
32、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反应生成的一种氧化物是 (写化学式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答案:( 1) CH4 ( 2)湿抹布 C2H5OH+3O2 2CO2+3H2O ( 3)乒乓球碎片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4) CO 1:1 试题分析:( 1)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 ( 2)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 2CO2+3H2O;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或撒沙土扑灭; ( 3)图示实验中
33、,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CO;反应前 由1个碳原子与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H2O 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 2个氢原子构成的 H2分子和由 1个碳原子与 1个氧原子构成的 CO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2OH2+CO,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则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 1: 1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
34、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石墨; 纯碱; 熟石灰; 酚醛塑料; 棉花; 油脂 ( 1)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3)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是 ; ( 4)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5)水溶液显碱性的一种盐是 ; ( 6)某饼干的配料中含有精炼植物油,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试题分析: 1)天然纤维为自然界存在的纤维,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 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酚醛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3)石墨具有优良
35、的导电性; ( 4)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5)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其水溶液显碱性; ( 6)精炼植物油,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计算题 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 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 “微型 ”化改进后的装置。 (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仪器相同(填仪器名称)。 ( 2)通 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 “微型 ”实验装置
36、用量的 10倍, “微型 ”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 3)用乙装置完成 “制取并检验 CO2”的实验,消耗了 1.46g10%的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 1)分液漏斗 ( 2)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操作方便 ( 3) 0.088g 试题分析:(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 ( 2)采用 “微型 ”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 3)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解:设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1.46g10
37、% x 73: 44= 1.46g10%: x 解得 x=0.088g 答: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为 0.088g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和 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 CaCl2; 猜
38、想三: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除以上方案外,还可使用 (填序号)完成该实验,具体操作方法是 。 a pH试纸 b铜 c无色酚酞试液 d硝酸银溶液 (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
39、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答案: 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可能是 CaCl2和 HCl 实验现象:溶液无 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只答出一种现象不给分) 反思与拓展:( 1)反应物的用量 ( 2) a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 pH。 ( 3)腐蚀铁质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 CaCO3 试题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属于
40、中和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Ca( OH)2+2HCl=CaCl2+2H2O; 、【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一);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猜想三); 【进行实验】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碳酸钠 先和
41、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 1)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 2)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显酸性,故用 pH试纸测定 pH应该小于 7;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故选择 a;具体测定 pH的操作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 pH; ( 3)根
42、据酸会与铁反应可知: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的过量的物质应该能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应选用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推断题 金属元素在生活、生产中,以及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 2 5%的 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 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 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
43、NO2+NH4Cl=NH4NO2+X 第二步: NH4NO2=N2+2H2O 第一步反应中 X的化学式是 。 NH4NO2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 ( 2)如图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 ZnCO3)、赤铜( 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该合金的主要成分为 ,试写出有铜生成的化学方
44、程式 。 ( 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 K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固体 B的成分是 ,反应 a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操作 I的名称是 ;操作 I所需要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玻璃仪器、试剂、 (填一种实验物品名称)。 反应 a、 b、 c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1) NaCl 7:1:8 -3 +3 ( 2) 氧气和水蒸气(或 O2和 H2O) 4Al+3O2 =2Al2O3 铜、锌(或 Cu、 Zn) C + 2Cu2O 4Cu +CO2 ( 3) Cu、 Fe(用名称也可)
45、Fe + CuSO4 = Cu + FeSO4 过滤、滤纸 B 试题分析:( 1)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在第一步反应中,NaNO2+NH4ClNH4NO2+X,反应前钠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1、 2、 2、 4、 1,反应后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2、2、 4,则 X中含有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因此 X的化学式是 NaCl;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因此NH4NO2 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42):( 41):( 162) =7:1: 8;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
46、原则进行分析可知: NH4NO2中 NH4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和 NO2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 2)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因为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将 ZnCO3分解产生的 ZnO及赤铜( Cu2O)还原得到铜和锌,故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铜和锌;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2Cu2O 4Cu +CO2; ( 3) 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过量的铁粉
47、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 铁和铜,由铁是过量的,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 B是 Cu和 Fe的混合物;反应 a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由上述反应 a得到是固液的混合物,要将固液分开,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玻璃仪器、试剂、滤纸; 由反应的流程可知,反应 a是 Fe+CuSO4FeSO4+Cu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 b是 FeSO4+2KOH=Fe( OH) 2+K2SO4,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化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 c是 2Fe( OH) 2+H2O2=2Fe( OH) 3,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综合上述反应的类型可知,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所以,应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