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苏泰州市姜堰四中九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人物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他改进农具,发明医药 他发明车船,兵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文始祖 ”-黄帝的主要贡献。通过图片和题目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可知这位首领是黄帝。本题可用排除法,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故排除 ,应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周恩
2、来总理曾说: “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 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周恩来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 A 1953年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 B 1955年 4月,亚非会议上 C 1971年 10,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 1972年 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 答案: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实现的民族政策。 B“一国两制 ”是针对港澳台实现的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由男性公民参加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情境,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埃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雅典的民主属于自治式的民主。全体 20岁以上的合法公民(不包括女性和奴隶),也就是不到一
4、半的人口组 成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对城邦进行管理。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C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 D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各国农民问题的相关知识。日本明治维新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答案:应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
5、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战争 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C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1914年 8月 - 1918年 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结合题目可知战争带来的
6、灾难超乎人们预想。故答案:应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地位 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日本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这种题目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排除法。本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地位,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故排除 ,所以应选 C 考点:人教新
7、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中共一大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B第二次科技革命 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一战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理解历史、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实质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峙)因为北约建立在前,华约建立在后。所以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全球化 ”是
8、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 “游戏规则 ”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故答案:应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泰来机制面粉厂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始建于
9、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 “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 ”。该厂改名的时间大约是 20世纪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70年代 D 80年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531956 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小明同学利用暑期到首都北京进行夏令营活动,看到了不少保存完整的名胜古迹,老师告诉他这些名胜古迹的完整保存与北平的和平解放有着密切的关系。问小明北
10、平和平解放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在平津战役中为了保护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有人用 “团结 ”、 “胜利 ”、 “光明前途 ”这几个词来形容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
11、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相关内容。通过题目中的齐鲁、燕 赵关键词可以知道这是古代的封国。古代中国的 “天子 ”、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 “诸侯国 ”、 “封国 ”或 “藩国 ”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 “藩王 ”等等。故答案:应选
12、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公元前 340年,生活在咸阳效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大量购置田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公元前 340年与咸阳可以推断李有为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但提高不了社会地位。故答案:应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他对内整顿
13、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纷争的相关内容。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 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 5,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解读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甲骨文,又称 “契文 ”、
14、“甲骨卜辞 ”或 “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 14前 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2013年 4月 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 ,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流失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故圆明园兔首和鼠首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应
15、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题目中甲午战败割台湾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条约还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下面四幅图是 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
16、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BCD是民用工业。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 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甲午战争后,中
17、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 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指戊戌变法。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综合题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思想创新】 材料一 【科技创新】 材料二: 【政策创新】 材料三 (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 【制度创新】 材料四: 1997年的一副对联一国两制谋一统两岸三地求发展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 1分) (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写
18、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主要标志。( 2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以及中心措施。( 2分) ( 4)从材料四看出 “一国两制 ”构想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其实践的成果是什么?( 2分) 答案: (1)百家争鸣 (1分 ) (2)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的主要标志。 (2分 ) (3)国家干预经济。 (2分 ) (4)国家统一 (或港澳台问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 (缺一不可 )。 (2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 考主要考查的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前 770 -前 476 )战国 (前 475-前 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
19、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约是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标志就是: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的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其新政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从而使经济逐
20、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 ” 因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本题考主要考查的 “一国两制 ”的相关知识。一国两制,指的是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 上的主要方针,亦为于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故答案:应为:国家统一 (或港澳台问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
21、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八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靖江实验学校九年级( 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9分)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 斯大林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 ( 1)材料一中所说的 “战后和平制度 ”是指什么国际政治模式?这种国际政治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条约一 条约二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撒斯和洛林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
22、各国在华 “机会均等 ”,对外 “门户开放 ”。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 “赔款委员会 ”。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2)材料二是在构建 “战后和平制度 ”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写出条约二的名称。以及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 3)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分)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 ( 4)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
23、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2分)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 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 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 “无所不至 ”的导弹袭击 2003年 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1分) ( 6)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1分) 答案: (1)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分)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1分) (2)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 (3)弱国无外交。( 1分)
24、 (4)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1 分)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 分) (5)宗教矛盾、民族冲突、领土争端、霸权主义等任意两点即可。( 2分) (6)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等。( 1分,符合题意即可) 试题分析: (1) 本题考主要考查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相关知识。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体系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
25、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2)本题考主要考查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相关知识。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它在名义上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的协定。 (3)本题考主要考查的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 奴役。九国公约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的协定。这都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4)本题考主要考查的冷战的相关知识。冷战指的是从 1947年至 1991年之间,以美国和北
26、约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以苏联和华约为首的东方集团两者之间的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5)本题考主要考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宗教矛盾、民族冲突、领土争端、霸权主义、强权政 治。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和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也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因此,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6)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相关知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综合国力,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积极参
27、与联合国事务,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加强经济往来,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以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冷战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工业生产 (下降比率)对外贸易 (下降比率) 失业人数 美国 50% 75.5 1700万 德国 40.2% 70% 600余万 日本 32.5% 50% 近 300万 资本主义国家 1/3以上 2/3
28、3000万以上 ( 1)根据材料一归纳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1分) ( 2)美国是怎样摆脱这次经济危机的? (1分 )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 (1分 )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 3)材料二中 “僵化的苏联模式 ”指什么?( 1分) 材料三 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也犯过 “左 ”的或右的错误,社会经济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
2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 4)你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左 ”的错误有哪些? (1分,至少答出两点 ) ( 5)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1分)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船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三角洲 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D经济三角洲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答案: ( 1)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或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 2)罗斯福新政。法西斯道路(军国主义道路)。 ( 3)斯大 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0、)。 ( 4)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 ( 5) A 试题分析:( 1)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到德国、日本等 1/3以上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这场经济大危机从 1929-1933,所以持续时间长。材料中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所以破坏性特别大。或总结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 2)本题考主要考查的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即资本主义各国 的社会危机和世界 局势的紧张;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行将就木的资本主义制度。使德、日帝国主义
31、国家受到惨重的打击,资产阶级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渐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走上扩军备战侵略扩张之路。 ( 3)本题考主要考查的 “斯大林模式 ”的相关知识。 “斯大林模式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严重的弊病: 经济上过分集中,统得太死。 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 国 家机构官僚主义化。 ( 4)本题考主要考查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
32、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 “大跃进 ”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文化大革命 ”等错误。 ( 5)本题考主要考查的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基本上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 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 8分) 材料一 1862年 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 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 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 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
34、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材料四 材料五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 选自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 1)请谈谈材料一中宅地法的颁布对美国林肯政府及南北战争局势的影响。( 2分)(注意是两个角度) ( 2)材料二中俄国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主要得益于 1921年苏俄的哪一项经济政策?并根据材料归纳该项政策的特点。( 2分) (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工业发展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1
35、分) ( 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怎样的失误?( 1分) ( 5)材料五反映 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1分) (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宏观政策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利弊关系。( 1分) 答案: ( 1)提高了林肯政府的威信,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 2)新经济政策( 1分)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 3)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分) ( 4)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或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其它答案:意思 相近亦可)( 1分); (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 6)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应该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要协调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经济政策要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深化改革,鼓励创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党的正确领导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