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1261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东海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已将 PM2 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污染 鉴别 O2、 CO、 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答案: C 试题

2、分析:要鉴别物质,应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加以区分, A、只有 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 O2、 CO 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鉴别不了,错误, B、只有 CO2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C、虽然三者溶解性不一样,但是它们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没有现象,所以也错误, 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一氧化碳能燃烧,有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 C 考点: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 “低碳 ”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

3、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具有酸性,错误,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但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而是在减少使用的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错误, C、一氧化碳可以转变为二氧化碳: 2CO + O2 2CO2,二氧化碳也可以转变为一氧化碳: C + CO2

4、2CO,正确,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而不是有毒,错误,故选 C 考点:二氧化碳性质 2013年 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 碳海绵 ”。“碳海绵 ”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 “碳海绵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 “碳海绵 ” 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所以可以判断 “碳海绵 ”: 1、 常

5、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具有吸附性, 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 铜, 4、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故选 A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4Fe+3O2 2Fe2O3 B 2KClO3 2KCl+3O2 C 4P+5O2 2P2O5 D 2C2H2+5O2 4CO2+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违背了客观事实,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错误,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需要加热条件,所以也错, C、磷燃烧的条件是点燃,不是加热,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

6、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加入的物质只能跟杂质反应,不能跟原物质反应,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在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时候,点燃是行不通的,所以错误,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错误,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反应: CO+ CuO 加热 Cu + CO2,正确,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已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了,所以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来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从而分离出二氧

7、化碳,很显然不可以,所以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 如图是某些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期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之比为 1: 1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该反应涉及到三种不同的原子,错误,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而生成物中有一种是单质分子,一种是化合物分子,所以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C、据图可知:反应前有一个化合物分子没有参与反应,过量,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8、1,正确, D、因为反应后生成了单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所以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错误,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解反, 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生石灰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错误,B、因为粗铜丝能上下移动,当需要反应的时候,把铜丝放下去,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发生,反之把铜丝提上来,反应停止,正确, C、生石灰吸收水分

9、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 D、这个装置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故选 B 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 g m 29 0 8 A、 m的值是 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 29:8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丙反应前15g,反应后 0g,所以

10、是反应物,反应了 15g,乙反应前 20g,反应后 29g,所以是生成物,反应了 9g,丁反应前 2g,反应后 8g,所以是生成物,反应了 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方程式为:丙 乙 +丁, A、 m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 m的值仍然是 1 ,正确, B、因为甲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但是否能改变反应速率,并不知道,所以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反应方程式为:丙 乙 +丁,是分解反应,正确,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应是9:6,错误,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分解反应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与 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

11、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能溶于水, CO难溶于水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 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而一氧化碳不可以,故选 C 考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比较 发射 “嫦蛾一号 ”的火箭用偏二甲肼 (C2H8N2)和四氧化二氮 (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8N2+2N2O4=3X+2CO2+4H2O,则 X的化学式为 ( ) A N2 B H2 C O2 D CO 答案: A 试题分析:只要是发生化学变化,就

12、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告诉我们:化学反应前各原子的质量、种类以及数目在化学反应后均没有发生改变。而在此反应中,反应物中 C、 H、 N、 O 对应原子个数分别是 2、 8、6、 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可推出 X的化学式为 N2,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的应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产物之一是锰酸钾。锰酸钾( 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7 B 6 C 5 D 4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13、为零,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在 K2MnO4中 K 的化合价为 +1, O 的化合价为 -2,故可设 Mn的化合价为 x,则 +12+x+( -2) 4=0,算出 x=+6,故选 B 考点:元素的化合价及一般规律 “低碳 ”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 ”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 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

14、肺颗粒物。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污染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节日焰火 C干冰升华 D葡萄酿酒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火箭发射,需要借助燃料燃烧放热,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化学变化; B、节日焰火,有燃烧现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15、: B 试题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 N2) 78%,氧气( O2)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 1),稀有气体 0 94%,二氧化碳( CO2) 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 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正确, B、水是由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

16、误,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正确,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得到的是纯净水:蒸馏水,正确,故选 B 考点:水的组成、净化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金刚石 B空气 C海水 D碘酒 答案: A 试题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 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是混合物, C、海水中除了水,还含有

17、氯化钠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 D、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选 B 考点:混合物、纯净物 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读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子

18、基本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3、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4、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变大,错误,故选 A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比较

19、粒子中的核内质子数也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若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若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所以从甲、乙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甲是阴离子,乙是原子,所以 A、 B 都错,元素的种类有质子数决定,所以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正确,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4,所以甲、乙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所以 D也错,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填空题 用适当的语言或化学用语填空 ( 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 2)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

20、的原因是 。 (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 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 4)两个氮气分子 (化学用语)( 5)碳酸根离子 (化学用语) ( 6) C60是由 构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7)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 PM2 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晨练爱好者雾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孔径如下: 普通 16层纱布口罩在 100微米左右; 单层无纺布口罩在 10微米左右; N95专业口罩在 0 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填序号)。

21、佩戴防 PM2 5专用口罩的原理与 操作的实验原理相同。 答案: ( 1)稳定性(或不活泼) (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 ( 4) 2N2 ( 5) CO32- ( 6)分子, 分子构成不同 ( 7) 、 过滤 试题分析:(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 ,仍不变色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选两个氮气分子: ( 4)表示分子的个数: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所以 2N2 (

22、 5)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可省略不写,由于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表示为: CO32- ( 6)分子的性质告诉我们: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 7)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为了防止吸入,应选 更有效,原理就是过滤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碳单质的性质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 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23、。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实验开始时,先通人 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实验中图 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中图 B处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答案: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黑色的物质逐渐变为红色 CO+ CuO Cu + 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OH)2 =CaCO3+ H20 在 C处安装一个气囊或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试题分析: CO气体能使人中毒,它的生理

24、过程是: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纯净的一氧化碳可以安燃烧,不纯的一氧化碳在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人 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所以现象为:黑色的物质逐渐变为红色 ,方程式为: CO+ CuO 加热 Cu + CO2 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 CO2 +Ca(OH)2 =CaCO3+ H20 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让一氧化碳排放到

25、空气中,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应该进行尾气处理,故在 C处安装一个气囊或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 A中标 号 a仪器的名称: _ 实验室制取 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填写装置序号),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B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 。 (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地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 “有 ”或 “无 ”)明显影响 答案:( 1)锥形瓶 ( 2) AE,判断

26、 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 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KMnO4 K2MnO4 MnO2 O2 (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无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识别 ( 2)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实验室制取 CO2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是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E,判断 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由于反应速率比较快,所以要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7、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MnO2O2 (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准确地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就要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从而使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所以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因为我们是通过读取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即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开水的体积,与植物油上方有没有空气没有关系 考点: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二氧化碳、氧气 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 (填 “放热 ”或 “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

28、硬度。 (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 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 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 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 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 (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 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

29、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 中含有 NO、 CO等有害气体。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尾气中的 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 汽车尾气中的 CO在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 O2反应生成 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 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汽车 尾气中的 NO可以在催化剂

30、的作用下,使 CO与 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放热 、 活性炭 、煮沸 ( 2) 4P+5O2 2P2O5 2KClO3 2KCl + 3O2 S+O2 SO2 C25H32+33O2点燃 16H2O+25CO2 ( 3) N2+O2 2NO C 2CO+2NO N2+2CO2 试题分析:( 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2) 红磷燃烧: 4P+5O

31、2 2P2O5; 氯酸钾分解: 2KClO3 2KCl + 3O2 ; 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S+O2 SO2; 引燃石蜡( 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25H32+33O2 16H2O+25CO2 ( 3) 因为 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 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 2NO; 汽车尾气中的 CO在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 O2反应生成 CO2,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 C错误, 经分析: CO与 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

32、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 2CO+2NO N2+2CO2 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将宏观、微观用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 1)完成下列表格,将表格中画有 “? ”的位置填写上相应的内容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化学符号 2O2 3NH3 ( 2)观察 A、 B、 C、 D四幅图,其中 B图中每个分子含有 个原子;可以用来表示混合物的微观构成的是 (填示意图的字母序号)。 ( 3)在一定的条件下,图 A和 B中的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分那样生成 E和 F,七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若

33、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 E和 F的质量比 。 若 F为氧化物,且 A和 B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D ( 3) 27: 14 4NH3+5O2 =6H2O+4NO 试题分析:( 1)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 2O2的微观示意图为:( 2)观察 A、 B、 C、 D四幅图,其中 B图中每个分子含有 4个原子,混合物有不同的分子构成,所以表示混合物的微观构成的是 D ( 3) 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 A为氧气 O2, B为氨气 NH3, E为水 H2O , 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即氮气 N2,所以方程式为: 4NH3+3

34、O2=6H2O+2N2,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的 E和 F的质量比 =618: 228=27: 14 若 F 为氧化物:要不是 NO ,要不是 NO2,根据 A 和 B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可以推知 F应为 NO,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6H2O+4NO 考点: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的的书写以及质量关系的应用 计算题 为检查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 24g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 7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固体物质共 85 2g, ( 1)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为 g;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3)石

35、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8 8 ( 2) 20g ( 3) 83 3%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 =24g+70g-85 2g=8 8g ( 2)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即可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44g X 8 8g 100: 44=x: 8 8g x=20g (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g/24g100%

36、=83 3%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只去二氧化碳并验证七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装置 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装置 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 3)实验室用装置 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 “c端 ”或 “d端 ”)通入。 答案:( 1)长颈漏斗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 2)灭火 ( 3) c端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识别,装置 A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能与水放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 2)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应从 c端通入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