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苏省响水县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风吹草动 C玉石摔碎 D滴水成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百炼成钢是把生铁里面的碳经过高温使其燃烧后含量减少,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风吹草动、玉石摔碎和滴水成冰都没生成其他物质,都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5 6g该混合物中加入 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 Fe、 Al, m可能是 0 2g B若混合物为 Fe、 Zn, m可能是
2、 0 2g C若混合物为 Fe、 Zn, m可能是 0 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0 D若混合物为 Fe、 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7 3 答案: D 试题分析:若混合物为 Fe、 Al, m 一定大于 0 2g, A 错; m 一定小于 0 2g,B错;若混合物为 Fe、 Zn, m可能是 0 1g,但此时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50, C错;根据 Fe+2HCl=FeCl2+H2和 2Al+6HCl=2AlCl3+3H2,可知当 5 6g全部是铁时,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氯化氢 7 3g,当 5 6g全部是铝时,消耗氯化氢大于 7 3g,所以当 5 6g是铁和铝的
3、混合物时,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一定大于 7 3g,因此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7 3。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酸的反应。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D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 蓝色的;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 20 时,把 1克熟石灰放于 100g水中得到的尽管是稀溶液但它是饱和溶液;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C对;溶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考
4、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是循环利用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考点: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排在金属活动顺利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B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C草堆失火用水扑灭主要是降低了柴草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属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与氢的位置无关,如铜能把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 A错;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如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通过升温变成饱
5、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对;草堆失火用水扑灭主要是降低了柴草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对;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上会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所以衣服会变硬, D 对。 考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应用。 锡 (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 Zn+Sn(N03)2 Zn(N03)2+Sn B Sn+MgS04 SnS04+Mg C Sn+2AgN03 Sn(NO3)2+2Ag D Sn+2HCl=SnCl2+H2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锡位于镁的后面,它不能把镁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配制溶质质量
6、分数为 5%的 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可采用俯视读数的方法 B称量 NaCl时,将 NaCl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量筒量取水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册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错;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物体放到左盘,砝码放于右盘, B错;温度计不能当作玻璃棒使用, C 错;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D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注意事项。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7、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对;为了防止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对;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易潮解,不能直接放到天平上称量, C错;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 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 X的化学式为 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
8、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右推出 X的化学式是 N2;由于液氨可以燃烧,所以液氨具有可燃性;液氨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性质。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考点:空气的成分。 前段时间几乎笼罩全国连续多日的 雾霾 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带来的极大的影响,为了减轻这一天气对人类的危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
9、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 0 1微米左右) C严格要求各企业一定要达标排放,特别是高能耗企业 D为了减小 PM2 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答案: D 试题分析:举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动减少用电量,从而减少煤的使用, A 对;灰霾天出门戴 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 0 1微米左右)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吸入, B对;严格要求各企业一定要达标排放,特别是高能耗企业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从而减少 雾霾 天气的发生, C对;私家车对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会带来很多便利,目前还不能禁止, D错。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
10、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探究铁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实验说明铁生锈时一定要有氧气和水参加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 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黄豆与芝麻是宏观物质,它们不能代表微观粒子的特征。 考点:电解水,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分子的特征,二氧化碳的性质。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观察颜色来区分真假黄金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盐溶于水是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 A对;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泡沫或产生泡沫的多
11、少,利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对;可以根据燃烧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还是熄灭,利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对;真假黄金的颜色都是一样的,通过观察颜色是区分不开的, D错。 考点:物质的鉴别。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 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硫原子的最外层有 6个电子大于 4个属于非金属元素, A错;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B对;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 07,单位不是克, C错;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 2个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 8电子的稳定结
12、构。 考点: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 “三效催化转换器 ”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3:2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生成物中还有一个 “ ”分子没有反应完,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 数比为 1:1。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 1) “低碳生活 ”方式中的 ”“碳 ”指的是碳 _(填 “单质 ”“原子 ”“离子 ”或 “
13、元素 ”);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是 。(举一例) ( 2)在家中泡茶时,要想知道所用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_ _; (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家庭煤炉燃烧煤时做把成蜂窝煤,这样做便于燃烧的原理是 ,用过的废弃物煤球放到污水池中 ,发现有去除异味和色素的效果 废弃物煤球的作用与净水器中的 _ _ _相似 (填有关物质及相关性质 ),为了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好多家庭用上了更为清洁的新型燃料 天然气,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4)一受外伤患者到医院,医生常会给患者首先用碘酒溶液消毒,所用碘酒溶液
14、的溶剂是 (填写化学式), 2013年起全国实施新的交通法规,加大了酒后驾驶的检查、处理力度,交警检查是否酒后驾驶常用到一种化学物质 重铬酸钾( K2Cr2O7),重铬酸钾到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 5)食盐是厨房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符号是 ,在清洗家中油污时可用汽油洗,也可用洗涤剂洗,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 答案:( 1)元素 使用双面纸 ( 2)肥皂水 过滤 ( 3)与氧气充分接触 活性炭的吸附 CH4+2O2 , CO2+2H2O ( 4) C2H5OH +6 ( 5) Na+ 前者为溶解,后者为乳化 试题分析:( 1) “低碳生活 ”方式中的 ”“碳
15、 ”指的是碳元素,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使用双面纸,不使用一次方便筷子,人走关灯,少开私家车等方法达到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的目的;( 2)生活中通常利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还是软水的;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实是利用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3) 把燃烧煤时做把成蜂窝煤增大了燃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能够充分燃烧;废弃煤球也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也具有吸附性,这与净水器中的活性炭的性质相似;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应根据这些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4)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所以碘酒的溶剂是酒精,它
16、的化学式是 C2H5OH;设重铬酸钾( K2Cr2O7) 中 Cr的化合价为 x,则+12+2x+(-2)7=0, x=+6价;( 5)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其中阳离子钠离子的符号是 Na+;汽油能够溶解油污,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考点:元素,实验基本操作,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构成,溶解和乳化。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 ”、 “ ”或 “ ”)。 (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17、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杯和 。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答案:( 1) t1 ( 2) ( 3) BE ( 4) BCFG 试题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知,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由于 t2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 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
18、甲溶液的质量小于乙溶液的质量;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如果采用降温的方法,溶剂的质量不变, A错,如果采用降温或蒸发溶剂的方法,溶质的质量都不变, B对;如果把 t2 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降温到 t1 时,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变化,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没有变化, C错;如 果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D错;甲的饱和溶液只是相对于甲是饱和的但对于其他物质来说并不饱和,仍然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D对;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中除用到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
19、杯外还需要使用药匙、玻璃棒、铁架台和胶头滴管等仪器。 考点: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 200g,平均分成 4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盐酸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g 5 10 15 20 生成 CO2的质量 /g 1 54 3 08 4 4 m ( 1)上表中 m的数值是 _; ( 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3)第三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4 4克 ( 2) 7
20、0% ( 3) 20% 试题分析: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 1、实验 2中的盐酸没有完全反应,但其中的碳酸钙反应完全,实验 3和实验 4中的盐酸反应完全而其中的碳酸钙没有反应完全,所以第 4次实验中的 m仍然是 4 4g;设 5g石灰石样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 54g x=3 5g 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5g/5g100%=70%;设第三次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y,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z,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z y 4 4g y=11 1g 1
21、00/z = 44/4 4g z=10g 第三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20%。 考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探究题 A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 B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 R 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 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
22、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Al Cu R,猜想二: ,猜想三: R Al Cu。 【查阅资料】 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 R的盐溶液中只有 +2价 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 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 (填 “成立 ”或“不成立 ”) 猜想二 打磨粗
23、细相同的 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三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 ;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答案: A( 1)试管集气瓶 ( 2) CaCO3 + 2HCl=CaCl2 + H2O+ CO2 E C B【作出猜想
24、】 Al R Cu (或 Cu R Al) 【实验探究】不成立;R+H2SO4=RSO4+H2 将铝丝插入到 RSO4或 RCl2或 R(NO3)2溶液中【交流反思】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 试题分析:根据仪器的形状和用途确定仪器的名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这些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E进行收集;要控制反应 速率,需要选择装置 C,通过控制注射器的快慢来控制反应速率; R、Cu、 Al三种金属活动性的猜想有 Al Cu R, R Al Cu, Al R Cu三种情况;根据 R能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的事
25、实可知, R的活动性比铜强,故猜想一是不成立的;由于在化合物中 R的化合价是 +2,所以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议程式是 R+H2SO4=RSO4+H2;通过前面的实验已经知道 Al和 R的活动性都比氢强,铜的活动性比氢弱,要证明猜想三成立,只需设计实验比较 R与 Al的活动性强弱,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是将铝丝插入到 R的盐溶液中;根据猜想二的实验可知,铝的活动性比 R强,且铝的盐溶液是无色的,所以将打磨后的铝丝放到 R的盐溶液中可看到溶液蓝色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的现象。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推断题 A-F和 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 A、 C是无色气体
26、, 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F是红色固体,其中只有 D、 F为单质, X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 1)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B , F 。 ( 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 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答案:( 1) Fe2O3 Cu ( 2) 3CO+Fe2O3 2Fe+3CO2 ( 3)Fe+CuSO4=FeSO4+Cu(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置换 试题分析:根据 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可知 B是氧化铁,综合题干信息及转化关系可知, A是一氧化碳, D是铁, X是铜盐溶液, F是铜, C是二氧化碳, E是碳酸钙;化学反应 表示的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反应 表示的是铁与硫酸铜(或氯化铜等的铜盐溶液反应)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的亚铁盐溶液)溶液,根 据以上信息书写化学议程式,由于 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考点:炼铁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