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带解析) 选择题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个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 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
2、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肠动脉 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 肠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 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
3、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 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所以经过肾脏后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的含量减少,故符合题意; D.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故不
4、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识图。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保证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 B猫捉老鼠、黄牛耕地均属于先天性行为 C动物的行为常常和动物的运动无关 D孔雀开屏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猫捉老鼠、孔雀开屏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
5、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黄牛耕地,故选 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和特点。 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青蛙的生殖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D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错误,不符合题意; C.青蛙
6、的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是昆虫,错误,不符合题意; D.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这几种动物类群的特征。 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A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B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C杀虫剂使用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答案: A 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 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害
7、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运用,正确的是( ) A冷藏的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B白酒的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细菌、真菌等微
8、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故不符合题意; B.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 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
9、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 1 天,故符合题意;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 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10、下表所示为银杏、鲫鱼、酵母菌、乳酸菌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其中 “代表有 ”, “”代表无。下列选项中属于酵母菌的结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无叶绿体;乙、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细胞壁、叶绿体; 丙、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丁、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的主要特征。 下列关于人体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
11、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均为一条 B卵细胞中一定有一条 X染色体 C精子中一定有一条 Y染色体 D受精卵中有 23对染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有 23对染色体(即男性为22对 +XY,女性为 22对 +XX),精子有两种 22条 +X或 22条 +Y,卵细胞有一种 22条 +X,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为 22对 +XY或 22对 +XX,故选 C 考
12、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可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 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中结构: 肝脏, 小肠, 胃, 胰腺, 大肠, A. 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符合题意; B. 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 C. 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 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 种消化腺的位
13、置和功能。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组织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 D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
1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 草 牛 虎 B草 兔 鹰 C蛇 青蛙 昆虫 草 D草 鼠 蛇 鹰 细菌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 和 C 都不是以绿色植物开始的,D中有微生物,所以 ACD都不是食物链,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食物链的书写。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以及接种卡介苗的目的分别是(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原、
15、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 感人群 答案: D 试题分析: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能有效的预防结核病,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结核杆菌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计划免疫。 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 “我们还能吃什么? ”。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出含 “瘦肉精 ”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C蔬菜和水果难免喷洒过农药,我们应该用清水
16、浸泡冲洗或削皮后食用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应尽可能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检测出含 “瘦肉精 ”的肉类食品中含瘦肉精残留,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能食用,加工成火腿肠后不能除去瘦肉精,因此不能食用,故不符合题意;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经过腌制后,不能除去污染物,而且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因此受污染的新鲜蔬菜不可食用,更不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的 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符合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要求,故符合题意;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但是食品的种类还是尽可能多,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
17、的需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品安全。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 C分类的等级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答案: C 试题分析 : A.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最高等的植物,A正确;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 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正确; 故选 C
18、。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的大小关系。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新生儿的吮吸动作是简单(或非条件)反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结构必定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如上皮组织细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它们的特点就是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结构特点就是细胞核大,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细胞突起多而长,故不符合题意; B.人在醉酒后,由于酒精
19、麻痹人的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使人说话语无伦次,酒精还麻痹人的小脑,由于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所以喝醉 酒的人会走路不稳,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来自皮肤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以后,脊髓发出的神经冲动有一部分就沿着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了大脑,所以是先缩手再感到烫,故符合题意;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由脑干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综合题 下图是 “桑基鱼塘 ”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
20、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 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桑树、蚕和鱼的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蚕和鱼的生殖方式都是(填 “有性 ”或 “无性 ”) _生殖。 ( 2)蚕丝被轻且保暖,是人们喜爱的床上用品,蚕丝是蚕发育到 _阶段形成的。 ( 3)在制作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该生蚕和鱼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_(填 “强 ”或 “弱 ”)。 答案:( 1)线粒体 有性 ( 2)蛹 ( 3)分解者 弱 试题分析:( 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
21、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蚕和鱼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而成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 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蚕的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化蛹,蛹不食不动,因此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蛹。 ( 3)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 系统相比,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少,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动物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掌握。 探究
22、题 请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 1)将图一所示的植物经黑暗处理后,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分别将装置甲和乙内的叶片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_加热,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_(填 “甲 ”或 “乙 ”)装置内的叶片。 ( 2)根据图一中甲、乙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为了促进温 室里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 _(填气体名称)的含量。 ( 3)图二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 “温室效应 ”的实验装置。 A和 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_(填 “A”或 “B”)。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 B内的温度比 A内的 _(填 “高 ”或 “低 ”),则可证明 “温室效应 ”
23、会导致气温上升。 答案:( 1)隔水 乙 ( 2)二氧化碳 ( 3) A 高 试题分析:( 1)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隔水加热, “隔水 ”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 ( 2)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
24、碳和水,同时 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或延长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 ( 3)通过分析比较 A.B两装置,发现惟一不同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不一样,所以两实验装置为对照实验组,惟一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本实验探究的是高二氧化碳浓度对温度的影响,所以实验组为 B组,起对照作用的是 A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 B内的温度比 A内高,说明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气体,能够导致气温的升高,则可证明 “温室效应 ”会导致气温上升。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
25、料和产物,探究的是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温度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对照实验中的实验变量、保证变量的唯一。 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 “优糖米 ”,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水稻种子的 _(填结构名称)中;糖尿病患者的 _(填激素名称)往往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 ( 2) “优糖米 ”能否维持血糖水平?请你尝试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探究步骤: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近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 2
26、0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饲喂 “优糖米 ”,乙组饲喂 _。 一小时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若甲组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相当且较高,则说明 _;若甲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稳定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较高,则说明_。 答案:( 1)胚乳 胰岛素 ( 2) 等量的普通大米 “优糖米 ”不能维持血糖水平 “优糖米 ”能维持血糖水平 试题分析: (1)大米来自水稻,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 2)根据题意,实验可设计如下: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两组糖尿病模型 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 一组(实验组)饲喂 “优糖米 ”大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他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实验鼠的体重和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若甲组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相当且较高,则说明 “优糖米 ”不能维持血糖水平,若甲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稳定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较高,则说明 “优糖米 ”能维持血糖水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