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口岸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 。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内容准确识记。题干中 “清朝、打了败仗 ”和 “建筑铁路和工厂 ”是解题的关键,指的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等内容,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在当时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2013年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
2、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回答下题。 【小题 1】 “防空识别区 ”的设立,有利于我国更高效地维护领空安全和海洋权益。近代以来,维护我国领空安全和海洋权益的相 关史实包括 洋务运动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抗美援朝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A B C D 【小题 2】 中国宣布划设包括钓鱼岛在内东海防空识别区,对在此区域不配合或不服从命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处置措施。这有利于 A彻底解决中日的领土争端 B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C与日本争夺海洋霸权 D中国主导国际事务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国防建设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情况。其中 “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属于祖国统一的内容,跟题干没有关系,所以可以排除 ,故选 A。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实证明,中国从来不会主导国际事务,也从没有与日本争夺海洋霸权;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防御,是防御性处置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导弹部队的发展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钢铁 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导弹部队的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
4、则 将 12月 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 是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警示我们要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也就是我们国家之所以将 12月 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以及当今的国际环境不难得出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使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抗战胜利 是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台湾终于回归祖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可以用排除法解答。其中的 “ 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所以所有带 的选项都排除,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血肉筑长城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1年,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之后,苏联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征集了 530万人入伍,仅用 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说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6、 B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D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识记和运用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也就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政治方面则是权力高度集中,这样,面对德军的突袭这一模式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就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 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
7、把手指砍掉 ”。上述材料表达的信息不包括 A改革的目的 B沙皇的矛盾心理 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这句话反映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矛盾心理;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这句话足以表明。这次改革可能会不彻底;而综合整个题干可以得出本次改革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自己的统治。而 D项的意思,从材料里没有体现,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俄 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废除农奴制 右图是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变化的柱状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8、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战争 C工业化进程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弄清表格所隐藏的内容。从本题的表格中很明显的反映出,从 1840年到 1920年英国的农业人口比重在不断降低,结合这个时间段,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间,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与蒸汽机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据史料记载: “大量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学习俄语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 ” 。据此判断该记载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 B苏联出兵
9、东北,对日作战时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 “大量、苏联 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 ”,其中 “大量 ”就否定了 A项; “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学习俄语成为当时国 人的时尚 ” 又否认了 B项和 D项;所以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刚刚建立外交关系时会发生材料所记载的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92 年 1 月, 88 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次南方谈话的背景不包括 A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改革开放遇到姓 “资 ”姓 “社 ”等问题的困扰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部署的提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可以用排除法来解决,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 1992年 1月,而 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则是在 1992年 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 B项是南方讲话的国际背景, CD两项属于南方讲话的国内背景,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清明时节,小明和父母去扫墓,在拉萨金珠路一座纪念碑上看到这样的碑文 “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11、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洲赞叹 ”。 以下成就与碑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 时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落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 “拉萨 ”“高原公路 ”,可以推断出碑文记载的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武汉长江大桥属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下面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B引起了社会
12、的巨大变化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领导了反对旧政权的斗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贡献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B项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的是孙中山、毛泽东; C项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则是毛泽东; D项领导了反对旧政权的斗争在此处应该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武昌起义 甲、乙两位同学对 20世纪初的中国进行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 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 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是 A甲
13、:百日维新乙:戊戌政变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的理解识记,题干中 “20世纪初 ”和 “民主政治 ”是解题的关键,首先从时间来说,只有 B项符合题干要求,而辛亥革命虽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过时却被袁世凯窃取了,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6分) 图一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 ( 1)图一、图二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 2)这两幅
14、图片呈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特点?( 2分)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2分) 答案: ( 1)图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图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分) ( 2)曲折发展。( 2分)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大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符合题意其他答案:也 可酌情给分。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以及红军长征原因的准确识记 1927年,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创造性的向中国农村进军,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
15、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我军没能粉碎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 第( 2)问里的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五四爱国运动开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是第一次国共合 作下的北伐胜利进军,再是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血腥屠杀,紧接着又是中共自己独立革命战争所经历的失败和成功,由此可以得出答案:是曲折发展。第( 2)问里的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以推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大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秋收
16、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探究问题。( 10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 : 18501870 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3.12%,德国是 2.7%;18701900 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1.6%,德国是 4.8%。 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31.8%,而德国仅占 13.2%;到 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 14%,德国达到 14.3%。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 18711905 年) (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
17、展的因素有哪些?( 6分) (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答 案: ( 1)德国的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实力超过英国。( 2分) ( 2)通过战争获得资金和资源;国家统一;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垄断组织的推动。(符合题意答出三点即可, 6分) ( 3)德国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使英德矛盾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中英德两国的变化的理解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通过对 1870
18、年之前和之后,英德两国 工业平均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进行分析,很容易看出在 1870年以后,由于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所以,德国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实力超过英国。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德国 获得 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 ”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通过战争获得资金和资源;依据材料中 “德国实现统一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国家统一;依据材料中 “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依据材料中 “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 车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依据
19、材料中 “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 6 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依据材料中 “ 垄断组织 卡特尔达到 385个 ”可以得出的因素是垄断组织的推动。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的背景的掌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后来居上并超过英国,这样后起的德国就与老牌的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形成了两大队里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汽车和飞机的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战后的新秩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根据
20、1895年至 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 62家,资本总额达 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时间 合义和丝厂 楼景晖 浙江萧山 1895年 张裕酿酒厂 张振勋 山东烟台 1895年 苏纶纱厂 陈润庠 江苏苏州 1896年 通久源纱厂 严信厚 浙江宁波 1896年 通益公纱厂 庞元济 浙江杭州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夏粹芳等 上海 1897年 源昌碾米厂 祝大椿 上海 1898年 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 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
21、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有何特点( 2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6分) ( 3) 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答案: ( 1)以轻工业为主;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分) ( 2)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家庭手工业破产,劳动力增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企业生产利润的刺激。(符合题意答出三点即可, 6分) ( 3)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成为领导力量;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社会
22、制度;以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准确识记,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 行业看,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第( 2)问,依据材料中 “甲午战后、清政府 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 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等信息可以得出其 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家庭手工业破产,劳动力增多;企业生产利润的刺激;结合所学还有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第( 3)
2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学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19世纪末 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 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以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成为领导力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宪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0年前,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时,我国国内形势
24、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中国的法律建设,建 立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民主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应运而生。 材料二: 2013年 10月和 2014年 3月在全国开始实施新出台的旅游法和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14年全国人大计划制定网络安全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 材料三: ( 1)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在我国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背景。( 6分) (
25、 2)请你分别指出材料二、三中的治国的方略和制度各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图 的国情依据有哪些?( 2分)材料三制度的共同作用怎样?( 2分) ( 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带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3分) 答案: ( 1)共同纲领( 2分)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祖国大陆解放、抗美援朝胜利、土地改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三大改造迈出步伐;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等。(符合题意答出 三点即 可。 6分) ( 2)材料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材料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 3分) (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分
26、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分)共同作用:人民当家做主或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分) ( 4) 法律的制定应从国情出发;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法制建设(或法律体系要不断完善)必须与时俱进;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发扬人民民主,必须听取民声,尊重民意或接受民主监督;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民族团结,维 护社会稳定等。(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宪法颁布前后有关法律文件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结合材料及所学课本知识,可以知道,随着
27、经济建设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此。背景就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祖国大陆解放、抗美援朝胜利、土地改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三大改造迈出步伐;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等。 第( 2)问,依据材料二中 “实施新出台 多部法律 ”等信息可以得出材料二中是执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据材料三中 “代表人民参政议政、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等信息可以得出材料三讲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的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一个由 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
28、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坚持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 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即:新中国怎样做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如何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等问题。然后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和材料内容进行回答就可以得出答案:。 法律的制定应从国情出发;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法制建设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发扬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工业化的起步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