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质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政府 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引自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 ”后来英国借此得到的 “赔偿 ”不包括【 】 A赔偿英国 2100万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
2、”指的是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并在 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 ABC三项都是其内容。 D项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 】 A基督教的传播 B新航路开辟 C亚历山大东征 D文艺复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用另一种方式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各大洲联系加强,世界练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国家相继走上扩展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
3、落后。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8371901 年被英国历史上称为 “维多利亚时代 ”,是他们认为的巅峰时期,下面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巩固 B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 扩张开始进入亚洲 D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生要结合选项和题目中的时间仔细分析。 1837年 1901 年间,英国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殖民地众多,并在一战前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 1600年英国就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亚洲的侵略,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
4、年级上册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血腥的资本积累 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 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 人物 事迹 评价 A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合众国之父 B 玻利瓦尔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解放者 C 章西女王 抗击西班牙侵略 印度民族英雄 D 林则徐 虎门销烟 中国民族英雄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的是英国,所以章西女王抗击的是英国的殖民侵略,故 C项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
5、人民的抗争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 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这 “两个伟大的民族 ”“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的时代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的兴起 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中的时间, “19世纪 ”,首先排除 AD两项;材料中提到 “俄国人 ”和 “英裔美国人 ”,结合所学可知, 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内战,都属于资产阶
6、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二战后,西方各国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探究资本主义体制 “自我扬弃 ”的过程,下列最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国家工业复兴法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是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也是 “新 ”的表现,在整个新政的内容中,国家工业复兴法是中心措施,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
7、节。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 右面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生需要结合图示找出最贴合题意的一项。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小明搜集了一组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材料,下列与其主题不符的是【 】 A美国波音客机参与生产的企业包括 6个
8、国家的 1500家大企业和 15000家小企业 B当今约 90%的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C 20世纪 80年代西欧也开始大批招收外籍劳工,其中英国和法国各达 300万 D美国现行出口管制体系不仅长期对华出口管制,还在 2007年专门增加航空发动机等 47个出口管制项目 答案: D 试题分析:学生首先要明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以下关于近现代
9、文化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在欧洲的扩展 B毕加索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C德莱赛的小说美国的悲剧是以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创作背景的 D爵士乐是在美洲土著居民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所以从时间上 “近代文化 ”可以排除 BCD三项,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 1870年前后,刚刚统一的德意 志帝国的
10、 “铁血宰相 ”俾斯麦先后接见了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批使节。他看到的景象是 “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理,谋求回国作根奉之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只问某厂的船炮造的如何、价值如何。 ”因此他预言: “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 ”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 材料二: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 1914, 2014更不是 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詹的德国来作持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 材料三:中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提及日本制造屠杀了 30多万中国人民的南京
11、大屠杀。日本外务省 29日已就此向中方提出抗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南京大屠杀表示: “不否认旧日本军在南京进行的杀伤及掠夺行为 +但关于死难者人数存在各种意见,日本政府来予断定。 ” 环球网报道 (1)材料一中中日两国派人到德国学习,是因为两国都在进行着关乎本国命运的改革, 两国的改革性质有何不同?( 2分) (2)俾斯麦的预言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哪一年应验?( 1分)该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 么影响?( 1分) (3)结合材料 一,那时德国因经济突飞猛进而受到亚洲国家热捧,这与什么事件有关?( 1分)该事件与 1914年的人类浩劫有何内在联系?( 1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中
12、日关系怎样才能走出僵局?( 1分) 答案:( 1)中国的改革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日本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分) ( 2) 1894,( 1分)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分) ( 3)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分)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进而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分) ( 4)围绕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作 答。( 1分) 试题分析:( 1)注意题目中的时间 1870年,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 19世纪60到 9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七性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日本在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其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13、性质的改革。 ( 2)结合其预言: “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 ”,通过所学可知,在1894年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 3)还是结合材料中的时间 “1870”年前后,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在此期间发展极为迅 速,使其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殖民地占有量非常少,所以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4)结合材料一中德国正视历史和材料二中日本否认历史,我们可以得出,我们要记住历史,正视历史,今天日本军国主义有所抬头,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日本政府否认侵略罪行,推卸
14、战争责任,不利于两国未来的发展,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周年,某校进行邓小平事迹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时间排序题可以从第一项和最后一项进行确定,或对其中有把握的几项进行确定。结合所学,淮海战役是 1949年,深圳特区设立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第三项肯定在第二项之前,这就可以排除AD两项,淮海战役时间在建国前,最早,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
15、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让世界进入中国 ”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用排除法进行选择。题目所述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排除C项,不合题意; A项中美关系也很片面,不符合 “让世界进入中国 ”; B项更倾向于 “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 ”; D项特区 是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是 “让世界进入中国 ”,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
16、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面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图表可知,左边为此事件的原因,右边为此事件的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都发生在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参考时间对比,可以得出此事件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种 “亟变 ”不包括
17、【 】 A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 B实业救国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引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步观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的回答仍要从时间上出发,分析题目可知, “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 ”的变化。结合所学,实业救国指状元实业家张謇,改变现存政治制度是维新变法运动,又涉及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步观点。而 C项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上运动后期,时间上与题不符,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兴中会的誓词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两相比较,在同
18、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 A民族革命内容 B 民主革命内容 C民权革命内容 D民生革命内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直接进行分析对比即可。再分析 “平均地权 ”指的是选项中的哪一方面,结合所学可知,在三民主义中没有 “民主 ”一项,先排除 B项。 “民族 ”指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 ”指的是创立民国,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帆,引航的帆,啊 ” 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七月南湖 ”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在 “南湖 ”的
19、“红船 ”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 “云将收,雾将散 ”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D “引航的帆 ”喻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 A项应为遵义会议, B项应为南昌起义, C项国共合作的标志为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项中共一大上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刘杰同学将该学习专题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是星星之火,但很快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
20、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它启发了知识界去追求先进,也打击了顽固势力 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追求探索真理的写照 D它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含义,学生首先要明白指的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建立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此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量建立,形成燎原之势。故选 B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 “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
21、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 “下一步 ”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转战陕北,粉碎重点进攻 B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C攻占锦州,形成关门打狗态势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强渡黄河 ”指的是在 1947年夏,刘邓大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后,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区,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22、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 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开国大典的举行 成立 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正确的是【 】 历史进程 新中国诞生 发出中国声音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完成三大改造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是一国两制的具
23、体实施表现。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新华网北京 3 月 17 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右图中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该纪念馆纪念的主要人物相符的是【 】 A铁人 B援藏干部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 “兰考 ”这一地点提示。本题考查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进人物。结合所学,王进喜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铁人 ”;邓稼先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核试验工作中,被誉为 “两弹元勋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作斗争,被誉为 “党的好干部 ”。 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
24、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新型的农业体制 ”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创造 ”是指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率先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语为 “农民的伟大创造 ”,结合所学可知所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进一步对选项进行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
25、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综合题 ( 4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鄢么,历史在哪里呢?请根据描述,各举出一例史实(请用古代史史实)。 (1)历史在记忆里,人们编撰著述,就是为了以古鉴今。( 1分) (2)历史在古迹里,人们可以通过冰冷的物体寻找通往古代的痕迹。( 1分) (3)历史在科技里,人们可以通过发明创新,去探索人类社会独一
26、无二的创造力。(1分 ) (4)历史在思想里,人们可以通过哲学淙教去寻找社会真理。 (1分 ) 答案:( 1)荷马史诗、史记等历史著作。( 1分) ( 2)埃及金字塔、长城、麦加清真寺、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古迹。( 1 分) ( 3)四大发明、螺旋式水车、 浮力定律、杠杆定律等。( 1分) ( 4)老子、庄子、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1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历史的作用,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本题提到 “编撰著述 ”, “以古鉴今 ”,由此可知应为史学著作,如荷马史诗史记资治通鉴等。 ( 2) “冰冷的物体 ”指的应是历史遗漏下来的实物,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故宫等
27、建筑,或历史文物等。 ( 3)本题的范围是科技方面的发明创新。如四大发明、浮力定律等。 ( 4)本题考查思想领域的代表,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人物如孔子、老子等。 考点:人教新课 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第聂伯河水电站 材料三: 20世纪 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 “崇洋媚外 ”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 -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
28、受。 据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根据材料一中图示说明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1分 ),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1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分) 答案: (1)重工业比重上升;( 1分)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分)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分) ( 2)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受到苏联五年计划影响。( 1分) ( 3) “文化大革命 ”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
29、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可以看出,从 1952年到1957年间,我国重工业的比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极其落后,所以在 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里,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现代化国防和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到 1957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完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项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2)材料二显示的是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在建国初期,我国借鉴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受苏联五年计划的影响。 ( 3)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时代背
30、景,从时间上看,七十年代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八十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科学文化等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到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转到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方面。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 7分) 2014年是中法建交 50周年,了解法国、研究法国是更好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请阅读以下关于法国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 专著哲学通信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1939年二
31、战爆发 1940年法国成为德军占领区 1967年与其它五国成立欧洲共同体 (1)在以上大事年表中有哪些事件体现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这一观点(只写序号即可) ( 1分)并请具体说明。( 1分) (2)大事年表中的第 个事件和第 个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 1分)以上大事年表还缺失一些法国的重大事件,请你再补充一例。( 1分) (3)大事年表中的第 个事件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 2分) 答案:( 1) 和 ( 1分),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 2)巴黎和会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
32、埋下祸根。( 1分) 1871巴黎公社, 1944年法国光复等。( 1分) ( 3)一体化,走向联合。( 1分)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近代思想解放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 17-18世纪起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 统治,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为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故应是 和 。 ( 2) 1919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它和后来的华盛顿会议构成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它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但它极
33、不稳定,充满了各种矛盾,加剧了战胜国和战败国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体系的崩溃,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法国的事例如 1871年的巴黎公社和 1944年二战中法国的光复等。 ( 3) 1967年欧共体成立, 1993年发展成为欧盟,极大促进了欧洲区域的一体化进程;欧共体(欧盟 )的成立提高了欧洲各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所以这种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问答题 ( 6分)为纪念五四运动 95周年,某小组同学找到以下材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
34、史中将 1917到 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 “五四时代 ”,并划为两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在第二十阶段,学生们便成为主力,发动对中国某些传统和守旧主艾的全面攻击。于是活动范围超出纯粹思想界以外。 ” 材料二: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 粱启超 材料三:当代学者提出了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历 史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
35、“第一个阶段 ”指的是哪一史实?( 1 分)材料一 “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 ”他们的思想指的是何种思想 (1分 )材料一中 “五四时代 ”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2分 )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是 20世纪 “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一新提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分) 答案:( 1)新文化运动;( 1分)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 义思想( 1分)第一个阶段(新文化运动)为第二阶段(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 ( 2)五四运
36、动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 1分)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也参加了爱国斗争;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分) ( 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所说的 “五四时代 ”指 1917年到 1921年,学生分析时千万不能以五四运动的时间 1919年为界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阶段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其主要思想是民主与科学,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又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指的 是 1919年开始的五四运动,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才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2)根据材料二中 “不是中国人没有权管中国事 ”,再结合所学可知,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与主权,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所以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 “中国人有权管中国事 ”体现在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知识份子紧密结合,其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以罢市来支持运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3) “第二次历史剧变 ”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 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