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下学期 4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 “稻草变为黄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为非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金刚石是碳,为非金属单质,正确, B、以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 CCl4中 C的化合价为 +4,而金刚石是碳单质,化合价为 0,所以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
2、生了改变,错误, C、 CCl4 是一种化合物,正确, 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元素的化合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氢氧化钴 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Co 2HCl CoCl2 H2, CoCl2 2NaOH Co(OH)2 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B 为置换反应, 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铜不会与盐酸反应,而 Co 会,说明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错误, B、反
3、应 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 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正确, C、氢氧化钴 Co(OH)2受热易分解,说明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 D、氢氧化钴 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所以氢氧化钴不能干燥氯化氢气体,错误,故选 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碱的性质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 L端与 R端的液面使其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b管中铁钉无明显锈蚀 B L端与 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 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
4、快铁的锈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的一个复杂的缓慢氧化反应,由于 b试管中是干燥的空气,没有水分,所以不会生锈,正确, B、试管 a满足铁生锈的条件,故铁生锈消耗了试管 a 中的氧气,从而使试管 a 内的压强降低,与试管 b内形成压强差,所以 L端液面上升, R端液面下降, C、试管 a内铁生锈,而试管 b 内铁没生锈,通过对照,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正确, D、盐溶液会加快铁生锈的速率,所以若将 a 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正确,故选 B 考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如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 时
5、, A、 B、 C三种物质中,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P点表示 t1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 20 时,给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 A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
6、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从图可以看出: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中, A 物质的 溶解度最大,正确, B、 t1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一点,所以 P点表示 t1 时 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正确, C、一定温度时,要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正确, D、 20 时,给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由于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有晶体析出的是 C物质,错误,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
7、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可能是催化剂 B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 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3g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 b 反应前 10g,反应后 2g,说明是反应物,反应了 8g, c反应前 10g,反应后 21g,说明是生成物,生成了 11g,而 d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这样可以判断 a也应
8、该是反应物,故反应可表示为: a+bc,是化合反应,所以 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物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生成物 c中元素种类相同,正确, C、物质b作为反应物,可能是单质,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 a的质量为 3g,所以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应为 8g,错误,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 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而石墨
9、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用 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可以成功, B、硬水变成软水,可采用加热煮沸或蒸馏,错误, C、蜡烛在不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碳粒,所以可以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所以用食醋可以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正确,故选 C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硬水软化的方法,酸的性质 “低碳生活 ”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 “低碳 生活 ”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
10、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而经常开车上班,就会增加汽油的燃烧,这样就会增加资源的浪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错误,故选 B 考点:低碳排放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 B C D无法断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分各种纤维的方法就是燃烧,燃烧后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合成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动物纤维,有烧纸气味产生的是植物纤维,而棉花是植物纤维,羊毛是动物纤维,涤纶是合成纤维,故选 C 考点: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鉴别 中国志
11、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 2、表示元素符号, 3、表示元素名称, 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镁元素应该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2,而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正确, C、因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2、 12,正确,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正确,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有一类是压缩天然气。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B燃烧天然气不是酸雨的重要成因之一 C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之一 D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错误, B、酸雨的重要成因是燃烧煤,煤中的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引起,不是燃烧天然气,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正确, D、天然气中所含的杂质较少,所以燃烧过 程中形
13、成的污染物较少,所以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正确,故选 D 考点:燃料的利用极其对环境的污染 填空题 中国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 1)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 CO2、 SO2、 CO的排放,这些物质中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 ( 2)世博园区内用 “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 ”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 3)镁带能在 CO2气体中燃烧: 2Mg CO2 2MgO C。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答案:( 1) CO ( 2)吸附 ( 3) Mg 试题分析:( 1)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
14、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跟氧气结合,造成人体中毒 (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水的净化,故世博园区内用 “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 ”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 3)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在 2Mg CO2 点燃 2MgO C 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Mg 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氧化反应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 ”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 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梯 ”处的白磷上。 (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 2) “金属梯 ”的每一步
15、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梯 ”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 ( 3)写出你所学过的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白磷像 “上楼梯 ”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 ( 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 3) 4P 5O2 2P2O5 试题分析: (1)白磷 的着火点低,用放大镜会聚 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 ”处的白磷上,所以白磷像 “上楼梯 ”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
16、置后恒定不动 (2) “金属梯 ”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梯 ”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3) 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5O2 2P2O5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计算题 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 数。取 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 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 Na2CO3 BaCO3 2NaCl 水的密度:
17、1g/cm3 求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36% 试题分析:此题是数据处理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根据图可以知道,当消耗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 50g时,反应结束,此时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质量为 9.85g,故可根据方程式 BaCl2 Na2CO3 BaCO3 2NaCl中碳酸钡与 BaCl2的质量关系,可求出 BaCl2的质量,进而可求出样品中的氯化钠质量,即可以算出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 BaCl2的质量为 x Na2CO3 BaCl2 BaCO3 2NaCl 106 208 50g10.6 x x 10.4g 产品中 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 36% 答:产品中 NaCl
18、的质量分数为 36%。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实验课上,张影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 他说: “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 ( 1)余承骏同学却说: “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 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宋楷认为余承骏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 ( 2)宋楷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 过滤,向滤
19、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 3)宋楷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 。 答案:(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2)有白色沉淀生成 ( 3)排除了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 试题分析:( 1)用无色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显然不够合理,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如果有碳酸钠存在,那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生成 ( 3)当加入了足量的 CaCl2溶液后, 溶液
20、中存在的碳酸钠全部被反应完全,即排除了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故宋楷的实验可靠性高 考点: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A、 B、 C、 D、 E、 F、 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 B、 E、 G属于单质,反应 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 。 ( 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反应 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CuO ( 2) 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 3) Fe CuCl2 FeCl2 Cu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鉴别型框图推断
21、题,解题时,要抓住特征现象,找到推断的题眼,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物的特殊颜色及反应条件,以及特征反应,反应 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即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所以 B、 C 是 Fe 和 CO2中的一种,结合 B能与 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E和浅绿色溶液 F,所以可以断定 B是铁, X溶液自然是 CuCl2,E是单质铜, F是 FeCl2溶液,而 G是过量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的氢气, A自然就是氧化铜 所以(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 CuO (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 3)反应 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Fe CuCl2 FeCl2 Cu 考点:框图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