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1315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 12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磨杵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杵的外形大小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焰火缤纷有燃烧发生,故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消融水由固态变成液态,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美酒开,满屋飘香,是酒精挥发,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为了除去氧化铜中的混入的少量杂质炭,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混合物 C在 CO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去杂质的要求是: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把需要的物质去除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A 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会把氧化铜反应掉,错误;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混合物,这两种物质会相互反应, B错误; C在 CO气流中加热混合物,一氧化碳会还原氧化铜, C错误;除去氧化铜中的混入的少量杂质炭,可利用碳的可燃性除去,即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碳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

3、去, D正确。故选 D。 考点:除杂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都具有氧化性、 都具有还原性、 都易溶于水、 都能跟碳反应、 都是气体、 都是氧化物、 都可用于灭火、 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 点有:氧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氧气的单质,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都具有氧化性、都能跟碳反应、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都是气体。故选 D。 考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4、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 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9:21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8g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前乙的质量是 1g,反应后为20g,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 19g;丙反应前为 42g,反应后为 6g,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反应了 36g;丁反应前是 10g,反应后为 31g,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 21g;乙 +丁丙的质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反应了 4g,故表达式为甲 +丙 乙

5、 +丁,不是化合反应, A错误;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 1:9 , B正确; 由于该表达式没有配平,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 19:21 , C错误;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0 , D错误。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50mL水和 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 C在 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 g过氧化氢和 70 g水 D 1.2g碳与 3.2 g氧气反应可生成 4.4g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由化学变化中, AB均是物理变化; C指的是过氧化氢溶液的组成,也

6、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归纳与比较 ”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 CO2与 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组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 ;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 ”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 “温室效应 ”;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行;一氧

7、化碳能燃烧,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B错误。故选 B。 考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比较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 的化学性质相同 C 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 表示的是原子,而 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的质子数相同,属同种元素, A 正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 B错误; 12号是镁元素,属金属元素, C正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8、时为原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时为离子,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离子, D正确。故选B。 考点:元素的概念、原子的结构 自 2004年 5月 1日我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 ”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 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 K2Cr2O7)和硫酸铬 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6, +3 B +3, +6 C +3, +5 D +5, +3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已知重铬酸钾中 K

9、为 +1价, O为 -2价,可知 Cr为 +6价,硫酸铬 Cr2(SO4)3中硫酸根为 -2价,可知 Cr为 +3价。故选 A。 考点:有 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虾青素( 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少量添加到饲料中,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 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31 答案: C 试题分析:虾青素( C40H52O4)是由虾青素分子构成的,一个虾青素分子中含有96个原子, A错误;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 B错误;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10、 =1240+52+164=596 , C正确;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 52: 164 , 10131是虾青素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D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构成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A错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正确;量取9.5ml的液体应选用量程 为 10ml的量筒, D错误。故选 C。

11、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从 K、 C、 S、 H、 O和 N六种有水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可以重复使用) (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三个钾离子 一个碳酸根离子 过氧化氢中氧显 -1价 氨气 ( 2)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能灭火的气体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 答案: ( 1) 3K + CO32- NH3 ( 2) CO2 N2 SO2 试题分析:( 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故三个钾离子表示为 3K + ,一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C

12、O32-;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过氧化氢中氧显 -1价表示为 ;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表示为 NH3 ( 2)能灭火的气体不具有可燃性且密度比空气大则是 CO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占 78% ;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即S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 1、 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 。其化学方程式为为 。 ( 3)

13、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 的缘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2HCl+CaCO3=CaCl2+H2O+CO2 ( 2)第 2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H2O=H2CO3 ( 3)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 Ca(OH) 2+CO2=CaCO3+H2O 试题分析:(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 2处会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 3)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

14、程式为 Ca(OH) 2+CO2=CaCO3+H2O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计算题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 10g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杂质不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1.76g。 试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反应程式: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答案: %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结合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石灰石样品中 CaCO3的质量 x 。 2HCl+CaCO3=CaCl2+H2O+CO2 1

15、00 44 x 1.76g 100 44 =X 1.76g x =4g 4g/10g100%=4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0%。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02,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 Mn02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小组讨论】:小明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有关; 小红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 小峰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他们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 1)请你写出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

16、应方程式 ; ( 2) _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_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E. 和 ( 3)由以上实验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速率 ; ( 4)加入 Mn02后, H202分解的速率大大提高,为了证明 Mn0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必须检验其质量没有改变,可通过 (填操作名称 )将其分离出来称量,同时还应检验其 没有改变。 答案:催化剂的质量; 2H2O2 2H2O+O2; BD;越快,过滤,化学性质 试题分析:由他们设计的实验可知催化剂的质量分布取用了 0.1g和 0.2g,即小峰的观点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

17、的质量有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小明同学观点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有关,那采取控制变量法应选择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实验组,及 和 ;小红同学观点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那就选择温度不同,但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组,即 和 ;对比 和 、 和 可知: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速率快;过滤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某反应的催化剂,要看它是否具备催 化剂的特征,即 “一变二不变 ”: 能否改变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是否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18、因素及催化剂的性质 推断题 有 A、 B、 C、 D、 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关系 已知: C 是一种金属,气体 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 、 C 、 E 。全品 ( 2)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A和 B反应: ; B和 D反应: 。 答案:( 1) A:CuO C:Cu E:CO ( 2) C+2CuO 2Cu+CO2 C+CO2 2CO 试题分析: C是红色单质,则 C是铜,气体 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D是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黑色氧化物 A是氧化铜,黑色单质 B是碳,氧化铜和另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 E反应液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则 E是一氧化碳。 考点: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