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131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中学九年级 12月调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昔日的 “大哥大 ”、寻呼机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齐全的各种各样的手机。由此你会想到( )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 人们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传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各种各样的手机代替了昔日的 “大哥大 ”、寻呼机意味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着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也意味着人类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进一步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由此可见,此题的第 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第 项是错误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人们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传统。 考点: 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阅读李明的日记,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 9月 6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我早上起来后看到妈妈在做早餐,便和妈妈一起做早餐。吃完早餐后,我哼着歌儿骑着车向学校飞奔,来到十字路口,看见 红灯亮了,我停下来等候。上课时,我认真听讲、做笔记。 ( 1)李明一天中先后扮演了哪些角色?分别是怎样履行责任的?( 2分) (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2分) 答案:( 1)子女:孝敬父母,和妈妈一起做早餐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 公民

3、(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停下等候 ( 2)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起跑线;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这是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 试题分析:( 1)一个人在生活中的 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下会扮演着各种角色,李明在家里帮妈妈做早餐时扮演的是子女角色,在上学的路上扮演的是公民的角色,到学校里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在扮演各种角色的时候,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作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经营家庭的负担。作为公民在行走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听讲,认真地做好笔记。 ( 2)

4、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起跑线;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这是培养我们社会责 任感的良好方式。 考点: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答案: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各种制度之间的区别,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制度都是有具体规定的,应该在牢固记忆的基础上来回答此问题。 考点: 我国的政治制度 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将在 “精神慰藉 ”一章中规定 “家庭成

5、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人 ”,强调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常回家看看 ”拟写入法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必须写入法律。 B “常回家看看 ”是道德规范,随着时代发展才有必要写入法律的 C孝敬父母只是道德要求,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D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答案: D 试题分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正确的,这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材料中指出要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并不是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项不符合题意。 “常回家看看 ”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所应该规范的问题,它

6、是道德规范不是要写入法律的原因。 B项不符合题意。孝敬父母不只是道德要求,还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C项是不正确的。 D项比较全面的表明了材料的意思,孝敬父母不能只注重物质上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考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东汉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 薛勤当即反驳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说明我们承担责任要( ) A从身边小事做起 B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C不拘小节,以扫除天下为己任 D注重做大事从身边小事做起 答案: A 试题

7、分析:材料表明做大事要从做好小事开始,这也是我们承担责任的基本要求,所以 A项符合题意。 B项也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要求,但是与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材料强调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 C项中的 “不拘小节 ”与材料不符,材料也不是强调的要以扫除天下为已任。材料没有体现出做大事或是做小事,如果强调做大事时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话,这与材料也是不符的。 考点: 承担责任 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幅员广阔的发展中国家 B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C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 D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是一个人

8、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的国情,但 不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所以 A、 B 两项不符合题意。 C 项是错误的,我国正确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但是还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D项符合题意,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考点: 我国的基本国情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从 1990年的 20 1下降到 2008年的 16 1,两者差距略有缩小,但依然相差甚远。 2008年,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6%,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73%,比 199

9、2年的 80%略有减少,但依然占有重要比例。以下对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南北问题依然严重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 C追求幸福、平安的生活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D这是地球村存在的诸多烦恼之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南北问题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材料来看,南北问题依然严重, A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B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项不正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使发

10、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所以,C项对材料的认识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项认识正确, “地球村 ”一词表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美国的波音飞机,发动机在英国制造,尾翼在我国制造 一共有 29个国家参与了这种型号飞机的制造。这说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新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没有一件事是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不能算是世界工厂, A项不正确。 B项说明的是新科技革命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这一道理。 C项符合题意,

11、材料体现的是生产的全球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D项是错误的,一些产品由多个国家合作完成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发展,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由多个国家来完成。 考点: 经济全球化 2011年 12月 4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法律宣传日。为了宣传法制知识,某班举行了猜灯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 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宪法 B刑法 C教育法 D民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中的老大、最高以及是国法的根本和子法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这是宪法,应选 A项。刑法、教育法、民法都

12、是一般法律,它们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考点: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公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人们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常会( ) 被伤害的感觉 感到自己的权力、人格没有得到尊重 心情会比较 “灰暗 ”,影响积极性 感到前进的道路上失去了参照物而无所适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常会产生被伤害的感觉,第 项符合题意,应选此项。当人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常会感到自己的权力、人格没有得到尊重,第 项符合题意。第 项也符合

13、题意,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会影响人们的心情,使心情处于 “灰暗 ”状态,影响积极性。第 项不符合题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平,人们用它来衡量生活中的人和事,心中的天平如果失衡了,人们就会失去前进道路上的参照物,变得无所适从。 考点: 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 做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是( ) A对 他人负责 B对自己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学习、工作负责 答案: B 试题分析: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 B 项符合题意,应选。 A 项不符合题意,对他人负责也是公民具有责任感的表现,但不

14、能说是最起码的表现。 C项和 D项也是具有责任感的表现,都不符合 “最起码的 ”这一要求。对此题做出判断时要注意设问中的最关键的词语。 考点: 责任与角色同在 关爱是一门艺术。这要求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 ) 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 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 要注意爱心传递的方式 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总之,要注意爱心传递的方式,既能够给予他人以关爱,又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由此可见,此题的第 项是符合题意的,应选。第 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诚心关爱他人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是充分的

15、条件,只有诚心是不够的。 考点: 关爱他人 2013年 3月 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A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错误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不能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B项是错误的,公有制 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6、。 C项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了我国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D项不符合题意, D项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故此项不能选。 考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010年 5月 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这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中国举办世博会表明( ) A当今国际竞争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深化 C中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材料没有体现出国际竞争,所以 A项与材料无关。中国举办世博会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

17、,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是错误的,中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没有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D项符合题意,中国举办世博会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简答题 1951年 8月 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阿里,阿里的和平解放,也标志着西藏全境的和平解放。 60年来,阿里经济总量百倍增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 1)青藏铁路的通车,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什么原则?( 3分) ( 2)在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18、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分) ( 3)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分) 答案:(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3)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试题分析:( 1)青藏铁路的通 车能够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物资、人员联系,有利于加快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西藏与内地的差距,可见,它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应该坚持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2)我国在小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民族制度的具体规定,既使不与材料联系,也可以确定此问

19、题的答案:。 ( 3)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付诸行动,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得嘲笑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尊重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是信仰宗教的,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 的宗教信仰。 考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 1)你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有何重大意义?( 3分)(答三点即可) ( 2)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社会公平?( 2分)(答两点即可) 答案:( 1)公

20、平可以保证人们应得的利益,使人们各得其所;公平是对个体存在及其权利的认可,是激发潜能的动力,获得公平可让人们找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 ;公平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答三点即可) ( 2)加大反腐打黑的力度,尽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副业;贯彻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尽力缩小城乡差距。(答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具体表现在:维护社会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

21、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考试中靠作弊取 得好成绩;城乡差距大;社会分配不公;等等。答题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即可,要注意的是答题说明,只要能答出三点即可,要回答感觉最可靠的要点。 ( 2)国家近几年来为维护社会公平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经济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生活中,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文化教育生活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社会生活中,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答题时要注意设问要求回答的是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含对公民个人的要求。 考点: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一:在我国,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

22、定的。 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 “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 ”或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材料三:我国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的代表通过。 (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3分) ( 2)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宪 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怎样? (2分 ) ( 3)宪法的地位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分) 答案:( 1)材料一:说明了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最根

23、本的问题。 材料二:说明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材料三:说明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 2)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 3)青少年应认真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试 题分析:( 1)设问中针对试题所给的三段材料,要求回答每一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答题时要分开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这三个条目来表达,不能合在一起。回答 “表明 ”类的问题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概括。 ( 2)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多个方面,回答此问题时要注意设问中的 “从材料一中 ”这一具体要求,防止答题时扩大范围。 ( 3)宪法的地位对青少年来说,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这四个方面是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提出来的,具有依次递进的特点,四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考点: 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