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318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襄阳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最可能: A气泡 B污物 C细胞 D墨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内是空的,有较亮的黑边,用镊子轻轻的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可以改变形状,并且会移动位置;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边缘较细不黑,用镊子轻轻的压一下盖玻片,细胞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并且不会移动位置。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可能是气泡。 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植物气泡的特点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2、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睡莲生活在水中,因其花色艳丽,而被人们赞誉为 “水中女神 ”。旱金莲生活在陆地上,不仅花色美丽,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分类上把二者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A生活环境相同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D花朵的形状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能否产生种子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紫菜、蕨菜、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向日葵、高粱、油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A.生活环境不相同,睡莲生活在水中,旱金莲生活在陆地上,故 A错误。 B

3、.睡莲、旱金莲,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 B错误。 C.都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故 C符合题意。 D.睡莲、旱金莲,花朵的形状不相同,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意在考查考生 理解所学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几天后移开,结果会在白纸上发现许多褐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蘑菇的: A细胞 B芽孢 C孢子 D种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蘑菇属于真菌,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成熟后散落下来,菌褶里有孢子落下形成的孢子印,所以将菌褶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过段时间会发现白纸上有孢子组成的放射状印记,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蘑菇的生殖方式

4、,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蘑菇的生殖方式知识的要点,把握蘑菇是孢子生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力。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突增 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性器官迅速发育 D神经调节功能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

5、,出现月经等。 3、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故 B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 解所学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李老师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 3.01012个 /L李老师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 A含维生素 A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 C丰富的食物 C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李老师红细胞少于正常值 红细胞正常值:男(

6、 4.0 5.5) 1012 个 /升;女( 3.5 5.0) 1012个 /升 ,说明李老师贫血,红细胞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氧含量 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红细胞少,组织细胞缺氧,因而会出现比老、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 A、维生素 A对维持人体视力有重要作用,故 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 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可防止坏血病等,故 B不符合题意; C、铁和蛋白质和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材料,多吃这样的食物可防止贫血,故 C符合题意; D、葡萄糖属于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身体的营

7、养物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贫血的原因知识的要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从市场上买回的茄子,其果柄一端被几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包裹着。这是茄子花的哪一部分存留下来的: A花萼 B花冠 C雌蕊 D花药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一般只有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但也有部分植物花的花萼也保留并继续发育,如茄子、西红柿等。对于茄子果柄常被几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实际是保留花萼,并继续发育。 故 A正确。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并非只有子房发育

8、,有并继续发育。 考点: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部分植物花的花萼也保留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襄阳市区 “绿道 ”是修建在绿化率高、环境优美的地点的非机动车道。闲暇时刻,市民在 “绿道 ”上或骑自行车,或步行,都会感觉到精神爽朗,一扫在封闭环境里那种 “睡不醒 ”的感觉。 ( 1)据测定, “绿道 ”与其它区域相比,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这与植物的 作用有关。 ( 2)从科学角度来说,人在 “绿道 ”,感觉精神爽朗,不会 “睡不醒 ”是因为植物能吸收 ,放出 。 ( 3)游览 “绿道 ”,你还能见到比其它地方更多的野生动物。因为茂盛的植物是生态

9、系统的 ,它通过 作用为动物提供 和栖息地。 答案:( 1)蒸腾 ( 2)二氧化碳;氧气 ( 3)生产者;光合;食物 试题分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因此, “绿道 ”与其它区域相比,空气湿度较大 ,气温较低。 (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 “绿道 ”,氧气多,空气清新。大脑供氧充足,大脑皮层

10、兴奋,感觉精神爽朗,不会 “睡不醒 ”。 (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动物提供了提供了食物氧气和栖息地。 考点:本题考查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蒸腾作用光合 作用的意义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 A、 B、 C表示物质, 、 表示过程。请回答: (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程 直接进行过程 的有机物是_。 (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

11、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_ _ _ _。 ( 3)物质 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_ _。 ( 4)除 A 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 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作用和 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 5)如果 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 _ _分泌不足。 ( 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 _ _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答案:( 1)维生素 ( 2)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3)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参与细胞呼吸) ( 4)重吸收作用 ( 5)

12、胰岛素 ( 6)神经系统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 :图中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属于毛细血管;肺泡与其周围发生了物质交换,此处进行的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A气体扩散入肺泡, B 气体扩散到血液中;图中的食物经过 过程和 过程后,进入血液。 ( 1)图中的食物经过 过程变成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 C,这个过程叫做消化;经 过程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叫做吸收,然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 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是无机物。糖类中的淀粉等,蛋白质还有脂肪是大分子的,不能直接被人 体吸收,需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

13、收,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直接被吸收。 ( 2)毛细血管的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够成;管腔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物质的渗透。 ( 3)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把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量。因此,物质 B氧气 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参与细胞呼吸)。 ( 4)人体内血糖浓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 5)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调查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父亲 母亲 蓝眼 褐眼 1 蓝眼 蓝眼 150 625 0 2 蓝眼 褐眼 158 317 322 3 褐眼 褐眼 29 25 82 ( 1)根据表中的第 组数据可推测出决定褐眼的基因是 基因。 ( 2)若显性基因用 D表示,隐性基因用 d表示,请写出上述几组双亲的基因组成。 第 1组: ; 第 2组: 。 (

15、 3)第 2组家庭中褐眼子女基因组成是 ,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能否生出蓝眼孩子? 。 答案:( 1) 3;显性 ( 2) dd dd; dd Dd ( 3) Dd;能 试题分析:(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由表中第 3组数据可知:父母都是褐眼,而出现了蓝眼的子女,说明蓝眼是隐性性状,褐眼是显性性状。 ( 2)若显性基因用 D表示,隐性基因用 d表示,蓝眼的基因组成是 dd,子女蓝眼的基因 dd,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因此褐眼母亲、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Dd。故上述二组婚配中

16、双亲的基因组成是第 1组 dddd;第 2组 ddDd。 ( 3)第 2组家庭中双亲的基因组成是 ddDd,因此褐眼 子女基因组成是 Dd,从图解中看出如果褐眼子女与蓝睛人婚配,能生出蓝眼孩子。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现代生态农业 “桑基鱼塘 ”是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给农作物施肥。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 1)该生态系统中,蚕和桑属于 关系。 ( 2)在利用

17、蚕沙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 物主要是 。 ( 3)如果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上述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 4)桑和鱼的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5)蚕和鱼的生殖方式都是 ,蚕的发育方式是 。 答案:( 1)捕食 ( 2)细菌 ( 3)鱼 ( 4)线粒体 ( 5)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试题分析:(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以桑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 2)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 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

18、环。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细菌; ( 3)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鱼; (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 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 “动力工厂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桑是植物和鱼是动物,它们的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 5)蚕和鱼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是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构受精作用融合成的,即蚕和鱼的生殖过程出现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蚕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