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 26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填涂答题卡使用 2B铅笔, 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石墨较软,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故选 A; B金刚石非常硬,常用作钻头,切割玻璃,故 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常用作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故 B不符合题意; D铅是一种金属, 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不是铅,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石墨、金刚石、二氧化锰、铅的物理性质。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
2、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不是化合反应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 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由图可知丁是水,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 A 不符合题意;B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叫化合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不是化合反应,故 B不符合题意;根据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4NH3 + 3 O2 = 2 N2 + 6H2O, C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 51:96,故选 C;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3,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011年 10月 “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 ”
3、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 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 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 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子间有间隔,所以 CO2分子间有间隔,故 A不符合题意;B CO2气体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较易液化,故 B不符合题意; C SO2和 N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O2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 C;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大气中 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隔
4、绝空气情况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B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D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答 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木条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 + 2CuO 2Cu + CO2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故 A错误; B因为反应后的固体只有铜,所以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故选 B; c反应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12:160,所以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不相等,故 C错误; D 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和碳元
5、素的质量,故 D错误。 考点: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 成二氧化碳 B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低不能完全燃烧了,故 A错误;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是除去二氧化碳,故 B错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将小量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 C;虽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但是
6、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也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 D错误。 考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B我承认 “温室效应加剧 ”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二氧化碳没有毒,故选 A;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二氧化碳承认 “温室效应加剧 ”主要是我惹的祸,故 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 C不符 合题意;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7、能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右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故 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木条具有吸附性,所以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故 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碳具有可燃性,所以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故 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碳具有还原性,
8、所以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能发生反应,故选 D。 考点: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 5g CO与 2g 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 CO2的质量一定是 7g B 5g 硫和 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 10g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若 5g CO与 2g O2 混合点燃,参加反应 CO的质量为 3 5g, O2的质量为 2g,则生成的 CO2的质量一定是 5 5g,故 A错误; B因为参加反应硫和氧气的质量比 1:1,所以 5g 硫
9、和 5g 氧气都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10g,故选 B;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发生变化,故 C错误;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日照市盛产茶叶, “雪青 ”“清润茗芽 ”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 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6个氢
10、分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 A不符合题意;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构成,故 B不符合题意;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76:52:46=38:26:23,故 C不符合题意;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52个氢原子,故选 D。 考点:利用化学式计算。 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答案
11、: D 试题分析:因为用湿毛巾捂住嘴能够防止热空气烫伤呼吸道,又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所以要低姿势前行,故选 D。 考点:温度对气体密度的影响。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 2KNO3+S+3CK2S+N2+3CO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A硫 B氧 C碳 D氮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降为 -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为 -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升为 +4价,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5价降到 0价,故选 B。 考点:元素
12、的化合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色满园,花香四溢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 CO、 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春色满园,花香四溢 ”是花的分子在空气中不断的运动,所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 A; B空气是混合物,它由主要由氮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 B错误; C组成 CO、 C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 C错误;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 D错误。 考点:分子的性质。 填空题 已知
13、A、 B、 C、 D、 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其中 A、 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 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 1)写出 D、 E两种物质的名称: D E ( 2)写出 B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D物质的一种用途: 答案:( 1)二氧化碳 ;甲烷 ( 2) C+O2 CO2。合理均可 ( 3)灭火 (或气体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化工原料等) 试题分析:( 1)因为 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 E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图中转化关系, A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水,所以 C是水, D是二氧化碳,( 2) C+O
14、2 CO2 (答案:合理均可);( 3)二氧化碳的用途有灭火(或气体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化工原料等) 考点:物质的推断、二氧化碳的性质。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 1) A实验玻璃管 中产生的气体是 ; ( 2) 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 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 3) 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答案:( 1)氢气(或 H2) ( 2)装置漏气(或加热时间短,反应不充分;或铜的量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 3)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试题分析:( 1
15、)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所以玻璃管内气体多的是氢气,故 A实验玻璃管 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或 H2);( 2)装置漏气使注射器内减小气体的体积小于 21%,加热时间短,反应不充分;或铜的量 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注射器内减小气体的体积小于 21%,故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或加热时间短,反应不充分;或铜的量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3)稀盐酸加入石灰石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电解水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6、。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 1)以上从 AE 中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 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 ( 3)将 CO2和 CO的混合气体通过 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 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将分液漏斗中的
17、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 答案:( 1) A 导气管应露出橡皮塞少许即可 ( 2) A 、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 、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 (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CO 、 CO2 试题分析:( 1) A 导气管应露出橡皮塞太长,不便于气体排出,故改正 A 导气管应露出橡皮塞少许即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 A,因为高锰酸钾溶于水呈浅紫红色,故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 度分析其原因是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18、石灰石)和稀盐酸,故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3)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 CO2和 CO的混合气体通过 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此时从导管 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CO,因为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碳酸钙,在加入 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CO2。
19、 考点:化学基本实验的发生装置的选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室制取氧和二氧化碳。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 B2( 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 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 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2)黄曲霉素 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 3) 15 7g黄曲霉素 B2中含有 g氧元素。 答案:( 1) 314;( 2) 17: 14: 6 ;( 3) 4 8 试题分析:( 1)黄曲霉素 B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7+114+166=314;( 2)黄曲霉素 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7:14:6;( 3) 15 7g
20、黄曲霉素 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 =15 7g 100%=4 8g 。 考点:利用化学式计算。 在做 “燃烧的条件 ”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答案:乒乓球碎片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试 题分析: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空气接触,并且温度也一样,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碎片先燃 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多彩的 “碳 ”,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 “碳 ”的世界。 ( 1)根据表 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
21、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 表 1 ( 2)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只填字母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 “温室效应 ”,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 CO2和 NH3可以合成尿素 CO( NH2) 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5)从表 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
22、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g 放出的热量 /kJ 甲烷 2 75 56 碳 3 67 32 表 2 答案:( 1)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 2) AB ( 3)节约用纸(合理均可) ( 4) CO2+2NH3高温、高压 CO( NH2) 2+H2O ( 5)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试题分析:( 1) 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 石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 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故选 AB,
23、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 C错误;( 3)节约用纸或使用新能源(合理均可);( 4)在高温高压下, CO2和 NH3可以合成尿素 CO( NH2) 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高温、高压 CO( NH2) 2+H2O;( 5)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考点:碳单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原因是 。 答案: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试题分析
24、: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是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分子的性质。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 (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_。(填写字母) (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
25、,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 _,原因是_ 。( 4)烧木材时,常把木材架空一些,其目的 是 答案:( 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 2) ABD (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 ( 3)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或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两种情况都回答也对) ( 4)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充分燃烧。 试题分析:( 1)人类从远
26、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 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2)易燃易爆物要贴上爆炸、禁止烟火、禁止燃放鞭炮等标志,与腐蚀和节约用水标志无关,故选 ABD;(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右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斜向下的火柴,原因是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或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两种情况都回答也对)( 4)物质充 分燃烧的
27、条件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要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故烧木材时,常把木材架空一些,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充分燃烧。 考点:物质的燃烧。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_(填 “可再生 ”或 “不可再生 ”)能源。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 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 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_、 _。(写出两点) 答案:( 1)石油 , 不可再生 CH4+2O2 C02+
28、2H2O,二氧化硫 (或 S02) , 使用脱硫煤 ,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02+2H2O;( 2)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产生的措施是:使用脱硫煤,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合理即可) 考点:化石燃料。 我们的星球因水而美丽,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
29、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序号 );答案:( 1) 2H2+O2 2H20 ( 2) D 试题分析:(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0;( 2) A溶解物质中水是溶剂,故 A不符合题意; B燃烧铁丝时在集气瓶中加入小量水是防止熔落物炸裂集气瓶,故 B不符合题意; C洗涤试管中水作溶剂,故 C不符合题意; D保存白磷中水是用来隔绝空气,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水的作用。 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 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
30、单质 _; ( 2)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减少污染 _; ( 3)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 (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 +3价 ( 5)由 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答案:( 1) O2( 2) C2H5OH ( 3) SO42 ( 4) ( 5) C70 试题分析:( 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 O2;( 2)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减少污染 C2H5OH;( 3)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 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 SO42 ;( 4)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氧化铁中铁元素显 +
31、3价: ( 5)由 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C70。 考点:化学用语。 计算题 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 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 “微型 ”化改进后的装置。 (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 “微型 ”实验装置用量的 10倍,采用 “微型 ”实验装置具有的优是 。 用乙装置完成 “制取并检验 CO2”的实验,消耗了含 0 1克碳酸钙的石灰石。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 1) A ( 2)药品用量少,产
32、生的废弃物也少,操作方便 (只答出一点得 0 5分,答出两点或两点以上得 1分), ( 3) 0 044克 试题分析:(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相同,故选 A;( 2)因为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 “微型 ”实验装置用量的 10倍,采用 “微型 ”实验装置具有的优是药品用量少,乙实验装置比甲实验装置操作方便; ( 3)设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是 x克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0 1g x x =0 044g 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 “中国气 都 ”之称的美誉。我校化学兴趣小组
33、的同学对甲 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 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丙 NH3 CO2 H2O;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 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下列装置: A、 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 “能 或 “否 ”) 。实验中用纯净 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实验中观察到 A中无水 CuSO4变蓝, B、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4、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请写出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 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_。 答案:【猜想与假设】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实验探究】( 1)否、空气中含有 CO2 和 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丁 ( 2) CO2+Ca(OH)2=CaCO3+H2O Fe2O3+3CO 2Fe+3CO2 【反思与交流】氧气充足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甲烷不含有氮元素,所以
35、反应后生成物中也不含氮元素,故你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实验探究】( 1)因为 A是用来测甲烷燃烧是否有水生成, B是用来测甲烷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 A、 B装置的顺序颠倒就不能确定甲烷燃烧是否有水生成,故填否,实验中用纯净 O2而不 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CO2 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实验中观察到 A中无水 CuSO4变蓝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 B、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甲烷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故选丁; ( 2)请写出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Fe2O3+3CO 2Fe+3CO2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 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考点:化学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