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136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度安徽亳州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检测卷 其他 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以 “徽商 ”为对象写一段不超过 40字的介绍性文字。( 5分)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 “徽帮 ”,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后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徽州素称 “东南邹鲁 ”。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 “贾而好儒 ”、 “贾儒结合 ”。徽商的本质是儒商。徽商研究

2、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朽课题,一向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答案:徽商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的 总称,( 2分)其起源悠久,( 1分)活动范围遍布海内外,( 1分)其本质是儒商( 1分)。 找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4分 )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交加,薪火相传,亳州一中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 值此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本着发扬和继承一中光荣传统、营造一中品牌、服务家乡建设、提高我校社会声誉的精神举办庆典活动。 在这里,我们全体在校师生员工向海内外校友发出深情邀请,请在百忙中您回母校参加一中的百年庆典活动。 序号 修改 答案: 删去 “交

3、加 ” “发扬 ”“继承 ”对调 “营造 ”改为 “打造 ” .将 “您 ”移到“在百忙中 ”前(每点 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 (5分 ) 【小题 1】 大漠孤烟直, _。(使至塞上) 【小题 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天下归心。(短歌行) 【小题 3】 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小题 4】 登东皋以舒啸, _。 (归去来兮辞 ) 【小题 5】 乌鸟私情, _ _。 (陈情表 ) 【小题 6】 _,访风景于崇阿。 (滕王阁序 ) 【小题 7】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_。 (将进酒 ) 【小题 8】 江流宛转绕芳甸, _。(春江花月夜)

4、 答案: 【小题 1】长河落日圆 【小题 1】周公吐哺 【小题 1】闻道有先后 【小题 1】临清流而赋诗 【小题 1】愿乞终养 【小题 1】俨骖 于上路 【小题 1】与尔同销万古愁 【小题 1】月照花林皆似霰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凡是早晨到 “淝河之韵 ”文化广场散步的市民,都会认识与赵大叔形影相吊的一只小斑鸠。 B第六届徽商大会上,亳州市二十名长袖善舞、身姿曼 妙的演员身着古装,为大家表演了 “五禽戏 ”。 C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车祸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一句 “我爸是李刚 ”更是被网友编排得别开生面。 D巴金晚年以 “说真话 ”的勇气和平易近

5、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3分) 城市文明与乡村传统在碰撞:当城市的汽车尾气熏闷着忙碌日子的无奈时,特别怀念故乡炊烟缓缓地升腾,抚平着平淡日子的孤寂;当城市的纯净水在 时,特别怀念故 乡甘甜的井水, 。 时空改变着人事,当 , , , ;不变的却是回忆,无论多久多远,头脑里常常定格这样的画面:当石榴花肆意开放的时候,理想在枝头放声歌唱,校园把友谊浇灌,青春随梦想飞扬。 A 敷衍我们生存的日子 滋润成长的岁月 过往成为历史,校园成为背景,知交成为故旧,情节也成为故 事。 B 敷衍我们生存的

6、日子 浇灌成长的岁月 校园成为背景,过往成为历史,情节也成为故事,知交成为故旧。 C. 清澈我们生存的日子 滋润成长的岁月 过往成为历史,知交成为故旧,校园成为背景,情节也成为故事。 D. 清澈我们生存的日子 浇灌成长的岁月 校园成为背景,知交成为故旧,过往成为历史,情节也成为故事。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仓廒贪脏枉法 札( zh)记锱铢必较( z) B岑寂仓皇失措央浼( mi)呱呱( g)坠地 C影牒机轻歌曼 舞傩神( nu )汗流浃( ji)背 D挖墙角咬文嚼字胆怯( qu) 不落言筌( qun)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曹操墓考古发布何以引来众声喧哗 胡印斌 2009岁末曹操大墓的考古发现,颇有些 “惊世 ”、 “惊诧 ”、 “惊魂 ”的意味。距今1800年的曹操,再度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漩涡,将政府、学界乃至社会公众一并裹挟了去。专程进京宣布发现曹操墓的河南专家,面对别的专家质疑时言之凿凿:曹操墓也是经过专家多次论证的!严肃的考古成果发布,不期然掀起大波澜,着实让河南方面有些手脚忙乱。河南省有关部门连忙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试图将口水仗平息在 2009年,然而事件的走向已不可控。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疑问,大概不会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 按照以往习惯,河南省文物部门

8、发布曹操高陵考古成果,并不存在资格问题。而且,此番发布还是国家文物局出面邀请河南省文物局专家进京发布的。然而,网络社会似乎并不习惯这样的权威宣布,越是刻意强调权威,越会吸引来质疑的 “板砖 ”:凭什么如此肯定地确认这个汉墓就是曹操墓而不是别的哪个墓呢?而河南省的文物专家在回应网络和公众质疑时完全缺乏耐心,动辄就是 “完全可以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 “这种认定是科学、严谨的 ”。这样不容置疑的表述,这样省略过程直陈结果的回应方式,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一种学术底气,不如说是在与公众 赌气。 公众当然缺乏考古专家的专业知识、田野经验和推断能力。但凡重大的考古行动,往往也正是向公众普及文

9、物考古知识的绝好契机。当年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虽然在文物上收获寥寥,但公众通过媒体既全程参与了发掘过程,也分享了考古的乐趣,焉知没有收获?类似的例子还有法门寺地宫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等等。而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发布却显得十分突兀,惊喜太过巨大,反而成了惊疑。 再有,文物考古以有限测无限、循明晰探幽暗,还是应该保存几分审慎的。话不好说得太满,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先例,政府急切地发布激动人心的消息 之后很快就陷入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表示, “在依据墓葬的地点和时代特征,把曹操作为一个人选作为这个墓的主人推测,这是说得通的。 ”又是 “推测 ”

10、,又是 “一个人选 ”,在这样 “差不多 ”的确认之下,曹操墓越来越像一个传说。 至于安阳新发掘的大墓是不是曹操墓,既然大墓的后续研究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不妨先存疑。学术研究既要 “大胆假设 ”,更要 “小心求证 ”。当然,也可能总有一些人、一些力量不希望沉寂千年的曹操墓继续 “存疑 ”下去。这些年来,地方上每每出现类似 “曹操墓 ”的乱象。据说,河南正准 备将曹操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无妨,像这样规模的汉魏大墓,即便墓主不是曹操,其文物考古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题 1】 下列不属于 “众声喧哗 ”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曹操墓发掘的事件,可谓夺人眼目,颇让人 “惊诧 ”、

11、“惊魂 ”,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漩涡,裹挟着政府、学界及社会公众。 B针对社会公众与专家学者的质疑,进京宣布发现曹操的河南专家武断地宣称曹操墓的有关结论,更引发争议。 C由于大墓的后续研究要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河南安阳新发掘的大墓是否为曹操墓不妨先存疑。毕竟,学术研究既要 “大胆假 设 ”,更要 “小心求证 ”。 D本来严肃的考古成果发布,竟然引发众声喧哗,并掀起舆论大波澜,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疑问大概不会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 【小题 2】 下列有关 “曹操墓 ”考古发布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河南有关曹操墓的考古发现引发各界质疑,而河南更是派出考古专家进京发布发现曹

12、操墓,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B应国家文物局邀请,河南考古专家进京发布曹操高陵考古成果,程序合法,但因网络社会拒绝权威发布而引发更大争论。 C网民质疑的是:凭什么如此肯定这个汉墓就是曹操墓而 不是别的哪个墓呢?河南文物专家在回应网民的质疑时则严重缺乏耐心。 D公众虽缺乏考古专家的专业知识、田野经验和推断能力,但曹操墓这一重大考古成果的发布,应是有关部门向公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的最佳机遇。 【小题 3】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墓考古发布引发 “口水仗 ”的原因不仅是本身让人 “惊诧 ”“惊魂 ”,而且是河南文物专家对待外界强烈质疑的强硬态度。 B河南组织文

13、物专家集中答疑解惑无可厚非,但其对网民质疑缺乏耐心,省略过程直陈结果的回应方式无疑是在与公众赌气。 C河南文物专家认为,公众缺乏文物考古专业知识,其质疑水平不高,犹如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一样 ,公众虽全程参与发掘过程,却无所收获。 D由于某些人或某些力量不希望沉寂千年的曹操墓继续 “存疑 ”下去,故类似“曹操墓 ”的乱象不绝。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C (2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香椿芽 我爱吃香椿,尤其爱吃头茬香椿芽,从小就爱这一口,像极了我的母亲。 在我家那幢百年老宅子里,紧靠院西墙,曾经有两棵大树,一棵是梧桐树,另一棵便是香椿树。

14、打我记事起,这两棵树就 有。记得那时,每到三四月份,春暖花开时节,香椿发芽了,母亲便要我爬上树采摘香椿芽。我负责爬树,母亲在下边托着我的屁股。等采摘下来,母亲会马上将香椿芽洗净,切碎,做香喷喷的黄绿相间的香椿芽炒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一盘菜。我爱吃,母亲更爱吃。一盘菜,我和母亲两人包了。好在我父亲、弟弟不太喜欢吃,否则有热闹看了。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大哥翻修房子嫌这棵香椿树碍事,便把它和那棵梧桐树一块砍伐了。母亲曾为了保住这棵香椿树和父亲吵了一架,但树还是被砍了,后来做成了檩棒和门框。那些日子,母亲的脾气很坏。经常望着空荡荡的西墙根发呆。我知道,母亲又想那棵香椿树了。当然这一切父亲早就看在眼里。

15、第二年开春,父亲就从集市上买来三棵香椿苗,栽在了西墙根。当年,虽然只收获了几片香椿芽,可我和母亲依然很高兴,因为毕竟又吃到了香椿炒鸡蛋,尽管只是一小盘,而且鸡蛋明显多于香椿芽。 一年过去,香椿树长高了,我家饭桌上那盘香椿芽明显多于前一年。第三年,香椿长势更加旺盛,香椿芽嫩红一片,可把我和母亲乐坏了。那年春天,我和母亲每人扒了一大盘香椿芽炒鸡蛋。之后,我出村上初中、高中,每年春天,香椿发芽的时候,母亲都会将第一茬香椿采了,给我做香椿芽炒鸡蛋。 那时母亲常用罐头瓶装了,送饭的时候当咸菜送来,一开瓶,那个香啊。是任何文字都难以描述的。只一顿饭工夫,就被同宿舍的同学一扫而空。 考上大学后,每年春季开学

16、,香椿还没发芽,我便没有机会吃到新鲜香椿芽炒鸡蛋了。母亲便把头茬香椿晒干,打包给我邮来。如此,虽在异乡,我便也能年年吃到头茬香椿芽了。大学毕业后我在家乡的一个小城找到了工作,又借贷买了房子成了家。我住的房子在小区的四楼,出门进门到处都是水泥做成的方格房和硬梆梆的水泥地,终年闻不到多少泥土的气息。那些年,每年开春,母亲都会坐两小时的客车,挎一个大包袱,给我 送头茬香椿芽。每次母亲来,我都要炒一盘鸡蛋炒香椿芽招待她老人家。可母亲却一口不吃,说在家早吃过了,吃腻了。一大盘蛋炒香椿眨眼就被我席卷一空。打着饱嗝,吐着香椿气,那个惬意劲真是难以名状,通体是那么舒坦!那一刻,我觉得蛋炒香椿是人世间最好的美味

17、。 这样过了十年,母亲年年给我送香椿芽,我也就年年都能吃到美味的蛋炒香椿芽。看着母亲每年来回奔波为我送香椿,我心里就隐隐作痛。我常想,要是哪一天有一小块土地,最好在院子里有一块小菜园,我一定栽上几棵香椿树,这样既能年年吃到鲜嫩的香椿芽,又能免除母亲送香椿的劳累之苦。没 想到,这个愿望居然在两年前实现了。因为单位变动,我卖掉了原来的房子,换了更大的。新房子在一楼,且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我便在院子的东墙根栽了一棵胳膊粗的香椿树。第二年开春,香椿树便长满了鲜嫩的香椿芽。采香椿芽那天,母亲和姐姐来了,送来了一大包袱香椿芽。这是我搬到新家后母亲第一次到我家来。当母亲看到院子里那棵长势蓬勃、枝繁叶茂的香

18、椿树,看到树上鲜嫩的新芽时,母亲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和失落。 吃饭的时候,桌上摆了满满一盘的鸡蛋炒香椿芽。我劝母亲多吃点。这一次,出乎我的意料,破天荒没听到那句母亲说了十多年的 “我吃 过了 ”。她很高兴地夹了一筷子,美美地吃起来,一筷子又一筷子,居然吃了小半盘。这让我很惊讶。母亲要回去了,老人家又看了一眼院子东墙下那棵香椿树。我对母亲说,娘,我这儿有香椿树了,以后就别送了。母亲眼里再次闪过一丝失落。 几天后,姐姐打电话过来,说娘这几天心情很不好。姐姐说,你不知道,娘这十几年从没舍得吃过一根头茬香椿芽。给你送香椿是她这些年最高兴的事,也是她在邻居们面前唯一可以显摆一下的事了 姐姐还在电话那头说着

19、,我的眼睛早已模糊了 过了几天,我专门回了趟老家告诉母亲,那棵香椿树砍了,因为邻居对这种气味过敏,有意见。母亲听了脸上闪过一丝欣喜,说砍了就砍了,砍了好。我故意说,树砍了,只怕吃不到香椿了。 “你忘了,咱家不是有吗?明年我还给你送香椿芽。 ”母亲说话的声音明显高了许多。我偷偷笑了。刹那间,我清晰地闻到了一股浓烈扑鼻的香椿芽香 (选自 微型小说,作者厉剑童 ) 【小题 1】 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6分 ) 【小题 2】 看到我院子里香椿树上鲜嫩的新芽时,母亲眼里为什么会闪过一丝惊讶和失落?(5分 ) 【小题 3】 小说多次提到香椿芽,请结合文本说说香椿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20、 ) 【小题 4】 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寻常生活。其实,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尽相同的 “香椿芽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心中的 “香椿芽 ”。(不少于 80字) (8分 ) 答案:【小题 1】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1分)她勤劳善良,与父亲共同撑起家庭,( 1分)质朴,( 1分)温顺中带有刚强,( 1分)以儿子为骄傲,( 1分)对儿子奉献自己全部的爱。( 1分) 【小题 1】【小题 1】 香椿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从砍掉旧香椿到新栽三棵香椿苗,从我不让母亲送香椿芽到主动砍掉香椿树,香椿芽推动了故事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 香椿 芽象征着母亲对我的浓浓的爱,也传达出了作者对

21、母爱深入理解的心理历程。(每点 2分) 【小题 1】 通过一种事物来表达母爱( 4分),语言表达( 4分)。示例:心中 “香椿芽 ”就是那一杯杯香醇的咖啡。在白亮亮的灯光下,我写着作业,不知不觉我的眼皮便在 “打架 ”了,忽然闻到了咖啡那香醇的气味,原来是母亲亲手泡的咖啡。每个夜晚,当我学习疲惫时,母亲总会给我端上一杯浓浓的咖啡。闻着香气,喝着咖啡,我品味到了世上最伟大的母爱。 文言文阅读 (3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玉昆,字景山,安徽蒙城人。以武童从宋庆攻捻 ,积功至都司,赐号振勇巴图鲁。任柱等困庆登州, 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由是以骁果名。 捻平,擢总兵。剿秦、陇回,

22、数获胜,更勇号曰博奇。既克肃州,赐头品服。嗣从金顺出嘉峪关,连下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擒其渠帅黑瞎子。天山南北告宁,赏黄马褂,予世职。玉昆居西域先后十馀年,收复名城以十数,暇辄使部下屯垦辟地利。李鸿章疏荐将才,谓可继 宋庆。光绪间,调赴直隶。 二十年,补授山西太原镇。 会日本构衅,玉昆统毅军赴援,次平壤 ,壁南门外大同江。日军来攻,玉昆守东岸,血战久,援至,敌败去。已而玄武门失,叶志超令其速撤军,乃归平 壤。日军占盖平,诸将皆退营口。玉昆从庆顿太平山,日军猛攻之,玉昆战最力,击退其众。无何,日军大集,庆陷重围,坠马负创,玉昆决围入,翼之出,伤亡殊多。转战田庄台、感王寨,以千馀人抗强敌,屹然自

23、全。 二十五年,擢浙江提督。明年,调还直隶。适拳匪肇乱,联军入寇,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馀,卒以无援退。车驾西幸,命随扈。又明年,还京,加太子少保。二十八年, 朝阳土寇窃发,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 三十四年,病卒,赠太子太保,予二等轻车都尉,谥忠武。 (选自清史稿 马玉昆传 ) 注:毅军,宋庆的部队。拳匪,义和团。 【小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擒其渠帅黑瞎子渠帅:魁首 B李鸿章疏荐将才疏:上奏章 C壁南门外大同江壁:占领 D车驾西幸幸:皇帝亲临 【小题 2】 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

24、分) A以武童从宋庆攻捻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B相持月馀,卒以无援退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已而玄武门失泉涓涓而始流 D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 3】 下列四项中全都直接表现马玉昆英勇善战的一项是 ( )( 3分) A 以武童从宋庆攻捻,积功至都司。 任柱等困庆登州,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 B 连下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擒其渠帅黑瞎子。 李鸿章疏荐将才,谓可继宋庆。 C 适拳匪肇乱,联军入寇,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 转战田庄台、感王寨,以千馀人抗强敌,屹然自全。 D 日军猛攻之,玉昆战最力,击退其众。 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 【小题 4】 把原文

25、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由是以骁果名。 ( 3分) _ (2) 会日本构衅,玉昆统毅军赴援,次平壤。( 3分) _ (3) 朝阳土寇窃发,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 4分) _ 答案: 【小题 1】 驻扎 【小题 1】 (卒 ,最终 A 凭借 |把 C 不久 |表修饰 D 代词 |助词,主谓之间 ) 【小题 1】( A、间接表现 /直接表现, B、直接表现 /间接表现, C、说马玉昆统领军队 /直接表现, D、均为直接表现) 【小题 1】( 1)马玉昆挺身飞奔救援,围困立刻解除,由此他因骁勇果敢而闻名。(锐身、骁果、句子通顺各

26、1分) ( 2)恰逢日本挑衅,马玉昆率领毅军前往救援,驻扎在平壤。(会、次、句子通顺各 1分) ( 3)朝阳土贼秘密发难(暗中叛乱),马玉昆日夜兼程前去赴援,攻破他们的关卡,活捉首恶邓莱峰并杀掉他。(窃发、倍道、生擒、句子通顺各 1分) 诗歌 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写 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 ,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 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簟,竹席。 【小题 1】 本诗题为写情,请结合诗句谈谈全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4分 ) 答_ 【小题 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4分 ) 答_ 答案: 【小题 1】 期待已久的约会因女方

27、的变心而告吹,主人公躺在珍贵华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甚至对未来生活也心灰意冷。( 2分)全诗抒写了主人公与恋人失约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2分) 4分 【小题 1】 反衬手法,以美景衬哀情。( 1分)溶溶月色、灿灿星光的良夜对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来说,不但不能引起美感,反觉愁苦烦乱,以乐写哀,倍增其哀。( 3分) 虚拟(想象) 手法,( 1分)三四句预设了未来的情景,今后再美的良宵胜景也引不起观赏的情趣,( 1分)表现了主人公失恋后的心灰意懒,也表现了他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 2分)(答出其中一种手法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4分 语言表达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两个合适的句子

28、,使之与上文句式相仿,意境相似。( 6分) 冬天的河水干涸了 ,我相信 ,春水还将来临 ,那时白帆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_ ; _ 。 答案:风中的叶凋零了,我相信,绿色将重回,那时蝉鸣就是我们梦里醉人的呢喃; 眼中的家模糊了,我相信,游子还将回来,那时足音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天籁。(两句 6分,每句 3分,句式、内容、意境各 1分)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大江健三郎小时候很怕死。有一次因病住院,哭闹不休,不肯让家人离开。后来母亲对他说: “放心吧!若是你真的死了,我会把你再生出来。 ”于是他安心了。不久,他又很不放心地跟母亲说: “假如将来我生下来后,怎么会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呢? ”母亲说: “我把你所讲的话、所做的事,一件一件 记下来,叫他好好学你。 ” 从此以后,他就小心自己的言行,不但不再惧怕死亡,而且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做好自己的榜样。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以 “做好自己的榜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字。 注意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