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139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天津一中、益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把文言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 2)阅读下面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平原君让某曰: “何乃太区区! 乃祖即我祖, 吾之宗庙即尔之宗庙,其亲也乃尔 。今胜有难, 将军乃不之救,无乃不可乎? ”某惭之,乃出兵。 译文:( 1) ( 2) 答案:( 1)译文:皇上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剑都还装在剑鞘中,不曾使用过。 ( 2) 平原君责备某人说: “(你)怎么这样小气? ” 我的宗庙就是你的宗庙,那亲近呀,就是这样。 现在我有急难,将军您却不救助我,恐怕不应该吧?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只选两小题)( 4分)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杜甫兵车行)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王勃滕王阁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谏太宗十思书) 答案: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龙光射斗牛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必浚其泉源,必积其德义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沉疴 坎坷 苛捐杂税 百舸争流 B 估量 训诂 沽名钓誉 怙恶不悛 C 增减 磨蹭 爱憎分明 僧多粥少 D 泥淖 悼念 桂棹兰桨 绰绰有余 答案: D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是 A 修订组又编著了标点符号解说一书

3、(语文出版社, 1990年),对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误用的情形做了详尽的说明。 B “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 ”小明鼓励他说: “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 C 总起来的分别是:一种是真正丰富的纯粹的语言 好的语言;一种是贫弱芜杂的语言 坏的语言。 D 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深入具体地阐述的,这些透辟的见解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心连心 ”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最近,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 2003年 10月

4、13日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家军工厂发生的爆炸。 C 改革开放 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 D 2003年 10月 10日产经网一消费日报称, 由 13家媒体联合参与的 “问题空调 ”第二次调查报告显示,健康、质量、服务、品牌在决定购买因素中呈上升趋势。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成功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 中央电视台的 “幸运 52”“开心词典 ”等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

5、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C 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D 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审美心灵,吸 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精萃 震古烁今 讳莫如深 无所不用其极 B 气概 自鸣得意 再接再厉 初生牛犊不怕虎 C 陷阱 各行其事 叠床架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 松弛 九霄云外 额手相庆 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去过的外国城市中,最值得 的仍然是巴黎,拉丁区小街上一块铺路的石头都蕴含着感情的历史。 有几个和我关系较密切的同学也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 那

6、位说我考试作弊的监考老师;如果他讲不出,就要他在全体考生面 前,向我赔礼道歉。 书本是打开心灵的钥匙, 图书馆就是丰富的知识宝库了。 A 留恋 诘责 如果说 那么 B 留念 询问 假如 那么 C 留恋 询问 假如 那么 D 留念 诘责 如果说 那么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有的人经常焦虑不安,怀疑自己身体这儿有病,那儿有问题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状态发展严重的,在医学上称为 “焦虑症 ”。焦虑症属于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环境的反应。这种病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了种种内脏症状。 患这种病的病人性格常不稳定,似有

7、大祸临头,死亡降临。因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出冷汗,手脚颤抖。其特点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病人自己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有 “心脏撞击胸壁 ”“透不过气来 ”的感觉,并由此担心是 “心脏出了毛病 ”而四处求医,可是什么大毛病也查不出来 。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诉说心烦意乱,不易入眠;也有的人出现一种 “睡眠缺失感 ” 客观上呼呼大睡,但醒来时却说 “一分钟也没有睡着 ”。因长期失眠,病人十分苦恼,平时表现焦躁、孤独、羞怯、慌乱、紧张、易怒,也有的情绪郁闷,不愿与别人接触,郁闷在心,久思成疾,患者常出现各种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如头晕、多汗、恶心、呕吐、持续腹胀、便秘、心慌、尿频、思想不集中、

8、视力模糊等。病人常怀疑自己的内脏有严重的病变,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但经医生详细检查,却无异常发现。 焦虑症是由于中枢神经机能失调引起的,并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所以患者应当相信医生的话,解除 “身患重病 ”的顾虑,建立一个必胜的信念,靠自己的毅力把自己从 “病 ”的陷坑中拉上来。作为患者的亲人、家属不要认为他们是 “装病 ”,生活上要热情关怀、体贴,多做安慰工作。改变生活的环境,让病人到外面散散心,多做些户外活动,这可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作为医者,对病人的主诉症状要作出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除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外,再适当配以抗焦虑药,疾病的魔影就会很快自然消失。 【小题 1】下列对 “焦虑症 ”的

9、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焦 虑症 ”是一种怀疑自己有病,经常焦虑不安的病症。 B “焦虑症 ”是一种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的病症。 C “焦虑症 ”是一种很不适应正常环境并怀疑自己有病的病症。 D “焦虑症 ”是一种不能很好适应正常环境并怀疑自己有病而产生的神经性病症。 【小题 2】下列不完全属于 “内脏症状 ”的一项是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颤抖 B头晕、多汗、恶心、呕吐 C腹胀、便秘、心慌、尿频 D食欲减退、视力模糊 【小题 3】 “焦虑症 ”致病的生理机制是 A性格不稳定,环境困扰 B长期精神刺激 C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D植物神经紊乱 【小题 4】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

10、正确的一项是 A “焦虑症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比慢性的内脏症状更为严重。 B “焦虑症 ”的产生与人的性格和环境有关。 C “焦虑症 ”虽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但还是需要治疗的。 D必胜的信念、亲人的关怀、医生的分析和解释,改变生活环境、心理暗示、服用抗 “焦虑药 ”, “焦虑症 ”是可以解除的。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A 【小题 1】 AB两项没抓住事物的本质; C“很不适应 ”与原文 “不能很好的适应 ”表意不一致。 【小题 2】 “手脚颤抖 ”不属于内脏症状。 【小题 3】 A外部原因不属于 “机制 ”; B含外部原因; D说法过重

11、。 【小题 4】 A文中无此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 1950年到 1959年,我 8岁到 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 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毋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 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 “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 !”但是母亲几乎不给

12、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 “正经饭 ”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 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 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 “娇惯 ”和 “溺爱 ”。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 “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 !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

13、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 ”母亲回答得很坦然: “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 l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 “不幸中的万幸 ”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 不多的生活方式 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 “依然故我 ”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 “推 ”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冬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 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

14、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 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 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 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 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毋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 !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

15、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 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 “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 ” 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 “学雷锋,做好事 ”,仿佛是 “义务劳动 ”呢 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 “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 她那双

16、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小题 1】母亲将我 “放飞 ”以后, “放飞 ”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4分 ) 【小题 2】文中共写了几次 “放飞 ” 请作简明概括。 (4分 ) 【小题 3】 (1)“他喜欢啊 !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 ) (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 “几十种报刊 ”,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 “育子 ”之道吗 (4分 ) 【小题 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 A作家刘心武这篇回忆母亲的文

17、字,写的不是一般母亲的那种舐犊之情。他的母亲所给予他的是需要逐渐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充分体验到的母爱。 B作家刘心武体验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母爱,可见作家的母亲是精通教育理论的。 C这位母亲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独到之处是 “放飞 ”。只有敢于 “放飞 ”,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 D本文告诉我们,高层次的父母之爱,就是能为子女长远打算的爱。 E本文文字朴实,却写得真情浓郁。 答案: 【小题 1】 “放飞 ”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该让他 “自己的事尽量 自己独立解决 ”。 【小题 2】共写了三次。 ( 1)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本来可以在家住宿,她却把儿子 “推 ”到学校去住。 ( 2)举家外

18、迁,却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可以作为 “家 ”的房子。 ( 3)把替儿子做被套当作 “义务劳动 ”。 【小题 3】( 1)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 2)把 “身体好 ”放在首位,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淳朴天性。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题 4】 B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量。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 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 “君知所以得参乘乎 ”绾曰: “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

19、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曰: “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 ”对曰: “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绾曰: “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 “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绾曰: “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 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20、。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次迁为中郎将次:依次 B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 ”属:通 “嘱 ” C常让他将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辅佐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召上左右饮 B而绾称病不行 C上以为廉 D而君不任职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21、项是 ( ) A 而绾称病不行 B 文帝且崩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C 上赐之剑 D 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执其手而与之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小题 4】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 “醇谨敦厚 ”的 组是 ( ) 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有功,常让他将 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 B C D 【小题 5】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

22、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没斥责过卫绾,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后来又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又代替桃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 D 【小题 1】 “让 ”解释为 “推让 ”。 【小题 2】 “左右 ”文中指 “左右近臣 ”;

23、 “不行 ”文中意为 “不去 ”; “任职 ”意为 “负起责任 ”。 【小题 3】 A“而 ”转折连词; B“且 ”解释为 “将 ”,副词; C“之 ”为第三人称代词;D “以 ”为 “因为 ”、 “以 ”为 “用 ”,介词。 【小题 4】 写卫绾有战功; 写卫绾因功而升迁; 写卫绾被免官的原因。 【小题 5】 “滥杀无辜 ”错。 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回答问题。( 6分)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注】 中思 喜春来春思 胡祗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24、 春怨中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和春思中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 春怨一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戍亲人的思念。春思一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 闲适、喜悦的心情。 活泼、生动、口语化。 语言表达 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意保持一致。( 4分) 表一: 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 重要 67.4 不重要 8.5 无所谓 24.1 表二: 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 是 22.2 不是 66.8 不

25、回答 11.00 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照中我们发现, 。上网聊天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答案:网民的主观愿望与自己的行为非常不一致(事实与人们的愿望相距甚远)。 把下面的短句改为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嫉妒是人人都有的。 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答案:嫉妒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缺陷心理。( “人人都具有的 ”放在 “不

26、足为奇 ”之前也可) 在以下各句 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衔接、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5分) 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越烧越旺;退缩者 。 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答案:( 1)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 ( 2)乘风破浪,勇作大有可为的弄潮儿。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3 年 12 月 29 日,温家宝总理在美中关系协会举办的晚宴上恳谈做人的真谛。他说: “我是个很普通的人,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了 四真 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 “四真 ”境界,给我们以启发。其实何止做人,做事不需 “真 ”?说话不需 “真 ”?对他人要 “真 ”,他人对己不应该 “真 ”?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 “真 ”,与环境相处和对大自然的探求何尝不需要 “真 ”?真与丑相对,真与美相连,一切真的都是美的。 “真 ”是条件。 “真 ”是境界。 “真 ”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需要 “真 ”,我们追求 “真 ”。 请以 “真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 立意自定。 3 文体自选。 4 题目自拟。 5 不少于 800字。 6. 不得抄袭。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