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41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卷 其他 名句默写( 8分。每小题 1分,错一字,本小题不得分。) 氓之蚩蚩, 。 ,来即我谋。 _, 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 带长剑兮携秦弓, 。诚既勇兮又以武,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_, _。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哺( p)乳庐冢( zhng)肄( s)业一椽( yun)破屋 B涸( h)辙江渚( zh)愆( qin)期夙( s)兴夜寐 C鸷( zh)

2、鸟梵( fn)语芰( j)荷窈( yo)窕之章 D自 缢( y)羁( j)鸟修禊( x)纤( qin)腰细步 答案: B 下列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渺渺兮予怀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为仲卿毋所遣 D不吾知其亦已兮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句:誓天不相负 A相见常日稀 B会不相从许 C儿已薄禄相 D悔相道之不察兮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渺沧海之一粟。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 )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孔雀东南飞 C屈心而抑志兮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答案: C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不食美国救济粮,被称为伟大的民主战士,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为诗,汉代尊其为经典,开始称为诗经,共收录从春秋到秦汉时期的诗歌 305篇,分为 “风 ”、“雅 ”、 “颂 ”三类。 C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屈原创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一起被称为 “乐府双璧 ”。 D序言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宴集序、赠序之别。书序,一般是指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宴

4、集序,是古人宴集时,一起赋诗后,公推一人所作的序;赠序是亲友之间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兰亭集序应属于第三种。 答案: C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枕藉弥望 垣游目骋怀 B斑驳训鸽凋零方枘圆凿 C淅沥桑葚 石酾酒临江 D桂棹玳瑁落漠怨天尤人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 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

5、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 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 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

6、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 它们全都披上黄袍 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

7、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 “悲秋 ”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 “草木黄落 ”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 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 “春秋佳日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 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 我们晓得

8、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 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 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 “红树青山好放船 ”、 “半江红树卖鲈鱼 ” 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 “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连的源流

9、。 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 “保守 ” 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B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

10、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E古 代诗人写下了许多 “悲秋 ”之作,从 “满山红叶 ”中见出 “离人眼中血 ”,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小题 2】文中对爬山虎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3】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分)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又有着一脉相连的源流。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 BE 【小题 1】拟人。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在秋季变色之快。 【小题 1】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

11、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2分)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2分) 【小题 1】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 “过去 ”与 “现在 ”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

12、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 “快哉 ”。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 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13、。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合 :汇合 B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 :就 ,就着 C南北百 里,东西一舍

14、 舍 :房舍 ,房屋 D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披 :敞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所以游目骋怀 D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小题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第一段:描述 “快哉亭 ”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明 “快哉亭 ”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 B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

15、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C第三段:借宋玉与楚襄王对 “风 ”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 D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 “快哉 ”来。 【小题 4】翻译本文中及学过课文中的句子( 9分,每小题 3分)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 1)白天则有船只在眼前出没,夜间则有鱼龙在身下悲鸣。 ( 2)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听了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伤心哭泣。 ( 3)抬头纵观广阔的

16、天地,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 【小题 1】舍 ,三十里 【小题 1】在; A 相互 /你 B 代 “胜景 ”/主谓间,取独; C 表原因 /用来。 【小题 1】第一段没有议论。 【小题 1】略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6分) 阅读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余两首唐诗,完成 12、 13题。 近试上张水部 酬 朱 庆 余 (唐)朱庆余 (唐)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7、【小题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 ,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小题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 【小题 1】 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小题 1】 “比 ”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 “齐纨 ”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 “菱歌 ”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 语言表达 成语接龙( 4分) 以 “金榜题名 ”开头,连写四个四字成语,要求首尾相接,不能出现谐音,也不能重复。 答案: 作文 作文( 40分) 以 “少年当自强 ”为题,写一篇演讲辞,要求联系实际,有针对性,有文采,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