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44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选择题 下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回眸( mu)骊山( l )花钿( din)仙袂( mi) B悄然( qio)云鬓( bn)衾寒( qn)迤逦( yl) C临邛( qing)百媚( mi)云栈( zhn)玉扃( jing) D城阙( qu)马嵬( wi)凝睇( t)参差( c)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碜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 B虐杀食不厌精突如奇来寥若晨星 C肆意举止安详方枘圆凿烘云托月 D编撰好景不长捍然不顾以逸待劳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泰

2、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_。这是一座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_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 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 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 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 答案: B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2010年 4月 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 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B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

3、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 ,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

4、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 “部分 ”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答案: A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正 确的一项是( ) 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 “花间派 ”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 “香而软 ”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 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 “建安风骨 ”。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

5、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 微博是一个新事物。它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 ,用不超过 140个字的话 ,发布信息 ,即时互动。相对于传统媒介 ,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 ,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 ,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在这个空间里 ,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 ,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 微博门槛低 ,发布信息快 ,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 ,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它不需要 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

6、。似乎不费时 ,不费力 ,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出去 ,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 “翅膀 ”,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 ,到对地动仪的争论 ,再到警察 “微博缉凶 ”,冷不防 ,我们这个时代 ,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 事实上 ,微博是一把 “双刃剑 ”。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 ,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 “转发 ”键。操作的便捷 ,简化了思考 ,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在“生产 ”信息的过程中 ,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 “媒子 ”,甚至有人捏造信息 ,制造 “兴奋点 ”,博取人们眼球 ,引起更多关注 ,实

7、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变得丰富了 ,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 ,甚至是哗众取宠 !无论是金庸 “被去世 ”的假新闻 ,还是名人 “骂战 ”此起彼伏的喧哗 ,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 ,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在 “微博 ”这个水塘里 ,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 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 ,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 ,有了表达的自由 ,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 ,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 责任。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 ,而趋于偏激与对立 ,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 ,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

8、反思。 表达的自由也同时需要承担表达的责任。微博世界 并不是私人世界 ,而是一个更加隐形而复杂的虚拟社会。人们总希望微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能尽快地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社会。一方面 ,汹涌的网络民意 ,通过虚拟的力量 ,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 ,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 ,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表面上 ,微博是 “微 ”,是你个人的 “麦克风 ”,但众多粉丝和听众却是社会人 ,你说的话虽不一定是人 命关天、财产万千 ,却应有是非曲直、善恶正邪。 王本朝光明日报( 2011年 2月 28日) 【小题 1】为什么说 “微博是一把 双刃剑 ”?( 6分) 【小题 2

9、】 “在 微博 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8分) 【小题 3】微博时代说话的 “责任 ”有哪些具体内容?( 6分) 答案: 【小题 1】因为微博有利有弊( 1分 )。利: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形成一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或: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 3分)弊:人们简化思考 ,盲目跟随;( 1分)易造成懒于识别、快速转发甚至捏造信息,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现象。( 3分) 【小题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1分),生动形象( 1分)地说明在微博这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 1 分)

10、,信息良莠不齐( 2 分),不泛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不泛有虚假的信息等( 1分)。 【小题 1】应当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与责任( 2分);通过微博的力量,冲击现实的弊端,促使当事人面对公众承担责任( 2分)。检讨和反思自已的意见或感受,有应有的是非曲直和善恶邪正,不偏激、不对立(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9分,每小题 3分 )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 “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 “欲求 ”称之。当人有

11、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 “食色 ”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 “趣味低级 ”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 “求知境界 ”。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 “道德境界 ”。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

12、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 水平的 “自我 ”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 “我们 ”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 “我们 ”出发,推及“我们 ”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 “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13、;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 的以及 “应该 ”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 2009年 12月 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小题 1】关于 “人生境界 ”的理解,

14、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它 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小题 2】对 “求知境界 ”与 “道德境界 ”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 “道德境界 ”列在 “求知境界 ”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 “求知境界 ”,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 “道德境界 ”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5、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 “道德境界 ”不同于 “求知境界 ”,并高于 “求知境界 ”。 D “求知境界 ”虽也把 “自我 ”作为主体,但这个 “自我 ”却不同于 “道德境界 ”中的“自我 ”。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欲求境界 ”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 “求知境界 ”中的 “自我 ”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 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 “道德境界 ”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 “我们 ”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 “审美境界 ”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

16、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B项 “人生境界 ”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 “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错; C项 “由低到高 ”错。 D项 “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错, “不同层次的人 生境界 ”和 “人生的不同阶段 ”没有必然联系。 【小题 1】 “道德境界 ”“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 ”,因此 “求知境界 ”为“道德境界 ”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小题 1】 A项 “这种境界是任

17、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错,文中说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 C项 “道德境界 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 ”错,文中说这一境界 “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这就是关注自我。 D项 “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错误。文中说 “在现实 的人 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 杂地交织在一起 ”, “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 会同间,太宗 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

18、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 “我战不克,先殪此曹 !”人皆相谓曰: “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 !”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竟,言曰: “太后佐太祖 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 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 ”太后曰: “我若疑卿,安肯以书示汝 ”屋质对曰: “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 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太后乃遣屋质授书于帝。 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不逊。屋质谏曰: “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

19、。 ”帝曰: “彼众乌合,安能敌我 ”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 况未知孰胜 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 矣。以此计之,惟和为善。 ”帝然之。 始相见,怨言交让,殊无和意。太后谓屋质曰: “汝当为我画之 。 ”屋质进曰;“太后若能释怨,臣乃敢进说。 ”太后曰: “汝第言之。 ”太后复谓屋质曰: “议既定,神器竟谁归 ”屋质曰: “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人,复何疑 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 ”乃许立康。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耶律石剌潜告屋质,屋质遽引入见,白其事。刘哥等不服,事遂寝。未几,刘哥邀驾观樗蒲 ,捧觞上寿,袖刃而进。帝觉,命执之

20、,亲诘其事。刘哥自誓,帝复不问。屋质奏曰: “当使刘哥与石剌对状,不可辄恕。 ”帝曰: “卿为朕鞫之。 ”屋质率剑士往讯之,天德等伏罪。诛天德, 杖翰,迁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薨,年五十七。帝痛悼,辍朝三日。 (选自辽史 列传第七,有删改 ) 注 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 樗蒲:赌博的一种活动。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始相见,怨言交让让:责备 B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夺:强取 C太后曰 :“汝第言之。 ”第:只管 D刘哥等不服,事遂寝寝:停止 【小题 2】下列句子中,都能反映耶律屋质 “善筹 ”的一组是 (3分 ) 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

21、 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即不敌,奈骨肉何 况未知孰胜 臣愿竭死力 屋质率剑士往讯之 当使刘哥与石剌对状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太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诸大臣让世宗继承王位的主张,派皇子李胡起兵,骨肉相残的局面险些发生。 B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秉持 “惟和为善 ”的观点,先说服太后接受了和议,后说服世宗放弃了坚持敌对的想法。 C和解开始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通过耶律屋质的调解,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同意立永康王。 D刘哥和他的弟弟勾结耶律天德叛乱,后来因为耶律石剌将计划暗中告诉了耶律屋质,叛乱才没有发生。 【小题

2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 !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4分 ) (2)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 (4分 ) (3)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 (4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0分 ) (2)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极尽忠心,可以吗 评分建议: 见疑:怀疑我。 (1分 ) 虽 :即使。 (1分 ) 得乎:可以吗。 (1分 ) (3)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

23、和议好。 评分建议: 书:信。 (1 分 ) 艾:停止,完结。 (1 分 ) 释:消除。 (1 分 ) 安:使 安定。 (1分 ) 【小题 1】 (夺:强行改变。如李密陈情表中 “舅夺母志 ”。 ) 【小题 1】 ( 写其外表、才识、人品。 是在表示效死的决心。 是行动,不属于 “谋划 ”) 【小题 1】 (“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 ”在文中无依据 ) 【小题 1】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题。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24、( 4 分) 答: (2)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4分) 答: 答案:( 1):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 (1 分 )“无言 ”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 “无言 ”、 “独上 ”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1分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 “寂寞 ”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1分 ) (2):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 (1分

2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 不是将“愁 ”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2分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 8分,每空一分 ) (1)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 (3) ,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 (4) ,有志不获骋。

26、(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 (5)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6) ,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行路难(其四) 答案: (1)知来者之可 追 实迷途其未远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乌鸟私 情 ( 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5)责臣逋慢 (每个空 1分,共 8分 ) 作文 小作文 (15分 )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施耐庵着力描写风雪,从而烘托人物形象。请以“天晴了 ”为开头,采用烘托技法,写一个 200字左右的场景。 答案:略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请自选角度,准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议论文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