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45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A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下期联考语文卷( A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选举,本来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 深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B回顾协同软件过去的一年,有两点 大快人心 :一是协同软件整体逆市飘红,势头不减反增;二是协同软件厂商本土化优势凸显。 C谷歌事件,实际上就是美国利用其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冠冕堂皇 地向别国进行政治、文化、商业推销,来谋取利益。 D中国央行 1月 29日发布报告,对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作出预测称, 2012年宏调局势更为复杂,保持物价稳定等任务 任重道远 。 答案:

2、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 , , 。 。 ,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 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千家诗选取唐、宋 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

3、计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因为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 C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 D在朱清时看来,体制的落后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人体中流动的红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全血。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在临床使

4、用上很多情况不需要全血,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因此,人造血液也不需要与全血成分完 全一致。现在已有血浆代用品上市,血小板代用品也已经开始研究,目前许多国家着重于开发红细胞代用品。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是救命的血,安全自然是第一需要。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所以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此外,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 ABO血型,是按红细胞膜上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因为用血红蛋白组成的人造

5、血不具有红细胞膜,没有抗原就不会与体内已有的抗体产生交叉反应,所以人造血适用于任何血型,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 “一血通用 ”。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医生只需直接为病人输入人造血液,而不必先检测患者是哪类血型,然后再费时去寻找与之匹配的血液,节约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人造血液的优越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大量地制造,保障医疗用血的充足供应。以动物血红蛋白作为造血原料的人造血液,有丰富的原材料来源。我国目前研制的人造血液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 ,而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名为海蚯蚓的沙滩小虫的血液也适合制造人造血液。另外,人造血液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它能够长时间地保存。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

6、普通血液在专门的储存条件下只能保鲜 42天,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血液就有可能变质,而人造血的保存期可以长达数年。以血红蛋白为基质的人造血液是红色溶液,冻干后为红色或暗红色粉末。如果有需要,只需将干粉状的人造血溶解在特定的液体中便可以向病人输注。由于不需要血型匹配,并且携带、保存方便,因此在发生战争或者大规模灾害时,人造血特别适合于紧急医疗救援。 【小题 1】下列对 “人 造血液 ”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造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血液制品。 B人造血液是人工制造的包含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的血液制品。 C人造血液是人工制造的已经可以取代人体内的红色血液的血液代用品。 D现

7、阶段的人造血液可以用各种动物血红蛋白为原料大量制造,且能够以不同形式保存,充分满足医疗救助。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成分输血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采用只含有全血中一种或几种成分的血液来治疗疾病的输血方式。 B由于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因而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液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C目前许多国家已能够合成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所以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迎刃而解了。 D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 “一血通用 ”。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床治疗采用人造血液,

8、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目前时有发生的因输血而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救治安全性。 B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随着人 造血液技术的提高,今后在临床上将完全不必要再采用全血输血。 C人造血液可以很好地缩短紧急救助时间,为挽救高危病人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进而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D因为人造血液可以大量地制造,不远的将来,人造血液也许会成为普通患者都可以输得起的放心血。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A“人造血液 ”为 “人体中的红色血液 ”。 C人造血液是用于医学治疗,并非 “取代人体内的红色血液 ”。 D“现阶段的人造血液可以用各种动

9、物血红蛋白为原料大量制造 ”错,原文说,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动物血红蛋白可以作为造血原料。 【小题 1】未然变已然 【小题 1】推断过于绝对化,因为今后全血输血还有可能部分存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 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 一位同学举手问她 “挖 ”字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

10、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 “再见 ”的时候,她对全班同学说: “我真高兴。 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 我立刻快乐得如肋下生翅一般 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她不会写 “挖 ”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能。 ”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 ”我不放心地说, “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 “啊! ”

11、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 “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 她说 “不敢 ”两字时,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 “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 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 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

12、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 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以后很长时间,他的痛苦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他 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 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 7月

13、,我们赶到联考考场时,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 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 “君子谋道 ”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

14、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 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的 “雨季 ”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生处在苦闷、困惑、低潮或社会风气不正时期,这样下文所述人物的品行就象晴空中的丽日,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B文章最后部分写代数老师考试前蹲在泥地上给自己讲题,事隔十多年后,自己才明白过来,在大自然中听课比在教室中听课美妙得多。 C对于在酷暑中亟待求助的贫困中年人, “我 ”虽然在事后无比痛苦自责,遗憾惋惜,但当时却也漠 然地走开,说明我和其它穿着美丽皮鞋的行人没

15、什么两样。 D文中第三个人物形象没有什么鲜明的正面性格特征,有点游离作品的主旨,作者将他和其它三人放在同一序列,只是他们同样可以引起作者及读者的反省反思。 E文章以 “有些人 ”为题,既暗示 “我 ”已经遗忘了或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突出了人的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道德品质,思想精神。 【小题 2】文中说 “我 ”遗忘了 “这些人 ”,又说 “清晰 ”地记得它,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个句子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请简要分析文中 “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 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一句在本段中的意义作用。( 6分) 【小题 4】文章对四个人物的描

16、写虽然笔墨不多,三言两语,但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请你任选两个人物,简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手法及人物的主要特点。( 8分) 答案: 【小题 1】 AE, E给 3分, A给 2分, D给 1分, BC不得分 【小题 1】不矛盾( 2分),从意义上看,我或许真的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我“清晰 ”地记住了他们的品行和他们带给我的人生启迪( 2分);从结构上看,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引出下文作者对他们人性品质的刻画( 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1】 “美丽的皮鞋、美丽的人行道 ”与 “衣衫槛褛者 ”又形成鲜明对比( 3分)。整句话突出现实生活中物质条件富裕者对贫困落难者的无视和冷漠,进而表达出作者对富裕

17、者的批评与对贫困者的同情( 3分)。(如果找出用 “皮鞋 ”指代经济富裕者的借代手法,也给 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1】 小学女教师:通过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女教师真挚谦逊和毫不吝惜地称赞学生、善于理解抓住时机教育学生的优秀品质。 米店老板:侧重神态与语言描写,突显出她对诚信和良知敬畏的品性,唤起作者的敬佩之情。 街边中暑的男人:侧重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他困苦无助的 处境,反衬出路人的冷漠并引发出作者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代数老师:抓住典型细节(或动作描写)刻画出代数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真心为学生好的 “君子谋道 ”精神。( 8分,每个人物 4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1】 B项写代数老师

18、给自己在泥地上讲题突出老师敬业爱生的 “君子谋道 ”精神; C“我 ”有深刻的自责与反省,并劝告人们要及时行善,与其它冷漠的富人是不同的; D没有 “游离作品的主旨 ”,只是选材的角度不同 【小题 1】本题有两问,首先回答不矛盾,因为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为了通过对比更突出品行的重要性。第二问,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 。从内容上,明确忘记的是什么,记住的是什么。从结构上点明其悬念作用。 【小题 1】答此题要明确两个词,美丽与衣衫槛褛者,美丽代表富人,而衣衫槛褛则代表穷人。不但要写其代表意,还要说明其所表达的意义。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说明富人们很冷漠。 【小题 1】本题实际也包含两问,一个是表现手法,

19、即写出其是语言描写还是外貌描写或是动作描写。然后点明,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想表现他们的什么品质,如语文老师的真挚谦逊和毫不吝惜,米店老板的诚信与敬畏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 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 “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 ;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 “聘君 ”

20、。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 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 “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

21、、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 “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 ”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 染衣:染服,僧衣,代指出家。 (选自梁书 陶季直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服阕忧:忧虑 B与季直素善素:平素、一向 C领左卫司马领:兼任

22、D又屏居十余载屏居:隐居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 “淡于荣利 ”的一组 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陶季直 “早慧 ”,他的祖父陶愍祖 “异之 ”,是 “异 ”其 “智 ”;此后,陶季直面对祖父的金钱物质赏赐竟能首先考虑到辈分有序,陶愍祖 “益奇之 ”,则是 “奇 ”其“品 ”。 B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

23、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袁二人伏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C武帝去世,齐明帝即位,铲除异己,陶季直很不满意,齐明帝也嫉妒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平素行政廉洁,死后家徒四壁,子孙都没有安葬他的钱,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5 分) ( 2)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 5分) 答案: 【小题 1】 A

24、【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1) 陶愍祖曾经拿出四匣子银子摆放在自己面前,让孙子们各人去取,陶季直当时刚刚四岁,只有他一人不去取银 子。 (2) 有人劝告陶季直向齐明帝登门表述歉意,齐明帝接见陶李直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军。 【小题 1】忧:父母的丧事。 【小题 1】 表现陶季直 “早慧 ” 旬表现陶季直恪守朋友之义 句表现陶季直曲从世俗之见,均未表现陶季直 “淡于荣利 ”。 【小题 1】应为齐明帝任宰相,陶季直不能曲从。齐明帝很顾忌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是: (1) “函 ”“列置 ”“甫

25、”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2) “或 ”“造 ”“致谢 ”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文言文译文: 陶 季直,是丹阳秣陵人。他的祖父陶愍祖,任 (南朝 )宋代广州刺史。父亲陶景仁。任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陶愍祖曾经拿出四匣子银子摆放在自己面前,让孙子们各人去取,陶季直当时刚刚四岁,只有他一人不去取银子。有人问他不取银子的原因,陶季直回答说:“如果祖父有赏赐,应当先给父辈,不应当考虑直接给孙辈,因此我不去取银子, ”陶愍祖更加对他感到惊奇。陶季直五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哀痛。起初,他母亲未生病的时候。让他出家为僧;他母亲死后,他家人才把他赎回来,陶

26、季直抱着母亲的尸体大声痛哭 ,听到的人没有谁不感到悲痛。 等到长大以后,陶季直爱好学习,对荣华名利看得很淡。他初出仕就被任命为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但他并没有上任,当时的人称他为 “聘君 ”,他因父亲去世而守丧,守丧期满,尚书令刘秉兼任丹阳郡守,请他担任后军主簿,治理郡里的工作部门。陶季直出京担任望蔡令,不久因病免职。当时刘秉、袁粲因为齐高帝权势一天天盛大,想要图谋推翻他,刘秉一向敬重陶季直,想同他一起商定对付齐高帝的策略。陶季直认为袁、刘二人都是儒生,他们的图谋必定导致衰亡,因此坚决拒绝不肯赴约。不久秉等人伏罪被处死。齐代初年 ,陶季直任尚书比部郎,当时褚渊任尚书令,跟陶季直一向友

27、好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褚渊去世后,尚书令王俭认为褚渊有极高的德行想把褚渊的谥号确定为 “文孝公 ”,陶季直请求说: “文孝 是司马道子的谥号。恐怕这个人不是十全十美,不如把褚渊的谥号确定为 文简 ”王俭听从了他的意见。陶季直又请王俭替褚渊立碑,立碑之后,陶季直自始至终守护着它,很有属吏的气节,当时的人都赞美他。陶季直被调任太尉记室参军。又出京任冠军司马、东莞太守,任职之处被誉为清静和平。陶季直回京后被授职散骑侍郎,兼任左卫司 马,后又转任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去世,齐明帝任宰相,他铲除异己,陶季直不能曲从。齐明帝很顾忌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城职

28、务让朝中属官担任,读书人做官很少有这样的任命。有人劝告陶季直向齐明帝登门表述歉意齐明帝接见陶季直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军,兼任尚书左丞。后又调任建安太守,陶季直施政崇尚清静,百姓认为他施政适宜。陶季直回京后任中书侍郎,后又调任游击将军、兼任廷尉。梁王台府建立,陶季直调任给事黄门侍郎。陶季直常说做官做到了二千石的职位,最初的愿望就全部实现了,不要再去 追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于是以病为由辞官还乡。天监初年,朝廷派人在他家中授予他太中大夫。粱高祖说: “梁拥有天下,竟见不到这个人。 ”天监十年,陶季直在家中去世;去世时七十五岁。陶李直一向生活清苦,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等到去世的

29、时候,家徒四壁,子孙没有钱财给他入殓与停枢,听到此事的人没有人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秋发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 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小题 1】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的写景角度和意境特点?( 6分) 【小题 2】结合全诗,简析诗中 “孤鹊 ”这一意象。( 5分) 答案: 【小题 1】首联以枫叶转秋、蝉声渐隐从视听角度点明了节令时间,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颔联远眺树影如云,暮霭徐徐升起,近看江花带露,在夕阳中渐趋迷蒙。从

30、远近角度进一步渲染出暗淡苍凉的江南秋景(写景角度和意境特点各 3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1】 “孤鹊 ”既是实写( 1分),也是作者自喻( 1分),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本题包含两问,一问是写景角度,包括远看、近看等,一问是意境特点,因其为秋天,又有凉蝉等意象,所以关键词应为凄清。找准意境特点的前提是找准意象。 【小题 1】孤鹊这一意象,给孤独、凄清的感觉,而这也正是作者的内心的写照。所以这一意象也是作者的借物抒怀。关键词是自喻。 枫叶沾秋影,凉蝉夕晖。 ”起句点出时令。南方农历九月枫叶已略带秋色;时值黄昏,蝉声也归于沉默。枫叶入秋

31、,如火如荼,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饮风餐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请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起首这两句便为全诗奠定下了悲怆的基调。不过,夕阳虽暮,犹有余光,这里一个 “晖 ”字用得巧妙,给苍凉的画面抹上一层淡淡的暖色。全诗就在这一寒一暖两种色彩的交织下逐步展开。 第二联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两句写两岸景色。远眺树影如云 ,暮霭徐徐升起;近看江花带露,在夕阳中渐渐趋于迷蒙。像题大庾岭北驿一样,依旧是写秋色,写黄昏,但苍茫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尽管此时的梧桐和江花多少还沾染着几分观赏者暗淡的愁绪,而色彩

32、却显得柔和多了,明快多了。毕竟大自然是美的,它可以帮助诗人暂时忘掉内心的创伤。 颈联是一个转折: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整个画面由静而动。诗人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着色彩;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此时似乎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情致。 可是,贬谪的痛苦很快 又涌入心头: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冷月徘徊,孤鹊南飞,斑斓的色彩一扫而空,画面复归于沉寂,而且更冷更静。在前三联中隐藏着的悲哀的心绪,此时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作者一 “孤鹊 ”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读来真另人伤神至深。 宋之问与汤显祖,两者时跨

33、三四个王朝,历时六七百年,一个因委身奸佞武三思、张易之等,一个因上书得罪于当朝权贵,结果是双双被贬而过大庾岭,都写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优美五言律诗。通过对读,我们可以看出:宋诗格调低沉哀惋,汤诗格调激昂奋发;在景物的抒写与寄托中,汤诗显得更委婉含蓄,宋诗 更景中寓情。 语言表达 调整下面一段话的句子结构,使前后格式一致。( 5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不断被贬流离,这也许是东坡的不幸,地方人民却从中得到了大幸。苏堤无言,湖水铭记着苏轼的功绩;赤壁有字,东坡的诗篇被惊涛拍击着。总之,这个不太幸运的人幸运地活进了历史的千年中去了,活得让人瞻仰,让人叹佩。 答: 答案:却是地方人民的大幸,惊涛

34、拍击着东坡的诗篇 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答: 答 案: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 ,曾益其所不能。(鱼,我所欲也) 【小题 2】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小题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小题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小题 5】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小题

35、 6】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答案: 【小题 1】所以动心忍性 【小题 1】横槊赋诗 【小题 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 1】剑阁峥嵘而崔嵬 【小题 1】沧海月明珠有泪 【小题 1】不求闻达于诸侯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枭逢鸠。 鸠曰 :“子将安之 ” 枭曰 :“我将东徙。 ” 鸠曰 :“何故? ” 枭曰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 鸠曰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700字。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