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148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流 憩 (q) 矜 育 (jn) 洗 马 (x) 决 起而飞 (xu) B桨 棹 (no) 央 浼 (mi)逋 慢 (b) 恶 乎待哉 (w) C 赍 ( j)发 迤 逦 ( l) 险 衅 (xn) 咬文 嚼 字 (jio) D熟 稔 (nin) 拔 擢 (zhu) 陨 首 (yn) 茕茕 孑 立 (ji)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遐观孤鹜诚惶诚恐天高地迥 B南溟北冥形影相吊陈词烂调 C盘桓荟翠云消雨霁 鲲鹏展翅 D绣闼扶摇日薄西山鱼舟唱晚

2、答案: A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会吸引了 7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精彩纷呈的节目使 高朋满座 的礼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包括人民日报,美国中文电视台,侨报和新浪网在内的三十多家媒体对此次晚会进行了报道。 B剑波朝着这两位坚守职务的老森铁员工伸了一下大拇指头, “真英雄, 老当益壮 。 ” C南阳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他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 萍水相逢 的浪漫感觉。 D边城描写了 秀色可餐 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样做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尤其是专门

3、为我们设计安装这种隔板的房产部门的授权。 B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近 10年来,长江源头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令人堪忧。 D人们如果思想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是很难上去的,即使上去了,也巩固不住。 答案: A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应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情感还没有凝炼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 B

4、C D 答案: B 划线的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具以表 闻 B 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C 屈 贾谊于长沙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 颜 答案: B 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1)复驾言兮焉求 ( 2)农人告余以春及 (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4)既自以心为形役 ( 5)访风景于崇阿 (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7)彼且奚适也 ( 8)求人可使报秦者 ( 9)急于星火 A( 1)( 2)( 3) /( 4)( 5)( 9) /( 6)( 7) /( 8) B( 1)( 3)( 6)( 7) /( 2)( 4)( 5) /( 8) /(

5、 9) C( 1)( 3)( 6)( 7) /( 2)( 5)( 9) /( 4) /( 8) D( 1)( 3)( 6)( 7) /( 2)( 5)( 8) /( 4) /( 9) 答案: C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 33篇,包括内篇 7篇,外篇15篇,杂篇 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 “五柳先生 ”,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C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王杨卢骆 ”,亦称 “初唐四杰 ”。 D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6、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 “四大奇书 ”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超重 肖复兴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 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

7、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 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 “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 ”只听见她问: “超了多少? ”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 ”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

8、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嚷着: “这也带! ”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嚷一句: “这也带! ”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 “什么都带! ”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 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 “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 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 ”儿子不再扔

9、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 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 “严重超重! ”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

10、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 ”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 “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 ”父亲拿出 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 2008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小题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11、 4分)( ) A超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儿子女儿出国读 书,在机场,父母出于爱,为孩子准备了过多的行李,结果造成 “超重 ”。 B孩子朝着父母大发脾气, “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也有天气热以及马上就要远离父母而心情不好的原因。 C “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 “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 ”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的情感。 D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波澜起伏,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 E、小说的结尾起到了点题和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期望,同是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了 “感受爱 ”的重要。 【小题 2】 请简要说明小

12、说中的 “我 ”在情节和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5分) 【小题 3】小说中的儿子和女儿见了父母都是 “气哼哼的 ”,其原因一样吗?你是如何看的?第 6段写的是与前文相同的事情,这样写不重复吗?为什么?( 5分) 【小题 4】小说以 “超重 ”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 6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1】 以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通过 “我 ”与孩子父母的问答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 【小题 1】 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行李超重带来麻烦而把怨气撒在家长身上,是对长辈的爱的不理解 (缺乏感受 ),是自私的表现。 这样写看似重复,实际上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

13、写可以突出表明独生子女不理解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普遍意义。 【小题 1】答案:要点: “超重 ”是小说的线索,既指所带行李超重,又指父母情感超重;它反映了有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冷漠、埋怨形成鲜明对比;概括了小说的内容,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等。 (答出 4点即可得满分 ) 【小题 1】 B孩子朝父母发脾气主要原因是感受不到父母的 “超重 ”的爱。 2分 D小说选材谈不上巧妙,情节更非波澜起伏。 2分 【小题 1】从叙事角度看,我是一个旁观者,用 我的口吻在叙述,真实。通过我的视线,我的思想推动情节发展,最后点出主题。即我的观点,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

14、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小题 1】本题有三问,第一问从行李超重上来看,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显示了自私和不理解父母。第二问,表面上重复,其实是由此及彼,从个人推及一般,即揭示这种现象的普遍意义。大部分独生子女不理解父母。 【小题 1】可从四个方面来答,如超重的意义,表面是行李超重,其根本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而子女对父母却不理解;可 见年轻一代有其自私性,这是本文的主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 2分,共 8分)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

15、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 1】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运不齐 ,命途多

16、舛 :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 等 终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 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北海虽 赊 ,扶摇可接:远 【小题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穷(且)益坚 若属皆(且)为所虏 宾主尽东南(之)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句与 句相同, 句与 句不同。 B 句与 句相同, 句与 句也相同。 C 句与 句不同, 句与 句也不同。 D 句与 句不同, 句与 句相同。 【小题 3】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长安于日下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怀帝阍而不见 D俨骖 于上路 【小题 4】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

17、项是( ) A 屈 贾谊于长沙 B宾主尽东南之 美 C外连横而 斗 诸侯 D徐孺 下 陈蕃之榻 【小题 5】翻译下列语句:(第一、第二句各 3分,第三句 4分,共 10分) (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分) (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1)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 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8、 (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 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 见准许。 ( 3)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 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小题 1】等同 【小题 1】 表转折 将要 结构助词 “的 ”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小题 1】 A判断句 B定语后置句 C被动句 【小题 1】 ACD均为使动用法, B为形容词作名词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内容来自教材。注意关 键字:( 1)益、且、坠各一分。( 2)奔驰、日、不许各一分。( 3)决、奚、为各一分。 诗歌鉴赏 读下面这

19、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搠野藤中 . (注)徐渭( 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小题 1】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 4分) 【小题 2】第三句 “笔底明珠无处卖 ”中的 “明珠 ”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小题 1】第一、二句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落魄潦倒的诗人形象。 “落魄 ”写其不得志, “独立 ”“晚风 ”写其寂寞孤苦的晚年, “书斋 ”“啸

20、”字则写出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 【小题 1】诗中的 “明珠 ”用比喻手法,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 “葡萄 ”,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的才识。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小题 1】结合诗句,我们发现徐渭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 结合注释,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理解诗人,他是一个性情纵放的人。 【小 题 1】表面上 “明珠 ”就是指葡萄,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自己的才识,这种手法可以称为比喻,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 “

21、3G手机 ”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12个字)( 3分) 3G是英文 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 1G)和第二代 GSM、 T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优于前两代手机的具体表现就是手机联网的速率。现在移动 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联通的 CDMA1X也只有 30kb/s左右,而 3G时代可以让你的手机又如家庭宽带一样的网速。比如 WCDMA的理论最小值市 38kb/s精致装填可达2Mkb/s。速率提上去了。 3G手机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标志性

22、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目前,日本移动通讯巨人 NTTDoMo已开通全球第一个 3G服务,我国也已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 3张 3G牌照,亚洲成为全球 3G发展最快的地区。 “3G手机 ”的主要特点: _ 答案:联网速率快,实现功能多。( 4分,每点 2分, “实现功能多 ”如写“支持视频电话 ”给 1分。) 中学生张平平写了一首诗,寄给了一家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并附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李编辑: 您好! 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教祺 张平平 2010年 10月 1日 (

23、 1)将 _改为 _; ( 2)将 _改为 _; ( 3)将 _改为 _; ( 4)将 _改为 _。 答案:() “拜读 ”改为 “费心一读 ”。 () “雅趣 ”改为 “爱好 ” 。 () “斧正 ”改为 “修改 ” 。 () “教祺 ”改为 “编安 ” 。 (6分 ) 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理解,让人耳目一新。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的不同看法。( 4分)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看 法: 。 答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

24、一看法: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 默写 古诗文默写。(共 10分,每小题 1分,错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小题 1】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2】云宵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3】鹏之徙於南冥也 ,_, 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小题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 , 。 (李密陈情表) 【小题 5】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李密陈情表) 答案:略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拍卖会上,有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底价只有二十块,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它。这时,一位头发花白,胡须很长的老先生走到拍卖桌前,接着轻轻地用他的宽大的衣袖掸了掸旧提琴上的灰尘,再将松掉的弦拉紧,最后他把琴弓熟练地搭在琴弦上,一曲美妙甜润的二泉映月即在拍卖厅缓缓响起 前后不到十五分钟,这把破旧的小提琴经人一拉,竞拍的人便络绎不绝了,它的价格也由当初的二十块升到了七千块。可见,它的价值都在于它展示了自己美妙的声音啊。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文字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