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一) 其他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选做其中 4道题)( 8分) 可以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苏轼定风波) 乍暖还寒时候, 。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只合把清浊分辨,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 (关汉卿窦娥冤)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商旅不行, 。 ,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独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2、 。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破天荒融汇贯通札( zh)记敷衍塞( s)责 B文绉绉仓皇失措偌( ru)大呱呱( g)坠地 C影牒机轻歌曼舞拙劣( li)汗流浃( ji)背 D挖墙脚严惩不怠悄( qio)然吹毛求疵( c)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 ,这里就
3、豁然开朗了 ,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 ,都只是在黑暗中 。 组织部门作为党组织的重要 ,如能借用 “望闻问切 ”四法,对于解决自身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会有很好的帮助。 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 精神。 A摸索肌体 历程 B摸索 机 体 里程 C探索机体 里程 D探索 肌体 历程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太湖的水光山色,怎能不惊叹于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呢! B就球迷的个性、风采而言,吹喇叭、敲鼓、喊破嗓子远不如特制的装扮显得
4、头角峥嵘。 C金融海啸发生后,日本制造业受到了影响,大部分企业要裁员,外来劳工首当其冲。 D北京 CBD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其中炙手可热的酒店式公寓,每平米价格高达三千美元。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只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只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 莫尼埃。 B文学的复杂性在于它试图从感性和艺术的角度去实现文本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整合,文本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先天地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 C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由 “中华龙鸟 ”、 “辽宁古果 ”、 “赫氏近鸟龙 ”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珍品,成为辽宁馆的一大特色和抢眼招牌
5、,接待观众突破 130万人次左右。 D在人们研究物质结构的过程中,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 答案: B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的体裁分别是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它们的编著者分别是司马迁、司马光、刘向。 B清代蒲松龄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聊斋志异,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结构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巅峰。 C少年维特的烦恼约翰 克里斯朵夫警察与赞美诗, 分别是德国诗人歌德、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 亨利的作品。 D以 “标举
6、新感觉,写出传统美 ”著称于世的川端康成,因雪国千鹤古都三部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汉家寨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汇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 那充斥天 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
7、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 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 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 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
8、感到所谓 “大漠孤烟直 ”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 三道裸山之间,是 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
9、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 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 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 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 了。女孩还是那么盯
10、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 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 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 图上找到。宋史 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 “又两日至汉家砦 ”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
11、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 个转弯处 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 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起,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选自张承志荒芜英雄路,有删
12、节)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第 段写天山 南麓环境恶劣,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B “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 ”形象地表现了汉家寨的地理位置、状貌和处境。 C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这可以看作是对前文三岔路口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思考的回应。 D本文通过人物形象传达出一些象征意义。如在汉家寨所见的老汉,他象征着一种坚守,而他痴痴的眼神又传递出作者对汉家文化的反思。 E本文语言通篇沉郁质朴,折射出西部广袤、苍凉、雄壮的地域特征,蕴含着强烈的 地域文化色彩
13、。 【小题 2】阅读 - 段,回答下面问题。( 8分) ( 1)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 包裹着 ”,这几段是怎样描写四野的 “宁寂 ”的?( 4分) ( 2)这一部分写出了 “铁色戈壁 ”什么样的环境特点?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本文中多次出现 “坚守 ”一词,请结合画线句子理解它们的含义。( 3分) 【小题 4】这篇作品传递出的是一种 “坚守 ”的信念。你认同这种 “坚守 ”吗?请结合文中小女孩的形象谈谈你对 “坚守 ”的看法。(不少于 200字)( 10分) 答案: 【小题 1】 BC 【 小题 1】( 1)答案:要点: 正面描写, “充斥天宇六
14、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 ” “300里空山绝谷 ” 写出了 “四野的宁寂 ”; 侧面描写,作者借写自己 “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 “一路单骑 ”“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 ”、 “两眼幻视、满心幻觉 ”、 “一种茫然的感觉 ”烘托 “四野的宁寂 ” (或从视觉、听觉、 心理感受等角度表述,亦可) 反衬手法,借单调的马蹄声以动衬静地写出了 “四野的宁寂 ”。 ( 2)答案:要点: 这里营造出了一种空寂、荒芜、悲凉、严峻、苍凉、广阔的情境,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为下文作铺垫; 反衬汉家寨人 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烘托作者最后 “遗憾 ”“悄然 ”“孤寂 ”离开,对 “决绝的气概 ”“人的坚守 ”的认同的
15、心境。 【小题 1】 汉家寨(或汉家寨的人)在大西北的 “那块绝地里 ”坚守着生存。 作者经历这次对汉家寨的造访后心中产生一种坚守的信念和品格。 【小题 1】答案:示例一(正面说):希望小女孩和老人一样,继续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用这种坚守精神支撑着汉家寨,支撑着我们的民族,支撑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她终有一天也会变成老者。) 答案:示例二(反面说):汉家寨 远离尘嚣,远离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有其保守、封闭、不思进取的一面。小女孩与老人的两次 “摇头 ”、 “便不动 ”、 “突然钻进了泥屋 ”不同,女孩 “不眨眼地盯着我 ”、 “还是那么
16、盯住我不眨眼睛 ” “一直凝视着我 ” “她的眼睛黑亮 ”、 “一动不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我这个外人的好奇,因而我们可以期望小女孩应是未来世界的预言。 【小题 1】 A项, “风蚀的尖石棱反马的脚踝都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是虚写; C项,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 ,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 ”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面临各种选择的不确定性。 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 “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是前文思路的延伸。 D项象征着民族文化的融合错误 E项 “庄重典雅 ”错。 【小题 1】( 1)三个点中,完整答两个方面,即给 4分;完整答对一个方面给2
17、分。 ( 2)体写出 “空寂 ”等情境特征, 1分;为下文作铺垫, 1分;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1分;烘托作者心境, 1分。 【小题 1】二点都答上给 3分,答一点给 2分。 【小题 1】评分细则: 1观点鲜明:在对小女孩未来的期许中,表达出对这种坚守认同与否( 2分) 2论述有据:能具体结合文中的依据,并能 结合文外的事例( 2分) 3分析到位 : 议论中时时把握材料与观点的联系,言之成理。( 3分) 4语言流畅:表达简明、有序。( 3分) 5字数要求:每缺 25字(一行)扣 1分,扣满 2分为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一种自由的先锋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先锋
18、作家孤独而又执著的探索,文学发展到今天会是怎样一种格局。我们的文学之所以呈现出当今这样丰富复杂、多元共存的审美格局,并产生了一些足以经受历史检阅的经典性 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无数先锋作家在不断反叛传统的过程中进行艰辛探索的结果,也正是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的结果。他们顽强地坚守着文学作为自我内心真实表达的需要,冲破一个又一个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范,在探求种种新的审美价值与形式表达的过程中,成功地将艺术 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奈斯库说: “所谓先锋派,就是自由。 ” 是的,先锋就是自由,就是逃避圭臬。但是,这种自由又决非为所欲为。它不能
19、逃离写作作为人类精神显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能逃离文学对人类生命本质及其存在真 相的探索目标,更不能逃离以语言的方式重构某种审美理想。先锋文学的自由,是一种创作主体精神上的自由,是在审美形式选择上的自由,是一种怀疑与反抗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实现,是基于先锋作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精神秉赋以及强劲的探索能力,必须拥有超常的审美预见力以及怀疑与反叛的勇气。米兰 昆德拉曾说,小说的天质是反专制主义的, “小说作为建立在人类事物的相对和模糊性之上的世界的样板,与专制的天地是不相容的。这一不相容性比起一个不同政见者与一个官僚、一个人权斗士与一个行刑者之间的区别还要深,因为它不仅是政治或道德的,而且也是本体 论的
20、。这就是说,建立在唯一真理之上的世界,与小说的模糊与相对的世界两者由完全不同的说话方式构成。专制的真理排除相对性、怀疑、疑问,因而它永远不能与我所称为小说的精神相苟同 ”。 为内心的自由而写作,为反抗一切制约着人类生命真实秉性的枷锁而写作,这是先锋作家的重要目标。先锋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叛逆性、独创性、非大众性、不可重复性以及动态性,在本质上都是源于这种创作主体个性自由的表达。 然而,审度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先锋小说,我们会发现,尽管它们已经挣脱了传统叙事圭臬的强力制约,但 是先锋作家对自由的获取却并不彻底,尤 其是九十年代之后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及其文化思潮,又以各种形态形成了许多新的潜在的制约。它
21、不仅导致先锋作家群体的急剧萎缩和探索热情的大幅回落,还使得先锋小说内部也不断地呈现出各种新的、反复迂回式的重组与整合,以至于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先锋小说自此已开始全面步入低潮,甚至是 “先锋的终结 ”。 实质上,在这种迂回式整合的背后,许多直接影响先锋小说(其实包括所有先锋文学)发展的重要障碍已经渐渐地暴露出来,而这些障碍,似乎还没有引起先锋作家们的广泛警惕。 (选自洪治纲的先锋:自由的迷津)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 一项 ( ) A文学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共存的格局,就是一代又一代先锋作家孤独执着探索的结果。 B由于先锋派作家充满反叛性,他们往往会被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他们的创作
22、往往充满艰辛与坎坷。 C “所谓先锋派,就是自由 ”,是说先锋派敢于冲破一切传统规范,达到身心的自由。 D为内心的自由而写作,成功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是先锋作家的重要目标。 【小题 2】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文学的发展有哪些障碍?请分条陈述。( 5 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先锋作家对自由的获取不彻底。(或并没有真正达到创作主体精神上的自由) 社会现实及其文化思潮又以各种形态形成了许多新的潜在的制约。 先锋作家群体的急剧萎缩和探索热情的大幅回落。 先锋小说内部也不断地呈现出各种新的、反复迂回式的重组与整合。 中国的先锋小说已开始全面步入低潮。 许多直接影
23、响先锋小说发展的重要障碍已经渐渐地暴露出来,但似乎还没有引起先锋作家们的广泛警惕。 【小题 1】 A项, 是 一词太绝对,有各派作家的努力。 C项,不是一切传统规范,而是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范。 D项,逻辑关系不对,为内 心的自由写作,是先锋派作家重要的目标。成功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是先锋派作家的贡献。 【小题 1】 各 1分, 答出 3条即可 3分。 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 / )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周 主 下 令 索 曲 杖 吏 求 之 数 日 不 能 得 周 主 私 使 人 求 之 不 移 日 而 得 之 乃 谓 吏 曰 吾 知 吏 不 事 事 也 曲 杖
24、 甚 易 也 而 吏 不 能 得 我 令 人 求 之 不 移 日 而 得 之 岂 可 谓 忠 哉 吏 乃 皆 悚 惧 其 所 以 君 为 神 明。 韩非子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答案:周主下令索曲杖 / 吏求之数日不能得 / 周主私使人求之 / 不移日而得之/ 乃谓吏曰 /吾知吏不事事也 / 曲杖甚易也 / 而吏不能得 / 我令人求之 / 不移日而得之 / 岂可谓忠哉 / 吏乃皆悚惧其所 / 以君为神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
25、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 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 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 ,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
26、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 “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
27、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 ,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 【注】: 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 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 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 【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然临之而不惊卒:通 “猝 ”,突然 B而特出于 荆轲,聂政之计特:特别 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忿忿:愤怒、怨恨 D其身之可爱爱:怜惜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无故加之而不怒油然而不怪
28、者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C非子房其谁全之其事甚怪 D子房之不死者而忧其度量之不足 【小题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而世不察,以(老人)为鬼物,亦已过矣 B是故(张良)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C(老人与张良)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D由此观之,(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留侯张良,文章分析他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愤怒。 B文章认为高祖胜利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而汉高祖的忍耐,正是张良授意的结果。 C桥上老人用傲慢
29、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 ,是想教训张良,因为他虽 才能有余,却有着脾气暴躁的缺点。 D司马迁认为张良的如妇人女子的长相与他的胸怀气度不相符,苏轼不同意这种看法。 【小题 5】第二大题文言文中,作者认为 “忍 ”是成就大事的关键,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少于 200字。( 10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要点: 举例一: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因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郑襄公以一种极低的姿态,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这是 “忍 ”带来的结果。 举例二:越王勾践在
30、会稽陷于困境,他选择了 “忍 ”,到吴国去做奴仆,忍受卑贱之役,最终越吞吴,成就了霸业。可见 “忍 ”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结合自身经历和阅读经验谈。(略) 【小题 1】特:只是 【小题 1】 A而: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B所以:表手段 /表原因;C副词,表反问 /代词,这; D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 1】根据上文,此处应该补充的是 “老人 ”。 【小题 1】原因错误,老人是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小题 1】评分参考: 1从原文中找到例子并加以说明: 3分,举 出一例加以说明即可。 2结合自身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认识: 5分,言之成理,观点
31、鲜明,分析深刻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 3语言表达: 2分,准确、流畅、无病句、无错字即 2分。 4字数要求:每缺 25字(一行)扣 1分,扣满 2分为止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着)一般人在常情下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 的缘故)啊。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他的意见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
32、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灭亡、秦朝正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领的机会。那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 不好硬碰的,他在锋芒之势上,(杀他)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的情形),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
33、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可贵,死在盗贼手里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的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 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 “这个年青人可以教育了。 ”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 “国君能够对人谦下,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下人的事,是普通人
34、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没有一直以来的交情,突然在 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
35、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 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诗歌鉴赏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题。( 7分)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 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此诗写于 1279年秋,诗人抗元战败被
36、俘,在押往 大都(北京)途中,路经金陵(南京)而作。 离宫即行宫,南宋初,高宗曾留驻金陵,建立行宫。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写诗人目睹之景,衰草遍地、行宫荒凉、夕阳残照,一幅破败景象,暗示了南宋朝廷已经覆灭。 B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 “元无异 ”“半已非 ”巨大的反差设置,写出了战争摧残后城垣颓坏、人民离散的景象。 C五、六句融情于景,通过写满地芦花的衰落飘零和旧家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 D此诗语言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虽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那么慷慨高昂,却也沉挚悲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1) C ( 2) 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 对故国山河土地的眷念; 虽九死而无悔的殉国之志(或以死报国的决心)。 作文 作文( 60分) “让我们穿上最美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的目光注视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嫉妒 ” 有人说,米兰 昆德拉小说中的这个句子展现的正是 青春年少的姿态。 请以 “正是青春年少时 ”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