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53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意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B这些天来奥巴马不断向中国发难,对北京方面的愤怒置若罔闻,

2、就是为了要在国会中期选举临近的关头取悦选民、挽救不断下跌的民众支持率。 C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殚精竭虑,知难而进,带领济钢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以 “产品出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 ”的原则为指导,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D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 恶化就业形势。 答案: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原中如此一景,荒坡中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

3、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样, , , 。 给高滔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给浮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 世界才显精致 历史才有风貌 人生才见灵动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加剧、资源能源耗竭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非最终结论,要 “盖棺定论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源 :学科网ZXXK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

4、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进一步 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有利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一石激越千层浪: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 显然 “提笔忘字 ”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 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

5、提笔忘字 ”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 ”,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 至少是传统文化的 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 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

6、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 可是,避免称为 “新文盲 ”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 “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 ”这样的惊叹, 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 “无缝衔接 ”,这是实用主义

7、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仰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去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 “提笔忘字 ”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 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 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

8、日报( 2010年 8月 5日) 【小题 1】下列对 “提笔忘字 ”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提笔忘字 ”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 ”时不去翻 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 ”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 “提笔忘字 ”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小题 2】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9、 3分)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 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 “提笔忘字 ”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 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小题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3分)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 “提笔忘字 ”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 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

10、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小题 2】 “已经不再令人惊叹 ”说得过于绝对。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 谢晋的人生大智慧 李世琦 就在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送来的第二天,我从媒体上得知了谢晋去世的噩耗,我看着手中的谢晋人生智慧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 9月版

11、 )怅然若失,在这个大师稀缺的时代,又一位大师走了 对新中国电影史稍微熟悉一点的人,对谢晋的电影作品都会顺口说出几部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篮 5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八九十年代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他为观众奉献了源源不断的精品,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笔者还在读大学时,就经常听到人们以敬佩的口吻 说电影界的 “二谢 ”(另一位是谢铁骊 )。这次因为编辑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一字一句读了谢晋人生智慧书稿,才对这位大导演有了深入的了解,领略了他的人生大智慧。 回顾谢晋的一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高远的精神境界。他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谢

12、晋的家乡是浙江绍兴,这里人杰地灵,代有英贤。古有王羲之、陆游,今有蔡元培、鲁迅、秋瑾,给予他 深深的精神熏陶。他的远祖是东晋名相谢安,就是那位在谈笑间大破强敌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为了继承先祖的精神,他为自己取号 “淝捷 ”,这是人们很少知道的。中学时,他上了春晖 中学。这虽然是一所地方中学,却是一所名校,当时有 “北有南开,南有春晖 ”之称,叶圣陶、夏 D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张天翼等曾在此亲执教鞭,这使他年纪轻轻就眼界大开,起点很高。后来,每次到西安看到汉唐的文化遗迹,他都为中华民族深为自豪,同时又觉得有一种愧对祖先的羞愧感。正是这种感觉导引了电影鸦片战争的诞生。 谢晋似乎注定是要做电

13、影导演的。他的母亲特别爱看电影,他家附近就有不少影院、剧场,看电影、看戏特别方便。由于母亲的影响,早年的谢晋成了电影迷。 1938年,他随父亲到香港。当时,正好武汉的抗敌演剧队到 香港演出,充满激情的救亡歌声使谢晋每次都热泪盈眶。第二年,回到上海,他积极参加了于伶领导的学生业余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飞中扮演岳云,开始走上戏剧艺术之路。 1941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报考从南京内迁四川江安的国立剧专,这一年,他 18岁。虽然条件艰苦,但这里有曹禺、焦菊隐、张骏祥、马彦祥、陈鲤庭等著名戏剧艺术家,他们的爱国激情和艺术修养使他受益良多,为他后来的电影导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晋能够成就自己的电

14、影事业,是和他强烈的 “巨片意识 ”分不开的。他时刻把自己的工作和祖国、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在 一起,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和那些整天想着赚钱、得奖的人有云泥之别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是被打成 “右派 ”,还是新时期的如日中天,他始终忠诚于电影艺术,宠辱不惊,老而弥笃。正如该书作者所言: “少年之时的谢晋那胸中充溢的爱国激情,在他一生中,成了贯穿他生涯历程的红线,正是这条红线使得他有透视历史的眼光,他总是用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构思能够载入史册的巨片。 ”而谢晋自己,一直把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说: “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绝不是偶然的。

15、这些光辉的 作品,耗尽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生命。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落后于世界水平不怕,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经过刻苦的努力,一步一步跑下去,跑到生命的终点,一定会对人民有所贡献。 ” 像所有的大艺术家一样,谢晋的成功还在于他的独立思考。他深有体会地说:“做导演要有毅力、信念,对作品的判断,要不受来自左的或右的思 潮的干扰。 ”这实在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而矢志不移的金玉良言。 从家庭方面看,谢晋的生活是有些不幸的,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残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在尽心竭力地照顾两个残障儿子。这也是他拍摄影片启明星的原因 之一。但生活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追求。他豪迈地说: “那种从幼儿园、

16、小学、中学、大学,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从来没有经受过曲折的人,是绝对不能成功的。百折不挠才是人生的大道。 ”谢晋的智者之言不是很值得人们深长思久。 2008年光明日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谢晋的离世,让作者怅然若失,在作者看来,谢晋在电影界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离开使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变得稀缺。 B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了众多人物,目的是表现谢晋的家乡是一块人杰地灵、贤才 辈出的地方。 C受母亲的影响,谢晋从小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过程中,谢晋表现出了对电影的高度热爱,在家的支持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加上众多

17、艺术家的培养,他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 路。 D谢晋的成功,让我们深深懂得:远大 的目标、孜孜以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独立思考的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E谢晋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不幸,一方面为他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灵感,另一方面使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小题 2】谢晋的人生大智慧包含哪些内容?请结 合文章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谢晋说:司马迁的史记、曹切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决不是偶然的,为什么说这些伟大作品的成功 “决不是偶然的? ”“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 ” 。这么一点 “精神 ”又指什么?( 6分) 【小题 4】文章

18、的末尾说到: “谢晋的智者之言值得人们深长思之。 ”请结合文中谢晋的话谈谈你对挫折与成功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DE 【小题 2】 做人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其核心,是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做事情要有一种痴迷的态度,不论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去坚持 【 小题 3】【小题 4】功。 【小题 1】 5分,对一项给 2分。 A“他的离开,使得稀缺 ”不当; B目的不止在说人杰地灵; C“从小就明确 ”不当 .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

19、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 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 I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 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 “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 ”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 “公父母

20、也,愿尽死听命。 ”乃益厉兵儆守。 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金兵 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 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 ,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

21、里。绍兴中,谥忠 确。 (选自宋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怙势持官府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5【小题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皆泣不能仰视。 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 B C D 6【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

22、,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7【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23、分) ( 1)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5分) (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 2)(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用绳子拴着荡下,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4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

24、,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小题 1】这是一首以 “饯别 ”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回答。( 5分) 【小题 2】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为诗人饯行的呢?你认为诗歌里有关饯行环境的描写与诗人表达出来的主观情感和谐吗?简述你的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诗人是强为欢颜,内心伤痛的。一个 “且 ”字就透露出诗人那时那地的内心世界,最好的一句 “莫叫弦管作离声 ”就更明确的表明了诗人的心态 周围的管弦乐队演奏的离别曲子,将要打破诗人自控防线,迫使诗人失态流露真情了,所以诗人带着恳切的请求: “莫叫弦管作离声 ”。

25、【小题 2】阳光明媚,花开浓艳、绿柳在清风中轻轻飘摆,就在这样的时节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世人饯行的,和谐的这叫做以 “乐景写哀情 ”,实质上是一种反衬手法的运用。 语言表达 某校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命名为 “躬行楼 ”,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实验楼命名为 “躬行楼 ”的两条理由。( 5分) 答: 答案: 显示了实验楼的功能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语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诗句。 (任答两条即

26、可 ) 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 (6分 )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 送别诗 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送别诗是陌头江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比喻、特点、意象各 1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甲说: “没有这次移栽,它是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 乙说: “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 丙说: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