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1539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语文卷 其他 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断句并翻译划线部分。( 10分) 凡 音 者 产 乎 人 心 者 也 感 于 心 则 荡 乎 音 音 成 于 外 而 化 乎 内 是 故 闻 其 声 而 知 其 风 察 其 风 而 知 其 志 观 其 志 而 知 其 德 盛 衰 贤 不 肖 君 子 小 人 皆 形 于 乐 不 可 隐 匿 故 曰 乐 之 为 观 也 深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 音初) 答案:凡音者 / 产乎人心者也 /感于心则荡乎音 / 音成于外而化乎内 / 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 /察其风而知其志 / 观其志知其德 / 盛衰 / 贤不肖 / 君子小

2、人皆形于乐 / 不可隐匿 / 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 译:大凡音乐,产生于人的内心。内心有了感受就会表现为音乐,音乐产生于外部又感染内心的情感。 所以听到他们的乐声就能知道他们的风俗,考察他们的风俗就能知道他们的志趣,观察他们的志趣就能知道他们的德行。 昌盛和衰落、贤能和不才、君子和小人都表现在音乐上,无法隐藏,所以说音乐作为观察(社会和人)的凭借具有重大作用。 哈姆莱物善于思考,但这一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 善于行动的特点,请你举出情节说明。( 5分) 答案:在接受父亲之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

3、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 默写和文学常识。( 8分)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劝学) (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 3)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4) “四书 ”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 “五经 ”是诗经尚书 周易春秋。 答案: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 ( 3)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4)中庸礼记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靓丽 /靓妆茁壮 /咄

4、咄逼人哄堂大笑 /一哄而散 B喘息 /揣摩萎靡 /所向披靡千锤百炼 /捶胸顿足 C嗔怒 /目逾越 /始终不渝行伍出身 /引吭高歌 D籍贯 /慰藉清癯 /九省通衢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答案: C 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一群孩子还在 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吧。 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 “润物细无声 ”,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你再看看笼于

5、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铁道部决定 2010年春运期间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实名制购票,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春运时票贩子倒票、炒票的行为猖獗,给广大旅客购票带来了许多麻烦。 B人间喜庆康平世,虎年承欢幸福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黄冈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奸计,这标志着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梦即将变成现实。 C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自 1月 29日上映以来,创下了接近亿元票房,再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

6、突破亿元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 D联系近期发生的美国对台军售、中美贸易纠纷以及奥巴马会见达赖等外交摩擦,反映金融海啸后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但美国经 济至今没有明显改善,对奥巴马总统的不满上升。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国虽然年年搞军演,次次都试射导弹,但总是屡试不爽,不是发射故障,就是偏离目标,让人大跌眼镜。 B家庭教育的粗暴专制必然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父母们应该改变耳提面命的作法,多一点民主,多一点平等的思想。 C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总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

7、斯不会坐视不理。 D央视虎年春晚终于在观众的期待与争议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春晚的讨论却如雷贯耳, “王菲冷、小虎热、本山闷、刘谦神 ”是观众对虎年春晚四大亮点节目的基本评价。 答案: C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飞皇腾达阳奉阴违哀鸿遍野含辛茹苦 B鳞次栉比破釜沉舟曲突徙薪饮鸩止渴 C人才汇萃玩世不恭学以致用乔装打扮 D礼尚往来沽名钓誉纭纭众生缘木求鱼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歌、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节选)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 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古帝喾,据左传 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

8、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为大火也叫作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观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 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

9、,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 ,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 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 豳风 七月中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 风 定之方中

10、说: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诗中, “定 ”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小题 1】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 ”,这里所说的 “具有天文背景 ”的含义是( ) A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B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C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D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 文知识当作民间传说的背景。

11、 【小题 2】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其余三种含义不同的一种天象是( ) A参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 B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 C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 D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指向东方 【小题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和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的水平。 B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 C夏商周三代,对大火天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 D子午线的测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答案:在第一自然段中可找到,传说此二星永不相见,说明人们已经掌

12、握了此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这天文知识。 【小题 2】、三项都与农事开始相关,只有项不是。 【小题 3】项在文中并未直接反映,神话传说中包含了天文学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式尊严 冯 华 近几年 ,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 ,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 的中文警示牌 :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 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 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 ,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 ,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 (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 )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 ,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 ,学

13、生们自由落座 ,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 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 ,忽然暂停发卷 ,匆匆跑上讲台。 “请注意 ,所有中国 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 !”她大声宣布 ,“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 ”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 ,没听懂她的话 ,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 ,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 ,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 ,在 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 ,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 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 ,我阻止了他。 “如果我们换位置 ,证实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 ”我说 ,“反正我不换。 ” 他也不换了。 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

14、 “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 ”她说 ,“请将座位换开。 ”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 : “别国的学生不换 ,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 ,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 ” 她看了我几秒钟 ,没说什么 ,转身走开 ,宣布考试开 始。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 ,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 ,我视若无睹。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 ,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 ,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 S小姐。 “祝贺你 ,你这次考得很好 !”她显然记住了我 ,态度热情 ,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 ,语

15、速很快地补充 :“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学习英语 ,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 ,接下来我头脑一热 ,选择了她名下一科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 ,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 ,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 ,查清所有生词 ,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 ,除了学校课程之外 ,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 ,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 ,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 ,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 ,最令我踌躇的就是 S小姐的课 ,虽然有充足的理由 ,但却仍有逃离

16、的羞愧。 办公室看到 S小姐 ,出乎我的意料 ,她非常温和坦白地告诉我 ,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 ,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你认 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 ,”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 ,“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 ,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 ,你觉得怎么样 ” 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然后我告诉她 ,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 ,我必须休学半学期 ,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 ,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 ,并大加赞赏 ,直到我脸红为止。 “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 ,”她说 ,“我都能明白 ,对不起 ,我为你骄傲 !”最后这句话害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选自青年博

17、览)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 “我 ”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 S小姐相遇,她对 “我 ”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 “我 ”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 ,有损尊严。 D文章结尾说 “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泪里既有 “我 ”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 S小姐给予 “我 ”理解和鼓励的感动。 E文章开头写 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

18、和 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 “我 ”大加赞赏,可见, 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小题 2】小说中的 “我 ”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作者最终获得 S小姐的尊重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为什么以 “中国式尊严 ”为题?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6 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 有主见有魅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 “我 ”的有主见和有魅力。 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 严。 刻苦勤奋。能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

19、 【小题 3】 在小姐要求换座时,义正词严,据理力争,在各国留学生面前保持了中国人的尊严。 在小姐的严格监视下,提前完成试卷,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令小姐刮目相看。 “我 ”选择了小姐的一门功课,为了维护尊严,刻苦学习。 【小题 4】标题: 作者以 “中国式尊严 ”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 “中国式尊严 ”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启发: 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忍不拔的精 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 【小题 1】,小

20、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失当。项 “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过于武断。 【小题 2】 5分 【小题 3】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4】标题每点 2分,启示 2分,共 6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 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 “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

21、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 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 矣。 ”景公谓晏子曰: “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 晏子曰: “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 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

22、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 “年几何矣? ”对曰: “鄙人之年八十五矣。 ”公曰:“寿哉!子其祝我。 ”封人曰: “使君之年长于胡 ,宜国家。 ”公曰: “善哉!子其复之。 ”曰: “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 之年。 ”公曰: “善哉!子其复之。 ”封人曰: “使君无得罪于民。 ”公曰: “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 晏子谏曰: “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 ”公曰 “寡人固也。 ”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取材于晏子春秋)

23、【注】 宰:卿大夫家臣。 免:此指免掉忧患。 胡:指齐国前代国君胡公静,长寿。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致之,终再拜而辞致:给予,赐给 B退得罪于士退:后退,退却 C足于中,免矣中:心中,内心 D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逮:及,达到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之赐也厚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圣王见贤以乐贤申之以孝悌之义 C善哉!子其祝我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D使君之年长于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小题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 “晏子具有民本思想 ”和 “齐景公虚心纳谏 ”的一组是() 【小题 4】下列理解和分析

24、,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晏子认为,臣子拿国君所赐的丰厚财物施惠于百姓,是越权行为,表现了忠正之臣对国君权威的维护。 B晏子认为管仲接受封赏是智者的千虑一失,而自己面对封赏赐 “再拜而不敢受 ”,正是愚人的千虑一得。 C齐景公目睹一位背着柴草的长者面有饥色,心生怜悯,命令官吏供养此人,充分说明他深明治国之本。 D景公认为,百姓可能在君王那里获罪,而君王不可能在百姓那里获罪,后经晏子劝谏,才终有所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1】退,与上文的 “进 ”(入朝)相对,应解释为 “退朝,在朝堂外 ”。 【小题 2】两个 “也 ”都是

25、助词,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B项第一个 “以 ”是连词,表顺接;第二个 “以 ”是介词, “用 ”。 C项第一个 “其 ”是副词,表祈使语气;第二个 “其 ”是代词, “他们的 ”。 D项第一个 “之 ”是助词,相当于 “的 ”;第二个 “之 ”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 3】略 【小题 4】齐景公只是有同情心,并非深明治国之本,他是在晏子的劝导之下才 “推恩 ”,做出了符合治国之本的事情。 参 考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来到,(晏子)把食物分给使臣吃,使 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 “唉!晏子的家贫得像这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 ”景公

26、派公差送去千金与市租(此处指税收权),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了。多次送来,最终(晏子)行再拜礼辞谢说: “我的家不贫穷,凭借你的赏赐,恩泽(已经)遍及三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从君王那里取得厚赏散发给百姓,那是臣子代替君王做人民的君王,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取得厚赏不散发给百姓,那是用筐箧收藏财富,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 朝中得到君王的赏赐,在朝外得罪士人,自己死后财物变为别人所有,这是替管家收藏财物,聪明的人是不这样做的,十块粗布、一种食物(供穿衣咆饭),心中满足,可以免除忧患了。 ”齐景公对晏子说: “从前我们前代的君

27、王桓公用登记的 500社( 25户为一社)人口、土地封赏管仲,他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推辞不受是为什么呢? ”晏子说: “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想来,管仲这一次失误,却是我的一次收获吧?所以行再拜礼辞谢而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 景公在寿宫游览,见到一个年老背柴 的人,面有饥色。景公同情这个人,叹息着说: “叫官吏把他养起来! ”晏子说: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为贤能的人高兴而替没出息的人哀伤,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如今君王您爱护老年人,恩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是治国的根本啊。 “景公笑了,面有喜色。晏子说: “圣明的君王见到贤能的人就为

28、他高兴,见到没出息的人就替他哀伤。现在请让我替老弱得不到抚养的人、鳏寡没有家室的人请求,经过评议供养他们。 ”景公说:“好吧。 ”于是老弱的人有了供养,鳏寡的人有了家室。 景公到麦丘游览,问麦丘的封人(管理疆界的属官): “年纪多大了? ”回答说:“我 85岁了。 ”景公说: “高寿啊!为我祝祷吧。 ”封人说: “让您的年寿比先君胡公还长,对国与家都合宜。 ”景公说: “好啊!您再祝祷我吧。 ”封人说: “让您的后代,寿数都像小臣我的年龄一样。 ”景公说: “好啊!您再祝祷我吧。 ”封人说: “让您不要在老百姓那里获罪。 ”景公说: “确有鄙贱百姓在君王那里获罪,这样说还行,哪有君王在百姓那里

29、获罪的呢? ”晏子劝谏说: “君王您错啦!(确有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的)那(与君王)疏远的人有罪,(与君王)亲近的人惩治他,卑贱的人有罪,高贵的人惩治他;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谁来惩治他呢?我斗胆问:桀 纣,是(诸侯)国君诛杀的呢,还是老百姓诛杀的呢? ”景公说: “我固陋啦。 ”于是把麦丘赏赐给封人作为采邑。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 6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 1)这首诗题目是 “听筝 ”,首联即是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

30、来的感受?( 3分) ( 2)有人说颈联中 “独 ”与 “空 ”是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分) 答案:( 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 “柳态 ”和 “啼鸟 ”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 2) “独 ”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 “空 ”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语言表达 阅读论语中节选的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子曰: “饭疏食,饮

31、水,曲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叶公 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1)上文有成语如 “发愤忘食 ”,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 。( 1分) ( 2)结合 “浮云 ”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 3分) 答案:( 1)箪食瓢饮(箪食陋巷)、乐在其中、乐以忘忧、曲肱而枕。 ( 2)从对颜回的称赞和自我表白中看出其安贫乐道,重义轻利。把富贵比作浮云,因为浮云聚散无常,飘浮不定,喻富贵短暂。又因为云在天上,喻富贵高不可及。又因为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作文 请以 “校内校外 “为题 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 (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3)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