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571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高考模拟语文题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只选 3小题) ( 1)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 2)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 4)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论语) (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简以养德。 , 。(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 1)水波不兴 歌窈窕之章 ( 2)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 3)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 4)任重而道远 死而

2、后已 ( 5)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牛虻( mng)濒临( bn)呱呱坠地( g)车载斗量( zi) B恫吓( dng)栅栏( zh)力能扛鼎( gng)洞见症结( zhng) C脖颈( gng)作坊( zu)杀一儆百( jng)卓有成效( zhu) D信笺( jin)偌大( ru)信手拈来( nin)混水摸鱼( hn) 答案: B(虻 mng 儆 jng 混 hn)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 B阿尔卑斯山有典

3、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 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答案: C (迭 叠)(纯 -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

4、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当人们听到民工在底层空间里发出的歌吟,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的呼喊,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不仅是为 “旭日阳刚 ”这样的人,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感同身受投票。 D南京 “梧桐让路 ”风波最终以三号线 “移树 ”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放马后炮了。 答案: B(应该用 “休戚相关 ”,表示彼此祸福关联、利害一致的意思;而“唇齿相依 ”,则指像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依靠,比喻双方密切,互相依存。本句侧重 “祸福、利害的关联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霸王条款 ”能横 行霸道,部分原因是有些商家存心不良、推脱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难以稳固地占领自己的权利 “地盘 ”,对任何侵犯之举给予有力回击。 B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C 3月 11日,日本大地震使得福岛核电站发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泄漏,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当前世界核电快速发展的格局增添了变数。 D针对日益增多的团购投诉事件,国内团购网站 “糯米网 ”今天率先承诺 绝对不会人为篡改在网上出现的任何数字,因而杜绝消费者购买的情况出现。 答

6、案: A ( B缺主语, C成分残缺导致主语不统一,在 “当前世界 ”前加 “也给 ”, D关联词误用, “因而 ”改为 “从而 ”。 “杜绝 ”后加 “误导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穷 人 俄 列夫 托尔斯泰 裴家勤 译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 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隔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7、。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 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 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 !”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

8、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多困 难啊! ”冉娜站在门前想, “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 ”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子! ”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 只有死

9、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鬈发、胖 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

10、亏心事似的。 “丈夫会说什么呢? ”她独自默默地想, “自己已有五个 孩子了,闹着玩儿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唉,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吗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 ”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 “冉娜,我回来了! ”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 ”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像这样的夜晚我 大概

11、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鱼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戗,可有什么办法! ”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 ”冉娜说, “女邻居西蒙死了。 ” “是吗? ”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 ” 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 ”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 “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可 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不愿意吗?你怎么了,冉娜? ” “他们已经在这儿

12、了! ”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摘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外国儿童短篇小说 【小题 1】小说第一段主要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具有怎样特点的场景?它在整篇小说里起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2】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分) 【小题 3】请简要评析 “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分) 【小题 4】作者为什么不写冉娜在丈夫刚进屋时就告知带回邻居家的孩子 ?试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5】请简要分析在这篇小说里体现的作者的感情态度。( 6分) 答案: 【小题 1】主要用白描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

13、渔家小屋里暖和、舒适、干净、温馨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描写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它从正、侧两面写出了渔妇勤劳、能干、善良的品德。 【小题 2】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冉娜对丈夫、对自己、对孩子以及家里的生活的交代都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实现的。这个描写表现了渔妇善良、勤劳、知足的性格特点,她关心丈夫、操心孩子,希望孩子健康,祈祷丈夫安全,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 【小题 3】这句话写得很平静,却很有震撼力,把母亲拼却最后的一丝生命来关爱孩子的伟大精神表现得沁人肺腑,化万顷巨澜为宁静湖面,反倒激人心潮翻涌,情不能已。这句话也写出了这个家庭一贫如洗的凄惨状况。 【小题 4】 符合冉娜性格:她善良,又有点

14、怕丈夫; 创造情节摇摆:一波三折,一个片段被写得曲折有致。 【小题 5】文章叙事看似平淡,甚至渔妇抱回孩子时还有许多的心理冲突与担忧,正是在这样的曲折摇摆中,体现了真实的人的善良之心,衬托了渔夫丈夫之义。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对贫苦夫妇的善良、勤劳和济危扶困的高尚品质是由衷敬佩的。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 城市文化与城市记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们为了生活,聚集于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居于城市。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字 “ 拆 ”。这个 “拆 ”字不仅出现在一些该去除的建筑物上,也出现在保留有城市文化历史记忆的建筑物上。这样的一个 “

15、拆 ”字,拆去了城市的记忆, “对大多数普通的城市居民而言,城市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与他们无关。他们越来越感觉到被城市抛弃的愤懑与绝望。他们与城市记忆一起,像节节被卸下的破旧车厢,遗落在铁轨上,而城市的车头呼啸远去。它不 会返回,因为它已不记得来路。而它所奔向的远方,却怎么也看不清楚 ”。这种城市人文意象和感受的断裂,破坏了人们对城市的家园归属感。这里成了 “城市文化的沙漠 ”。 城市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城市中各种文化要素通过城市中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载体代代延续下去,形成 “城市文化 ”。美国著名城市学者刘易斯 芒福德提出的 “城市是文化的

16、容器 ”的观点,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文化 ”的内容虽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等几种类型,但其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很难界线 鲜明地去区分。城市中各种空间环境要素是城市文化最直接和最集中的表现者,城市文化以此为主要载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并左右着城市的品质。 宜居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首先是要留住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以古代遗址、历史街区、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它不仅代表了城市的过去,更孕育着城市的未来。另外,城市历史性元素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每个城市都有在本地域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

17、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就是几千或几百年来所形成的 独特的历史传承、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本土特产等,它们集中表现着城市的特殊内涵和风貌,是稳定的异于其他区域的特色资源,是形成城市差异性、特色性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城市记忆的价值,专家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 罗西毕生探讨建筑与人类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系,他说: “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 (选自 2011年第 5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 “城市文化 ”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和长期的文化积淀产生了城市文化。 B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其内容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 、精神的等几种类

18、型。 C城市文化以城市中各种空间环境要素为主要载体,这个载体是城市文化的表现者。 D城市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小题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普通的城市居民面对一个 “拆 ”字表现的愤懑与绝望,反映了他们对城市的家园归属感的淡漠。 B美国学者刘易斯 芒福德说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是因为城市作为载体包含了种种文化要素。 C留住以古代遗址、历史街区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的城市记忆就能建立起令人向往的宜居城市,使我们重归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城市。 D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防止城市文化的缺失,对所有过去的建筑要做好保留工作。 【小题 3】联系全文,

19、请简述你对 “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城市记忆代表了城市的过去,有着历史的印痕;同时,这记忆也是城市人的心理归宿的要素,没有了它,人们对以往生活的印记就成了空白,就像无根的浮萍,不知从哪来,不知到哪去;城市记忆还能使城市各具特 色,拥有异于其它城市的特色资源,成为城市名片。( 3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18分)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

20、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瓣,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 曰 “之乐 ”。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 “昭华之管 ”。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

21、扶风人假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 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

22、,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 也。(节选自西京杂记卷三)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盈:满。 B辄使夫人击筑辄:就。 C吹笛击筑筑:拍打。 D菊华舒时舒:绽放。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作蟠螭,以口衔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则众乐皆作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C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愿为小相焉 D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咸阳后,见到许多奇珍异宝,但一概不动,表现了他的政治谋略。 B对咸阳宫的珍宝描写,有传说的虚构成分,

23、作者只是对传说加以记载,而不出面评论。 C侍女对皇宫生活的回忆,充满了留恋之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批评侍女贪图享乐的思想。 D所选笔记段落,记事细腻,表现了笔记文的特点,作者不动声色地细细记载一些事情,结合历史全面来看,就会发现隐得很深的一些情感态度。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九 月 九 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 2)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

24、,吹息亦不复见。( 3分) ( 3)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 3分) 答案: 【小题 1】 C(一种乐器) 【小题 2】 A(用,介词 /把,介词。 B表承接,连词。 C 作,动词。 D才,于是,副词) 【小题 3】 C(文章主旨不在批评侍女) 【小题 4】( 1)九 月 九 日 /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 /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 2)吹(玉管)的时候,就(仿佛)看见山林间有车马,隐隐听见马车的声音阵阵传来,吹完玉管,也就

25、不再看见什么了。 ( 3)曾经用吹拉弹唱跳舞来互相娱乐,大家争先恐后地制作穿上鲜艳的衣服,来欢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7分) 甲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乙 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注重的是人格教育。他认为教育要培养人做 “君子 ”,向 “圣人 ”奋斗。他认为最高的理想人格是 “圣人 ”,其次是 “君子 ”。 “圣人 ”的最大特点是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雍也 )。这确实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如果人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他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单位,还是做一个平头百姓,他做事就不会只是想着自己。

26、人人都能这样,这个社会就会和谐。 【小题 1】(甲)这段语录讲了君子的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2分) 【小题 2】(甲)你怎样理解孔子在这里所讲的 “仁义 ”与 “富贵 ”的关系?( 2 分) 【小题 3】( 乙)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认为 “君子 ”和 “圣人 ”的区别是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坚守仁义、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 【小题 2】仁义远远重于富贵。孔子虽然不否定富贵,但是强调如果是不守仁义而获得富贵,那这富贵就如同浮云,与我无关了。 【小题 3】 “君子 ”达于修身的境界,做个好人; “圣人 ”则达于益众的境界,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诗歌鉴赏

2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宋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 1】本词记梦,上片扣住 “ ”两字(原文)写,下片扣住 “ ”两字(原文)写。( 2分) 【小题 2】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梦游( 1分) 睡觉( 1分) 【小题 2】下片以寒夜斜月之景衬身老志坚的报国之情,情景相融(回答 “反衬 ”亦可)( 2分),通过 “寒灯 ”“漏声 ”“ 斜

28、月 ”等景物,渲染了清冷、静寂的环境( 1分),衬托出作者心系边塞,立志收复失地, “万里封侯 ”,有着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火热情怀( 1分)。 语言表达 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 “熊出没,注意 ”的安全告诫,到如今 “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 ”“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 ”,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 “车尾文化 ”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80字左右)( 5分) 答案:喜欢或不喜欢(答案:要求: 1.观点明确, 2.下面的阐述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阐述部分 1个角度 2分, 2个角度 4

29、分,表达准确 1分) 示例:喜欢。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各补上合适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 4分) 三只蝴蝶 三只蝴蝶飞到一支燃烧的蜡烛附近,想要探究火的特征。 一只蝴蝶首先朝蜡烛飞去,回来后它说: “火是发光的。 ” 另一只蝴蝶飞得离火焰更近一些,结果 。它飞回来说: “火是燃烧的。 ” 第三只蝴蝶飞得更近,消失

30、在火中,再也没能回来。它知道了它想知道的一切,但它已经不能把它知道的一切告诉大家了。 我们的生活也经常如此: 。 答案:示例:一只翅膀被烧焦了 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符合语境也可) 提取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4 个字)( 3 分) 日前,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 卡尔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 “我们的思维控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正在被互联网所摧毁。 ”卡尔这番话随即在美国引发一场 “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的探讨, 109位哲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为此争论不休。 2011年,是个人电脑 (PC)诞生 30周年。而在这个本值得人类庆幸的时

31、间点上,更多人却在担忧:在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传统生活方式之后,被网络 “毒化 ”的人类恐怕正在丢掉头脑。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阿布贾乌德在其新书虚拟的你中指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让人们沉迷其中。对一些人来说,人们沉迷网购、社交网络和游戏的 “网瘾 ”不亚于酗酒,已不是简单的追求娱乐。长此以往,人们容易沉醉在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当中,易形成 “E-型人格 ”。具有 “E-型人格 ”特征的人缺乏 耐性,容易动怒,倾向于用简短词语和符号表达感受,变得幼稚化,极端情况下容易付诸暴力。(摘自中新网) 答案:示例:专家( 1分)称沉迷网络会改变性格,或称沉迷网络会改变人格( 2分) 作文 作文 (6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旁水泥台阶上,一个头发蓬乱,衣服肮脏的流浪汉,就着一小瓶散装白酒津津有味地吃着盒饭。他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侵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位行人路过他身边,感到心里很难受,就掏出十元钱给他。他很吃惊地看了看施舍者,仿佛从梦中惊醒过来一般。他停止了吃饭,放下酒瓶, 怔怔地盯着那十元钱。 请你从这则材料生发联想,确定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把材料作开头,续写一个故事。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